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结题成果简介

来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p16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
  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有赖于价值体系的维系和支持。在一个社会的整个价值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该社会制度合理性的重要证明,是占主导地位的行为规范体系,对社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近年来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首先,这是在苏东剧变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起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向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提出的新课题。苏东剧变的教训暴露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同时,中国正在实现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向以市场为取向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转变,在这一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核心价值体系出现某些真空地带,产生了经济快速转型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滞后的矛盾,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推动价值观念发生积极变化的同时,也产生了某些消极的影响,导致人文精神失落、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甚至价值取向扭曲、道德规范缺失等。这些问题使得传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面临挑战和转型,使得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相适应的价值体系成为关系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大问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有许多有待探讨的重大问题。我国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处于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成理路、基本内容、结构特色以及构建思路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这项研究,将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建立做出理论论证。
  其次,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一课题的提出,也是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是从制度层面上来定义社会主义。然而,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学说,一种运动,一种制度,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是一种有别于资本主义的价值选择。因此,我们需要把社会主义观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即把社会主义价值观放在核心地位,社会主义制度、体制、模式、方针政策等等,都围绕着社会主义价值观而设计。这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观,体现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最集中地反映着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之点”。从这一意义上说,本课题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历史嬗变的研究不仅蕴含着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发展的新生长点,而且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性提供实证支持。
  第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积极应对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思潮纷纷涌入、各种社会思潮相互碰撞所造成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问题。例如,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应处于指导地位。但在各种外来思潮纷纷涌入的背景下,各种名目的马克思主义纷纷出笼,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解释多样性的问题,各思想流派必然争夺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权。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如何在同其他各种思想文化的撞击中保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用行之有效的形式重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在系统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在处理宗教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宗教信仰的正能量,这些都是本课题深入探研的问题。
  第四,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不开道德重塑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公民社会成长、社会分化加剧,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世俗化。在这种语境下,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西方传入的道德观念、“左”的一套道德观念与改革实践中新生的道德观念等,相互纠缠。因而,在系统总结建国以来道德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研究当下道德建设的困境和出路,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意义尤其重大。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能否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同时,中国正面临着和平崛起和发展的语境,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基于中国本土的价值理念成为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与其他国家文化交流的软实力,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名片”,也成为和平发展着的中国进一步增强国际话语权的关键因素。
  二、本课题的主导性思路
