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材料作文立意方法

来源 :科学导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d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只有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才能提炼出中心思想,有了中心思想文章才有灵魂,才能将有关材料提摄起来。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立意对于作文是十分重要的。材料作文的写作目前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有一定的难度,本人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摸索、总结了一套较为切实可行的审题立意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从多角度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或政论散文,或名人轶事,或寓言故事,或名言俗语,或幽默漫画,但不管是何种类型的材料,其主题多是明确的。而针对同一种材料,人们却能写出观点不一,各具色彩的文章。这就要求我们多角度地去思考,这样才能做到全面地认识问题,避免视角的片面性。材料作文主要可从四个角度审视:横向、反向、延伸、类比。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现以下面的材料为例: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穷呢?”这一材料,就可以根据上面所讲的四个角度来立意。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据此,我们顺着原材料分析就会发现,由于越人赤脚走路不戴帽子,那么鲁人到越国去必然会穷。这就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那么,我们对上述材料就会提出疑问,鲁人到越国去一定会穷吗?我们会认为正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这种立意是一种扩散性思维,能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写出新意,是寻求新思想,提出新见解,阐发新理论的一种思维角度。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伸。我们就会设想:鲁人听了劝告之后,会有什么反响呢?去还是不去呢?去与不去各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这就需要每个人作恰当的想象,从而得出“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这种立意是顺向立意的更深一层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想象思维的进一步发挥,使学生能够进行恰当合理的逻辑推论,写出立意新颖、主题深刻的文章来。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这样,就可把材料内容与当前实际联系起来,进行类比,告诉我们办企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情况,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那么就要求我们考虑动机与效益,又要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这种立意便于联系实际,提炼深刻、高远的主题,使作品富有浓郁的时代色彩和生活气息。
  二、从材料的内涵入手
  准确地把握材料的内涵进行立意,是写好供料作文的重要环节。
  (1)词句推用法一则材料,总有一些揭示材料内涵本质的重点词句。如果阅读所供材料时,不分主次,不辨轻重,立意就会失之准确。因此,平时应善于抓住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句进行反复推敲,理解蕴意,从中找到立意的突破口。
  例1: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高尔基《花——致M·A·彼什柯夫》:“要是你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自己一生留给人们的都只是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对你的非常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会是轻松和愉快的。那时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会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解析]这是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信中的关键句是“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写作时抓住这一关键句就可以提炼观点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拟题时可用“奉献与索取”“给”比“拿”愉快等。
  (2)因果推溯法 凡事有因。无因不成果,有后果则必有前因。因与果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发展变化。阅读具有因果关系的材料,应立足于材料所述以“果”一去溯求、推导事物的“因”,然后择其一因以立论,这样能保证写作不至于南辕北辙、高题万里。
  例2:根据下列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一条淡水用尽的船行驶到亚马逊河的入海处,为干渴所苦的船员打旗语要求附近的船救济他们一点淡水。邻船把旗语打过来:淡水就在你们的脚下。起初不信,以为邻船见死不救,故意做弄。等不得已,汲取海水一试。才发现这个海域的水果然是淡的,完全可供饮用。
  [解析]这则材料所述事情的“果”是亚马逊河入海处海域的水果然是淡的,可供饮用。据此“果”议“因”是因为人们根据自己的所谓“经验”,认为海水总是成的,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通过尝试才知此处海域的海水的确可供饮用。根据因果的推溯,我们可以从材料中提炼出这样的观点:“不要为老经验所束缚,任何事情都要勇于尝试。”
  (3)寓意揭示法 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若仅在字面上或画面上斟酌,不一定能抓得准中心。这时,必须透过材料的表象,才能挖掘其内涵,进而对寓意发表看法,确立论点。
  例3:阅读下面寓言,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驴子驮盐渡河,它滑了一下,跌进水里,盐溶化了,它站起来时轻了许多。这件事使它很高兴。又有一天,它驮了海绵走到河边,故意一滑,跌进水里,那海绵吸了水,驴子站不起来,终于淹死了。
  [解析]寓言一般是通过拟人化手法,赋予物体以生命。并抓住它们的某些特点来比喻生活中的类似现象,从中离奇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切应从实际出发,情况变化了,我们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也应随之变化,如果墨守成规,或盲目套用,必将招致失败。写作时要透过驴驮盐和海绵的表象,把握寓意并取其寓意作为文章的论点。
