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观察和评价胸腺肽α1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21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采用2HRZE/4HR方案治疗,治疗组采用上述方案治疗的同时加用胸腺肽α1,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痰菌阴转、肺部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等情况。结果:两组治疗1个月后症状改善程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105例,显效率为86.30%、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105例,显效率为73.58%、总有效率为8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2、3个月联合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5%(89/105)、91%(95/105)、98%(102/105);对照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9%(61/105)、74%(77/105)、86%(90/105)。治疗1、3、6个月联合组105例,病灶吸收总有效率88.6%(93/105)、94.5%(99/105)、99.7%(104/105);对照组105例,病灶吸收总有效率70.6%(74/105)、86.6%(90/105)、90.5%(95/105)。联合组40例空洞者,闭合率是57.5%(23/40)、87.5%(35/40)、95%(38/40);对照组40例空洞者,闭合率是32.5%(13/40)、62.5%(25/40)、77.5%(3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腺肽α1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 胸腺肽α1; 老年肺结核; 疗效观察
2003年世界结核病日的主题就是“大家都来关注老年肺结核”。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老年人患肺结核的几率已呈现逐年递增趋势[1]。 然而常规的抗结核化疗对老年肺结核的疗效往往欠佳,目前多主张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免疫调节剂治疗[2]。本文将本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应用胸腺肽α1辅助治疗老年肺结核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配对法将210例患者随机分为胸腺肽α1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其中治疗组男72例,女33例,年龄60~85岁,平均68岁。对照组男75例,女30例,年龄60~88岁,平均6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入选标准 年龄60岁以上,初治(未用过抗结核药物或用药不足1个月),痰菌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按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01年制定的诊断标准[3]。排除痰检阴性、复治的肺结核患者;结核性胸膜炎者。其他肺外结核者和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或全身衰竭、精神病患者及不能合作者。非典型分枝杆菌病。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2HRZE/4HR方案及相同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胸腺肽α1 1.6 mg,隔日一次,皮下注射1个月。对照组不加用该药。
1.4 观察项目 (1)临床症状:观察治疗前后咳嗽、咳痰、发热、胸痛、饮食、乏力等症状变化。(2)痰菌:治疗中1、2、3个月各查痰抗酸杆菌1次,每次涂片3张均为即时痰、夜间痰、晨痰。(3)X线胸片:治疗中1、3、6个月末各摄胸片1次,每次胸片记录病灶部位、范围、空洞直径(多个空洞记合计直径),并记录胸腺肽α1不良反应。
1.5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痰菌、X线胸片等综合指标[3]。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痰抗酸杆菌3张涂片阴性、病灶吸收1/2、空洞闭合或明显缩小。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痰抗酸杆菌3张涂片阴性、病灶吸收1/3或稳定不变、空洞缩小。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病灶空洞无变化或增大、抗酸杆菌涂片仍有1次阳性。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 两组治疗1个月后症状改善程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l),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联合组105例,显效率为86.30%、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105例,显效率为73.58%、总有效率为8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见表1。
2.2 痰菌阴转情况 痰样本质量是影响痰涂片质量和阳性率的最重要因素,增加样本数量可增加细菌检出率,分别在治疗中第1、2、3个月各查痰抗酸杆菌1次,每次涂片3张均为即时痰、夜间痰、晨痰,并指导患者收集深咳痰样本于螺旋盖的清洁容器内,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联合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5%(89/105)、91%(95/105)、98%(102/105);对照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9%(61/105)、74%(77/105)、86%(90/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病变吸收及空洞闭合情况 随着CT技术的进一步发展,CT扫描与传统X线胸片比较具有两大优点,即分辨密度差异的灵敏性高和横断面成像没有影像重叠,因此CT尤其HRCT作为一种新的影像技术可以较准确、全面地反映肺结核病变的病理改变[4]。本文所采集的的病例均采用CT摄片,治疗开始后第1、3、6个月各摄片1次,联合组105例,病灶吸收总有效率88.6%(93/105)、94.5%(99/105)、99.7%(104/105);对照组105例,病灶吸收总有效率70.6%(74/105)、86.6%(90/105)、90.5%(95/105)。联合组40例空洞者,闭合率是57.5%(23/40)、87.5%(35/40)、95%(38/40);对照组40例空洞者,闭合率是32.5%(13/40)、62.5%(25/40)、77.5%(3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 不良反应 接受胸腺肽α1治疗的105例患者3例出现注射部位皮下硬结,经对症处理好转,其他均未发现与胸腺肽α1相关的不良反应。胸腺肽α1治疗和控制肺结核疗效可靠,治疗安全[5]。
