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滞后的人生
■裘山山
我的许多事情都是迟到的,或者说是滞后的。没办法,生在“反右”,长在“文革”,能赶上改革开放已算幸运。其实,在17岁之前我还是正常的。17岁高中毕业,应该算早,可那时没有大学可考,“享受”一下黑色七月的折磨都不可能,只好当兵。当兵几年后再考大学,已经21岁了。
我从21岁开始,一切滞后。21岁上大学,23岁学自行车(青少年时期住在不能骑车的山城);25岁大学毕业;27岁结婚;快29岁了才做母亲,是当时产房里年龄最大的;忙忙碌碌三年,31岁才第一次进藏(在我们军区是晚的);32岁才开始比较多的发表作品,引起关注;一年后学电脑,已经33岁。
儿子6岁时,我带他参加游泳班,教练教他时,我在一旁“偷艺”,所以35岁那年我学会了游泳。36岁我开始上电视,频繁出镜,以至于电视台有人问我,是否愿意转业去他们那儿做节目;38岁那年我身旁出现了几位女友(在此之前的我同事全是男人),她们教我化妆打扮,带我逛商场,我会化妆了,也认识一些名牌了。
40岁那年,我写出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这距我发表第一篇作品,已过去了20年;42岁时,我第一次做了“封面女郎”,更为汗颜的是,该封面是《青年文学》;43岁时,我学会了上网,注册了自己的信箱和QQ。我有QQ,让很多人吃惊,这东西大概青春的色彩太重。也是43岁,我去驾校学开车,而最终会开,是在今年。
终于说到现在了,虽然我很不情愿说现在的岁数,但那是明摆着的。我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就注明了出生年月,从未改过。我终于到了48岁高龄。在这个年龄,我做了三件事:一是开车;二是开博;三是学瑜伽。按常理说,这三件事都不是我这个年龄段该做的,所以我把它们列进了滞后的清单。说了那么多滞后,其实我还是自豪的,因为无论怎样滞后,我最终都做了,都学了,都会了,没有错过。滞后只能说明我做得偏迟或太迟,但不是没做。我不想因为错过了最佳时机就放弃,只要有可能去做,干吗不做?
贪婪啊,请各位原谅我的贪婪吧。难道你们不想?但是来生难料,还是赶紧抓紧时间在此生“滞后”吧。
为自己买份失败保险
■祝师基
有一个生意人,业务很顺手,财富颇丰,可谓风光至极。有一天晚上,他遭到了歹徒的抢劫,让人奇怪的是,那天晚上,他家虽然没有人,可众邻居都在家,歹徒撬门入室时,大家已听到了不正常的声音,可没有人出来制止,也没有人去报警。
后来,当小偷在别处行窃被抓住时,供出了他做窃案的“秘密”:“我平时专门打听那些与邻居不和,把朋友关系搞得僵的人家,因为他平时对邻居不好,大家对他有怨气,所以对他家发生的事不管不问,很容易得手。
由此,我想起了一则寓言故事。
有只狐狸惊慌失措地跑进一个村落,喘得上气不接下气,好不狼狈。一只鹦鹉看到了,便问狐狸:“狐狸先生,你这是怎么了?”狐狸一脸惨淡,慌里慌张地说:“后……后面有一群猎犬在追我!”
鹦鹉心急如焚地说:“那你赶快到村口薛大妈家里躲一躲吧。她人最好,一定会收留你的。”狐狸一听,忙喊道:“薛大妈?不行,前两天我偷了她家的鸡,她不会收留我的。”
鹦鹉想了想,又说:“那石樵夫家离这儿也不远,你赶快跑到他那儿躺起来吧。”狐狸摇摇头,说:“石樵夫?也不行,几天前我趁他上山砍柴时,偷吃了他女儿养的金丝雀,他们一家正痛恨我呢。”
鹦鹉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地说:“难道这个村子里没有可以收留你的人吗?”狐狸说:“没有,我平时时常得罪他们呀!”
