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末年初又一年,冬去春来,四季的轮回如此精准,一年之计在于春,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是各类新书粉墨登场的良辰吉时。近期,作为市场主力的文学版块因为有不少著名作家携带新作回归,而给冬眠之后的书市注入了许多新鲜的血液,但是较以往有所不同,这些新作大多为作家的转型或非主流之作,因而更具吸引力和话题性,我们不妨来回味一番。
《第七日》之后,余华又恢复了大家熟悉的蛰伏状态,不过这次的冬眠没有让喜爱他的读者等待太久,伴随着新作《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的出版,余华再次回到读者的视野中。从《活着》到《许三观卖血记》,从《在细雨中呼喊》到《兄弟》,以及最近一部作品《第七日》,读者们已经习惯了并颇为期待着余华赖以成名并独树一帜的小说风格,不过这次亮相的新作,却并非大家熟识的小说,而是一部杂文集,并且是作者自2003年以来的首部杂文集。近十多年来,余华虽然几乎处于闭关状态,却没有因此而封闭自己的视野和脚步,这些年他将自己的足迹踏遍了世界,寻找生活的细微之处和社会的悸动变化,并以他那支亦庄亦谐的笔锋,将所观察到的社会、时事、文化等现象一一记录下来,并予以深刻剖析,在日常生活的表象下洞见社会固有病灶,对我们生活的时代进行了由外而内的深刻反省,在与世界的踫撞交锋中,呈现出一个在变迁中崛起的中国。正如余华在书中所言:“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贾平凹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几乎时隔一两年就会有一部长篇小说问世,不过新近出版的《关于小说》和《关于散文》却并非大家熟悉的小说作品,而与余华一样,是杂文集,并且更为专业——文论集。作为中国当代文坛的中坚力量和扛鼎级人物,贾平凹不但创作成果斐然,而且在文学理论领域也颇有建树,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曾出版过《平凹文论集》一书,但与专业的文学理论研究者所不同,作家出身的贾平凹并没有系统的文学理论体系,也似乎无心于此,他更多地是结合个人的创作经历,体验式、感悟式地阐述自己的文学见解。《关于小说》共收录贾平凹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的相关文论文字120余篇,并包括访谈30余篇;《关于散文》则选录了《我的台阶和台阶上的我》《关于散文的日记》《读张爱玲》等多篇散文评论。这些作家式的文论,虽然零零散散,但由感而发的切身之论,却是我们了解贾平凹创作生平的绝佳指引。
对于不熟悉王蒙创作经历的读者,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读者,很难将王蒙归入到小说家甚至文学家的行列之中,而更多地视其为国学家、红学家,甚至政论家。的确,那位高呼着《青春万岁》的《组织部来的年轻人》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红楼启示录》《与庄共舞:人生的自救之道》《庄子的奔腾》《庄子的享受》一类的国学品读之作,甚至有《守住中国人的底线》《中国天机:我要跟你讲政治》这般的社会政治评论,唯独很少小说创作,不过想想王蒙的另一个身份——前文化部部长,大家倒也释然,这几者看起来不但颇为默契,而且很有相得益彰之味。在新作《天下归仁:王蒙说<论语>》中,我们看到老作家在弘扬国学之路上的持续耕耘和不断努力,对于儒学经典乃至中华文化精髓的《论语》做出了精彩绝伦、睿智深刻的王氏解读和评点。解读是作者的解释转述,包括作者的读书心得。而评点的追求是《论语》的精华元素与启迪内涵的最大化,其目的是将《论语》作为一部活的、有针对性、有现实感、贴近人生与社会的书进行阅读理解和阐释发挥。并且,不同于以往其他《论语》解读之作,王蒙在书中还彻底打破原作原有的全部段落,根据个人的见解,进行重新编辑组合排列,力图按其义理内容重新划分结构,并分别予以综合评述。而书中几篇零散的评论文章,则表达了作者解读《论语》的主要思路。