3 讨论
关于T淋巴细胞与结核免疫,近年来研究表明,CD4、CD8淋巴细胞都参加抗结核的保护作用。CD8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需要由CD4淋巴细胞提供的IL-2,CD4淋巴细胞可通过淋巴因子的分泌激活吞噬细胞,并能激活体内的抗结核防御机制[6]。当进入老年期后,由于胸腺退化,T淋巴细胞亚群组成及其活性等均降低,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下降[7]。老年人通过内源性复燃或外源性感染而易发生结核病。治疗老年肺结核常规应用2HRZE/4HR标准短程化疗方案,但疗效欠佳。胸腺肽α1 是从胸腺素第 5组分中纯化出来的含有28个氨基酸的多肽物质。通过刺激外周血液淋巴细胞丝裂原来促进T淋巴细胞的成熟,增加抗原或丝裂原激活后T细胞分泌的干扰素α、干扰素γ以及白介素2、白介素3等淋巴因子水平,同时增加T细胞表面淋巴因子受体水平。胸腺肽α1能明显增强老年人的免疫活性细胞数量并能调节部分细胞分子水平[8-9] 。本品还可通过对CD4细胞的激活,增强异体和自体的人类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是一种细胞免疫增强剂,能刺激TH1细胞分化并产生INF-r,TNF-a,IL-2等细胞因子,激活吞噬细胞,加强吞噬作用。而INF-r是重要的抗结核因子。对老年肺结核患者适当给予外源性胸腺肽能维持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相对平衡与稳定。本观察认为胸腺肽α1辅助标准短程化疗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痰菌阴转时间,促进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疗效明显优于标准短程化疗方案,无明显不良反应。而且胸腺肽α1在老年复治肺结核中同样取得较好疗效[10-11]。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贾晓棠.69例老年肺结核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7(7):122.
[2] 马秀玲.老年肺结核患者免疫状态的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4,7(1):40-41.
[3]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2):70-74.
[4]马屿,朱莉贞,潘毓萱,等.结核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5] 姚世雄.α1胸腺肽辅助治疗肺结核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3(17):20.
[6] 张宜俊,陈阳述,尤玉琴,等.国产胸腺肽对人T淋巴细胞E受体和CD抗原表达的影响[J].广东医学,1997,18(12):829-830.
[7] 谢惠安,阳国太,林善梓,等.现代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8] 张兴虎,万文辉,钱晓明,等.胸腺肽α1对高龄老年人免疫活性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2,5(1):30.
[9] 高星,欧阳松,邓永红.注射用胸腺肽α1治疗老年复治肺结核的疗效研究 [J].中国民康医学,2011,3(4):20.
[10] 陈浩月,季敏红,聂亚彬.联合胸腺肽治疗中老年肺结核疗效观察[J].淮海医药,2007,25(6):530-531.
[11] 董红玮,董玉赢.89例中老年肺结核联合胸腺肽治疗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08,21(12):2276-2277.
(收稿日期:2012-11-29) (本文编辑:车艳)
【关键词】 胸腺肽α1; 老年肺结核; 疗效观察
2003年世界结核病日的主题就是“大家都来关注老年肺结核”。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老年人患肺结核的几率已呈现逐年递增趋势[1]。 然而常规的抗结核化疗对老年肺结核的疗效往往欠佳,目前多主张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免疫调节剂治疗[2]。本文将本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应用胸腺肽α1辅助治疗老年肺结核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配对法将210例患者随机分为胸腺肽α1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其中治疗组男72例,女33例,年龄60~85岁,平均68岁。对照组男75例,女30例,年龄60~88岁,平均6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入选标准 年龄60岁以上,初治(未用过抗结核药物或用药不足1个月),痰菌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按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01年制定的诊断标准[3]。排除痰检阴性、复治的肺结核患者;结核性胸膜炎者。其他肺外结核者和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或全身衰竭、精神病患者及不能合作者。非典型分枝杆菌病。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2HRZE/4HR方案及相同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胸腺肽α1 1.6 mg,隔日一次,皮下注射1个月。对照组不加用该药。
1.4 观察项目 (1)临床症状:观察治疗前后咳嗽、咳痰、发热、胸痛、饮食、乏力等症状变化。(2)痰菌:治疗中1、2、3个月各查痰抗酸杆菌1次,每次涂片3张均为即时痰、夜间痰、晨痰。(3)X线胸片:治疗中1、3、6个月末各摄胸片1次,每次胸片记录病灶部位、范围、空洞直径(多个空洞记合计直径),并记录胸腺肽α1不良反应。
