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单的设计与使用是一项值得每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研究的课题。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设计作业,如何能让学生的预习轻负担,高质量。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曾经一直游离于我们课堂教学的预习已经正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关键词】语文;预习单;设计;使用
新课标理念中一直强调“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如何真正走向这一步,老师备课前如何了解学生的学情,预习单的反馈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预习单的信息呈现是备课和设计具体课堂教学策略的前提。近年来,我校在教学工作中的核心目标是轻负高效。轻负高效不仅要求教师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而且希望学生能真正减负,从大量繁重、重复、机械的练习作业中解放出来。可见,开发以生为本、以校为本的课前预习单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就我校中、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单的设计和使用情况进行说明与分析。
一、预习单的设计原则
要搞好语文课文的预习,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预习的要求。课文的预习要求要详细,不能太笼统。把预习课文的各个方面大致梳理了一下,我认为也就是四点:读、查、思、记。
1.讀。读就是读课文。预习时首先要读课文,但是,不是盲目地去读课文。课文既要多读几遍,又要注意每一遍的读都要有一定的目的。例如,在我们第一遍读课文时,可以放声朗读,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了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就可以用笔标注出来。这些标注出来的“拦路虎”,有的可以在读的过程中解决,也可以在读完一遍课文后再来解决。第二遍读时可以默读,在读的过程中,要一边读,一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已经明白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这两遍读下来,相信学生都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这时再来读几遍课文,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发现的。
2.查。查的范围包括查字典、词典、背景资料、作者生平等。查可以读前查,可以读后查,也可以边读边查。这要根据预习的实际情况而定。例如,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随时查,并做上标记。而对于不理解的词语,最好是在读完一遍课文后再查,这样对理解课文更有帮助。当然,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查的内容也各异。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需要了解当时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周恩来的生平。那在预习指导时,就应该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等多种方式搜集有关的资料,以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思。思,即思考。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会思考的预习,才是真正深入的预习。其实思考不是孤立的,在整个的预习过程中,都要思考。读课文时的思考,查阅时的思考,对心中疑惑的思考都是“思”。例如,看到课题,我们能想到文章的大致内容或能产生什么疑问。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思考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自己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等。
4.记。记就是记录下来,把自己预习的收获用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真正把课文预习搞好,预习单的设计是一个关键。所以要因材施教,分层进行。优等生与学困生预习要求最好是有所区别,比如说,有五项预习要求,那好生可要求全做,而学困生则量力而行,做最基础的前两项,多做给予表扬,这样降低难度,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到预习中来,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我将预习作业划分了几个层次:抄写类作业、思考类作业、拓展类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学习需要,选择不同内容的预习作业。像学困生,可以选择“抄写类作业”。比如抄写生字新词,摘抄精彩段落等。他们最需要的是夯实基础知识,稳扎稳打。中等生可以选择“思考类作业”。比如针对课后思考题简单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等。有一点难度,又不会吓到他们而产生畏难情绪。而那些优等生,也得刺激他们的表现欲和满足他们挑战自我的心理要求。可以选择“拓展类作业”。比如在课文中写感悟或者批注,收集资料,拓展阅读。
二、预习单的使用建议
1.分步骤完成,回环往复巩固。设计的单元预习单可以在没上这单元课文前做,也可以随着教学进展在教学课文中穿插做,还可以在快结束整组单元教学后做。部分预习单中的练习还可以回环往复巩固,利用遗忘规律,以达到知识尽量消化吸收。
2.梳理筛选。在备课前,教师可以提前从预习单中筛选一些重要的信息和典型问题,更准确地定位学生的学习起点,拿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预案或设计相关活动进行检测,增强学生预习成就感,提高学生预习积极性。同时,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3.相互评鉴。预习单可以学生互阅,在互阅中交流,在交流中争辩。互通有无,增强信息量,相互学习,彼此提高。可以课堂上开展师生对话。
总之,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中“预习单”的设计与实施是一项值得每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研究的课题。在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中,曾经一直游离于我们课堂教学的预习已经正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将继续不断思考预习指导的层次与序列,将预习进行到底。
