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辛西娅·奥齐克《罗莎》中罗莎的精神创伤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n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说《罗莎》是美国作家辛西娅·奥齐克所创作的。在这部小说当中,奥齐克塑造了一个犹太女性形象罗莎,并且对罗莎的精神创伤进行多层次的塑造。罗莎的精神创伤一方面有社会的原因,另一个方面是其长期生活在封闭的自我世界里面,这些都共同导致了罗莎的心理扭曲和精神创伤。
  关键词:《罗莎》  辛西娅·奥齐克  精神创伤  犹太人
   辛西娅·奥齐克所创作的小说《罗莎》,在当代的美国文学界当中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奥齐克创作的《罗莎》小说曾经获得美国最佳小说奖,也受到了文学批评界的好评,这尤为难得。奥齐克在《罗莎》小说当中塑造了一个经典的女性形象罗莎,通过罗莎悲惨的人生经历,深刻地将罗莎精神世界当中的创伤表现出来。
   一  《罗莎》中罗莎精神创伤的层次性
   《罗莎》这一部小说当中,罗莎的精神创伤是具备层次性的,也就是伴随着罗莎的个人经历,其主要是包含了个人的精神创伤、集体的精神创伤以及文化上所产生的精神创伤。这些精神创伤最终共同造成了罗莎在精神上的痛苦和压力。创伤最初是作为一个临床病理方面的专业词汇,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创伤也成为了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各种领域都产生了影响。奥齐克在小说《罗莎》当中,罗莎的人生十分坎坷,也面对了很多通常的女孩子所无法承受的悲剧命运,这些都对罗莎的精神创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罗莎精神创伤中的个人层次性
   奥齐克在《罗莎》这一部小说的前篇当中,就讲述到罗莎自己亲自看到了自己的孩子玛格达被纳粹党的士兵杀死,这是对于一个母亲非常剧烈的伤害,因为一个母亲没有办法保护孩子,这也是导致了罗莎精神创伤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罗莎无法保护孩子的这种精神上的痛苦,一直都对罗莎产生着影响,在三十多年来,小说当中的罗莎一直都没有从创伤当中走出来,纳粹党的大屠杀,以及失去自己孩子的精神创伤,这些都让小说当中的罗莎开始选择封闭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内心不断地在精神的荒野上流浪,从来都没有接受当前的现实社会,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任何关心,罗莎于是将自己的精神世界都局限在自己的小范围里面,沉醉在自己的回忆之中。
   这种抑郁的精神问题,是罗莎精神创伤当中的个人层次性。因为罗莎长期以来都不愿意面对自己所关爱的客体丧失,所以正如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分析,拒绝自己在心理层面上的情感移动。可以看出,小说当中的罗莎,一直都没有办法接受自己的女儿玛格达的死亡,而且在现实世界当中继续寻找着自己的女儿玛格达。玛格达一直以来都生活在罗莎的精神世界当中,所以在小说当中,罗莎无论选择去纽约店铺居住,或者是选择独自一个人去迈阿密,罗莎都一直不修边幅,从来也不和其他的人进行任何深刻的交流,只是生活在自己非常杂乱的房间当中。
   罗莎的个人的经历也让罗莎成为一个满心沧桑的人,实际上罗莎的内心世界也因为过去的大屠杀以及自己孩子的死亡等事件,逐渐分裂成为多种不同的人格。经历了大屠杀之后的罗莎,认为过去的美好生活实际上也并不是真实的,如同一场非常漫长的梦境,这样的梦境充满了各种不同的谎言,在经历了丧失孩子的痛苦之后,罗莎更加认为,当前的生活是完全没有任何未来的,当前即便是拥有更多美好的东西,也实际上是没有办法保留到最后,这种精神上的创伤,深刻地扭曲了罗莎的人格,在罗莎的灵魂深处打上了痛苦的烙印。这种精神上的分裂,让罗莎在很多时候都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比如写给自己在纽约的亲人斯特拉的时候,都称赞斯特拉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天使,是一个最亲爱的人,但是回头罗莎就跟自己的侄女写信的时候,将斯特拉表述成为一个偷走了心的人,是一个没有心的冰冷人。可以看出罗莎经历了这些精神创伤之后,整个人的心理充满着各种仇恨,面对各种帮助都是采取拒绝的态度,这些也变成了罗莎人生的沉重的枷锁。