1.5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痰菌、X线胸片等综合指标[3]。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痰抗酸杆菌3张涂片阴性、病灶吸收1/2、空洞闭合或明显缩小。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痰抗酸杆菌3张涂片阴性、病灶吸收1/3或稳定不变、空洞缩小。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病灶空洞无变化或增大、抗酸杆菌涂片仍有1次阳性。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 两组治疗1个月后症状改善程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l),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联合组105例,显效率为86.30%、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105例,显效率为73.58%、总有效率为8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见表1。
2.2 痰菌阴转情况 痰样本质量是影响痰涂片质量和阳性率的最重要因素,增加样本数量可增加细菌检出率,分别在治疗中第1、2、3个月各查痰抗酸杆菌1次,每次涂片3张均为即时痰、夜间痰、晨痰,并指导患者收集深咳痰样本于螺旋盖的清洁容器内,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联合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5%(89/105)、91%(95/105)、98%(102/105);对照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9%(61/105)、74%(77/105)、86%(90/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病变吸收及空洞闭合情况 随着CT技术的进一步发展,CT扫描与传统X线胸片比较具有两大优点,即分辨密度差异的灵敏性高和横断面成像没有影像重叠,因此CT尤其HRCT作为一种新的影像技术可以较准确、全面地反映肺结核病变的病理改变[4]。本文所采集的的病例均采用CT摄片,治疗开始后第1、3、6个月各摄片1次,联合组105例,病灶吸收总有效率88.6%(93/105)、94.5%(99/105)、99.7%(104/105);对照组105例,病灶吸收总有效率70.6%(74/105)、86.6%(90/105)、90.5%(95/105)。联合组40例空洞者,闭合率是57.5%(23/40)、87.5%(35/40)、95%(38/40);对照组40例空洞者,闭合率是32.5%(13/40)、62.5%(25/40)、77.5%(3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 不良反应 接受胸腺肽α1治疗的105例患者3例出现注射部位皮下硬结,经对症处理好转,其他均未发现与胸腺肽α1相关的不良反应。胸腺肽α1治疗和控制肺结核疗效可靠,治疗安全[5]。
3 讨论
关于T淋巴细胞与结核免疫,近年来研究表明,CD4、CD8淋巴细胞都参加抗结核的保护作用。CD8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需要由CD4淋巴细胞提供的IL-2,CD4淋巴细胞可通过淋巴因子的分泌激活吞噬细胞,并能激活体内的抗结核防御机制[6]。当进入老年期后,由于胸腺退化,T淋巴细胞亚群组成及其活性等均降低,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下降[7]。老年人通过内源性复燃或外源性感染而易发生结核病。治疗老年肺结核常规应用2HRZE/4HR标准短程化疗方案,但疗效欠佳。胸腺肽α1 是从胸腺素第 5组分中纯化出来的含有28个氨基酸的多肽物质。通过刺激外周血液淋巴细胞丝裂原来促进T淋巴细胞的成熟,增加抗原或丝裂原激活后T细胞分泌的干扰素α、干扰素γ以及白介素2、白介素3等淋巴因子水平,同时增加T细胞表面淋巴因子受体水平。胸腺肽α1能明显增强老年人的免疫活性细胞数量并能调节部分细胞分子水平[8-9] 。本品还可通过对CD4细胞的激活,增强异体和自体的人类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是一种细胞免疫增强剂,能刺激TH1细胞分化并产生INF-r,TNF-a,IL-2等细胞因子,激活吞噬细胞,加强吞噬作用。而INF-r是重要的抗结核因子。对老年肺结核患者适当给予外源性胸腺肽能维持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相对平衡与稳定。本观察认为胸腺肽α1辅助标准短程化疗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痰菌阴转时间,促进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疗效明显优于标准短程化疗方案,无明显不良反应。而且胸腺肽α1在老年复治肺结核中同样取得较好疗效[10-11]。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贾晓棠.69例老年肺结核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7(7):122.
[2] 马秀玲.老年肺结核患者免疫状态的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4,7(1):40-41.
[3]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2):70-74.
[4]马屿,朱莉贞,潘毓萱,等.结核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5] 姚世雄.α1胸腺肽辅助治疗肺结核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3(17):20.
[6] 张宜俊,陈阳述,尤玉琴,等.国产胸腺肽对人T淋巴细胞E受体和CD抗原表达的影响[J].广东医学,1997,18(12):829-830.
[7] 谢惠安,阳国太,林善梓,等.现代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8] 张兴虎,万文辉,钱晓明,等.胸腺肽α1对高龄老年人免疫活性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2,5(1):30.
[9] 高星,欧阳松,邓永红.注射用胸腺肽α1治疗老年复治肺结核的疗效研究 [J].中国民康医学,2011,3(4):20.
[10] 陈浩月,季敏红,聂亚彬.联合胸腺肽治疗中老年肺结核疗效观察[J].淮海医药,2007,25(6):530-531.
[11] 董红玮,董玉赢.89例中老年肺结核联合胸腺肽治疗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08,21(12):2276-2277.
(收稿日期:2012-11-29) (本文编辑: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