【关键词】语文;预习单;设计;使用
新课标理念中一直强调“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如何真正走向这一步,老师备课前如何了解学生的学情,预习单的反馈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预习单的信息呈现是备课和设计具体课堂教学策略的前提。近年来,我校在教学工作中的核心目标是轻负高效。轻负高效不仅要求教师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而且希望学生能真正减负,从大量繁重、重复、机械的练习作业中解放出来。可见,开发以生为本、以校为本的课前预习单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就我校中、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单的设计和使用情况进行说明与分析。
一、预习单的设计原则
要搞好语文课文的预习,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预习的要求。课文的预习要求要详细,不能太笼统。把预习课文的各个方面大致梳理了一下,我认为也就是四点:读、查、思、记。
1.讀。读就是读课文。预习时首先要读课文,但是,不是盲目地去读课文。课文既要多读几遍,又要注意每一遍的读都要有一定的目的。例如,在我们第一遍读课文时,可以放声朗读,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了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就可以用笔标注出来。这些标注出来的“拦路虎”,有的可以在读的过程中解决,也可以在读完一遍课文后再来解决。第二遍读时可以默读,在读的过程中,要一边读,一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已经明白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这两遍读下来,相信学生都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这时再来读几遍课文,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发现的。
2.查。查的范围包括查字典、词典、背景资料、作者生平等。查可以读前查,可以读后查,也可以边读边查。这要根据预习的实际情况而定。例如,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随时查,并做上标记。而对于不理解的词语,最好是在读完一遍课文后再查,这样对理解课文更有帮助。当然,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查的内容也各异。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需要了解当时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周恩来的生平。那在预习指导时,就应该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等多种方式搜集有关的资料,以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思。思,即思考。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会思考的预习,才是真正深入的预习。其实思考不是孤立的,在整个的预习过程中,都要思考。读课文时的思考,查阅时的思考,对心中疑惑的思考都是“思”。例如,看到课题,我们能想到文章的大致内容或能产生什么疑问。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思考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自己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等。
4.记。记就是记录下来,把自己预习的收获用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真正把课文预习搞好,预习单的设计是一个关键。所以要因材施教,分层进行。优等生与学困生预习要求最好是有所区别,比如说,有五项预习要求,那好生可要求全做,而学困生则量力而行,做最基础的前两项,多做给予表扬,这样降低难度,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到预习中来,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我将预习作业划分了几个层次:抄写类作业、思考类作业、拓展类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学习需要,选择不同内容的预习作业。像学困生,可以选择“抄写类作业”。比如抄写生字新词,摘抄精彩段落等。他们最需要的是夯实基础知识,稳扎稳打。中等生可以选择“思考类作业”。比如针对课后思考题简单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等。有一点难度,又不会吓到他们而产生畏难情绪。而那些优等生,也得刺激他们的表现欲和满足他们挑战自我的心理要求。可以选择“拓展类作业”。比如在课文中写感悟或者批注,收集资料,拓展阅读。
二、预习单的使用建议
1.分步骤完成,回环往复巩固。设计的单元预习单可以在没上这单元课文前做,也可以随着教学进展在教学课文中穿插做,还可以在快结束整组单元教学后做。部分预习单中的练习还可以回环往复巩固,利用遗忘规律,以达到知识尽量消化吸收。
2.梳理筛选。在备课前,教师可以提前从预习单中筛选一些重要的信息和典型问题,更准确地定位学生的学习起点,拿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预案或设计相关活动进行检测,增强学生预习成就感,提高学生预习积极性。同时,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3.相互评鉴。预习单可以学生互阅,在互阅中交流,在交流中争辩。互通有无,增强信息量,相互学习,彼此提高。可以课堂上开展师生对话。
总之,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中“预习单”的设计与实施是一项值得每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研究的课题。在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中,曾经一直游离于我们课堂教学的预习已经正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将继续不断思考预习指导的层次与序列,将预习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