最后,这只平日耀武扬威的狐狸,被猎犬抓住了。
人有时也犯狐狸这样的错误。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没有哪个人可以永远一帆风顺。当我们风光、得意的时候,不妨为自己买一份“失败保险”,这样,当失败与危机来临时,就有朋友可以扶你一把。因为,你平时怎样对待他人,就决定你失败时别人怎样对待你。
只要做好一件事
■佚名
我家门前有两家卖老豆腐的小店。一家叫“潘记”,另一家叫“张记”。两家店是同时开张的。
刚开始,“潘记”生意十分兴隆,吃老豆腐的人得排队等候,来得晚就吃不上了。潘记的特点是:豆腐做得很结实,口感好,给的量特别多。相比之下,张记老豆腐就不一样了,首先是豆腐做得软,软得像汤汁,不成形状;其次是给的豆腐少,加的汤多,一碗老豆腐半碗多汤。因此,有一段时间,张记的门前冷冷清清。
有一天早上,因为我起床晚了,只好来到张记的豆腐店。吃完了一碗老豆腐,老板走过来,笑着问我豆腐怎么样。我实话实说:“味道还行,就是豆腐有点软。”老板笑了笑,竟有几分满意的样子。我说:“你怎么不学学潘记呢?”老板看着我说:“学他什么呀?”我说:“把豆腐做得结实一点呀!”老板反问我:“我为什么要学他呢?”沉思了一下,老板自我解释说:“我知道了,你是说,来我这边吃豆腐的人少,是吗?”我点点头。老板建议我两个月以后再来,看看是不是会有变化。
大概一个多月后,张记的门前居然真的排起了长队。我很好奇,也排队买了一碗,看看碗里的豆腐,仍然是稀稀的汤汁,和以前没什么两样,吃起来,也是从前的味道。老板脸上仍然挂着憨厚的笑,我也笑着问:“能告诉我这其中的秘诀吗?”老板说:“其实,我和潘记的老板是师兄弟。”我有些惊讶:“那你们做的豆腐不一样呀?”老板说:“是不一样。我师兄——潘记做的豆腐确实好,我真比不上;但我的豆腐汤是加入好几种骨头,再配上调料,再经过12个小时熬制而成,师兄在这方面就不如我了。”见我还有些不解,老板继续解释:“这是我师傅特意传授给我们的。师傅说,生意要想长远,就必须有自己的特长。师傅还告诉我们,吃的生意最难做,因为众口难调,人的口味是不断变化的,即使是山珍海味,经常吃也会烦,因此师傅传给我们不同手艺。这样,人们吃腻了我师兄的豆腐,就会到我这里来喝汤。时间长了,人们还会回到我师兄那里。再过一段时间,人们又会来我这里。这样,我们师兄弟的生意就能比较长远地做下去,并且互不影响。”我试探地问:“你难道就不想跟师兄学做豆腐么?”老板却说:“师傅告诉我们,能做精一件事就不容易了。有时候,你想样样精,结果样样差。”
你的影响圈有多大
■易名
我曾经在一家公司干过好几年。公司老板精明强干,常独断专行,总是把别人当作“听差的”,好像他们根本没有判断力。所以他周围的人几乎都对他敬而远之。他们聚在走廊里,互相诉说着对他的不满。他们的讨论情绪激愤,总是拿总裁的弱点为自己开脱责任。
“你无法想象这次发生了什么,”某个人会说,“前几天他去了我那个部门,我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可是他一来就发表不同意见,我几个月的努力一下全泡汤了。我不知道我该如何继续为他工作,他要多久才会退休啊?”
“他才59岁,”另外某个人会回答说,“你觉得你还能再熬6年吗?”
可是管理团队中有一位的工作却非常积极主动,而不是感情用事。他对总裁的缺点并非视而不见,但他不横加指责,反而尽力做出补救。当总裁的领导方法有问题时,他会保护好部下,使问题显得不那么严重。他会发挥总裁的优势,他的远见、才干和创造力。
工作中,他同样也被当成是听差的,但他总是超额完成任务。他会提前想到总裁的要求,他会对总裁的工作要领心领神会,所以在汇报情况的同时,他还会给出自己的分析,并据此提出建议。
有一天,当我以顾问的身份和总裁坐在一起时,他说:“史蒂芬,我真是无法相信这个人所做的一切。他不仅给我汇报了我需要的情况,而且还提供了额外的信息,而这些额外信息正是我所需要的。”
“他的建议与分析是一致的,而他的分析又与数据是一致的。他真了不起!这块儿业务根本用不着我操心,我真的很轻松。”
下次开会时,所有管理人员还是被命令“去做这个”、“去做那个”……只有一个人例外。这个人得到的对待是,“你的意见如何?”他的影响圈扩大了。
