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港府态度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u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九龙文化娱乐艺术区”(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以下简称西九文化区)是香港同归后最大的文化建设项目,筹划超过十年,占地40公顷,总花费超过216亿港元。聚集全港人的期盼,虽然这个项目一再因为港府与民间的沟通及谈判,拖延了近一二年,但是从去年底到今年中有关西九龙的新闻,从香港媒体的正面报道来看,西九文化区似乎已经走上启动正轨,港府与民众之间已经取得一定共识。
  从宋元时代开始,香港还只是—个破旧小渔村,繁忙的小渔村随后发展为集散港,最后成了亚洲交通枢纽再到全球闻名的购物天堂,香港抓准每一次的时机成功变身,为自己不断增值。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曾经在香港“97”回归前刊登了一篇《香港已死》的文章,预言香港必然会因为回归而日渐衰弱,当时文章一出刊还挑起众多争论;如今时光荏苒,港人团结一心战胜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及2003年的“非典”,如今的香港依旧是人们口中的“东方之珠”。2007年《财富》杂志选在香港同归十周年前夕发表文章,坦承当年的预测完全错误。
  “西九龙文娱艺术区”就是香港的又一次华丽变身。当高古轩、巴塞尔及自立方等艺术大腕纷纷涌入香港,香港开始抛却以往闻名全球的“名牌天堂”称号,这个城市正以飞快速度体验一场文化的热潮。
  从公布计划到落实的十年里争议不断
  西九文化区是由时任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于1998年的施政报告中宣布的大型发展计划,包括于西九龙填海区临海地段兴建一系列世界级的文化设施,包括集文化、艺术、潮流、消费及大众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娱乐场所,核心设施包括剧院综合大楼、演艺场馆、博物馆群及广场等,希望借此提高香港的文化水平与世界地位,一举成为亚洲的文化艺术中心。
  2004年,时任政务司长的曾荫权曾以“创地标,显文化,添悠闲”这几个大字来设定作为西九的计划口号,并规定计划必须建造一块巨大天蓬为条件,此计划引起了不少争议,包括被指建设成本过高及将会沦为地产开发项目。不少民众认为,流线形天幕美观多于实际,维修成本在未来将是一大笔负担,也有不少文艺界人士表示,担心西九计划会像数码港计划一样,成为政府为某大地产商准备的另一巨献,更有甚者认为,香港根本不需要这些世界级的文化设施,现在有的文化设施使用率亦未太高,如果西九只想建造大型娱乐设施供外地艺术表演团体来香港表演,对于本土的艺术发展和培育却不够关注,文娱艺术区很有可能沦为文化大白象,令政府背负沈重的财政包袱。亦有批评指出,发展方案过分注重住宅及商业用途,发展艺术相关的面积相对较少。
  2005年,曾荫权上任行政长官,西九计划被修改,由当时的政务司长许仕仁及后来的唐英年负责,迫于舆论压力改变了单一招标的形式,计划中的地产及文化设施项目分开。2006年2月,在香港社会各界的不同意见下,香港政府宣布放弃原有发展的框架,并不再坚持兴建天蓬,计划被推倒重来。文化区从公布计划到落实扰攘有十多年,不少批评认为决策者犹豫不决,奢华的巨型天幕,单一招标,咨询不足等原因才引起争执,令这个原本是美事的工程,长年被搁置着。
  经过几年的“推倒重来”,西九管理局动用1.5亿元港币委托三间顾问公司研究概念设计方案,并以2010年8月20日起在香港多处地点举行展览,公众咨询为期三个月,收集市民意见,再归纳各方意见挑选主题方案。
  2011年3月,西九管理局公布新的概念设计,由英国知名建筑师Norman Foster的设计公司Foster+Partners成功地以“城市中的公园”设计概念夺标。经过咨询后,发展大纲于2011年12月呈交予城市规划委员会。2012年,城市规划委员会公布西九龙文化区的发展图,发展图的涵盖总面积约为40.91公顷,位于柯土甸道西和西区海底隧道缴费广场以南的土地。西九管理局将按计划于201 3年开始建造工程,小型展览馆及西九中央公园部分地方可于2014年至2015年完成,紧接的是戏曲中心,当代表演中心,M+第一期,演艺剧场,中型剧场,音乐中心,大型表演场地,展览中心,以及音乐剧院。