  本课题理论视野广,研究难度大。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基本线索,在揭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深度的专题研究,重点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社会主义与宗教问题、建国以来我国道德建设的经验教训问题、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等,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有说服力的理论说明和有效度的政策支持。
  围绕这一基本思路,本课题从历史到现实,从深度到广度,从理论分析到实践分析,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自己的主题。从总体框架上来看,既包括基础理论研究,也有应用对策研究。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一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建构机制问题研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基本理论的支撑和基本的认知平台。二是信仰危机与重塑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试图回答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语境中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问题。三是从社会主义国家从事宗教实践的经验教训的角度,回答宗教如何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问题。四是建国以来我国道德建设的经验教训问题的探研,试图为当下和今后中国的道德重建提供思想资源和历史借鉴。五是应用对策研究,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结构及路径选择,试图解决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育什么”和“怎样教育”的问题,以期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政策建议。各章结构和核心观点简约梳理如下:
  第一章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建构机制问题的研究。该章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基础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即“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否可能、如何可能”的问题。为此,该章首先从辨析价值、价值观、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等概念和范畴入手,揭示核心价值与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与非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等的关系。继而,从理论来源、历史实践和现实需要三个方面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成理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精髓、主题、基础四个方面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结构及其特点,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构建和谐社会、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拓展等各方面的战略意义。最后,从原则、方法、路径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思路。该章的核心观点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生成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并反映了当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具有引领社会思潮的整合作用、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动力作用以及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规范作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坚持方向性、包容性、科学性、整体性等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重在实践”,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逐步扩大理念共识,走历史必由之路。   第二章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与重塑问题研究。该章主要是揭示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社会转型进程加快语境下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首先,我们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表征,尤其是拜金主义、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冲击;其次,我们从社会转型与宣传教育、历史惯性与社会现实等不同的角度,探究了引发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根源;最后,我们分析了重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该章的核心观点是:(1)信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构成人类赖以生活的基本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当前我国大众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大众信仰缺失,有一部分人过着没有信仰的生活;二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主要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比重逐渐下降、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凝聚力削弱;三是出现信仰多元化的趋势,出现拜金崇权、宗教趋热、迷信泛滥等现象。可见,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危机是一种客观现实。(2)作为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必然出现的一种规律性现象,信仰危机一方面是对既有信仰体系的怀疑、动摇乃至抛弃,另一方面是新信仰体系尚未确立。我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在现阶段的突出表现就是,在社会转型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时代和历史的冲击,一部分人对共产主义前途产生困惑,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怀疑、动摇甚至放弃,而同时各种信仰对象正在挤占大众的精神世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形成挑战,使得马克思主义信仰失去了其原有的魅力和影响力。在这场危机中,一部分人仍然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一部分人还处在游离徘徊中,正在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而一部分人彻底投向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世界。正是后两部分人的比例正在逐渐扩大,才使得当前的信仰危机不容忽视。(3)从根源上来看,信仰危机的发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矛盾累积作用的综合影响。