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入语文课堂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q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的整合是面对的重点课题。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任何一门学科的现代化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不仅为各门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条件,同时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将促进该学科的发展。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必须把握学科特点,研究教学规律,科学运用电教媒体,才能发挥电教媒体优化教学的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完美整合。
  语文是有关语言与文字的基础学科。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学生应能利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时,应基于一定的目标和要求,让学生通过对相关资料、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以一定的信息表现形式,有效地、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
  一、正确处理电教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关系
  电教媒体必须与传统教学媒体相互配合。虽然电教媒体是利用了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成果,扩展和丰富了原有的教学媒体,但它并不排斥其它传统教学媒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实效性等因素,有效地选择和应用教学媒体,利用传统教学媒体的有效成份。要以科学的态度,将各种媒体进行选择、有机组合,使其各展所长、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共同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以实现语文教学的优化。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电教媒体和教具、学具、实物媒体结合产生的效能更大。学生难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而得到感受的词语、句子,可以借助电教媒体予以帮助。当然,运用电教媒体,不能替代教师必要的讲解、适当的板书以及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进行语言训练。
  二、正确处理运用电教媒体和各类文字教材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何种媒体,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师要成为教学的设计者、主持者、示范者和评价者。在选择电教媒体时要明确目的,将不同媒体在不同情况下的功能进行比较。根据教学需要,精心选择、恰当运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正确处理运用电教媒体与学生认识能力的关系
  科学运用电教媒体,必须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电教媒体可以鲜明的形象为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架设“桥梁”,从而放缓坡度,逐级攀登陡坡。由于使用电教媒体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随意性强、可控性好,在教学时空上和学生能力培养上可起到优化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电教媒体的组合运用,毕竟是学生的外部学习活动。要使其转化为学生内部学习动力,必须考虑学生可接受度,符合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认识发展规律,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知机会。当学生在认识上、心理上已达到可接受的时候,使用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感知机会,指导其思维活动。
  四、正确处理运用电教媒体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如教师在课前通过认真钻研大纲、教材,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教学的要求,设计编制电教软件,有的放矢地去选择能够起到最佳作用的电教媒体。使用的媒体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必须认真思考,做到胸有成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主操作,使具体的感性知识信息和抽象的文字信息紧密结合、互为补充,再配合以传统教学媒体,进行综合运用,有利于知识信息在教学动态系统中的传递,从而培养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应该明确,各种媒体是为教师所用的。由于电化教学是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所获得的信息资料进行重新组织和安排,合并到自己独立设计的课堂教学方案中。课上发挥“语言艺术”的作用,把电教教材同文字教材熔于一炉。这样,就等于在一堂课里有许多“教师”同时参加教学活动,把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运用电教媒体向学生传递。这种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教师成为各种信息源的协调和组织者,扩大了信息源,为教学改革闯出一条新路。
  课堂教学实现最优化依赖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考虑教学方案时,要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进行全面研究分析,还要研究电教媒体介入教学活动后使教学发生的变化及规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的学习形态。这种学习形态应注重整合过程的设计。在整合过程的设计中,我们所关心的不只是什么时候使用计算机,什么时候使用网络,更关心的是用计算机干什么,用网络干什么,即关心利用计算机,利用网络如何去收集、分析、处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实现知识的探究、问题的解决。整合过程的设计实际是知识探究过程、问题解决过程的设计。
  总之,遵循电化教育规律,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优化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现语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15.36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9-0054-03    一、教材分析  1.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音乐”和“音乐类型”,内容分三个文段展开,涉及门基乐队,弗雷迪和他的乐队等子话题,而其中主体内容是围绕着门基乐队的形成和成长历程展开的。作者先以设问的方式引发读者从个人的梦想,生活经历和 熟悉的人物
期刊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的把握实验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够很好地实现“三维”目标。  一、实验教学的意义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角色应该从以往的那种“授业者”转变为“研究者、探索者、合作者、服务者”。物理实验教学也该如此,应抛弃以往的“口头式”
期刊
21世纪需要高质量、高品位、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主要依靠学校,为了更好的完成国家教委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使之进一步深入。通过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我认为美术教师要做到更新观念,拓宽知识,积极探索美术教育新途径,新措施。  一、 与时俱进   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在加快,新的美术教育理论、方法不断产生。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各种先进的理论、方法,要认识到只有继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
期刊
而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出现了这种现象:小学阶段,我们常常会看到,上课敢说敢做敢举手的特别多,到了初中,举手的学生却越来越少。在高中课堂上,举手回来问题的学生就聊聊无几了。当然这与学生的心里发展有一定的关系。随着年龄增长,自我意识增强、内心敏感,害怕错误害怕其他学生笑话。但是追根溯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机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生识字的主要途径。阅读对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只有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才能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关键词】阅读教学 激发兴趣 阅读质量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生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巩固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
期刊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开发学生良好气质修养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够欣赏、懂得音乐,是审美修养的标志之一,离开这一点就谈不上完美的音乐教育”。然而,传统的欣赏课教学只是“讲讲”(简价作者生平及作品内容)、“听听”(单纯的听音乐)而已,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当然,上好中学音乐欣赏课有相当的难度。首先,音
期刊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语文教学要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枯燥无味的教学,而应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成为教育的主流。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
期刊
在当前形势下实现语文素质化教育首要的就是敢于创新教学。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创新教学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语文教学法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然而,要达到教学创新,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本文特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如下探讨:
期刊
一、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自信心、意志、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习中,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唯有热爱历史,才会在积极持久的学习热情中获得能力。  我认为应以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历史是前人生活的再现,包含了前人一切成功和失败的经历,是人类经验和教训的总汇。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期刊
作为新教材的实践者、引路人,只有具备与时代相适应的新观念,才能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的宗旨,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不辜负时代对我们的期望。而现阶段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大都是以“教学大纲”指导下的教材体系的教学中转到现阶段的《课程标准》条件下的新课改框架下的教材体系,由于过去教学大纲指导下的教材,重视严密的逻辑推理,教材内容偏难与现实社会热点问题脱节,教材编排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