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引导学生学习之尝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flytekmi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懂难学,思想负担较重。怎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在教学过程做了许多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效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战场,我们打破"堂上尽由着老师灌"的僵局,实行"四主"、"三同步"教改新路。四主是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思为主攻,练为主线,把学生完全推向教学,让他们在学习中参与,参与中学习。思、看、读、做、听、议、写、评,在教师指导下,交错进行,步步深入。三同步指的是知识、方法、能力一起抓,同步走。教师的备课、讲课、辅导,学生的领会、理解、记忆,都要把知识的核实,智力的开发,能力的提高当做基础工程去抓。像遇到习题教学时,首先做好习题的分类归档工作,海水舀不尽,习题做不完,但类型毕竟有限,所以狠抓典型,翻透弄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做到攻克一点,解决一片。在课堂上争取把知识落到实处,多给学生方法,多指点学法,从能力上、素质上、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效益,从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二、注重学生参与,鼓励求异思维
  课堂教学是师生知识情感交流的场所,教师要多给予学生参与的时间和权力鼓励学生讨论,质疑和发表不同意见和见解,形成师生间的能动交流。老教师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新教师由于经验不足讲课放不开手脚等原因,在授课时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不敢活跃课堂气氛,甚至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于是在课堂上形成"一言堂",把学生不同见解知识视做异端,甚至认为"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物理规律不容置疑,这样的做法一是有背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思维,学生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凡是喜欢问个为什么,对此我们只应引导和鼓励而不压抑。教师在教学中要允许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胡思乱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忽略每个学习的意见,表扬他们的闪光想法,新生他们的见解,并引导他们参与学习中来,使他们自己通过讨论,查阅资料,咨询老师等途径,不断否定见解,完善见解,从而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于无形之中学会探究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即猜想、实验、假设、检验,…得出正确结论。他们在探究问题的同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而问题的不断升华又不断冲击不断唤起学生心灵的探索欲望。从而使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发言,乐于探索,从而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众所周知,兴趣是影响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那些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知识和问题,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在观察这些物理现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整个现象发生的过程、产生条件和特征等。如在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时,要提示注意:①手帕摩擦过的塑料膜对碎纸屑有什么作用?②手帕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膜,在相互接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③把用手帕和毛皮分别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膜,相互靠近些,它们之间会产生什么现象?通过观察,学生自己得出了"摩擦过的物体带电及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结论。通过对上述物理现象的观察,不仅成功地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把它转化成一个个教学问题,调动学生的求解兴趣,引导学生一个个去解决,实践中,师生共同探讨,教学要不断给学生以思维的动机和空间,处处设疑、激疑,只有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机能,使学生张开思维的双翼,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积极带领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四、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尽量多安排一些实验,并注意提高实验效果。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并有意识的在教学中加以讲评。课堂讲评小实验、小制作可以创设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并使班级中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求知欲都能得到满足。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引导学生把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对小实验、小制作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小实验、小制作的学习达到某种程度的互补。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对教师所讲授内容的学习,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促进了一系列附带内容的学习。
  五、开展多种活动,引情激趣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学生对物理科有畏难情绪,特别是讨论题、证明题、设计题更使他们心有余悸。我们认为主要是教学不对路子,同学们不是积极想方法探讨规律,而是被动地穷应付。一天五门课节节灌,堂堂压,气都喘不过来,那有余力发挥特长?我们一改传统的讲学式,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有趣有味,掌握得实实在在,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例如学完受力平衡后,号召同学开展试制小杆秤活动,尽管他们土法上马,利用废旧物品制得不像样,但确实是自己亲手制作,心理格外欢畅。另外我们组织摄影组、航模组、家电维修组、板报组、小制作小组等,第一课堂打基础,第二课堂展才华,让同学在大海中学会游泳,在实践中增加才干。同时定期举行各种竞赛,物理学史实笔赛,基本概念抢答赛,物理规律猜迷赛,设计新型实验赛,让每个同学在不同场合下多露脸,常闪光,多展才化,以成功激情趣,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六、正确引导,消除心理障碍
  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对所学的知识不能要求学生一次到位,而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放慢速度,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如在《牛顿第二定律》一章的教学中,为使学生较好掌握定律中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及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应先将有关概念作为预备知识总结归纳,如力的概念、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加速度概念及牛顿第一定律等,以扫除定律学习中的外围障碍,再进行定律的实验和理论讨论。在安排学生练习时要注意题型和难度的控制。先练习水平面上的问题,再逐渐深入到斜面问题;先分析物体受一个力的问题,再逐渐深入到物体受两个、三个力的问题;先研究单个物体问题,再逐渐深入分析连接体问题。
  总之只要我们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思想,使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人,学生才能克服学习障碍从而热爱学习。
  
其他文献
【摘要】在化学课堂中营造氛围,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有助于新课程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交流意识,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谈点粗浅的见解。  【关键词】提问能力培养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教学解释为:"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王三策的《教育论稿》中解释为"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
本文分析了中药产业现代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中药的质量与安全性评价.如何将传统的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使其要固有的知识体系中进一步创新、突破是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重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体现,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思想的认真理解和积极实践。国有商业银行在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建设与发展起着举足轻
【摘要】中学阶段的化学实验是全面提高中学生化学实验动手能力的最佳阶段,老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挥实验的重要作用,激发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与热情,提高中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化学实验动手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中学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化学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起着毋庸置疑的作用,是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化学实验就是变抽象为具体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