  Foster及其公司设计的“城市中的公园”中,这样描述理想的城市,“城市,是由小巷、街道、公共空间、公园还有平凡的建筑群和公众的文化地标建筑交织而成。”设计中最显著的特征是将大部分建筑都紧凑地规划到一个带状城区内,得以腾出一大半临海基地,将之变成一个19公顷,内有5000棵树的公园。这样的理想招来香港专家的批评,人们普遍认为这样的设计太过保守,Foster的文化公园以绿色来取悦广大市民,另一方面即说明了香港政府对文化仍有戒心(或是对文化认识不足?)因为此计划实在太前所未有,西九龙文娱区究竟会变成什么模样没人知道,如果失败了,“起码还能拥有—个公园”。
  香港本地管理人才缺乏
  2010年3月,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宣布委任谢卓飞(Graham Sheffield)出任该局行政总裁,他是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Barbican Centre)的艺术总监,不料才上任不到三个月,谢卓飞趁回英国过圣诞节时递交辞呈以健康问题避不见人,但随后不到两个月,他上任英国文化协会艺术总监,此事引起港人一阵哗然。职位悬空了三个月之后,港府才又聘请到也是来自英国的连纳智(Michael Lynch),外界一致认为连纳智是国际知名艺术管理人员,资历也比前任谢卓飞还要优胜,而目前连纳智已经稳当地度过头三个月“试用期”,并陆续开启西九龙建设项目,将港人“不可能的任务”玩笑话远远抛在脑后。这起事件也凸显出香港本地艺术高层管理人才的缺乏,导致必须由海外引入高级人才。
  连纳智最出名的事迹莫过于在2002至2009年担任英国伦敦南岸艺术中心(SouthbankCentre)的首席执行官,除了为皇家节庆会堂(Royal Festival Hall)转型外,他领导重要的改革计划及建立新的发展政策,将南岸重新建立为一个重要的世界级文化机构。在此之前,连纳智一直在澳洲从事艺术行政的工作,他曾于1998至2002年出任悉尼歌剧院的行政总裁。南岸中心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综合艺术中心,在伦敦成立已经超过六十年,是全世界所有美术馆借鉴的最佳范例。
  “西九文娱区”位于维多利亚港湾最后一块填海区,与广东道接壤,西南面依傍着美丽的港湾,是香港最后一块最值钱的空置地。西九中最重要的“M+”(HPlus)美术馆群,团队目前包括行政总监李立伟(LarsNittve,前任瑞典现代美术馆馆长)及馆主任TobiasBerger,他曾参与过香港非盈利空间Para/Site的策展工作,后来去了白南准美术馆,近期又回到香港,H+馆内的策展人目前也已确定,由香港藉的Stella Wang及皮力负责。李立伟透露,M+目前正忙于制定馆内收藏政策,团队也正积极与世界各地藏家接触,寻求藏品捐献美术馆的可能性。
  从娱乐之都到艺术之都
  提到大众最关心的硬体建设问题,连纳智表示,M+已经开始规划未来的展览计划:到了2017年,西九大部分的建设将可启用。他还特别补充,西九文化区的视觉平台以M+为名,是因为它有别于传统的博物馆,M+是一座崭新的文化机构,是立足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为基础。
  而让人更好奇的是,对于一向热衷于娱乐八卦及大众流行文化的香港民众来说,西九文娱区是否一个过于遥远的存在?“如何吸引观众入场”,向来是世界上每一个美术机构都要面对的问题,连纳智对此表示,自从他来到香港后,便整整花了六个月游览香港各处大大小小的表演,“我相信香港民众的确是有文化艺术需求的”,他认为大众不必将西九定义在一个严肃的艺术发生场所,为了更适当地融入香港人日常生活,“我们把西九视为一个不分年龄,全家人都能去的地方”。
  美术馆建设向来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软肋,在内地美术馆各唱各调之际,西九龙文娱区挟着国际资源突围而出,能不能将香港从娱乐之都成功转型为艺术之都,所有人都引颈期盼。
其他文献
全球拍卖巨头佳士得拍卖行于2013年3月11日开始增收拍卖的买家佣金。这是佳士得20年来第8次调整佣金水平。而另一巨头苏富比也跟随佳士得这个决定,从3月15日起增收买家佣金。  根据佳士得官网上显示:除红酒以外的古董艺术品、工艺品,新的买方佣金(以单件拍品落槌价为基准的比例为:成交价在7.5万美元(含7.5万美元)以内部分的买方佣金为25%(调整前为5万美元以内);成交价超过7.5万美元到150万
期刊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13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在本届两会上,文化艺术界的代表共有145人。这些委员们针对目前国内艺术品市场规范建设、中国艺术走出去等话题展开讨论,为中国艺术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在此,我们为大家盘点一下今年两会上的讨论热词。  热词一:艺术品税收  2012年中国艺术市场上风风火火的一场“查税风波”,对于整体艺术市场发
