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人》:乡心无寄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0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有一个来自圣多明各的女孩,15岁时去了巴黎,读了书,开了眼界,结识了不少人。她长相漂亮,生性浪漫,自然,人缘很好,追求者众。那时,她经常出入某将军夫人的沙龙,偶遇了一个法国作家。此人身材矮小,四十开外,有些发福,颇显寒酸,爱发牢骚,写了些无人想读的垃圾,诸如传记和旅游小册子之类的东西。
  女孩学成回岛,作家的情书也如雪花般飘然而至。相比于做爱,他似乎更擅长谈爱。1831年的一天,他从巴黎寄来了一部小说,扉页特意标了一个页码。女孩心领神会,翻到那一页,果然发现两段话,做了记号。她读完后,立即将珍藏的所有情书找出来,连同这部小说,付之一炬。一段浪漫的异国情缘就此烟灭。
  这位作家的本名叫亨利·贝尔,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司汤达。他送的那部小说名叫《红与黑》。
  司汤达写了怎样两段话,杀伤力如此巨大,令心上人立刻恩断义绝?这两段话正好发生在情节的高潮部分,于连在“深夜一点钟”爬进了玛蒂尔德小姐的闺房。为了免得人生疑,玛蒂尔德小姐吩咐于连将绳梯抛在墙外的花床中。于连为退路而担心,“我的怎么出去?”于连学着克里奥尔语,开玩笑地说。(家里有一个侍女出生在圣多明各。)
  “您得从门口出去,”玛蒂尔德说,对这个主意感到很满意。
  原来,司汤达将自己和情人在将军府的对话移花接木,安插在了小说里。但他没有简单地袭用对话,而是采取了旁白“学着克里奥尔语”和插注“家里有一个侍女出生在圣多明各”的形式,显明了情人的身份和地位。
  这段异国情缘不是平等的。它摆脱不了语言、文化、政治的差异属性。纵然貌美如花,这个圣多明各的女孩,在其貌不扬的司汤达眼中,依然是爱情的“侍女”。在他的风流史中,她不过是用来“开玩笑”的过客。哪怕她倾注全部真情,在他的笔下,也不过是一点旁白和插注。只不过让人觉得反讽的是,当司汤达在文本中用意淫的笔法“对这个主意感到很满意”,幻想心上人随后说出“啊!这个人多么配得上我的全部爱情啊!”在文本之外,在千里之外,却遭到了无言的强力反击。
  上面这则轶事见于奈保尔的小说《模仿人》。小说的主人公辛格同样来自圣多明各地区的伊萨贝拉岛。他在决定留学英伦前,前去拜望了岛上一家具有法国血统的望族。轶事中的女孩是这家望族的先辈。听到这则轶事,辛格的第一反应是,我们岛上的历史居然与世界的历史如此“切近”。因为年轻,他毕竟还没有听出这故事的弦外之音:伊萨贝拉岛的历史,如那个美丽的女孩一样,不也是这世界历史的旁白和插注?
