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篮球训练的目的是为了使运动员获得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及心理诸方面的能力。
因此,在篮球训练当中,不仅要练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及应用,还必须对排球运动员所需要的心理特征施加有意识的训练。
关键词:心理训练;心理品质;心理能量;个性心理;心理稳定性
一、心理训练的目的和作用
1心理训练的目的。
心理训练的目的在于发展运动员的心理品质,使运动员技术水平得到稳固的提高,并使他们参加重大比赛的心理稳定性和心理准备程度达到较高水平。
2心理训练的作用
(1)提高心理活动水平有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比赛的成功率30%归于心理训练,70%归于其它训练。在排球教学、训练、比赛的实践中,心理活动水平太低时,很难对生理活动和技术动作进行有效的调节、控制。尽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较高的技术、战术水平,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心理激活水平过度时,心理紧张,肌肉收缩失调,动作变形,造成过多的失误。为此,必须进行心理训练,提高心理活动适宜强度使其达到能进行良好的自我控制、调节的水平,以适应排球教学、训练和比赛的需要。
(2)控制心理活动水平运动员在训练、比赛活动中,不仅要付出巨大的体力消耗,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心理能量。研究表明,在相同时间同等强度的活动中,心理能量的消耗为体力能量消耗的4—5倍。因此,教练员应该十分重视心理训练,提高、控制运动员适宜的心理活动水平,保持身心力量的平衡,使身体素质、技术及战术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
(3)掌握和改进技术动作运动员学习、掌握、运用运动技术的过程,实际是智力和体力活动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心理训练和技术训练应同步进行。例如排球运动员的念动训练。运动员头脑中只有建立起运动表象,才能去做动作、完善动作。在念动训练中,运动员注意力高度集中,头脑中详细“描绘”将要完成的动作,头脑中就会“看到”这个动作,并且对完成这个动作的用力也会有深刻体会。
(4)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运动员经过大运动量训练或紧张的比赛以后,往往出现疲劳和体力不佳。心理训练有助于疲劳的消除和体力的快速恢复。研究证明:大运动量训练或大强度比赛后,进行5分钟的心理自我调节的效果几乎和平时休息1小时相同。赛前心理训练能够使运动员消除疲劳、克服恐惧和心理障碍,减少体力和脑力能量的消耗,推迟疲劳的出现,有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心理训练对于集中注意力、转移兴奋、调节和培养运动员良好的活动动机、发展坚强的意志品质等均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二、运动员技术训练的心理特点。
1运动员最一般的心理品质运动员最一般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肌肉运动感觉、平衡感觉、触觉及机体觉、动作知觉、时间知觉。另外,最一般的心理品质还包括心理过程中的其它方面。如:注意和记忆、思维、情绪和情感、意志努力。如果缺少上面的心理品质,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是不可想象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也不是一个模式,在技术训练中,它根据项目的不同,又体现出质的不同方面。
2動作技巧的心理特点体育运动具有比赛性质,技术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成绩。因此,在技巧训练的阶段,运动员应具备以下的心理特点:(1)具有高度发展的动觉感受性:(2)对所做动作有清晰的知慌:(3)对所做动作有清晰的表象;(4)技巧的意识和自动化的特点。
三、运动员战术训练的心理特点
1战术意识和战术思维
(1)战术意识的特点:技术的目的性;行动的预见性;判断的准确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协调性和灵活性;自控性和稳定性。
(2)战术意识的培养:一般来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提高感知觉的能力:(2)发展注意品质:(3)提高思维能力:(4)加强意志品质的训练。此外,加强技术、战术规范训练,建立和形成独特的战术风格,加强专项理论学习等,也都是培养战术意识的良好途径。
(3)战术思维能力的训练:比赛活动中,良好的战术思维必须付诸实施,为使战术思维在比赛中产生效果,思维的完成。因此,运动员必须具备战术思维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战术教师要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2战术行动的反射控制和语言调节的作用
(1)战术行动的反射控制:就是有意识地把一定的信息传递给对手,以达到提前计划好的所需要的行动结果。在反射控制过程中,常采用假动作去迷惑对手,使其产生错觉,以达到控制住对手的行动,而争取实现自己先机行动的预期结果。