这件事在公司内部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那些消极被动的管理人员聚在走廊里,对这位积极主动的人开始了恶意攻击。因此,这些管理人员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更多信息、更多攻击、更多证据上,证明自己为什么不用承担责任。
而由于这个人的不懈努力,他在人们中的影响圈也一点一点扩大,到最后公司里谁要采取重大行动都会经过他的参与和认可,包括总裁在内。
■裘山山
我的许多事情都是迟到的,或者说是滞后的。没办法,生在“反右”,长在“文革”,能赶上改革开放已算幸运。其实,在17岁之前我还是正常的。17岁高中毕业,应该算早,可那时没有大学可考,“享受”一下黑色七月的折磨都不可能,只好当兵。当兵几年后再考大学,已经21岁了。
我从21岁开始,一切滞后。21岁上大学,23岁学自行车(青少年时期住在不能骑车的山城);25岁大学毕业;27岁结婚;快29岁了才做母亲,是当时产房里年龄最大的;忙忙碌碌三年,31岁才第一次进藏(在我们军区是晚的);32岁才开始比较多的发表作品,引起关注;一年后学电脑,已经33岁。
儿子6岁时,我带他参加游泳班,教练教他时,我在一旁“偷艺”,所以35岁那年我学会了游泳。36岁我开始上电视,频繁出镜,以至于电视台有人问我,是否愿意转业去他们那儿做节目;38岁那年我身旁出现了几位女友(在此之前的我同事全是男人),她们教我化妆打扮,带我逛商场,我会化妆了,也认识一些名牌了。
40岁那年,我写出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这距我发表第一篇作品,已过去了20年;42岁时,我第一次做了“封面女郎”,更为汗颜的是,该封面是《青年文学》;43岁时,我学会了上网,注册了自己的信箱和QQ。我有QQ,让很多人吃惊,这东西大概青春的色彩太重。也是43岁,我去驾校学开车,而最终会开,是在今年。
终于说到现在了,虽然我很不情愿说现在的岁数,但那是明摆着的。我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就注明了出生年月,从未改过。我终于到了48岁高龄。在这个年龄,我做了三件事:一是开车;二是开博;三是学瑜伽。按常理说,这三件事都不是我这个年龄段该做的,所以我把它们列进了滞后的清单。说了那么多滞后,其实我还是自豪的,因为无论怎样滞后,我最终都做了,都学了,都会了,没有错过。滞后只能说明我做得偏迟或太迟,但不是没做。我不想因为错过了最佳时机就放弃,只要有可能去做,干吗不做?
贪婪啊,请各位原谅我的贪婪吧。难道你们不想?但是来生难料,还是赶紧抓紧时间在此生“滞后”吧。
为自己买份失败保险
■祝师基
有一个生意人,业务很顺手,财富颇丰,可谓风光至极。有一天晚上,他遭到了歹徒的抢劫,让人奇怪的是,那天晚上,他家虽然没有人,可众邻居都在家,歹徒撬门入室时,大家已听到了不正常的声音,可没有人出来制止,也没有人去报警。
后来,当小偷在别处行窃被抓住时,供出了他做窃案的“秘密”:“我平时专门打听那些与邻居不和,把朋友关系搞得僵的人家,因为他平时对邻居不好,大家对他有怨气,所以对他家发生的事不管不问,很容易得手。
由此,我想起了一则寓言故事。
有只狐狸惊慌失措地跑进一个村落,喘得上气不接下气,好不狼狈。一只鹦鹉看到了,便问狐狸:“狐狸先生,你这是怎么了?”狐狸一脸惨淡,慌里慌张地说:“后……后面有一群猎犬在追我!”
鹦鹉心急如焚地说:“那你赶快到村口薛大妈家里躲一躲吧。她人最好,一定会收留你的。”狐狸一听,忙喊道:“薛大妈?不行,前两天我偷了她家的鸡,她不会收留我的。”
鹦鹉想了想,又说:“那石樵夫家离这儿也不远,你赶快跑到他那儿躺起来吧。”狐狸摇摇头,说:“石樵夫?也不行,几天前我趁他上山砍柴时,偷吃了他女儿养的金丝雀,他们一家正痛恨我呢。”
鹦鹉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地说:“难道这个村子里没有可以收留你的人吗?”狐狸说:“没有,我平时时常得罪他们呀!”