  二
  当辛格明白这个道理时,他已年过四十。这年岁正是叙事的始发点。《模仿人》采取了回忆的视角,书写了个人的命运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伊萨贝拉岛的历史。
  小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主人公在英留学、娶妻、回岛、创业、离婚;第二部分写童年,中小学教育直到出发留学;第三部分写离婚后投身政坛到主动引退、寓居英伦进行写作。从英伦始,到英伦终,文本框架构成了一个大圆,而在这大圆中,又有无数的小圆,如结婚到离婚,从政与退隐,环环相扣,既见出了作者叙事技巧的高超既凸显出了作者叙事技巧的高超,也暗喻了生命的无穷轮回。
  与奈保尔一样,辛格的祖辈是从印度移民到这个种植园殖民地。他的父亲是一个穷教书先生,母亲家则是岛上屈指可数的“百万富翁”。由于当时岛上“嫌贫爱富”的风气,辛格从小就刻意隐讳父亲的血统,处处炫耀母亲的家世。这令他和父亲的关系十分紧张。在婚前,老辛格原本是前途十分看好的传教士,但自娶妻生子后,事业一落千丈,只能在清水衙门的教育部门谋个差事,这令他在丈人面前始终抬不起头。由于倍受羞辱,他一怒之下,断了与这门亲戚的往来。
  父母的婚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年幼主人公性格的发展。他变得敏感而内向。童年,在他的记忆中,充满了“挫败、迷惘和孤单”,由于无人倾诉,他只好将秘密埋在心头,为此,滋生出了沉重的“罪孽感”。他最不敢说出口的秘密,是觉得自己被上天“选中”,受到眷顾,而上天如隐蔽的镜头,在时刻记录他的一切所作所为。这些秘密滋生了他的幻想,他觉得所生活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幻影;他要追求的真实世界,在别处。他渴望长大,在成年后没有秘密的“透明空气”中自由呼吸。他想到的是逃离,是永远与这岛屿说再见,开始全新的生活。伦敦成了他的首选之地,因为这是“伟大的城市、世界的中心”。
  正如所有来到帝国中心的海外游子,经历了最初的兴奋之后,终究会直面冰冷的现实:“简陋的租屋,紧闭的门窗,肮脏的天花,破烂的窗帘,疲惫的旅行”。
  辛格原本以为在这里能够找到他所寻觅的安定生活,结果体验到的是这座城市给他的伤害、痛苦和迷惘,“在其中,我只是幽灵、崩溃、盲目的流体”。他无心向学,于是选择了纨绔子弟形象,期望在声色犬马的岁月中,努力给自己一个身份。他没有灵魂的身躯漂流在一间间陌生的屋里,与妓女交媾。直到有一天,他碰到了同病相怜的英国同学桑德拉。他们迅速结合。
  获得学位后,辛格带着新婚妻子,离开了“地狱般”的伦敦,回到他原以为已经永远离开的故土。此时,二战已经结束。战争改变了岛上的经济生态。英国势力大规模地退出,美国势力顺势而入。辛格抓住商机,投身房地产业,短短五年间,就跻身岛上富人阶层行列。
  辛格在回首人生、盘点这段创业之时,总结说,他的成功靠的不是野心、不是图谋,而是天意。胜,不足喜,败,也不可悲。婚姻亦然。事业的火花,没有照亮婚姻的前途。文化的差异,最终导致这段长达五六年的婚姻黯然收场。桑德拉开始了人生的另一次漂流。而辛格也把这段婚姻当成是“人生的插曲”。他要迈出家庭的小空间,走向社会政治的大舞台。
  三
  在《想象的共同体》中,安德森将“民族主义”运动史分成了四波。第一波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在美洲出现的新兴国家的民族主义运动,称为“美洲模式”;第二波是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群众性的语言民族主义,简称“欧洲模式”;第三波是19世纪下半叶的官方民族主义,简称“俄罗斯模式”;第四波是20世纪以来的亚非殖民地的民族主义运动,简称“亚非模式”。这四波前后相续,有共性,也有差异性;由于有前车可鉴,新一波民族主义运动都可谓是前一波民族主义运动的“盗版”或“拷贝”。   奈保尔笔下的伊萨贝拉岛是以其出生地特立尼达为蓝本。伊萨贝拉岛上的政治风云自然也是特立尼达的折射。尽管伊萨贝拉岛处于中美洲,但从民族主义运动史的角度来说,属于第四波。照此说来,小说标题中的“模仿人”,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在“盗版”前几波民族主义运动的经验。
  伊萨贝拉岛是个由八方汇聚的移民岛,岛上有非洲来的黑人、欧洲来的白人、亚洲来的黄色人种,还有混血人种。在殖民时期,由于有宗主国的武力压制或善意庇护,加上殖民地政府的“怀柔政策”,一时倒也相安无事。尽管辛格一心想逃离,他也只是从个人生活而言,觉得无聊而已;谈到殖民时期的政治,还是承认,那时可说是“善治”。在岛上一些望族看来,殖民时期的伊萨贝拉岛,非但不是“沉舟”,相反却近乎“天堂”。
  为了殖民的需要,宗主国自然是要选择削弱岛民政治能力的策略。因此,老辛格的反抗,只是潜意识的发作,并非有强烈民族主义情绪的觉醒。岛上真正的民族主义运动,必然要寄希望于辛格这样的年轻一代。他们精通双语,是殖民地的精英,有在宗主国受教育的经历,有机会接触欧洲历史与文化,接触百年来民族主义的思想、语汇和行动模式。另一方面,歧视性的殖民地行政体系和教育体系,使他们难以在宗主国立足、晋升。他们的“朝圣之旅”受到种种因素的宰制。正如辛格在伦敦留学期间,尝到的“挫败和压抑”。这样,他们的社会政治流动空间也就局限于殖民地的范围之内。这殖民地也就成了“想象的共同体”的边界。共同的殖民语言、共同的情感经历、共同的殖民地域,为这些殖民地精英打造一个“想象的共同体”——民族国家——提供了历史机遇。
  辛格等人也的确抓住了历史机遇。他甚至认为,不是英雄创造了历史,而是历史成就了英雄。然而,新政权的建立,并不自动意味着新生活、新时代的到来。破易,立难;打江山易,坐江山难。他们做好了准备吗?