具体来看,一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根源于社会转型的矛盾累积;二是世界性信仰危机的渗透;三是历史惯性的反作用,主要是传统民间信仰的影响根深蒂固、国内“左”倾错误的影响造成创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起伏引发动荡;四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改革政策的不配套、多元文化的碰撞、大众传媒的误导等影响;五是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不得力,主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不佳、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欠缺、马克思主义认识和运用存在误区。(4)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塑的基本思路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彰显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精神、重视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尤其要立足当前社会现实,彰显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精神,关心和重视作为社会历史创造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要求一切社会活动理念和措施必须从根本上造福人民群众。
  第三章是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该章主要是梳理与阐释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政策与实践,以总结其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首先分析了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政策,然后分析了新中国的宗教政策,揭示了“宗教信仰自由”背后的功利主义宗教政策。现存社会主义四国——越南、老挝、朝鲜、古巴,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同样值得我们汲取,所以该章还对这些国家的宗教政策进行了梳理。该章的核心观点是:(1)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都有着不同于我国的浓重的宗教传统,然而在其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无一不是深受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深刻影响,其中尤以马克思的“宗教鸦片论”影响最巨。所以,其一度采取了过于“偏左”、打击甚至消灭宗教的政策,因此,国内宗教势力一度大大放低姿态,宗教活动由地上转为地下。逆历史发展规律而动的后果就是——前苏东国家内部政教关系紧张,宗教在苏东剧变这场社会主义的大地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苏东国家对宗教问题的处理大抵留给我们以下经验教训:要充分认识宗教具有长期性的特点,用行政甚至暴力手段消灭宗教不可取;要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分清宗教方面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处理好宗教与民族问题,防止国际宗教渗透活动;尊重意识形态发展规律,通过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事业,让人们远离宗教崇拜;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党员不能信仰宗教等。(2)中国乏有宗教信仰的传统,中国自汉代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学说构建并维护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体制,勾画与夯实了中国国民的文化面貌。即使是本土的道教文化、东汉末年从印度而来的佛教文化和近代随着殖民者的坚船利炮扑进中国的基督教与天主教,都积极吸收融合儒家文化特色,实现了在中国的生根发芽。“以科学代宗教”、“以美育代宗教”、“以艺术代宗教”——五四时期的先哲们为我们奉出许多满足我们精神营养的饕餮大餐。然而,宗教是宗教、科学是科学、美育是美育、艺术还是艺术,即便人们有“杀之而后快”的强烈愿望,也自是“抽刀断水水更流”。当宗教存在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没有被消灭之际,宗教还依然就在那里。中国对宗教本质、意义及作用的认识之路,可以用一路欢歌一路悲来形容,当形势需要之时,它就是我们的座上之客,当形势不需要时,更多地强调的是宗教的负面功能,以加强科学无神论宣传为由,大力挤占宗教的生存空间,伤害了广大宗教徒的感情,挫伤了他们参与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处理不当,甚至会酿成逆反情绪,形成社会异己力量的暗流。大禹治水,疏且导之,宗教徒的感情犹如滔滔洪水,堵截戕害始终不能解决问题,唯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宗教教义作出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有益解释,发动宗教徒爱国爱教,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来,同时切实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实施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才不失为解决宗教问题的上佳之策。(3)现存社会主义四国——越南、老挝、朝鲜、古巴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同样值得我们汲取。梳理四国处理宗教问题的历史,为我们展示了四国多彩的宗教实践的历史画卷,省思其宗教政策,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有利于我们在与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防患于未然,修筑思想领域的万里长城。(4)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带给当代中国很多有益的启示: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宗教的本质和功能问题,这是关于宗教认知的最深层次和最根本的问题;其次,正确认识与处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难题,阐释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再次,正确认识与处理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系问题,辨析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区别,分析宗教信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提出的严峻挑战;复次,正确认识与处理中国政教关系,反思中国政教关系的处理及对当代中国所谓“官办宗教”的误读;最后,正确认识与处理宗教方面的中美关系,防止西方的宗教渗透等。   第四章是建国以来我国道德建设的经验教训。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具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向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已成为当下一个长远而迫切的现实问题。该章通过回溯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之路,总结其经验教训,探寻当前道德建设的困境根源,进而从根本上提出有效的解决路径,旨在促进我国道德现状在“回归”中前进(当然,这种“回归”并非单纯意义地倒退至传统道德模式,而是经过新陈代谢过程,重建道德之效)。