如果说中国是诗歌的大国、诗歌的海洋,相信没有多少人会提出异议,但前面加上“曾经”二字,似乎才更加准确。诚然,从中国文学开山之作《诗经》《楚辞》到汉赋乐府,从盛极一时的唐诗到蔚为可观的宋词,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学史就是因为有这些诗人和诗作才显得星光熠熠,他们共同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石,也成就了中国文学的盛名。但是转眼当下,相比于创作活跃、名家云集的小说散文,提起诗歌,多少会有些尴尬,而“诗人”这个曾经的桂冠称号也平添了些戏谑意味。不过得益于那些有心人,诗歌的薪火才得以传承下去,《给孩子的诗》就是一部有心之作,由著名诗人北岛倾心完成,作者亲自甄别和挑选57位不同国别的诗人、101首不同风格的新诗,将自己心目中的最适于孩子诵读、领悟的短诗集结成册。而书中对诗人、篇目、译文的选择,都体现了编者一以贯之、别具手眼的诗学理念与美学目光。
不知是否巧合还是其他,在《给孩子的诗》出版后不到半天,文学图书中再次掀起了一股诗歌之风,而这次来得更猛烈些,并在全国各大畅销榜和名家推荐榜上傲然而立。瞥过作者栏,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余华”,不过显然余华还没有诗兴大发,在诗歌已然陌生的年代,一个诗人的名字显然更不容易引起注意。作者余秀华,平凡的名字,不平凡的人生,1976年生,湖北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村民,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致使行动不便,高中毕业后赋闲在家。2009年开始写诗,并于2014年被《诗刊》编辑刘年于无意间发现和挖掘,开始正式发表诗歌,后获得多家出版社追捧,现问世两部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选》和《月光落在左手上》,两本书分别从作者近年来创作完成的数千首诗歌中精选了百余首出来,其主题也大体相似,多是关于爱情、亲情以及生活的感悟,并表达了作者对外面世界自由自在的向往。虽然自成名以来,余秀华一直强调:“希望我写出的诗歌只是余秀华的,而不是脑瘫者余秀华,或者农民余秀华的。”但是在这个媒体异常发达的年代,农民、残疾人、诗人,这三种原本很难汇集在一起的标签,却在命运的安排下,齐聚于作者一人身上,也就在无形间引爆了社会的聚焦点,并吸引了无数眼球的关注。此外,文学创作源自生活经历,优秀的作品都是生命的积累与沉淀,不管作者主观意愿如何,这两本不那么厚的诗集确实是这位平凡女子不平凡命运的集中而强烈的迸发,是其独特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的提炼和升华,短短的诗句中凝练着诗人朴实的梦想。质朴、真诚,也许这正是当下诗坛的“稀有元素”吧! 从自助餐饮到自由行,一股自由、自助的风潮涌入图书市场,而作为图书市场主力的健康类图书当然也不能例外。《家庭健康自助全书》由日本知名出版社小学馆策划完成,作为人均寿命世界第一的日本,在生命健康领域一直为国人所赞许,该书在日本国内被誉为“最受欢迎的保健书”,也被称作是出版方小学馆的“镇社之宝”。该书以“防病重于治病”为宗旨,集合了四十余位日本国内世界级医学精英的研究成果,分为十三个专题,全面系统地讲述了与家庭保健、养生、预防、治疗相关的科学知识,既方便读者快速查阅相关保健知识,也可以通过较为系统的介绍获得正确的健康理念,从根本上增进身心健康,提升生命质量。
同样作为引进版健康书,《DK家庭医生常见病诊疗手册》显得更加赫赫有名,该书由世界著名医学会——英国医学会主持,集结了百位世界顶级医学专家共同完成,并由著名的百科出版社英国DK公司出版。自出版以来,畅销欧美十余年,是世界公认的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大的实用医疗查询工具书。早在1995年,国内就曾引进过此书,深受读者喜爱。此次引进的是该书最新版——全新修订第五版,书中延续了DK广受欢迎的图文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各种医学健康知识,包括正常机体的功能、不同人群的常见症状及家庭急救等内容,并阐述了如何以症状为向导,帮助读者识别症状的可能原因,认识自救及何时寻求医生帮助。书中直观的流程图能够让读者按图索骥,进行快速查询,并获得专业的建议和指导,使读者一目了然。