最后,这只平日耀武扬威的狐狸,被猎犬抓住了。
人有时也犯狐狸这样的错误。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没有哪个人可以永远一帆风顺。当我们风光、得意的时候,不妨为自己买一份“失败保险”,这样,当失败与危机来临时,就有朋友可以扶你一把。因为,你平时怎样对待他人,就决定你失败时别人怎样对待你。
只要做好一件事
■佚名
我家门前有两家卖老豆腐的小店。一家叫“潘记”,另一家叫“张记”。两家店是同时开张的。
刚开始,“潘记”生意十分兴隆,吃老豆腐的人得排队等候,来得晚就吃不上了。潘记的特点是:豆腐做得很结实,口感好,给的量特别多。相比之下,张记老豆腐就不一样了,首先是豆腐做得软,软得像汤汁,不成形状;其次是给的豆腐少,加的汤多,一碗老豆腐半碗多汤。因此,有一段时间,张记的门前冷冷清清。
有一天早上,因为我起床晚了,只好来到张记的豆腐店。吃完了一碗老豆腐,老板走过来,笑着问我豆腐怎么样。我实话实说:“味道还行,就是豆腐有点软。”老板笑了笑,竟有几分满意的样子。我说:“你怎么不学学潘记呢?”老板看着我说:“学他什么呀?”我说:“把豆腐做得结实一点呀!”老板反问我:“我为什么要学他呢?”沉思了一下,老板自我解释说:“我知道了,你是说,来我这边吃豆腐的人少,是吗?”我点点头。老板建议我两个月以后再来,看看是不是会有变化。
大概一个多月后,张记的门前居然真的排起了长队。我很好奇,也排队买了一碗,看看碗里的豆腐,仍然是稀稀的汤汁,和以前没什么两样,吃起来,也是从前的味道。老板脸上仍然挂着憨厚的笑,我也笑着问:“能告诉我这其中的秘诀吗?”老板说:“其实,我和潘记的老板是师兄弟。”我有些惊讶:“那你们做的豆腐不一样呀?”老板说:“是不一样。我师兄——潘记做的豆腐确实好,我真比不上;但我的豆腐汤是加入好几种骨头,再配上调料,再经过12个小时熬制而成,师兄在这方面就不如我了。”见我还有些不解,老板继续解释:“这是我师傅特意传授给我们的。师傅说,生意要想长远,就必须有自己的特长。师傅还告诉我们,吃的生意最难做,因为众口难调,人的口味是不断变化的,即使是山珍海味,经常吃也会烦,因此师傅传给我们不同手艺。这样,人们吃腻了我师兄的豆腐,就会到我这里来喝汤。时间长了,人们还会回到我师兄那里。再过一段时间,人们又会来我这里。这样,我们师兄弟的生意就能比较长远地做下去,并且互不影响。”我试探地问:“你难道就不想跟师兄学做豆腐么?”老板却说:“师傅告诉我们,能做精一件事就不容易了。有时候,你想样样精,结果样样差。”
你的影响圈有多大
■易名
我曾经在一家公司干过好几年。公司老板精明强干,常独断专行,总是把别人当作“听差的”,好像他们根本没有判断力。所以他周围的人几乎都对他敬而远之。他们聚在走廊里,互相诉说着对他的不满。他们的讨论情绪激愤,总是拿总裁的弱点为自己开脱责任。
“你无法想象这次发生了什么,”某个人会说,“前几天他去了我那个部门,我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可是他一来就发表不同意见,我几个月的努力一下全泡汤了。我不知道我该如何继续为他工作,他要多久才会退休啊?”
“他才59岁,”另外某个人会回答说,“你觉得你还能再熬6年吗?”
可是管理团队中有一位的工作却非常积极主动,而不是感情用事。他对总裁的缺点并非视而不见,但他不横加指责,反而尽力做出补救。当总裁的领导方法有问题时,他会保护好部下,使问题显得不那么严重。他会发挥总裁的优势,他的远见、才干和创造力。
工作中,他同样也被当成是听差的,但他总是超额完成任务。他会提前想到总裁的要求,他会对总裁的工作要领心领神会,所以在汇报情况的同时,他还会给出自己的分析,并据此提出建议。
有一天,当我以顾问的身份和总裁坐在一起时,他说:“史蒂芬,我真是无法相信这个人所做的一切。他不仅给我汇报了我需要的情况,而且还提供了额外的信息,而这些额外信息正是我所需要的。”
“他的建议与分析是一致的,而他的分析又与数据是一致的。他真了不起!这块儿业务根本用不着我操心,我真的很轻松。”
下次开会时,所有管理人员还是被命令“去做这个”、“去做那个”……只有一个人例外。这个人得到的对待是,“你的意见如何?”他的影响圈扩大了。
这件事在公司内部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那些消极被动的管理人员聚在走廊里,对这位积极主动的人开始了恶意攻击。因此,这些管理人员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更多信息、更多攻击、更多证据上,证明自己为什么不用承担责任。
而由于这个人的不懈努力,他在人们中的影响圈也一点一点扩大,到最后公司里谁要采取重大行动都会经过他的参与和认可,包括总裁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