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胃淋巴瘤25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hrim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分析了25例原发性胃淋巴瘤,其中占胃恶性肿瘤的1.55%,占淋巴瘤总数的12.6%。原发性胃淋巴瘤X线诊断的阳性率为30.4%。内镜肉眼诊断的阳性率为20%。通过内镜活检的阳性率为72%。25例中18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2例先剖腹探查,后放疗化疗,待肿瘤缩小至原来一半时再行第二次手术根治,1例术后胃标本病理检查中原淋巴瘤细胞消失。原发性胃淋巴瘤的组织学诊断应与假性淋巴瘤、低分化腺癌相鉴别。我们统计原发性胃淋巴瘤的5年存活率为54.28%,如及早手术或术后辅以放疗或(和)化疗,5年的生存率可达72%。

其他文献
39名正常人和70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浆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的测定结果。在慢性肝病时,测定数值均有降低,并和肝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患者女,25岁。于1988年10月连续4天夜间咳醒,咳出质硬、米粒大小石子样物,每次咳出3~5块。发病前后无慢性咳嗽、咯血及肺炎史。幼年有颈淋巴结核史。查体无特殊。胸部X线片示右肺门多个点状钙化影,左肺门有3枚0.3~0.5cm不规则钙化影;断层片示左支气管内有1个0.3~0.5cm不规则钙化影。纤维支气管镜检见左支气管粘膜稍充血,余未见异常。胸部CT检查见左支气管后壁致密影,位于管壁内,遂诊断为
期刊
我们检测了慢性胃炎、食管和胃癌患者血清、胃液及粘膜组织中唾液酸和岩藻糖含量,以探讨胃粘膜萎缩、肠化和胃癌的某些内在联系。受检对象共110例,食管癌10例)。均经胃镜活检病理确诊。
期刊
选择性d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哌唑嗪作为新型降压药物已受到临床重视,但哌唑嗪只有片剂,口服用药显效缓慢,不适于高血压急症患者的抢救治疗。1985年以来,我们利用哌唑嗪“首剂效应”的副作用,改哌唑嗪口服为嚼含,抢救治疗高血压急症患者37例,总结如下。
期刊
用心机图测量了心肌病的左心室顺应性,在X线平片上测量了心脏的实测面积/预计面积并对二者进行了直线相关分析。发现心肌病左心室顺应性减低,心脏扩大的患者这种变化重于心脏正常者,心脏的实测面积/预计面积与反映左室顺应性的指标密切相关。说明了心脏扩大是影响左心室顺应性的因素之一,其机制可能与心脏扩大时肌纤维的长度、心脏的几何图形和心肌病变有关。
心梗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是冠心病主要致死原因之一,对其发生的深入研究,寻找有效的药物加以预防是我们抢救和治疗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所面临的急迫任务。本文旨在这方面进行实验性研究,以求给临床提供进一步研究线索。
期刊
为证实去纤酶溶解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血栓的效果,随机将心肌梗塞患者分为去纤酶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21例患者2周后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室造影。结果表明,10例经去纤酶治疗的患者的梗塞有关冠状动脉全部再通,而对照组仅有3例再通、其余8例均为完全阻塞,差异有显著性。提示去纤酶可溶解急性心肌梗塞的冠状动脉血栓。
患者女,55岁。1988年5月21日入院。患者自1977年2月起头晕心悸、面色苍白。至1981年症状加重。
期刊
国内有关幽门弯曲菌(CP)的药物敏感试验的报道甚少。我们对114例CP培养阳性者进行了8种药物体外敏感试验。
期刊
兹报告用单克隆抗体(单抗)微球免疫酶(微球)ELISA法检测肿瘤胸腹水中一组新的胃癌相关抗原(MG-Ag),用于临床诊断。首先将多株胃癌单抗(MG系列)纯化并连接到微球上,取待检样品与连接单抗的微球(MG-微球)混合,用酶标单抗ELISA夹心法检测。共检测胸腹水标本171例,结果肺癌胸水中MG-Ag升高者占75%(39/52),胃癌腹水中升高者占83.3%(20/24),卵巢癌病人腹水为阴性(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