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载体,纸质书在上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历史保存和文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新技术的发明,特别是新世界以来高科技的日新月异,纸质书的地位急剧衰落,面对光影技术的冲击,纸质书能否兼容而生,也是不少文化人在困惑的。不过至少从新近的两本图册中我们看到一种尝试和努力。
《昨天的中国》以法国著名摄影师阎雷的大型摄影集《中国》为底本,又甄选并增补部分未公开发表的照片,重新编排成册,全面呈现了1985—2000年间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的日常生活、经济起飞和社会巨变,用镜头为整个中国创作一幅最鲜活、最富生命力的肖像,真实展现了那段逐渐远去的历史。作为第一个进入朝鲜拍摄的西方摄影师,阎雷一直以来对神奇的东方世界抱有浓厚的兴趣,并希望用镜头去记录下来。30年前(1985年),阎雷首次有机会以自由摄影师的身份进入中国,此后他又多次往返于两地之间。他对中国充满了感情,并亲身走遍了华夏大地,共拍摄了60多个关于中国的摄影报道,出版了4本关于中国的著作。在《昨日的中国》一书中,年轻一代的读者有机会通过这些珍贵的照片,了解那个正处于巨变中的祖国的方方面面,去集体追寻那个富有生命力和活力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记忆。
1964年,中国与法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成为中国与西方强国外交的一次重大突破。1965年,年轻的法国姑娘索朗日·布朗作为派驻人员来到了法国驻中国大使馆工作,闲暇之余,她穿行于北京、大同、南京、苏州等地,用镜头抓取了一系列那段特殊年代里的瞬间,如街区拐角、无名小街、一张张大字报以及日常的活动。虽然作者记录的多是民间生活,少有政治表述,但这些历史画面却清晰无疑地传达了那个年代的中国特殊历史环境以及中国人独有的困境。而借助著名媒体人杨浪的解读,这些静态的照片似乎又复活了过来,所透露出来的巨大信息量足以复原那个特殊年代里的每一个场景,因而本书也更具可读性和趣味性。
《第七日》之后,余华又恢复了大家熟悉的蛰伏状态,不过这次的冬眠没有让喜爱他的读者等待太久,伴随着新作《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的出版,余华再次回到读者的视野中。从《活着》到《许三观卖血记》,从《在细雨中呼喊》到《兄弟》,以及最近一部作品《第七日》,读者们已经习惯了并颇为期待着余华赖以成名并独树一帜的小说风格,不过这次亮相的新作,却并非大家熟识的小说,而是一部杂文集,并且是作者自2003年以来的首部杂文集。近十多年来,余华虽然几乎处于闭关状态,却没有因此而封闭自己的视野和脚步,这些年他将自己的足迹踏遍了世界,寻找生活的细微之处和社会的悸动变化,并以他那支亦庄亦谐的笔锋,将所观察到的社会、时事、文化等现象一一记录下来,并予以深刻剖析,在日常生活的表象下洞见社会固有病灶,对我们生活的时代进行了由外而内的深刻反省,在与世界的踫撞交锋中,呈现出一个在变迁中崛起的中国。正如余华在书中所言:“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贾平凹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几乎时隔一两年就会有一部长篇小说问世,不过新近出版的《关于小说》和《关于散文》却并非大家熟悉的小说作品,而与余华一样,是杂文集,并且更为专业——文论集。作为中国当代文坛的中坚力量和扛鼎级人物,贾平凹不但创作成果斐然,而且在文学理论领域也颇有建树,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曾出版过《平凹文论集》一书,但与专业的文学理论研究者所不同,作家出身的贾平凹并没有系统的文学理论体系,也似乎无心于此,他更多地是结合个人的创作经历,体验式、感悟式地阐述自己的文学见解。《关于小说》共收录贾平凹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的相关文论文字120余篇,并包括访谈30余篇;《关于散文》则选录了《我的台阶和台阶上的我》《关于散文的日记》《读张爱玲》等多篇散文评论。这些作家式的文论,虽然零零散散,但由感而发的切身之论,却是我们了解贾平凹创作生平的绝佳指引。