   (二)罗莎精神创伤的社会集体性
   实际上,奥齐克在《罗莎》这部小说当中,罗莎所表现出来的除了一种非常严重的个人的心理创伤,还有就是一种社会集体性的心理创伤。罗莎是在人生当中真切地经历了社会当中的各种痛苦,特别是大屠杀这种种族灭绝的行为,是罗莎和整个社会的人都一起经历的故事。存活下来的罗莎,虽然是保住了自己的生命,但是罗莎和整个社会一样,无法从种族抹杀的残忍里面走出来,陷入到一个心理封闭的怪圈当中。所以罗莎的精神创伤也是同时具备了社会集体的特性。
   小说中的罗莎经历了纳粹德国的种族抹杀,纳粹德国在上个世纪的30年代到40年代,对旅居欧洲的犹太人采取了非常残酷的种族屠杀,很多犹太人都选择逃亡到美国。而小说中的罗莎,也正是选择逃到美国的欧洲犹太人,罗莎和其他的犹太人一样都出现了双重的精神上的危机:第一方面是因为犹太人种族面对的大屠杀是非常残酷的,罗莎在美国非常漫长的生活当中,仍然是没有办法真正去接受大屠杀这样一个非常残酷的事实,从而罗莎也对自己的精神信仰产生了怀疑,认为自己和其他的犹太人,仿佛曾经被上天之神抛弃了,内心充满了痛苦;第二方面,罗莎作为一个欧洲犹太人,长期以来都是具备了欧洲犹太人的文化和信念特征,因为大屠杀选择逃亡到美国之后,她必须要接受和面对美国文化对于她的同化问题,她和这些流亡的欧洲犹太人一样,也面对着自己没有找到根的痛苦,生活在美国现实文化和社会的边缘,成为孤独的社会群体。《罗莎》当中的罗莎,一方面没有办法从纳粹德国的种族大屠杀伤痛当中走出来,另一方面也没有办法真正融合进入到美国的主流文化当中,其个人的精神创伤,在社会集体当中继续发酵和产生了严重的溃烂,导致了罗莎一直悲伤的个人处境。
   这一个部分可以在《罗莎》的一个情节里面体现出来。当在美国居住的时候,犹太人伯斯基问罗莎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问罗莎对于犹太人之国以色列的看法时候,罗莎却一句话也没有回答,完全是封闭了自己的看法。伯斯基于是对罗莎说:“你还在担心什么吗?在这里没有纳粹党,也没有任何的其他犹太迫害群体。”这一句话表现出,罗莎和其他的犹太人,实际上来到美国每一天也是惶惶不可终日,因为罗莎等人即使来到了号称民主的美国,他们也害怕被种族主义者的迫害,这种对于未知迫害的恐惧,导致了罗莎内心世界的痛苦和忧伤。又比如罗莎在精神世界上出现的矛盾,心理医生把信寄来的时候,罗莎看到医生的措辞感觉非常不满,因为罗莎看到了美国人依然把他们称之为“难民”,或者把他们称之为“幸存者”,美国人从来没有把他们当成什么正常的人类群体,这也表现出犹太人一直都没有真正融入到美国社会当中,也让犹太人不断地回忆其自己在大屠杀的时候的种种过去,罗莎也正是如此,所以其精神创伤当中也表现出社会集体性。    二  《罗莎》当中罗莎精神创伤的形成因素分析
   (一)罗莎精神创伤的社会成因:被否定与被边缘化
   罗莎在《罗莎》这部小说当中形成精神创伤,首先是因为她长期以来都被边缘化,或者说被否认。在经历大屠杀之前,欧洲犹太人生活相对是比较富裕,很多犹太人都在欧洲等地方经营着自己的生意,但是在经历了大屠杀之后,很多犹太人都面对着自己的社会地位降低,这一点在罗莎的身上表现非常明显。在小说当中,罗莎曾经面对着四面楚歌的处境,犹太人丧失了外出的自由,而且还被迫要佩戴代表着犹太人的六芒星标志,在经济上和心理上都不断收到打击,内心世界上都不断地受到侮辱。各种犹太人都必须在犹太人的隔离区当中生活,罗莎也曾经是这样,被打上各种羞辱犹太人的符号,而且还要忍受着饥饿,在犹太人的集中营当中从事着各种繁重的劳役工作。罗莎的父母曾经是多么的体面,曾经所有的人看到罗莎的父母都要向他们鞠躬,甚至还居住在一个非常豪华的房子当中。罗莎曾经是一个科学家,可以看出罗莎如果并不是因为受到纳粹德国的种族迫害,她的人生应该能够不断地走向更好的境地。但是因为种族迫害,罗莎已经丧失了自己所有的尊严,无论罗莎之前拥有多少的知识,在纳粹德国的眼里,就是非常低下的人,这一点也导致了罗莎的个人身份不断地受到否定。在小说《罗莎》当中,罗莎很多次都被德国的士兵强暴,她的女儿玛格达就是在德国纳粹士兵强暴之后生下来的德国混血儿。但是罗莎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女儿就是一个被强暴后生出来的混血儿,她一直欺骗自己的女儿,即便是自己的女儿从外观上都已经可以看出是一个并非纯粹的犹太人,但是她还一直不愿意告诉自己的女儿真相。这些事情都共同成为了罗莎精神世界的严重负担,罗莎也因此只能够在痛苦的人生当中匍匐前行。