该章的核心观点是:(1)纵观我国建国后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之路,基本可以按时间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1949—1976年,建设与主流意识形态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二是1977—1991年,建设与物质文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三是1992年—2001年,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四是2002年至今,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通过60多年的道德建设实践,我们总结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得到了如下启示:一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二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肯定物质的基础地位;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方针;四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五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合理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六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遵循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2)建国60多年以来,我国在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等思想观念日益根植人心;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了丰硕成果。但同时,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攻坚阶段,在意识形态方面呈现出“道德失范”、“道德嬗变”等社会进步的否定环节。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使“西风”劲吹华夏,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这不仅扰乱了人们的思想,更考验着中华民族的道德筋骨,社会刮起了一股“道德否定化”和“道德淡漠化”之风。从某种程度上说,经济与道德的“二律背反”现象已然出现。(3)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社会成员伦理精神的贬抑与道德信仰的迷惘、主流道德导向与大众道德取向的失衡以及主体意识强化与群体意识弱化的矛盾。这些困境主要源于对传统价值观“只破未立”的“断层”,源于改革开放后社会结构的变革和全球化后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以及道德教育的扭曲等。(4)为克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历史和现实的矛盾,当下的道德建设主要应竭力做到: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辩证权衡传统文化成果和外来文明、完善道德建设的内部协调和外部保障系统、加强学校德育的人性化向度,以防“受而不化”等。
  第五章是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调查和路径选择。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发生了重大改变。本文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考察,分析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深层次原因,探讨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而健康价值观的对策和途径,探寻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规律,并力图针对大学生价值观演变历史进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寻找可能性对策。该章的核心观点是:(1)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深入进行,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形成一个演变过程。为了更清楚地分析这一演变,我们在此次价值取向调查问卷的设计上,将价值观具体化为政治观、择业观、恋爱家庭观、消费观、金钱观、交往观、道德观七个观念共54题。在问卷分析中,我们将按照七种基本观念区分开来进行。为了清晰直观,便于分析,我们分别给出了测试结果的图表。(2)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演变表现为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一方面,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他们对旧事物、旧现象、旧观念持坚决的否定和批判的态度,并且这种否定和批判态度一度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趋向;另一方面,大学生新旧价值观及其取向的交替还远没有完成,整合性的主流价值目标在大学生当中并没有形成,大学生价值观离成熟、完善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可以说,处于双重转型期的大学生,其价值观的形成与演变处于新旧交替、冲突、融合和整合之中,正处于动荡、躁动、重组之中,同时大学生价值观的这种过渡性特征也就意味着大学生价值观具有较大的可塑性。(3)根据我们从调查问卷中分析的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演变来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可以综合起来归纳为三个重要的基本取向变化:一是群体本位取向向个人本位取向转变,二是单一取向向多元取向演变,三是理想主义价值目标取向向世俗性价值目标取向倾斜。这三个基本取向演变是相互关联和包容的,并在演变进程中相互影响,但它们又有其各自的特性和内涵,从各自的角度对原有价值体系进行着冲击和解构。(4)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深层原因。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虽然从整体上来说,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基本上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是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有助于推动社会前进的。但是,由于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有过失误,加之我们的社会体制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社会上还存在一些阴暗面,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我国还面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占据优势的压力,并且他们的思维方式存在着狭隘性和片面性,常常把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当作新观念全盘加以接受,这更造成他们在价值观上的混乱,使其价值观的演变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在新旧价值观的冲突、整合中,大学生曾经有过彷徨和痛苦,如有些大学生对西方文化和外来东西盲目崇拜,对传统文化却有逆反心理;有些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畸形发展,人格和行为扭曲,分不清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正义与邪恶、文明和愚昧的界限等等。