对于不熟悉王蒙创作经历的读者,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读者,很难将王蒙归入到小说家甚至文学家的行列之中,而更多地视其为国学家、红学家,甚至政论家。的确,那位高呼着《青春万岁》的《组织部来的年轻人》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红楼启示录》《与庄共舞:人生的自救之道》《庄子的奔腾》《庄子的享受》一类的国学品读之作,甚至有《守住中国人的底线》《中国天机:我要跟你讲政治》这般的社会政治评论,唯独很少小说创作,不过想想王蒙的另一个身份——前文化部部长,大家倒也释然,这几者看起来不但颇为默契,而且很有相得益彰之味。在新作《天下归仁:王蒙说<论语>》中,我们看到老作家在弘扬国学之路上的持续耕耘和不断努力,对于儒学经典乃至中华文化精髓的《论语》做出了精彩绝伦、睿智深刻的王氏解读和评点。解读是作者的解释转述,包括作者的读书心得。而评点的追求是《论语》的精华元素与启迪内涵的最大化,其目的是将《论语》作为一部活的、有针对性、有现实感、贴近人生与社会的书进行阅读理解和阐释发挥。并且,不同于以往其他《论语》解读之作,王蒙在书中还彻底打破原作原有的全部段落,根据个人的见解,进行重新编辑组合排列,力图按其义理内容重新划分结构,并分别予以综合评述。而书中几篇零散的评论文章,则表达了作者解读《论语》的主要思路。
如果说中国是诗歌的大国、诗歌的海洋,相信没有多少人会提出异议,但前面加上“曾经”二字,似乎才更加准确。诚然,从中国文学开山之作《诗经》《楚辞》到汉赋乐府,从盛极一时的唐诗到蔚为可观的宋词,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学史就是因为有这些诗人和诗作才显得星光熠熠,他们共同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石,也成就了中国文学的盛名。但是转眼当下,相比于创作活跃、名家云集的小说散文,提起诗歌,多少会有些尴尬,而“诗人”这个曾经的桂冠称号也平添了些戏谑意味。不过得益于那些有心人,诗歌的薪火才得以传承下去,《给孩子的诗》就是一部有心之作,由著名诗人北岛倾心完成,作者亲自甄别和挑选57位不同国别的诗人、101首不同风格的新诗,将自己心目中的最适于孩子诵读、领悟的短诗集结成册。而书中对诗人、篇目、译文的选择,都体现了编者一以贯之、别具手眼的诗学理念与美学目光。
不知是否巧合还是其他,在《给孩子的诗》出版后不到半天,文学图书中再次掀起了一股诗歌之风,而这次来得更猛烈些,并在全国各大畅销榜和名家推荐榜上傲然而立。瞥过作者栏,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余华”,不过显然余华还没有诗兴大发,在诗歌已然陌生的年代,一个诗人的名字显然更不容易引起注意。作者余秀华,平凡的名字,不平凡的人生,1976年生,湖北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村民,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致使行动不便,高中毕业后赋闲在家。2009年开始写诗,并于2014年被《诗刊》编辑刘年于无意间发现和挖掘,开始正式发表诗歌,后获得多家出版社追捧,现问世两部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选》和《月光落在左手上》,两本书分别从作者近年来创作完成的数千首诗歌中精选了百余首出来,其主题也大体相似,多是关于爱情、亲情以及生活的感悟,并表达了作者对外面世界自由自在的向往。虽然自成名以来,余秀华一直强调:“希望我写出的诗歌只是余秀华的,而不是脑瘫者余秀华,或者农民余秀华的。”但是在这个媒体异常发达的年代,农民、残疾人、诗人,这三种原本很难汇集在一起的标签,却在命运的安排下,齐聚于作者一人身上,也就在无形间引爆了社会的聚焦点,并吸引了无数眼球的关注。