  奈保尔断然否认。祸根早就埋下。柏拉图勾勒出了从民主到独裁的堕落路径。他重点考察了民主领袖的心理变化轨迹。先是投民众所欲,靠蛊惑之力弄权;接下来是巧取豪夺,大兴杀戮;最后是成为欲望之奴,无路可走,只有在暴力的血泊中前行。《模仿人》中伊萨贝拉岛的建国历程,基本就遵循了这样的演变。
  辛格在谈及政客时说,他们是一帮善于“无中生有”的人,做的是投机倒把的生意。当然,最一本万利的是,用言词来煽动群众。他后来意识到,为了夺取政权,他们许下了许多“不诚实”的诺言。然而,真正的治国之术,不仅是深谙群众心理学这么简单。在承诺破灭之日,也就是民怨滋生之时。如今,攻守易位。掌握到权力甜头的新贵,岂肯轻易罢手?他们要为诺言的破产寻找替罪羊。于是借机制造国内外的敌人,转移民众的视线。最容易的策略就是捏造各类敌人,图谋颠覆新生政权,接着大量举发人民的敌人,开展一连串的叛国审判。在这过程中,民众领袖开始尝到杀戮的腥甜。而捏造阴谋,是把双刃剑,可以催生各种真正的国内外敌人。倒台的阶级、实势的政客、被抄家的资本家,要么逃亡,要么蛰伏,里应外合,一旦形成气候,国内政局就将风声鹤唳。
  随着国内政局的紧张,民主领袖不得不采取更高压的政策,他举目所见,都是真实或潜在的敌人,在此心态下,更加杯弓蛇影,弄得道路以目,人人自危。辛格虽然与新政权的领袖布朗有同窗之谊,但在建政之后,依然避免不了渐行渐远。亲密战友,很可能转化为最致命的敌人。民贼独夫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辛格深谙进退之道。他选择了激流勇退。
  在伊萨贝拉这样的岛国,在后殖民的语境中,注定要走很长一段弯路。不是一个政治成熟的单一民族国家,而是一个由语言、信仰、习俗、文化混杂的多民族构成的国家,新生的政权既无深厚的民意支持,也无强壮的武力拱卫境内和平和境外冲突,难免给人“回天乏术”之感。难怪,悲观的辛格悲叹:“我们摧毁了过去,却没有创造出未来。”许多论者可能会因此指责辛格(甚至奈保尔)的短视,但正如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词公正地指出,奈保尔至少“迫使我们更加正视世界上那些受压抑的历史”。
  四
  奈保尔擅长描写后殖民的困境。旧的世界已经毁灭,新的世界却没有建立。在如此尴尬的时间里,社会、伦理和政治的生活都极不确定。尤其是生活在一个伊萨贝拉这样狭小、荒凉的岛国,人物在摸索自己的身份时,更容易陷入政治的冲突和纠葛,从而加剧了命运的险境,使人物的行为变得更不可测。
  辛格摆脱不了大祸临头的“末世”心态。小说中,他多次将伊萨贝拉岛比喻为“沉舟”。他在现世的生命,不过是暂时的苟延残喘,得过且过的“漂流”。无论是“漂流”到世界的中心,还是“漂流”在世界的边缘,他都无法找到安顿身心之所。天下之大,对于栖遑的浪子,竟然无立锥之地。
  最后,他只好求助于写作。既然他说自己是“动荡”的牺牲品,自然,“动荡”成为他写作的主题。写作提供了凝神静思的可能,可以重新编织漂泊破碎人生的经纬,将动荡的生活凝固成一张张可以审视细察的切片。所以,写作既提供了奢侈的“宁静”,也提供了“反思”的良机。在人生的切片上,他看到一个个孤立的意象:迷惘少年、纨绔浪子、财富新贵、民主斗士、失意政客、憔悴骚人……这种疯狂的“自我重塑”,正是“异化的特殊形式”。
  辛格在政治的光荣时刻,选择了全“身”而退。先前,在心灵迷惑之时,他还能从身体最原始的性兴奋中找到刺激和安慰,而如今,连情欲也寂灭,身心算是彻底地孤独了。整部小说,弥漫了浓厚忧伤。辛格在反思来路时,曾经提到古希腊的一句格言,“幸福人生的首要条件,是生在一个著名的城邦。”经过漫长的漂流,他悟出了这句格言自身的逻辑和真理。他感叹“希腊人是明智的”。而他,由于生在一个无名的岛屿,一个蛮荒的殖民地,也就注定了漂泊动荡。
