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癌因性疲乏干预性研究的文献分析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Y7896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我国有关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干预性研究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方向。

方法

以"癌因性疲乏""疲乏""肿瘤"为主题词,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文献,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检索出153篇干预性研究文献,干预方法涉及运动疗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中医护理及自我管理等。纳入的文献方法学质量较低,只有5篇文献Jadad评分为3分,17篇文献2分,其余文献Jadad评分均低于2分。

结论

国内有关肿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干预性研究较多,但文献方法学质量较差。因此,应加强癌因性疲乏干预性研究的方法学研究,以提高科研质量,满足循证需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音乐放松等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护理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D)、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及生活质
目的筛选出抑郁障碍患者的核心护理结局,并完成修订,形成符合本土文化的、适用于评估抑郁障碍患者常见护理问题的评估工具。方法第一,通过文献法初步选出抑郁障碍的护理诊断及该诊断相链接的护理结局,选取43名护士通过专家排序法得出各护理诊断的常用性及各护理结局的重要性,以其结果来确定抑郁障碍患者核心护理结局;第二,通过专家咨询法,选取39名专家对已筛选出的抑郁障碍患者8个核心护理结局进行修订。结果依据"是最
目的分析基于动机激发的护理干预模式在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接受基于动机激发的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遵医行为、平均眼压水平、视神经杯盘比、视野平均缺损值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遵医行为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眼压水平、视神经杯盘比、视野平均缺损值,研
目的评价智能化ICU意识模糊评估(confusion assessment model for intensive care unit,CAM-ICU)系统(简称智能化CAM-ICU)在ICU护士群体中的接受情况。方法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框架设计用户接受度问卷,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于2015年10月—2016年1月对北京5所三甲医院的103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有效回收的101份问卷显示,智能
从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流行病学、感染的来源及分布位置、感染的危险因素等方面对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提醒医护人员关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并在临床工作中探索更加有效的感染防控的方法,以降低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发生率。
目的研究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放化疗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96例)和对照组(84例),研究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评价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疗行保护性造口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在造口还纳前后的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的81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40例新辅助治疗后低位直肠癌行保护性造口患者作为试验组,以41例低位直肠癌行永久性造口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永久性造口术后6个月、保护性造口还纳前、保护性造口还纳术后6个月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状况的
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参与CPR培训的心脏性猝死(SCD)高危者家属对陌生人施救的风险。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访谈参加CPR培训的SCD高危者家属11名,资料分析采用不断比较的方法。结果参与CPR培训的SCD高危者家属对陌生人施救的风险主要来自:自我能力不足、社会环境堪忧、效果不明确等方面。结论SCD高危者家属是否会参与CPR施救取决于他们对风险的评估和认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