(2)语言的调节作用:在解决战术任务的过程中,语言占有特殊地位。运动员在执行战术任务过程中,语言具有以下三方面的调节作用:定向作用、调节作用、评价作用。在运动场上。语言的评价作用可以使运动员对战术情况做出推测,对同伴的行为作出评价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向。
四、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
体素质技术及战术训练中的心理控制、调节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进行心理训练呢?心理训练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放松训练法:特点是以一定的“套语”进行自我暗示,使肌肉放松,从而进一步实现对植物性机能的控制:并且,放松之后,运动员借助默念包括一定愿望的“套语”。又能对以后的行为起作用。(2)控制训练法:运用想象力,通过内心的图像,帮助把一种成功的机制编入大脑和神经系统,然后去实现,直到成为习惯为止。进行控制训练就是学会形成集中注意力、想象、体会以及做起来“就像那样”等习惯。进行这种训练至少需要三周的时间,每天15—20分钟。(3)模拟训练法:主要用于短期的心理训练,是为运动员参加竞赛做准备。要搞好这一训练,必须对比赛的对手、环境、条件等方面做出详细的了解与分析。根据分析研究的结果来安排训练,使运动员习惯于比赛的特殊情况,同时训练的内容应尽可能与面临的比赛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相似。(4)想象练习:指运动员运用技术和身体练习所产生的感觉,结合教练员的讲解与示范在头脑中形成的动作表象与概念,来强化运动技术、战术的学习,并改进和巩固有关练习。
五、小结
通过对心理训练的目的、作用、方法、特点、注意事项等的介绍和分析,我们知道了心理训练在排球训练与比赛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面对21世纪,对排球运动员的规格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练员必须转变教学训练观念,改革训练体系,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才能适应排球运动的发展,才能适应性21世纪对捧球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增强等.学校心理学辅导研究[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
[2]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
[3]朱来朝等.体育运动心理训练法[M].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1)
[4]麦克.德磊.铸就冠军心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6
[5]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因此,在篮球训练当中,不仅要练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及应用,还必须对排球运动员所需要的心理特征施加有意识的训练。
关键词:心理训练;心理品质;心理能量;个性心理;心理稳定性
一、心理训练的目的和作用
1心理训练的目的。
心理训练的目的在于发展运动员的心理品质,使运动员技术水平得到稳固的提高,并使他们参加重大比赛的心理稳定性和心理准备程度达到较高水平。
2心理训练的作用
(1)提高心理活动水平有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比赛的成功率30%归于心理训练,70%归于其它训练。在排球教学、训练、比赛的实践中,心理活动水平太低时,很难对生理活动和技术动作进行有效的调节、控制。尽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较高的技术、战术水平,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心理激活水平过度时,心理紧张,肌肉收缩失调,动作变形,造成过多的失误。为此,必须进行心理训练,提高心理活动适宜强度使其达到能进行良好的自我控制、调节的水平,以适应排球教学、训练和比赛的需要。
(2)控制心理活动水平运动员在训练、比赛活动中,不仅要付出巨大的体力消耗,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心理能量。研究表明,在相同时间同等强度的活动中,心理能量的消耗为体力能量消耗的4—5倍。因此,教练员应该十分重视心理训练,提高、控制运动员适宜的心理活动水平,保持身心力量的平衡,使身体素质、技术及战术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
(3)掌握和改进技术动作运动员学习、掌握、运用运动技术的过程,实际是智力和体力活动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心理训练和技术训练应同步进行。例如排球运动员的念动训练。运动员头脑中只有建立起运动表象,才能去做动作、完善动作。在念动训练中,运动员注意力高度集中,头脑中详细“描绘”将要完成的动作,头脑中就会“看到”这个动作,并且对完成这个动作的用力也会有深刻体会。
(4)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运动员经过大运动量训练或紧张的比赛以后,往往出现疲劳和体力不佳。心理训练有助于疲劳的消除和体力的快速恢复。研究证明:大运动量训练或大强度比赛后,进行5分钟的心理自我调节的效果几乎和平时休息1小时相同。赛前心理训练能够使运动员消除疲劳、克服恐惧和心理障碍,减少体力和脑力能量的消耗,推迟疲劳的出现,有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心理训练对于集中注意力、转移兴奋、调节和培养运动员良好的活动动机、发展坚强的意志品质等均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二、运动员技术训练的心理特点。
