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速看剧,只是“碎片化阅读”的翻版

来源 :意林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i1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电视剧里的人物都成了“闪电侠”。从吃饭到对话,他们的身手之敏捷,总会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卓别林主演过的那些喜剧。只是,如今这些略显滑稽的场面并不会让观众发笑,因为,这是他们主动选择“倍速播放”的结果。
  不管是谁发明了“倍速播放”,或许我们都应该好好感谢Ta。因为,让电视剧放得快一些,可能是这个时代的观众刚需。动辄七八十集的篇幅、无聊透顶的拖沓情节,早已把大家的耐心消磨殆尽。据说,不久前的“神剧”《长安十二时辰》,也没能阻挡观众按下“倍速播放”,何况是那些只会让我们感叹浪费生命的注水剧呢?
  于是,不少评论指出,“倍速播放”是创作者的耻辱。看上去,逻辑是没有错的,如果影视作品的质量优秀到了让人手不释屏的地步,观众还会舍得倍速播放吗?
  但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想一想,将倍速播放这个概念推演到极致,就是让大家司空见惯的“×分钟看完整部电影”。既然三言两语就能概括剧情,我们还有没有必要耐心地看完每一分钟呢?要知道,就连《肖申克的救赎》《泰坦尼克号》等经典作品都逃不过上述解读方式,单单让创作者来背锅,是不是有些不公平呢?
  也有人说,倍速看剧,还是因为当下的年轻人太忙了。这种说法当然也有道理。如今的生活节奏那么快、工作压力那么大,花费大把时间看剧,也就显得格外奢侈。
  但这么说,又有些片面。空闲时间,挤一挤总还是有的。只是,娱乐方式那么多,为何偏要选择耐心地看剧?玩一把王者、看一下快手、刷一会儿微博……一轮体验过后,留给看剧的时间还能剩下多少呢?所以,倍速看剧,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
  说到底,看剧的速度越来越快,只是传播媒介、流行文化和受众共谋的结果。既然互联网时代注定是去中心化的,那么再让某一样娱乐方式占据所有人的休闲生活重心,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观众选择只看某某演员演出的片段。这也意味着,一部影视作品的完整意义,都已经被解构了。
  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曾经引发广泛讨論的“碎片化阅读”。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从来不是书籍质量下降的结果,因为,还有那么多经典作品无人问津,不是吗?
  当然,我们不必据此批判公众的“浮躁”“肤浅”。因为,媒介传播的变革浪潮,是不可逆转的。就像碎片化阅读正在逐步改造社会的文化传播模式,以“倍速播放”为代表的看剧方式,也会反过来催生崭新的影视作品创作手法。比方说,《隐形守护者》《画师》等互动视频作品,正试图用更多“分支选择”增加用户黏性和参与度,减少倍速看剧的可能。
  回想起来,“碎片化阅读”的概念,不也曾让公众忧心忡忡、彷徨迷茫?但事实证明,碎片化阅读不可能毁掉阅读本身。是认认真真读一本书,还是抓起手机就刷屏?是静下心来看一部剧,还是倍速播放看个大概?硬要为它们分个高下,恐怕没有多大意义。
  我们能做的,应该是适应和接受新生事物的出现,解读它们所代表的用户需求和时代信息。至于你更愿意选择何种看剧模式,这完全取决于你的内心感受。如果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还要为怎么看剧纠结一番,那才是太过奢侈的事情。
  (安夏摘自《人民日报》 图,陈明贵)
其他文献
我在北方的农村,与许多猫有过一些缘分。  奶奶知道我喜欢猫,会在我回去之前跟邻居要一只小猫来养,哄我开心。  其中,养得最长久的是一只大橘,也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只猫。  大橘在巴掌大的时候就被奶奶带回家养起来,它不像别人家的猫养来是为了捉老鼠,而是给我做伴,因此吃喝不愁。但猫的天性总是顽皮,免不了隔三岔五溜出去,爬墙上树,飞檐走壁,捉个麻雀老鼠什么的打打牙祭。  小孩子表达自己的喜欢,就是我要和
期刊
