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不同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策略在辐射剂量、手术时间以及透视时间方面的差异。
方法回顾性纳入2011年4月至2016年9月在商洛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血管内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依据血管内治疗策略的不同分为单纯弹簧圈栓塞(exclusive coil embolization, COIL)组、球囊辅助弹簧圈(balloon assisted coiling, BAC)组、支架辅助弹簧圈(stent assisted coiling, SAC)组和分流技术(flow diverting technology, FDT)组。收集人口统计学和动脉瘤资料,检测患者相关评价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总共纳入119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COLI组41例,BAC组32例,SAC组30例,FDT组16例。4组性别、年龄和动脉瘤最大直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动脉瘤形状和部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AC组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和辐射剂量均最长或最大,且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其他3组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显示,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皮肤红斑或脱发的不良反应。
结论在各种血管内治疗技术中,SAC的手术时间和透视时间最长,且辐射剂量最高,因此在选择此方法时要注意辐射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