要科学解答大学生在价值观念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所产生的这一系列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开放的现代价值观念,当前最重要的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规范、统领大学生的价值观。(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中具有统领、规范、激励、凝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大学生价值观时,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用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整合当代大学生多样性的价值取向,借以统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具体实践中,大力倡导同社会发展进步相一致的核心价值体系,以主流的价值导向引导支流的价值取向,努力实现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6)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提出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对策思考,探讨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提升大学生价值观建构理念,坚持大学生价值观建构中的正确原则,拓宽大学生价值观建构的途径,这也是全文的重点和核心所在。   三、本课题的研究特色
  本课题的研究特色突出表现在:
  第一,凸显了浓郁的“问题意识”。本课题是以“研究问题”为中心,即以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中心,把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利剑进一步指向现实,既有“问题意识”,也有解决问题的“清单”。特别是本课题把思考问题的视野放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和社会转型对我国核心价值体系所提出的最迫切的问题上,这就是:在揭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理论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信仰危机与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社会主义与宗教问题、建国以来我国道德建设的经验教训问题以及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的解释力,试图把一切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从它们的避难所中驱除,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建积极地准备理论空间。
  第二,在方法论方面,本课题首先强调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是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长期以来,在我们的理论宣传方面,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教条式的、解构式的解读,不仅使马克思主义丧失了应有的理论魅力,更为严重的后果是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危机。这里首先有一个方法论问题,这就是:坚持什么版本的马克思主义?我们认为,既要抛弃一切从马克思主义出发的教条主义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又要抛弃借口新的时代问题而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于不顾的解构主义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地坚持与时俱进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既有着深厚的现实根基,又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这决定了本课题的研究采取了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再次,本课题既要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般问题,又要研究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提炼、总结和升华。这决定了本课题的研究采取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本课题研究还采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跨学科分析的方法等。总之,充分利用人类社会业已“发明”的分析问题的有效工具,以增强这一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三,在框架方面,本课题按照全面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思路,既包括基础方面的研究,也包括主体内容的重点问题研究,还有应用方面的对策研究。鉴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系统的、有机的整体,也由于各个部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所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体内容的研究既要放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样的大系统中研究,又要拿出来作为子系统进行重点研究。本课题研究首先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继而,主体内容的重点问题研究进一步深化了研究内容,拓展着我们认识这些问题的新思路;最后,应用方面的对策研究建立在大量的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价值。
  第四,在内容方面,从我们所处的全球化背景和我国的文化土壤的多重视角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产生、历史演变、发展趋势、未来走向,提出了重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使命,提出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并整合各种优秀文化资源和多元价值诉求的命题,提出了整理建国以来我国道德建设的经验教训和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任务。在具体的、历史的、科学的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努力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富于建设性的实现路径,以为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重建提供有说服力的理论说明和有效度的政策支持。
  《从“被动全球化”到“主动全球化”: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社会主义历史演进》(作者:徐艳玲、龚培河,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1月),该书是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招标项目(项目号:02JAZJD710005)的最终研究成果。作者紧紧抓住学界和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全球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系列重点和热点问题,以崭新的理论视角、系统的研究方法,作出了符合时代和现实要求的深度理论阐释。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实践中科学坚持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为当前困扰人们思想的深层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释放正能量、正价值的有效途径。