期刊
《收藏·拍卖》:您对每年要做多少展览有特别的规划吗?  王:没有特别规划,主要从馆长和美术馆的定位出发做相应的规划,数量没有要求,而且数量并不代表展览质量的好坏。过去在广东美术馆一年可能做60个展览,但依然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出品。央美美术馆现在一年做大约20个展览,它是背靠学院的高端美术馆,因此我们会选择学术1生更强的展览,布展、作品、邀请的展览都要求更高、为公众服务的公共教育活动也更加丰富,有深度
期刊
《收藏·拍卖》:在您的策展经验中,是如何构思双年展的主题的?是先有作品还是先有主题?  卢:展览主题的构思和作品的选择总是交织在一起的,虽然我在短时间内是为某—个双年展工作,但在双年展中提出的问题、展开的讨论,以及呈现的创作和思考维度是我在长时间工作中一直关注的问题和看法。例如,在光州双年展中,每位策展人提出一个主题,并根据自己所提出的主题来选择艺术家和作品。画册中每位策展人的主题会单独出现,而在
期刊
在2011年的秋拍中,人们已经隐隐感受到市场的寒意。相较于2011年的狂热,201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在理性回归过程中,资本价值判断走向多元化,买家也开始分出层次。同时,中国艺术品市场也在这个市场调整期出现了诸多变局。2012年春拍只出现四件“亿元拍品”,比2011年秋拍减少7件,整体状况回到2010年春拍的水平。表明艺术品拍卖市场在经过1997年和2008年两次调整之后,在2012年又迎来了史上第
期刊
本次展览以“典藏新纪元”为主题,陆续展示历来捐赠入藏的作品,此外该展还会与来台后购藏以及委托寄存的书画合并展示。本次展览将展出近现代活动于京津地区书画家的作品,包括徐世昌的《书苏轼诗》、溥儒的《行书旧作五言诗》《延年图》等。那时的传统中国正经历从帝制走向民主的过程,在西方文化激荡下,清廷遗老、提倡新文化人士理念或者殊途,但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精神并无二致,书画艺术的发展由是生生不息,呈现朝气蓬勃的景
期刊
宋代以前,这里是海上渔民捕鱼歇息的地方。宋元以后,岛上有个小村叫“香港村”,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敞港,香港因此得名。如今的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综合实力位居世界前茅,著名的国际大型企业在进军亚洲时几乎都会首选在香港落脚,国际艺术品行业同样也不例外,最近西方的高古轩、自立方,内地的偏锋、东站、站台纷纷进驻香港,引发了业内对于香港的又一次热议,在这个商业高度发达的“弹丸之地”,究竟会有艺术的几席之地
期刊
近日接到一位收藏家朋友打来的电话,告诉我他打算依原样限量复制胡适《尝试集》第二编稿本,以分赠同好及相关机构。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肇始于四十多年前的那场“文化大革命”,让许多珍贵的名人手稿、重要文献遭遇了空前浩劫,损失无法估量也无法挽回,因此收集、保存乃至复制那些尚存于世的重要名人手稿在今天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为这位收藏家的胸怀、举措感到高兴和敬佩。  胡适是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
期刊
在中國,上至达官贵人,文人雅土,下至平民布衣,乡问农夫,“书圣”王羲之的名字都是如雷贯耳的。但是遗憾的是,至今已无王羲之真迹传世,流传下来所谓王羲之书迹基本上都是诸如摹本、刻本之类的复制品,尤其是唐代摹本可谓少之又少,早已属于不下真迹一等的稀世珍宝了。在中國,世间再现王羲之摹本几乎是不可能的梦想了,然而,近日在日本,却是横空出现了一幅唐代王羲之的摹本《大报帖》。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日本共同社
期刊
威尔·兰塞(Will Ramsay)于1999年伦敦创立以售卖平价艺术品为主题的艺博会(AffordableArt Fair),始后AAF便不断扩张至全球16个国家的城市,但志不至此的兰塞,于2008年与桑迪·安古斯(Sandy Angus)及提姆·埃切尔斯共同创立香港国际艺术展(ARTHK),成为全亚洲最大型艺博会的ARTHK,3年后便被历史悠久的艺博会品牌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垂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