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信用已经成为一切制度和规范得以确立和运行的基础。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的大变革、大调整给我们带来丰硕成果的同时,也滋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正在成为社会公害。纯净的大学校园也受到社会急功近利之风的影响,由论文抄袭、考试作弊、简历造假、助学贷款恶意拖欠等失信行为所引发的新闻事件频繁曝光,使大学生信用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其信用素质对个人、对社会都将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河北省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的重要意义
1.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
大学生是社会中文化程度高、时代观念强、社会责任感强的群体,是整个社会最有活力最有生气的力量,其信用意识和信用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其影响范围将从高校所在城市和大学生密切接触人群扩大至全省乃至全国,推动建立全社会个人信用档案,带动整个社会信用理念的提升,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信用氛围。
2.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是河北省高校信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河北省大学生信用素质的重要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河北省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从2000至2009年十年间,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从47所增加到109所,招生人数增加22.6万人,在校生增加78.7万人,毕业生人数增加23.1。河北省高等教育进入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发展阶段。面对这一巨大变化,河北省已经开始致力于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竞争力。其中,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是教育的关键,而信用应该成为大学生必备的素质要素。信用档案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做了完整真实的记录,在认可学生真实水平的基础上折射出每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有利于大学生今后更从容的面对社会方方面面的信用考验,使讲信用的大学生凭借良好的信用记录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为自己增添一份竞争优势。
二、河北省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的有利条件
1.社会环境
我国的规模性信用制度建设起步于银行系统。2006年1月,由央行组织建立的个人“信用档案”——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式运行,目前已收录近6亿人的信用信息。在我国倡导打造信用中国,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大环境下,一些高校已经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实践,建立起了大学生信用档案。从2001年至今,先后有重庆、上海、山东、广东、江西等地的多所高校在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各地、各方面的经验都为我省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政策支持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17号),强调了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指明了信用体系建设的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要在2020年之前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人力资源强国需要两大体系做支撑,一是教育和培训体系,二是人才信用体系。国家对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视,成为我省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工作强有力的后盾。
3.学生认同
大学生信用档案以大学生为征信对象,因此,大学生对信用的认知程度以及对信用档案建设的认同程度无疑是最重要的。为了解河北省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和信用理念,笔者分别对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等河北省6所高校24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表明,超过90%的大学生关注信用问题,并且对大学生的信用状况持乐观态度,多于3/4的大学生支持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由此可以看出,河北省的大学生们对于信用档案是欢迎的、重视的,这使得我省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设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河北省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方案
1.大学生信用档案内容设置
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内容设置要做到能够真实、具体地反映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活动及其信用状况。可以设置以下几项类目:(1)自然情况记录:主要是大学生的个人身份信息和社会关系信息;(2)专业学习情况记录:包括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发表论文情况等;(3)经济情况记录:包括学生每年的学费、住宿费缴费情况,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社会资助,以及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信息等;(4)品行记录:包括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受到的奖励和处分。
2.大学生信用档案的管理方式
大学生信用档案应同大学生的其他档案统一管理,采用“一体两制”的管理模式,即大学生信用档案同大学生的学籍档案等其他档案属于一个整体,但采用两种管理制度。将大学生信用档案建立成电子档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把原来存放在各处的信用信息同时推向一个操作平面,建立起学生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如此不仅方便信息拥有者的及时录入和信息用户的高效查询,保证信用档案信息标准统一、数据规范、长期可读,而且可以实现大学生信用档案工作的信息化与网络化,进而实现大学生信用档案信息的高度共享。
3.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利用
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利用。因此,在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过程中,应该将内网与外网相结合,建立面向高校的内部网络平台和面向社会公开的外部网络平台。内网主要用于服务校内,整合学生信用信息,并向学校师生提供查询利用服务,有效保证学生的知情权。外网则面向社会公众,以便银行、用人单位、升学学校等进行信息查询,方便社会用户及时、全面、真实地了解大学生的信用状况。高校的档案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做好大学生信用档案的提供利用工作,维护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正常运转,保证学校师生及社会各方面的合法利用不受阻碍。