  该书分为导论、正文、参考文献和后记。正文七章分别是:第一章《历史镜鉴(17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中国在全球化中由盛转衰》;第二章《边缘抗争(19世纪中叶以来的近代):中国被动回应全球化》;第三章《曲折发展(1949—1978):中国再度偏离全球化》;第四章《历史转折(1978—198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动融入全球化》;第五章《时代跃迁(1989—20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融入全球化》;第六章《胜利拓进(2002—),全球化视域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七章《理论反思: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对比分析》。全书共45万字。核心观点如下: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崇高的理想,曾经不仅激发了人们前所未有的革命激情,也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后催生出了无数的生机和活力。但是,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有很大距离的。社会主义理想走进现实的土壤,并不必然结出华美的果实。相反,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为什么迄今为止,西方发达国家仍然是现代化的“优等生”,在全球化进程中起主导作用?为什么中国一直蹒跚其后?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是一种活生生的、宏大的历史运动,是一项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社会实验工程,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究竟是什么?我们今天所指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层意蕴是什么?“特色”究竟是什么颜色?只有在全球化话语中,在宏阔的世界体系中,我们才可以解读中国的社会主义历史“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而不是那个样子,中国特色为什么是这种颜色而不是那种颜色。思之深则行之远。如何获得对中国社会主义历史演进的新的解读,获得一种新的视角,就成为当下解读中国社会主义最为核心的问题。   具体来说,该书把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放置在既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对立,又有全球一体化的当代世界图景这一宏大叙事框架之中,描述中国在全球化中的际遇,省察中国的社会精英曾做过什么样的尝试和努力,有过什么样的分歧和争论,导致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定位有过什么样的变化。向前追溯,近代中国是近代世界的一部分,在近代中国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差不多都能找到国际背景。对于全球化背景下近现代中国的命运,我们是从两条线上进行考察的:一是国家安全,二是现代化因素的生长。鸦片战争以后,两条线曾经长期背离,改革开放以后,两条线开始平行发展。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与全球化的关系经历了从“被动全球化”到“主动全球化”的复杂历史进程,也就是从身处边缘到努力进入中心、从被迫进入到主动参与、从自然发展到自觉建构的历史过程,构成了一幅纷纭复杂、由淡至浓的历史画卷。如果说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就是中国被迫加入全球化进程的历史,那么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较为主动、全面、深入地加入全球化进程的历史。从中不仅可以透视出中华民族在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面前从被迫回应到主动回应、从自然发展到自觉建构的复杂心路历程,而且可以折射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的致思趋向。
  在很大程度上,从全球化视角客观描述中国社会主义历史演进是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这就是:从整体考察局部,从宏观透视微观,宏微互动,在微观中把握细节。这样一种研究范式,突破了过去以中国为分析单元的狭窄视野,将中国社会主义历史演进放置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昭示出了中国从人类文明的侧翼到纳入到人类文明主轨道的客观历史进程和客观规律。同时也昭示出在世界历史中,中国历史曾经拥有和正在拥有怎样的分量。
  作者指出,毛泽东和邓小平留给我们的全球化思想遗产是十分丰厚的。我们注意到,近年来,学界关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对于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全球化思想研究却显得相对滞后,至多在一些研究成果中零星提到而并无系统研究成果,特别是没有进行更深远更具现实意义的拓展。其中许多研究成果只是就毛泽东论毛泽东,就邓小平论邓小平,而缺乏一种将其放置于更为宏阔的全球化视角中,去观照其价值和意义的学术努力。当然,从全球化视角解读毛泽东的思想遗产,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就笔者的视界所限,毛泽东本人并没有使用过全球化术语或借助全球化术语来思考问题。从国际范围来看,尽管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历史进程很早就开始了,但全球化理论研究只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风险恰恰是过去被忽略或含混不清的东西,这正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度挖掘的地方。人们一般认为,毛泽东的思想遗产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产物,这是对的,但仅此尚不足以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真谛。毛泽东的思想遗产和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对中国侵略的痛苦回忆是纠缠在一起的。因而,对毛泽东的思想遗产,如果不联系近代以来中国被动全球化的屈辱史,就难以得到深刻的理解。理解是批判的前提,如果舍弃现实的体验,毛泽东的思想遗产将变得僵硬而失去其应有的光泽。假如我们不真诚地面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面对毛泽东留给我们的全球化思想遗产,那么,考察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演进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
  如果说,毛泽东的全球化思想遗产是中国特色全球化理论的奠基,那么,邓小平的全球化视野和思维方式则标志着“中国特色全球化理论”的形成。在这里,把“国情”因素考虑进去是“中国特色全球化理论”形成的重要表征,也是主动全球化的表征。因为这不仅意味着对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的反思,更意味着“中国特色全球化理论”的建构。虽然“国情”的概念早在辛亥革命前后就已经提出,但在“中国特色全球化理论”那里却获得了更为广泛和真实的内容。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特色全球化理论”的提出不仅在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而且不啻于一次颇有力度的理论冲浪。
