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原则与方法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aj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逐步达到内容具体、情感真实、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写完后要修改的具体要求。在低年级的时候已经训练了学生的启蒙作文,到三年级的时候就是真正的作文了。要想让学生的作文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就要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对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因此,我们应紧紧把握住提高认识水平、落实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扩大知识面、指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和操作,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遵循一些原则,指导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方法。
  
  一、几点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千方百计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作文实践活动来。然而,不少学生是以一种被动的心态参与作文的。一开始总觉得作文是一件很难的事请,觉得没什么好写的,有时他们把练习作文当作是一种任务,很少去思考。因此,要注意让学生明白:其实作文并不难写,只要你用心观察了就会有话可说,作文是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一个人获得了必要的作文能力将终生受益。本册书的第一次作文就是一篇开放内容的作文,我让学生读完书上的例文后说说自己有什么感受。学生觉得原来这就是作文:不过是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学生感慨他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就有这水平了,于是对作文就不那么害怕了,也激发了他们参与作文训练的主动性、积极性。
  2、循序渐进的原则。知识的积累总是慢慢进行的,写作文也不例外。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怎么可能一蹴而就?低年级的看图学词学句、说话、写话就是初步的作文训练。这就是说,作文教学、作文训练决不只是高年级的事,也不是从三年级开始才进行训练,而是从一年级开始,按循序渐进的(顺序)原则,一步一步训练的。达芬奇画画是从画鸡蛋开始的,我们的作文教学也是从说到写、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地进行,从词句到段到篇逐步过渡的。
  3、读写结合的原则。读指博览群书:课文要读,课外读物也是一份宝贵的精神粮食。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摘抄好词、好句、好段,丰富学生的语汇,提高审美能力。写写简单的读后感,不仅使学生受到书中人物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质的感染,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深化,而且锻炼了语言感受能力。事物的变化总是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读多了、抄多了、想多了、写多了,自然就能更得心应手了。
  4、创造性原则。在作文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要尊重学生,保护他们的创造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审题立意、材料选择及加工处理、文章的谋篇布局、语言文字的运用等各个方面发现学生的创造性,加以肯定和鼓励。很多的作文虽然给定了学生一个范围,但是具体可选择的内容还是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决定的。如:写一样文具,学生有的写文具盒,有的写钢笔,有的写书包等。每个学生有差异,创造能力也不同,只要尊重学生、给学生空间思考,就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这样一来学生就有话可写了。
  
  二、学法指导
  
  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如此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我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总结了几点学法上的指导经验,觉得收效很大。
  1、博览群书,积累素材。阅读是作文的基础,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是基础,写是目的。读能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积累写作的素材、丰富词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除了读好课内的书以外,更多的是要读课外的书,读时可以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写写读后感,背背喜欢的段篇。
  2、口语交际,能说会道。说和写有机联系、相辅相成。作文时,不妨让学生先口头说一下,有助于更流畅地用笔写。课前的五分钟来一个口头小作文,可以说自己想说的事,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老师在说的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和纠正。利用晨会、班会组织诗歌朗诵、故事会,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学会观察,写写日记。学生说自己作文写起来就觉得难,不就是因为缺少内容,不就是平时不注意观察。要提高作文水平,必须学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点滴做起,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找素材,如郊游、逛公园、逛商店、大扫除、观察一件事等等。指导学生学着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这样一来写作的材料就源源不断。
  4、发挥想象,乐于创造。作文很多时候离不开想象,学生一旦插上想象的翅膀,就能自由地翱翔。可以让学生看着自己的玩具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学习有关科普的课文后,想象自己遨游太空,探索宇宙奥秘;想象如果自己有一支神笔,能做什么……
  5、自评互评,指导修改。学生写好作文后,要求先自己读读习作,尝试自己修改。修改之前,老师要先教会学生认识和使用一些常用的修改符号,一方面让学生规范修改,另一方面让学生看得懂老师的修改,主要指导学生在错别字、病句、段落、是否离题方面着手;也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换阅读习作来修改,增强学生的修改积极性,互相也可以取长补短。学生自己修改完后,老师再进行批改,然后再作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习作水平就能很快提高。
  以上就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点见解,学生的知识量是逐渐积累的,语言的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是逐渐提高的,自然习作水平不可能在短时间就有很大的提高。因此,作文教学更需要老师有效、耐心的指导,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样一来学生才能提高习作能力。
其他文献
问题:圆周上有10个等分圆周的点,从这10个点中任取3个点作为一个三角形的顶点,则所作的三角形中,直角三角形有多少个?  对于此问题,解决起来比较简单:一个圆内接三角形要能成为直角三角形,则其中有一边必须恰为直径。而在这10个等分圆周的点中,共有5条直径,每条直径与另外8个点均可构成直角三角形,所以共有直角三角形5×8=40个。但如果要求的是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或是n个点呢?  变式1:圆周上有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精神。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给创新人才创造成长的“肥沃土壤”。    一、引疑激趣,诱发创新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
期刊
“启发式”教学,作为与“注入式”相互依存却又根本对立的教学方法,从其始发的孔子时代,历经两千五百多年的教育沧桑,已演变成具有“课堂教学启导艺术的核心和精髓”且具有巨大的生命活力的教学思想,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显示出巨大的威力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外许多教育理论家都重视并致力于启发式教学的研究。布鲁纳要求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创设问题的情境,去点燃学生好奇心之火,去打开学生思
期刊
教学任务要靠教学过程来完成,实现短时、高效、省力、低耗的教学效果,关键是要优化教学过程,要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形成以教导学、以教促学的局面。    一、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人人都要动脑、动口、动手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摆正自己的位置,还学生主人地位。要充分发扬教
期刊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已成了新世纪倍受关注的重点词语。提到创新,人们往往不愿做深层次的思考,只会考虑这是别人的事,与我没有什么关系。其实,只要发明、发现一种新的方式后用以处理某种事物,就是创新。  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创新,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想学、愿学、爱学,才不至于厌学、弃学。有时候,一些稍微反常的变化,也许就是一种创新;学生喜
期刊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形式,通常是指不受已有方法的限制、不被思想定势所拘泥的一种高层次的思维形式。小学生虽然达不到多高的水平,但从小就培养这种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就明确规定: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年来,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我们从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入手,围绕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和探
期刊
一、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马克思曾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时,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兴趣。比如:“比的意义”讲完之后,可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上的许多有趣的比:体重与血液之比大约为13:1,身高与脚长之比大约为7:1。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什么用途呢?如果想知道自己血
期刊
一、轻松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才能形成兴奋中心,使神经细胞传递信息的通道畅通无阻,思维也变得迅速敏捷。这样可加速知识的接收、贮存、加工、组合及提取的进程,使知识迅速得到巩固并转化为能力。要使学生感到数学认识活动是种轻松的乐事,而不是一种负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的情感交流和思维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实
期刊
初中平面几何是将逻辑性与直观性相结合,通过各种图形的概念、性质、作图及运算等方面的教学,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和运算能力,使他们初步获得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方法。而这些知识的教学,主要是通过逻辑推理(即几何证明)来实施的,这种形式化的推理方法需要规范而严密的语言来表述,学生难以掌握和适应,给初中生理解、掌握和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带来了困难。大多数学生都感觉平面几何证明需要严格的逻辑要求
期刊
在新时期,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的平台,而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艺术、恰当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才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下面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