河北省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对大学生起到监督、检查和教育的作用,而且可以在创造良好的校园信用环境、构建整个社会的信用文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随着大学生信用档案及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河北省高校校园必将是一个个充满信用的校园,重承诺、讲信用蔚然成风,在学生走向社会时树立起大学生良好的信用形象,为其赢得信用优势,同时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一、河北省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的重要意义
1.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
大学生是社会中文化程度高、时代观念强、社会责任感强的群体,是整个社会最有活力最有生气的力量,其信用意识和信用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其影响范围将从高校所在城市和大学生密切接触人群扩大至全省乃至全国,推动建立全社会个人信用档案,带动整个社会信用理念的提升,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信用氛围。
2.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是河北省高校信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河北省大学生信用素质的重要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河北省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从2000至2009年十年间,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从47所增加到109所,招生人数增加22.6万人,在校生增加78.7万人,毕业生人数增加23.1。河北省高等教育进入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发展阶段。面对这一巨大变化,河北省已经开始致力于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竞争力。其中,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是教育的关键,而信用应该成为大学生必备的素质要素。信用档案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做了完整真实的记录,在认可学生真实水平的基础上折射出每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有利于大学生今后更从容的面对社会方方面面的信用考验,使讲信用的大学生凭借良好的信用记录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为自己增添一份竞争优势。
二、河北省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的有利条件
1.社会环境
我国的规模性信用制度建设起步于银行系统。2006年1月,由央行组织建立的个人“信用档案”——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式运行,目前已收录近6亿人的信用信息。在我国倡导打造信用中国,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大环境下,一些高校已经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实践,建立起了大学生信用档案。从2001年至今,先后有重庆、上海、山东、广东、江西等地的多所高校在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各地、各方面的经验都为我省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政策支持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17号),强调了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指明了信用体系建设的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要在2020年之前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人力资源强国需要两大体系做支撑,一是教育和培训体系,二是人才信用体系。国家对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视,成为我省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工作强有力的后盾。
3.学生认同
大学生信用档案以大学生为征信对象,因此,大学生对信用的认知程度以及对信用档案建设的认同程度无疑是最重要的。为了解河北省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和信用理念,笔者分别对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等河北省6所高校24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表明,超过90%的大学生关注信用问题,并且对大学生的信用状况持乐观态度,多于3/4的大学生支持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由此可以看出,河北省的大学生们对于信用档案是欢迎的、重视的,这使得我省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设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河北省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方案
1.大学生信用档案内容设置
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内容设置要做到能够真实、具体地反映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活动及其信用状况。可以设置以下几项类目:(1)自然情况记录:主要是大学生的个人身份信息和社会关系信息;(2)专业学习情况记录:包括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发表论文情况等;(3)经济情况记录:包括学生每年的学费、住宿费缴费情况,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社会资助,以及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信息等;(4)品行记录:包括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受到的奖励和处分。
2.大学生信用档案的管理方式
大学生信用档案应同大学生的其他档案统一管理,采用“一体两制”的管理模式,即大学生信用档案同大学生的学籍档案等其他档案属于一个整体,但采用两种管理制度。将大学生信用档案建立成电子档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把原来存放在各处的信用信息同时推向一个操作平面,建立起学生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如此不仅方便信息拥有者的及时录入和信息用户的高效查询,保证信用档案信息标准统一、数据规范、长期可读,而且可以实现大学生信用档案工作的信息化与网络化,进而实现大学生信用档案信息的高度共享。
3.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利用
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利用。因此,在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过程中,应该将内网与外网相结合,建立面向高校的内部网络平台和面向社会公开的外部网络平台。内网主要用于服务校内,整合学生信用信息,并向学校师生提供查询利用服务,有效保证学生的知情权。外网则面向社会公众,以便银行、用人单位、升学学校等进行信息查询,方便社会用户及时、全面、真实地了解大学生的信用状况。高校的档案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做好大学生信用档案的提供利用工作,维护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正常运转,保证学校师生及社会各方面的合法利用不受阻碍。
河北省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对大学生起到监督、检查和教育的作用,而且可以在创造良好的校园信用环境、构建整个社会的信用文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随着大学生信用档案及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河北省高校校园必将是一个个充满信用的校园,重承诺、讲信用蔚然成风,在学生走向社会时树立起大学生良好的信用形象,为其赢得信用优势,同时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