  由此观之,从全球化的视角,尤其是从历史上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中去透析毛泽东和邓小平全球化思想遗产的思想质地和精神底蕴,以及它们在中国特色全球化理论中的价值和意义,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它使我们在当下和未来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由于这份重要的历史参照,而多了一份清醒和自觉。在笔者的认知框架中,毛泽东留给我们的全球化思想遗产(包括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两部分)是对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的强势挑战进行被动回应的产物,而邓小平留给我们的全球化思想遗产是对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的强势挑战进行主动回应的产物,从中可以折射出中华民族在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的挑战中,从被动回应到主动回应的复杂心路历程和一代代的共产党人共同的致思趋向。
  从宏观角度来看,全球化其实是现代化的全球扩张。全球化对每一个后发的民族国家都构成挑战,因而维护国家安全就成为一个后发国家谋求进入全球化、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因此,本课题关于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主要是围绕两条脉络展开的:一个是维护国家安全——中国进入全球化的前提,一个是谋求现代化发展——中国进入全球化的内容。如果以新中国为界限,从近代到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虽然也一直探索现代化发展,但无疑维护国家安全是主线,是一代一代先进中国人苦苦追求的价值目标。新中国成立以后,从宏观长视角来看谋求现代化发展是主线,但是这不是一帆风顺的。毛泽东虽然意识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性,但是受到国外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和他本人主观上的判断失误,强调维护国家安全往往不惜以牺牲谋求现代化发展为代价,造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波折不断,动荡不止。十年“文革”之后,邓小平从历史教训中感悟到加快现代化发展的紧迫性,强力推动改革开放,从此中国主动趋近全球化,开始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快车道。应该说,在江泽民、胡锦涛先后执政的新时期,他们使邓小平竖起的参天大树在经历了一番国际风云洗礼后更加枝繁叶茂。直至今日,中国改革开放的火炬历经几届领导集体的传递,中国在融入全球化的运动中越来越自信,中国人的胸怀越来越宽广,一个充满包容、豁达、自信的大国心态的中国正在启航。在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中,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还要破浪前进。在这个一波接着一波的推动中,江泽民、胡锦涛和毛泽东、邓小平一样,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拓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纵览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纷纭变幻,作者提炼出一个基本的认识:包括毛泽东和邓小平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并不反对全球化,只是反对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他们希望建立社会主义主导的全球化,从而形成一种共赢共存的利益框架。1935年10月,毛泽东在长征途中远眺昆仑山脉时浮想联翩,写下了“念奴娇”词《昆仑》,最能表达这一思想意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毛泽东希望将来能够成功地改造自然、改造世界,使普天下的人民共享幸福美好的新生活。但在当时,“环球同此凉热”还只是一种理想,只有在共存、共赢的全球化背景下才有可能变为现实。
  另外,作者认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理论认识和情感认同,在全球化的视角中,仅仅正面铺陈中国社会主义历程的画卷是不够的,还必须横向同苏联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历程、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历程相比较,看一看孰优孰劣,只有如此,才能提升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艰辛付出的价值,只有如此,我们才有理由把社会主义事业坚定地、毫不动摇地继承下去。
  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二者孰优孰劣?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优越吗?且不说它血泪斑斑的发家史,仅就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就说明这不是一个理想的现代化之路。马克思主义出现、国际工人运动兴起、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这些无不折射出资本主义存在不可克服的弊端。那么,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优越吗?以苏联模式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传统现代化道路为什么行不通,而资本主义却能够劫后复活?难道还是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优越吗?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什么越走越宽广?要合理地解释这些困惑问题,视阈极为宽广,如果不缩窄研究的着眼点,在一个有限的篇幅中,很难得出科学结论。在这里,是以动力体系和价值体系构成评价的二重尺度,来对比分析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传统现代化(苏联模式)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之路是非得失问题。
  运用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评价历史的结果常常是相悖的——符合历史尺度的不符合价值尺度,符合价值尺度的却不符合历史尺度。原因就是二者的衡量标准不统一,出现分析的对象错位现象。如果运用动力体系和价值体系来评价,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在社会经济发展这一平台上,人们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创造财富和享受财富。动力体系关注的是如何发展、怎样发展,是经济发展赖以存在的根据;而价值体系关注的是如何分配、怎样分配,是经济发展的价值规定。用两个体系来评价社会历史,主要是比较二者之间功能方面和状态方面的相对态势关系。