在巴拉尔茨,我和拉铁矿石的司机林林谈恋爱了。我天天坐在缝纫机后面,一边有气无力地干活,一边等他来看我。  但是,我们见过第八次面后就基本上没戏唱了。真让人伤心。  谈恋爱真好,谁见了都夸我男朋友长得帅,太有面子了。而且他每次来看我的时候,都会给我带一大包吃的东西。  而且,他还是开白色黄河车的呢,黄河车是我们这里所有的卡车中最高大最长的,和它比起来,其他的“解放”啊、“东风”啊都可怜得跟小爬虫一样
期刊
质朴的新郎  前几天参加了一场婚礼,新郎站在舞台中央,新娘在准备入场。这时,司儀让新郎对着新娘说三个字(本意应该是“嫁给我”或者“我爱你”),然后就听新郎大声地向新娘喊道:“快过来!”  站在这端的新娘一脸蒙圈……实体店与微商  最近老婆在做微商,我看她做得有模有样,不禁和兄弟感叹道:“唉,现在的实体店生意都不好做啊!以后恐怕是电子商务的天下了!”  兄弟慢悠悠地来了一句:“幸好当时选择开理发店,
期刊
这辈子接到过多少请柬自然是记不得了,但让我头皮发麻的仅有这一次——打开后,那四个字让我傻了一会儿:死亡盛宴!  朋友刘博士久居旧金山,堪称双料博士,在中国拿过中医学博士,又在美国拿了医学博士,常对人咕哝:民间流传的“食物禁忌”究竟有没有一点道理?为什么代代相传?为什么没人敢较真地试一下呢?在旧金山通往萨克拉门托的路上,有她一个小农庄,那天的农庄布置得像一座地狱,入口处,竖着一块大木牌,上面用中英文
期刊
那是一个四月,春天还没走到尽头,南台湾的天气已经暖得让人穿不住衣服了。我当时还没进演艺圈,只是个小小的口译员兼中英主持,为了会议出差到南部,心想难得坐一趟高铁来,于是早早和朋友们约好了见面,计划大吃一顿后,第二天再回台北。  头昏脑涨收工之后,大家聚在一家餐厅。说餐厅有点不太贴切,那个地方比较接近有店面的小吃摊,入口是开放式的,连扇门都没有。  “你既然来了,没吃到吐就不能走。”认识了好几年的朋友
期刊
世界上有一个地方,能让人等得心甘情愿。这个神奇的地方就是新加坡樟宜机场。它已连续7年被评为“世界第一”,毫不夸张地说,它算是新加坡的国宝。好看好逛又“好睡”  卡塔尔那般奢华,也就在多哈机场摆只玩具熊,但新加坡人却在新开的航站楼里挂进一道瀑布,而且是全球最大的。靠在栏杆旁,就可以免费享受全方位水雾洗头服务。澎湃的水声,让你早起赶机的丧心情,瞬间被轰走。  从十年前开始,樟宜机场就在制造爆款的路上狂
期刊
人格是影响认知能力的重要因素,不同的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的关系不同,人格与认知能力的关系在不同年龄阶段也有所不同。一起来做一下下面这个小测试吧。凭借你的第一直觉做出一个选择,测试一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吧!  测试结果  A.你是一个智慧型的人,在你的身上总是能看到聪明在闪闪发光。你有着非常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待事情你不会人云亦云,反而会有一个自己的判断。你能够迅速判定出周围的形势,从而给这个问题找一个
期刊
洞庭春尽水如天  银盘托君山  巧雨润湿油纸伞  风卷莲动船  一篙撑開浮萍散  侧过小荷畔  白帘乱珠跳入船  满目红菱颤  千倾湖水碧映天  山色风月倦  波光潋滟晴方好  斜雨又撒落  卷不起的珠帘  把酒临风岳阳楼水天一色间  湘妃竹上斑阑干  龙女泪珠涟托信悔姻缘  戏台上正唱柳毅传  戏台上正唱柳毅  微闻兰芷动芳馨  素茶巧含烟  遍山云雾收一盏  华水香拢岸  满壶银针蕴杏色  浮
期刊
一只大象不幸掉进了黑洞。更不幸的是,黑洞蒸发干净了,大象也不见了踪影。信息不是不灭的吗?那么大象所含的信息怎么会无缘无故地消失了呢?黑洞里的大象失踪了  黑洞的霸道让人战栗,不过它们毕竟距离地球很远,所以我们地球人还是很安全的。只是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黑洞设下了一道难题,让科学家头痛了几十年。那个时候,英国著名天文学家斯蒂芬·霍金从理论上证明,黑洞其实也不是完全只吃不吐,它也会向外辐射能量,
期刊
内脏不是日常的菜肴,是吃腻了正常饭菜时的调剂,是我们对于旧日子的怀念。  我有个在纽约茱莉亚学习古典钢琴的朋友,每次回北京都要在深夜吃一碗“脏卤煮”,不仅如此,他还会在桌上找出几瓣生蒜扒开,就着卤煮的汤汁咽下。看到这里,我很难想象面前的这位钢琴家曾在全球那么多的音乐厅里演奏过贝多芬或卡普斯汀,他却不以为然,说他在纽约的时候最想吃的就是这一口儿。  东四北大街的“北新桥卤煮”,是名副其实的夜店。白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