  (4)同异析求法 对于组合性材料作文,应该通过对每则材料的同异析来,确立文章的最佳观点。如果提供的组合性材料内涵是一致的,可以抽取其共同的、本质的内容,提炼出一个论点;如果提供的材料之间内涵不一致,甚至相差很远,那么应摒弃相异的面,寻找交叉、重合的点,在互为因果、互为补充或相互对立的比较中概括出一个论点。这样才不至于被似是而非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例4:根据下面两则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1]某杂志社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
  [材料2]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上别人碰上麻烦事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解析]这是1997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作为组合性材料,写作时要作同异祈求。第一则材料赞赏别人的“助人为乐”,第二则材料表现自己的不“助人为乐”。两则材料在为人处事的关系上统一起来,文章可以立论为“欣赏别人,也要看重自己”,因为“你不是旁观者”。
  总之,作文立意是高考取胜的关键。
其他文献
很多考生认为,政治是死记硬背的科目,但是主观题不是单单记忆就能解决的问题。因为即使你记住了所有的原理和定理,也不一定能够拿到高分。政治试卷的批改是采点给分,如果要拿到一个较高的分数,就需要科学的指导那么。政治主观题到底应该如何来复习和真正达到获取高分的目的呢?  审题是关键。细节决定成败,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审题是关键,否则偏题、跑题错题、漏题,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必须细心审慎、逐字逐句的审读
期刊
摘 要:“情境教学”是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高效策略,但当前小学教学情境创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创设的教学情境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疏离,与生活实际脱离,或者设计的情境没有内涵,只是课堂的装饰或摆设,或者情境太累赘。作为设计者,教师要提高素质,增强情境创设艺术,转变教学理念,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设计多样化的情境,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同时也要加强校本研究能力,促进合作交流。  关键词
期刊
妈妈很爱笑,笑起来很好看。一张小小的樱桃嘴,嘴角微微上挑。一双大大的眼睛,藏在厚厚的镜片后面,闪闪发亮。妈妈的笑容很温暖,像春天的阳光,轻轻地抚摸着我。我沐浴在妈妈的笑容里,无忧无虑,像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  一天,中午放学了,我回到家,看见妈妈又在打扫卫生。那一双眼睛肿得像桃子。她总是这样,上夜班回来也不休息,不是做扫除,就是辅导我学习。她一边拖地,一边笑着问我:“潮汐,猜猜看,妈妈给你买了什么
期刊
摘 要: 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提高素质,已是我们教师感到最紧迫的任务。但在近几年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有些教师对语文新课标理解还不到位,在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教学手段与方法;课程评价与考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育,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期刊
那天,我因为有事请假了。班主任老师走进教室,要求同学们每人写一份自我介绍,尤其要写清楚家庭情况。同学们如云里雾里,弄不清老师的壶里装着什么药。后来,同学们才知道,原来学校要为家庭困难的学生评出助学金。由于可以享受支助的名额有限,不能每个同学都享受,老师为了摸底。  老师根据了解的情况,把家庭困难的学生名单在班上征求同学们的意见。由于那天我请了假,所以老师那里也没有关于我的情况,自然“候选名单”里也
期刊
摘 要: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成绩也令人鼓舞。初中数学复习课是数学的重要课型,数学复习课的目标是通过单位时间的复习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化整合和螺旋式提升,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上好这一节课,不仅是对教师的考验,更是对学生巩固知识的一个挑战,主要以知识梳理为依托,以练习为载体,以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为主要手段,以调高学生能力为目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学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在作文中能够集中反映出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因此,我们小学生语文学得好不好,作文是一个关键的衡量尺度。我认为:要从最基础的工程抓起,以作文教学为突破口,才能扎扎实实地实施素质教育,把文章写好。简析如下:  一、作文教学的误区  作文教学是长期受应试教育最深的一科。长期以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写都是围绕着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三趣曲”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詩教学的课堂效率颇为有效。  一、课始“引趣”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
期刊
政治课堂提问是指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切实从学生实际出发,全面依靠学生,高度尊重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若干问题,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然而, 目前政治课课堂提问仍存在着一些误区,如封闭性问题多,开放性不足等。诸如“是不是” 、“对不对” 、“好不好”等语言充斥课堂,问题缺乏“含金量” ,造成课堂上“虚假繁荣”;随意性问
期刊
摘 要:英语属于语言文字学科,语言文字学科的学习必须把好“听”“说”“读”和“写”四关,其中,写作是高中英语的重头戏,必须引起我们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我结合自己的教学总结出:注重写作教学的基本训练阶段 ;注重写作训练的多样化 ;注重写作训练的规范化 ;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注意;问题  一、注重写作教学的基本训练阶段  英语属于结构语言,它有自己的基本句型、固定搭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