  在两个体系视野下,两条现代化发展道路实际演变成三条路径: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尽管曾经陷入劫难之中,但却劫后复活,坚持下来,在中轴线上走出一条由远及近的演进轨迹;以苏联模式为特征的社会主义传统现代化虽然曾经辉煌一时,但却渐入困境,最后出现苏东剧变现象,在中轴线上走出一条由近及远的演进轨迹;中国社会主义传统现代化也曾陷入泥潭之中,但是,通过中国特色的改革之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在中轴线上走出一条由近及远后又由远及近的演进轨迹。中国渐进式改革是针对苏联模式的主要弊端——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作为切入点进行的。中国改革既跳出了社会主义框架又坚持了社会主义框架:为了解决动力不足问题,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调整、建构动力体系,跳出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框架,没有被教条理论束缚住手脚。但是在建构新的价值体系过程中,贯彻两个原则:一个是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属性,融入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原则;另一个是直接体现动力强势的价值原则。体现出坚持社会主义框架,没有走邪路。中国的改革就是这样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苏联改革走了两个极端:早期的改革限定在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中不能自拔,结果铩羽而归。到后期改革则放弃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搞全盘私有化改革,结果也失败了。苏东剧变以后,世界上还是两条现代化道路并存竞长的局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构体现社会主义价值目的性的价值体系,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课题。但是,这正是中国力图规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固有矛盾的结果,体现出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和谐”理念的提出,已经为其提供了启发性思路。
  历史经验证明,没有一劳永逸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社会历史是人的能动作用的结果,历史规律不是在人的能动作用之外,而是在其中。社会主义优越性,不是建构起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就会天然显现的,它也需要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具体指导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是具体的历史发展规律,而普遍性的历史发展规律只能起到原则性的指导作用。中国特色的改革之路成功地把历史发展的普遍性规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
  总之,该书采用的是纵横交错的架构,纵向主要是分阶段的历史线索,横向则侧重于梳理毛泽东和邓小平留给我们的全球化思想遗产,以及江泽民、胡锦涛对新时代全球化的认识,这既是在阐释他们的思想本身,更是在解读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另外,该课题的研究,在方法论方面也做了一些新的探索,主要是采取夹述夹议的写作手法。对社会发展历程的研究,一般传统方法就是按着时间顺序排列史实,把一个链式过程展示开来,读者由此获得的认识是全面的、系统的。但是,有得必有失。追求面的完整性,就会伤害到点的闪光性。而且只强调单面正叙,无法认知横向的理论研究状况,也就不能提升理论认知的高度,由此信息传递就缺乏深刻性、启发性。这样一部著作,给读者的主要是信息综合,是资料的整编,从而可以为读者研究问题提供佐证,但是,却不能给读者以思想的闪烁和智慧的启迪。
  国外很多著作读起来像是满天飞絮,头绪众多,但是,形散而神不散,总是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而较多的理论分析夹在其中,给读者许多感悟和浮想。读这些著作,也许我们不能够获得完整的一段“故事”,但却能够激发起想参与其中进行一番议论的冲动。这就是这种写作风格的优点所在。本文吸收了国外写作风格中的一些优点,在述议结合中,述只是一种基调、一种开场,议才是“主体”、“正文”。史实记述提供的是一个议论基点,一个议论佐证,而横向理论评价和纵向价值考察,才是本文着力打造的“品牌”。因此,在从中国近代史到当下这个宏大的历史跨度中,不可能选择史实罗列的写作方法,而只是在历史坐标系中,选择重大的史学问题和闪光的历史事件加以集中阐述和评叙。这样,可以尽可能地突出问题,深入探讨,把研究拓展到一个高度、一个境界。不过这样会不会伤害到全文的完整性、系统性呢?这就看我们如何理解史实研究的完整性问题。完整性不是详细、严密的意思,而是结构上的统一性、系统性。在数学坐标系上,一个连续的线段的展开是完整的,而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点的布阵展开也是完整的。本文采取的就是后一种完整性的表现方式,在研究焦点的展开上,存在着内在的时间线索和研究脉络的衔接,整个篇幅是有机的整体,而不是点的无序堆积。正是由于存在这样一个研究脉络,突出和扩展点的研究,才不会有纷乱的感觉,而对问题认识的宽度和深度又获得了很好的张扬。
  本课题采用的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就是“他说与我见”——首先把已有的研究成果、论证理由摆出来,分析其价值以及存在的问题或者不足,然后做出自己的解释。这种研究方法不仅使自己的见解更有说服力,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分清“你我”,避免剽窃现成的理论使得“你我不分”。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方法,如定性分析方法、综合归纳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理论论证与实例论证相结合的方法等等。
  总之,本课题在方法论上,也想突破陈规并做出新的探索。如果能借此表达出更加准确的研究意图,则可以作为一个成功的经验推广开来,如果不是很完美,或者可以改进创新,或者作为一个教训以告诫他人少走弯路。
  [责任编辑:张俊华]
其他文献
2012年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研究”(JGZXS1206)最终成果及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创新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研究”(13AKS014)阶段性成果展示。  一、课题背景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为大学教育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图1银球金孢菇不同成熟度子实体银球金孢菇是由福建省古田县兴华真菌研究所于2005年3月在古田县吉巷乡前垅村菇农戴振华茶薪菇棚内发现并采集的茶薪菇变异体,经多次组织分离,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以及膀胱部分切除术应用于单发膀胱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同期观察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
FZ25龙门铣床的诞生,标志着Zimmemann公司再次扩展了其高度专业化的五轴联动HSC龙门铣床的应用范围.FZ25非常适合大工件的干式切削,尤其是轻型复合材料的加工,如碳纤维或玻璃
目的:对产后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应用盆底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以2018年7月份到2019年7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产后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2
目的:分析利用血常规检查对孕妇进行贫血诊断的重要性.方法:88例孕妇贫血患者为本文的观察组对象,选择同时期的健康孕妇88例为本文的对照组对象,对所有对象均施行血常规检查,
入世后对大学生在道德世界建设上的基础要求是信用.这种信用不仅包括人的品格和情操,更为基本的是对人的责任能力的确认.诚信道德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大学生人格前提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