1运动员最一般的心理品质运动员最一般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肌肉运动感觉、平衡感觉、触觉及机体觉、动作知觉、时间知觉。另外,最一般的心理品质还包括心理过程中的其它方面。如:注意和记忆、思维、情绪和情感、意志努力。如果缺少上面的心理品质,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是不可想象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也不是一个模式,在技术训练中,它根据项目的不同,又体现出质的不同方面。
2動作技巧的心理特点体育运动具有比赛性质,技术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成绩。因此,在技巧训练的阶段,运动员应具备以下的心理特点:(1)具有高度发展的动觉感受性:(2)对所做动作有清晰的知慌:(3)对所做动作有清晰的表象;(4)技巧的意识和自动化的特点。
三、运动员战术训练的心理特点
1战术意识和战术思维
(1)战术意识的特点:技术的目的性;行动的预见性;判断的准确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协调性和灵活性;自控性和稳定性。
(2)战术意识的培养:一般来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提高感知觉的能力:(2)发展注意品质:(3)提高思维能力:(4)加强意志品质的训练。此外,加强技术、战术规范训练,建立和形成独特的战术风格,加强专项理论学习等,也都是培养战术意识的良好途径。
(3)战术思维能力的训练:比赛活动中,良好的战术思维必须付诸实施,为使战术思维在比赛中产生效果,思维的完成。因此,运动员必须具备战术思维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战术教师要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2战术行动的反射控制和语言调节的作用
(1)战术行动的反射控制:就是有意识地把一定的信息传递给对手,以达到提前计划好的所需要的行动结果。在反射控制过程中,常采用假动作去迷惑对手,使其产生错觉,以达到控制住对手的行动,而争取实现自己先机行动的预期结果。
(2)语言的调节作用:在解决战术任务的过程中,语言占有特殊地位。运动员在执行战术任务过程中,语言具有以下三方面的调节作用:定向作用、调节作用、评价作用。在运动场上。语言的评价作用可以使运动员对战术情况做出推测,对同伴的行为作出评价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向。
四、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
体素质技术及战术训练中的心理控制、调节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进行心理训练呢?心理训练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放松训练法:特点是以一定的“套语”进行自我暗示,使肌肉放松,从而进一步实现对植物性机能的控制:并且,放松之后,运动员借助默念包括一定愿望的“套语”。又能对以后的行为起作用。(2)控制训练法:运用想象力,通过内心的图像,帮助把一种成功的机制编入大脑和神经系统,然后去实现,直到成为习惯为止。进行控制训练就是学会形成集中注意力、想象、体会以及做起来“就像那样”等习惯。进行这种训练至少需要三周的时间,每天15—20分钟。(3)模拟训练法:主要用于短期的心理训练,是为运动员参加竞赛做准备。要搞好这一训练,必须对比赛的对手、环境、条件等方面做出详细的了解与分析。根据分析研究的结果来安排训练,使运动员习惯于比赛的特殊情况,同时训练的内容应尽可能与面临的比赛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相似。(4)想象练习:指运动员运用技术和身体练习所产生的感觉,结合教练员的讲解与示范在头脑中形成的动作表象与概念,来强化运动技术、战术的学习,并改进和巩固有关练习。
五、小结
通过对心理训练的目的、作用、方法、特点、注意事项等的介绍和分析,我们知道了心理训练在排球训练与比赛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面对21世纪,对排球运动员的规格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练员必须转变教学训练观念,改革训练体系,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才能适应排球运动的发展,才能适应性21世纪对捧球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增强等.学校心理学辅导研究[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
[2]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
[3]朱来朝等.体育运动心理训练法[M].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1)
[4]麦克.德磊.铸就冠军心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6
[5]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