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不仅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还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和老师更加密切地配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尤其对于低段语文教学来说更是如此。
【关键词】语文 教学 多媒体 运用
低年级孩子很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维持,他们对丰富多彩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生动形象的东西,枯燥呆板的课堂是不能把知识灌溉于这些像花儿一样的孩子们。但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
在语文课堂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使教学信息的容量增大,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更能丰富教学的表现力。在实践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多媒体技术和低段语文学科的整合,确实有助于课堂教学的优化,使学生主动求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多媒体逐渐成为各科教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在酝酿着重大的突破,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这场教育的大变革将对教育的思想、内容、方法、手段、模式和进程产生深刻影响。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出的新的命题。其一,它改变了传统小学语文教与学的观念和方式。在信息化环境下,老师将完成自己角色的转变。学生也将被彻底解脱出来,强调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其二,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环境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必将有力地促进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科学整合研究,在实践中将整合的理念转化成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无论是对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还是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一次次突飞猛进的进展,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不断扩大,教育的各种资源被开发利用,并都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使教育的内容、手段、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我们需要用新的理论去认识它、掌握它、指导它。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多媒体技术作为课堂教学改革寻求突破的关键点,意义重大。
二、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以直观、形象的内容去感染和吸引着学生。例如在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中,对于一些孩子来说,仅仅通过读这篇课文是很难引起他们与作者对黄山“美”的共鸣。因此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我通过播放黄山的美景视频,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因为有了直观感受,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了,想象力被唤醒了,他们在小组交流中各抒已见,纷纷给奇形怪状的岩石起名字,并畅谈了对黄山美的向往。在此情景中让他们介绍黄山奇石,学生们兴趣盎然。又如,在执教《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首诗歌中,我一边讲一边插播剪截的影片资料,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浓厚,在潜移默化中深化了形象,外化了行动,逐步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2、凸现重点,突破难点
每篇课文都有围绕教学目标而确立的重点,也有学生难以理解的难点,因此运用多媒体把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呈现,把静态的变成丰富的动态体,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就便于解决重难点。如《我们成功了》这一课中除记识生字为重点外,另一个重难点是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中国人民欢呼、庆祝的情景。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了让学生理解内容,我播放了当年申奥成功的视频片断,让学生感受当年激动人心的情景。与此同时还利用网上查找的资料,介绍了奥运会的来历及世界影响,中国申办和参加奥运会的历程。然后让学生再一次看当年申奥成功,人们欣喜若狂,激动流泪的场面,学生们被震撼了。当问,“看完后,同学们有什么想说说吗?”一些学生说:“太高兴了”、“太值得自豪了”、“能举办奥运会,我们国家真了不起”……这节课,在多媒体的协助下,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解决难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3、启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想象是思维的体操,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躯力,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性。传统教学模式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是开启学生的想象空间的,而现代教育技术却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强大的语文学习的资源宝库,不仅学生获益,老师也收获颇多。
4、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孩子的道德情操不是先天形成的,也不会自发形成,而是在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下,通过他们自己对事情的感悟,在他们个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而来的。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教育技术,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正确的道德观潜移默化地深入学生的心里。如教学《王二小》一课时,我给学生播放了《王二小》的FLASH,当画面再现王二小小英雄的光辉形象及他为保护祖国献出自己生命的情景时,学生们流出了感动的眼泪,从他们幼小的心里已经产生了对王二小的崇敬之情。
总的来说,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在信息化时代,这种高效率的现代教学工具,它与语文教学整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寻找文本与多媒体技术的最佳结合点,才能达到理想效果。怎样让学生学习语文更有兴趣,才是根本,只有促进他们自主参与其中,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祖春、王祖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读本》.
[2] 刘敬发、阎平《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
[3] 李全、秦复华《语文教学艺术》.
【关键词】语文 教学 多媒体 运用
低年级孩子很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维持,他们对丰富多彩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生动形象的东西,枯燥呆板的课堂是不能把知识灌溉于这些像花儿一样的孩子们。但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
在语文课堂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使教学信息的容量增大,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更能丰富教学的表现力。在实践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多媒体技术和低段语文学科的整合,确实有助于课堂教学的优化,使学生主动求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多媒体逐渐成为各科教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在酝酿着重大的突破,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这场教育的大变革将对教育的思想、内容、方法、手段、模式和进程产生深刻影响。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出的新的命题。其一,它改变了传统小学语文教与学的观念和方式。在信息化环境下,老师将完成自己角色的转变。学生也将被彻底解脱出来,强调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其二,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环境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必将有力地促进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科学整合研究,在实践中将整合的理念转化成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无论是对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还是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一次次突飞猛进的进展,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不断扩大,教育的各种资源被开发利用,并都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使教育的内容、手段、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我们需要用新的理论去认识它、掌握它、指导它。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多媒体技术作为课堂教学改革寻求突破的关键点,意义重大。
二、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以直观、形象的内容去感染和吸引着学生。例如在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中,对于一些孩子来说,仅仅通过读这篇课文是很难引起他们与作者对黄山“美”的共鸣。因此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我通过播放黄山的美景视频,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因为有了直观感受,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了,想象力被唤醒了,他们在小组交流中各抒已见,纷纷给奇形怪状的岩石起名字,并畅谈了对黄山美的向往。在此情景中让他们介绍黄山奇石,学生们兴趣盎然。又如,在执教《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首诗歌中,我一边讲一边插播剪截的影片资料,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浓厚,在潜移默化中深化了形象,外化了行动,逐步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2、凸现重点,突破难点
每篇课文都有围绕教学目标而确立的重点,也有学生难以理解的难点,因此运用多媒体把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呈现,把静态的变成丰富的动态体,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就便于解决重难点。如《我们成功了》这一课中除记识生字为重点外,另一个重难点是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中国人民欢呼、庆祝的情景。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了让学生理解内容,我播放了当年申奥成功的视频片断,让学生感受当年激动人心的情景。与此同时还利用网上查找的资料,介绍了奥运会的来历及世界影响,中国申办和参加奥运会的历程。然后让学生再一次看当年申奥成功,人们欣喜若狂,激动流泪的场面,学生们被震撼了。当问,“看完后,同学们有什么想说说吗?”一些学生说:“太高兴了”、“太值得自豪了”、“能举办奥运会,我们国家真了不起”……这节课,在多媒体的协助下,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解决难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3、启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想象是思维的体操,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躯力,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性。传统教学模式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是开启学生的想象空间的,而现代教育技术却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强大的语文学习的资源宝库,不仅学生获益,老师也收获颇多。
4、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孩子的道德情操不是先天形成的,也不会自发形成,而是在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下,通过他们自己对事情的感悟,在他们个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而来的。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教育技术,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正确的道德观潜移默化地深入学生的心里。如教学《王二小》一课时,我给学生播放了《王二小》的FLASH,当画面再现王二小小英雄的光辉形象及他为保护祖国献出自己生命的情景时,学生们流出了感动的眼泪,从他们幼小的心里已经产生了对王二小的崇敬之情。
总的来说,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在信息化时代,这种高效率的现代教学工具,它与语文教学整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寻找文本与多媒体技术的最佳结合点,才能达到理想效果。怎样让学生学习语文更有兴趣,才是根本,只有促进他们自主参与其中,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祖春、王祖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读本》.
[2] 刘敬发、阎平《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
[3] 李全、秦复华《语文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