   (二)罗莎精神创伤的个人成因:个人精神上的困扰
   《罗莎》中罗莎形成精神创伤,也和罗莎精神上产生了严重的困扰有密切的联系。经历了大屠杀之后,罗莎的内心当中有着没有办法抚平的心里创伤,这样的精神创伤,在罗莎等所有的犹太人身上都可以看到。罗莎这些人犹如一场大型灾难的幸存者,每一天都生活在一段沉重的噩梦之中,孤独、恐惧以及内心的彷徨,一直都对罗莎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作为一个犹太人,罗莎不愿意和其他的人进行交流,甚至不愿意和其他的犹太人进行交流。比如小说里面描写到,罗莎在犹太人的隔离区当中,对其他的犹太人实际上是表现出一种不屑的状态,她认为和其他的犹太人居住在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当中,是对罗莎她自己一种非常大的否定。罗莎曾经是生活在上流社会的犹太人,所以罗莎从来都认为自己和其他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犹太人是不一样的,也导致了作为犹太人的罗莎内心世界也是不断地产生着各种矛盾。正如罗莎在小说当中说到的“你的华沙不是我的华沙”,充分表明了罗莎和其他的犹太人切割开来。不过,罗莎之所以会将自己和整个犹太人群体形成心理隔离的关系,也和罗莎曾经是受到纳粹德国士兵的蹂躏,认为自己和普通的犹太人不一样,自己已经是没有非常纯洁的身体,尤其是生下了一个混血的女儿,更是让罗莎内心充满着对自己的否定和痛苦。因此,罗莎不断压抑着自己作为一个犹太人的尊严,甚至压抑着自己的性欲望。罗莎活在回忆之中,是因为罗莎没有办法接受当前的现实社会,罗莎内心世界的彷徨和痛苦,也共同影响了罗莎在现实社会的正常行为,从而让罗莎活在精神创伤当中,没有办法从精神创伤里面走出来。
   三  结语
   实际上,罗莎在《罗莎》这部小说当中的精神创伤,不仅仅是她个人的人生经历所造成的精神创伤,更是罗莎所在的这个时代当中存在的各种悲剧性的因素,这些都共同造成了罗莎必须要面对悲痛的人生命运。在《罗莎》小说当中,罗莎所面对的精神创伤,远远要比她所面对的身体上的创伤要更加深刻。因为身体上的创伤只是一时之间的伤害,但是精神上的创伤却可以对罗莎这个人产生长久而持续的负面影响,最终让罗莎的人生沉浸在悲伤和痛苦之中。精神创伤对于人的影响非常深刻,同时也足以对人的言行举止产生非常剧烈的性格扭曲、心里扭曲,这些也在《罗莎》这一部小说当中,生动地体现在罗莎的个人变化上。
  参考文献:
  [1] 邹智勇:《论当代美国犹太文学的犹太性及其形而上性》,《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4期。
  [2] 官宇:《无法抚平的伤痛——〈罗莎〉中创伤的研究》,《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3年第1期。
  [3] 陈红、张爱雄:《奥齐克的小说叙事艺术与主题意义探微》,《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胡煜,成都工业学院助理研究员;刘薇,成都工业学院助理研究员)
其他文献
实验动物繁殖、饲养、实验的场所,一般称为实验动物房。有: 1)一般动物房;2)完全没有指定的病原菌动物饲养房;3)完全无菌的动物饲养房;4)放射性同位素(RI)动物房。这些动物
[摘要]相信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当堂课讲的知识学生都掌握得很好,可是仅仅相隔一天再提问时,学生当中能答出来的寥寥无几。我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大概是比学校里面的教导风格更具有创新性、自发性的方式。  [关键词]思考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156-01  相信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当堂课讲的知识学生都掌握得很好,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