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农业结构调整经验研究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elrai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情况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单位产出效益,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
  2008年,沈阳市各县区进一步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力度,不断拓宽农业增收渠道。这里仅以康平县、新民市和法库县为例说明。
  2008年,康平县农作物种植总面积9.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了3.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1万公顷,比上年下降了1.2%,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为1.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了25.0%。康平县粮食作物总产量达到59.1万吨,比上年增长了2.8%;花生总产量为1.9万吨,比上年增长了58.3%,花生种植面积达到1.0万公顷,寒富苹果等经济林面积达到12.2万亩,极大地改善了康平县农业不合理格局,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渠道。
  2008年,新民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1万公顷,占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7.2%;粮食作物总产量83.2万吨。粮食以水稻和玉米为主,总产量分别为35.1和42.8万吨,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42.2%和51.4%。在保持粮食生产面积的基础上,油料、蔬菜和西瓜是新民市的优势产业,油料作物近1万公顷,油料总产量近2.2万吨,其中花生、葵花籽分别为1.3和0.9万吨。蔬菜播种面积1.1万公顷,蔬菜产量达63.8万吨。西瓜种植面积近1.3万公顷,总产量达43.2万吨,其中梁山一带西瓜闻名遐迩,远销全国各地。
  2008年,法库县以农业经济区建设为载体,加大农业产业化调整的步伐,全年种植万寿菊5.5万亩,种植花生17万亩,种植树莓2.9万亩,种植葡萄3.7万亩,种植辣椒22.5万亩。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0.6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4万公顷。建设玉米国家级万亩示范区1个、省级3个和市级4个,省级大豆良种推广项目10万亩。
  二、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为突破口,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近些年,沈阳市坚持优化布局、发挥优势,设施农业和特色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这里仅以苏家屯区、沈北新区和于洪区为例说明。
  2008年,苏家屯区新建大棚一万余栋,新增设施农业面积3万亩,新建种植小区103个。科研基地建设全面竣工,新引进投资1.5亿元的仓储、包装及加工配套项目。佟沟特色农业经济区新建山野菜、蓝莓温室大棚500余栋,种植五味子2500亩。山野菜种苗培育基地——佟沟村,投入300万元,建成17栋标准化温室大棚。其主打产品为“参娃”系列,即刺嫩芽、山芹菜、荠菜等20多种名贵山野菜,成为沈阳市首家山野菜基地。特色种植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认可,新奇特品种不断涌现,一批特色果蔬成为沈阳市民日常生活必备的食品。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进程加快。新建温室大棚5300栋;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13家,累计达到155家;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20个,累计达到91个。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13家。辽星大米等三种农产品获省名牌产品称号。
  2008年,沈北新区农业坚持以“优势、特色、高效”为标准,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强力构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产业基地。东部寒富苹果种植面积达4000亩;中部五味子基地种植面积达1.5万亩,花卉基地达5000亩;西部绿色有机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达10万亩,完成了2000亩有机水稻认证和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2008年申报了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按要求已经完成了基地组织、生产、技术、监管等体系建设,同时,完成了有机食品认证3个,绿色食品认证9个,完成了《沈北新区绿色食品发展规划》,为新区打造成沈阳市绿色食品基地提供了保证。新增各类富民小区48个。
  于洪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基本主线,加强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按照“优化布局、突出特色、壮大规模、培育品牌”的思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机构调整。2008年,于洪区投入400多万元,完成产业调整面积2万亩,其中,6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投入318万元,完成产业结构调整6087亩。重点村推广高效收益蔬菜、名特花卉、食用菌等16大品种。筹集近2亿元资金新建农业设施3950亩,其中日光温室3750亩,建成造化等农业园区4处;续建开隆、平罗陆家、大韩、造化后丁香等农业园区8处,其中,平罗陆家高新技术新农业示范园区被省政府评为省级农业示范基地;新建、续建红旗台冬虫夏草生产基地,光辉杜鹃花生产基地等农产品生产基地10处。通过实施优势农产品工程,推进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基地的建设,促进了于洪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三、扩大农产品龙头企业带动辐射面积,大力发展养殖业、养殖产品及出口业