  德国哲人赫尔德说,“乡愁是最高贵的痛苦。”辛格的所有痛苦,归根结底,最终还是“乡愁”所染 。归途无计。乡心无寄。即便归去,依然是“恐惧”,是“双重的挫败”和“孪生的威胁”,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既然我的世界不在此世,那也就铲除了“乡土”的观念,不再执著于“乡愁”。奈保尔可能因此而解脱。但他笔下的人物,包括辛格,却没有。读他小说的今日读者,在全球化的浪潮日高,在流亡与漂泊的阅历日多,美丽而高贵的“乡愁”怎会轻易释怀?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
  (实习编辑 李楠)
其他文献
肺癌漏诊为肺结核46例分析黎恩兰1994年7月以来,有46例拟诊为肺结核住院治疗者,后经病理诊断为肺癌。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诊断水平。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32例,女性14例;年龄<40岁
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2例柳强①孙承军张熙曾天津市肿瘤医院胸科(天津市300060)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罕见,症状及胸片多不典型,纤支镜又难以发现,故误诊率极高。现报告2例如下。例1,男,58岁,1986年4月
欧洲纺织机械制造商委员会(CEMATEX)包含欧洲9个国家级的纺织机械协会,这些协会在世界纺织机械领域均占据着领先地位,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会出口纺机产品至中国。欧洲纺机协会会
罗素的文学作品《工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他针对上世纪60年代英国的社会现状和当时人们对劳动的错误态度,发表了十分精辟的论述。该散文关于人们对劳动的正确态度提出
晚期头颈部癌相伴超分割放疗和后程强化性铂类化疗ArvinS.Glicksman,M.D,IntJRadiatOncolBiolPhys,1997,39:721~729晚期头颈部鳞癌的综合治疗在过去20年中获得广泛的应用。根治性手术加放射治疗降低了Ⅲ、... Advanced Head and Neck Carcin
膀胱肿瘤,以中老年患者多见,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1995年以来,我院收治65岁以上膀胱肿瘤患者69例,由于实施整体护理,使合并症得以及时处理,均痊愈出院。现就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引言人生某些时刻的会面极具意义,那意义不言自明。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与罗伯特·布莱的友情,就是从这样一次会面开始。一九六四年冬,特朗斯特罗姆作为心理学家已经在洛克
患儿:女,4岁。因发热,阵发性腹痛1天而入院。体格检查:T38.1℃,P130次/分,R30次/分,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呈急性痛苦病容。全身皮肤无黄染。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罗音。腹饱满,未
炉渣成份与粘度的影响炉渣的粘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于离子的大小。离子越大或者阴离子的浓度越大,则在同一温度下,炉渣的粘度也越高。因此,决定炉渣粘度以及粘度随成份而
白血病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是儿童第一位恶性肿瘤。为提高白血病疗效,准确判定疗效亦是重要环节;本文以骨髓活检定量观测,探讨其评估白血病疗效和预后的价值。材料和方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