此外,文学创作源自生活经历,优秀的作品都是生命的积累与沉淀,不管作者主观意愿如何,这两本不那么厚的诗集确实是这位平凡女子不平凡命运的集中而强烈的迸发,是其独特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的提炼和升华,短短的诗句中凝练着诗人朴实的梦想。质朴、真诚,也许这正是当下诗坛的“稀有元素”吧! 从自助餐饮到自由行,一股自由、自助的风潮涌入图书市场,而作为图书市场主力的健康类图书当然也不能例外。《家庭健康自助全书》由日本知名出版社小学馆策划完成,作为人均寿命世界第一的日本,在生命健康领域一直为国人所赞许,该书在日本国内被誉为“最受欢迎的保健书”,也被称作是出版方小学馆的“镇社之宝”。该书以“防病重于治病”为宗旨,集合了四十余位日本国内世界级医学精英的研究成果,分为十三个专题,全面系统地讲述了与家庭保健、养生、预防、治疗相关的科学知识,既方便读者快速查阅相关保健知识,也可以通过较为系统的介绍获得正确的健康理念,从根本上增进身心健康,提升生命质量。
同样作为引进版健康书,《DK家庭医生常见病诊疗手册》显得更加赫赫有名,该书由世界著名医学会——英国医学会主持,集结了百位世界顶级医学专家共同完成,并由著名的百科出版社英国DK公司出版。自出版以来,畅销欧美十余年,是世界公认的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大的实用医疗查询工具书。早在1995年,国内就曾引进过此书,深受读者喜爱。此次引进的是该书最新版——全新修订第五版,书中延续了DK广受欢迎的图文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各种医学健康知识,包括正常机体的功能、不同人群的常见症状及家庭急救等内容,并阐述了如何以症状为向导,帮助读者识别症状的可能原因,认识自救及何时寻求医生帮助。书中直观的流程图能够让读者按图索骥,进行快速查询,并获得专业的建议和指导,使读者一目了然。
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载体,纸质书在上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历史保存和文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新技术的发明,特别是新世界以来高科技的日新月异,纸质书的地位急剧衰落,面对光影技术的冲击,纸质书能否兼容而生,也是不少文化人在困惑的。不过至少从新近的两本图册中我们看到一种尝试和努力。
《昨天的中国》以法国著名摄影师阎雷的大型摄影集《中国》为底本,又甄选并增补部分未公开发表的照片,重新编排成册,全面呈现了1985—2000年间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的日常生活、经济起飞和社会巨变,用镜头为整个中国创作一幅最鲜活、最富生命力的肖像,真实展现了那段逐渐远去的历史。作为第一个进入朝鲜拍摄的西方摄影师,阎雷一直以来对神奇的东方世界抱有浓厚的兴趣,并希望用镜头去记录下来。30年前(1985年),阎雷首次有机会以自由摄影师的身份进入中国,此后他又多次往返于两地之间。他对中国充满了感情,并亲身走遍了华夏大地,共拍摄了60多个关于中国的摄影报道,出版了4本关于中国的著作。在《昨日的中国》一书中,年轻一代的读者有机会通过这些珍贵的照片,了解那个正处于巨变中的祖国的方方面面,去集体追寻那个富有生命力和活力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记忆。
1964年,中国与法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成为中国与西方强国外交的一次重大突破。1965年,年轻的法国姑娘索朗日·布朗作为派驻人员来到了法国驻中国大使馆工作,闲暇之余,她穿行于北京、大同、南京、苏州等地,用镜头抓取了一系列那段特殊年代里的瞬间,如街区拐角、无名小街、一张张大字报以及日常的活动。虽然作者记录的多是民间生活,少有政治表述,但这些历史画面却清晰无疑地传达了那个年代的中国特殊历史环境以及中国人独有的困境。而借助著名媒体人杨浪的解读,这些静态的照片似乎又复活了过来,所透露出来的巨大信息量足以复原那个特殊年代里的每一个场景,因而本书也更具可读性和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