  山东经验告诉我们,抓了龙头企业就等于抓了结构调整,结构调整主要靠龙头企业来进行。扩大农产品龙头企业带动辐射面积,大力发展养殖业、养殖产品加工及出口业对沈阳市农业结构调整意义重大。2008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了175家,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或组织发展到1169个,其中有一定规模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585个,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发展,订单经营面积超过550万亩,50%以上的种植面积和70%以上的养殖业进入了产业经营的轨道。由于龙头企业的带动,使当地农民快速增收。因此,要进一步大力发展肉鸡、乳品、肉牛、生猪等产业,实现特色化、规模化和产业化。
  四、大力发展畜牧业、畜产品加工和畜产品出口产业
  沈阳市的畜牧业,无论规模、品种还是质量等方面在副省级城市中都排位居前,畜牧业也是支撑农业总产值提高的主要力量。这里仅以法库县和辽中县为例说明。
  近年来,法库县高度重视养牛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全县养牛产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08年年内牛饲养量22.5万头,同比增长9.8%。饲养方式也发生很大改变,规模养殖已基本取代了以往一家一户的零散饲养的模式。法库县畜牧业产值达到1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成就法库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辽中县坚持以农业经济区建设为载体,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打造“南肉牛、北特养、中果蔬、西林果”四大经济板块,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2008年农业总产值实现74.2亿元,农业增加值实现39.4亿元。肉牛出栏数22万头,同比增长6.2%;蛋、奶产量分别为5.9万吨、2.3万吨,同比增长27.3%、26.3%。2008年,朱家房镇肉牛交易市场被评为全国肉牛交易市场20强,荣膺国家安全食品示范县。
  (张太宇,1977年生,沈阳大学科技工程学院讲师、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学。徐丹丹,1985年生,辽宁海城人,沈阳大学科技工程学院教务干事、助教。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其他文献
所谓“两分两换”,是指将农户宅基地和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在依法、自愿基础上,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两分两换”的实质是试图通
随着人们审美标准、文化和艺术欣赏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开始追求个性化、时尚化的建筑设计,这就给现代建筑装饰装修施工增加了一定难度,促使现代建筑装饰装修企业不得不利用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整体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为了满足抗震的需求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发展,本文将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概
水库的供水安全和我国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与经济的发展也有密切关系.就目前水库除险加固设计而言,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及时对其进行合理解决,才能保证水库的供水安全,从而促进
【摘要】现代建筑体系比较复杂,不仅对施工有一定的难度,也增加了施工的成本,因此,人们应该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使施工质量的相关要求的工程设计。框架剪力墙作为建筑中最重要的结构体系之一,其应用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而且能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各行业都在快速发展,一个
序rn画面:rn红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雄伟的长城映入眼帘,翻开历史篇章,推出红色字幕:学习与实践……朱红色的故宫大门在有力臂膀推动下徐徐敞开,推出红色字幕:探索与创新……
一、福建省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战略思路和目标选定  福建省“十一五”规划提出的28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中,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城市污水处理率等指标,分别提前2—3年实现目标;其余指标多数超过或达到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规划预期目标已成定局。  “十二五”时期是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时期,要求福建省在制定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环境污染程度已经严重增强.因此,绿色建筑工程也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发展要点.所谓绿色工程就是在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前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工程对建筑物的强度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做好混凝土施工时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但是结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实际,由于混凝土工程相对特殊,并且专业性较强,在实际施工中往往存在较多问题,如果不对问题进行足够的重视并分析问题原因和及时解决,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将难以达到预期目的,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我们要立足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实际,制定具体的混凝土施工方案,保证建
本文总结了橡胶坝设计的环节容易出现的一些重点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供水工人员在橡胶坝设计时参考,希望可以提升橡胶坝设计的水平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