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的管理方法。企业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容易在编制、审批、执行以及反馈过程中遇到问题。本文旨在整理学术界已有对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为管理层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全面预算管理 问题 对策
一、概述
全面预算管理是通过预算对企业内部各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的管理方法。然而在企业在实际推行全面预算过程中,却容易在某些环节出现问题。本文采用文献法,对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措施进行了梳理,结合自己的观点,以期用“问题—措施”的结构为管理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二、全面预算在企业推行的重要性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主要方法。作为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的一种的管理工具,其具体作用如下:
贯彻落实企业的战略目标。细化公司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量化公司整体经营活动一系列的计划。
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实现稀缺资源效率最大化的效益。
加强风险控制规避风险。通过寻找经营活动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的差距,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
促进企业内部的沟通协调。在预算编制过程,加强各部门的联系沟通,促进各个部门责任人了解本部门与企业总体以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
为绩效考核提供有效指标。通过将最终绩效与预期成果进行对比,找到公司本年竞争力和薄弱环节,为下一年度预算编制做参考。
有利于节约成本。根据多方信息预测当年的计划,加强对费用支出的控制,降低公司的营运成本。
三、全面预算在企业推行中容易遇到的问题
(一)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易遇到的问题。财务部门是预算编制的主要执行者,在实际中除财务部门以外其他部门的参与度偏低,易导致预算与实际出现脱节的情况。由于在前期预算管理权责利不匹配,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各部门执行预算的积极性。
(二)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易遇到的问题。在预算指标的分解到各部门和个责任人的过程中,由于分工不明确,或者相关人员给与的关注度不够,容易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如同一纸空文。
(三)在管理者层面上易遇到的问题。企业管理者是核心领导人,他们对全面预算管理给与的支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面预算管理最终能否有效地推行。但当前在中国企业中,仍有不少管理者对全面预算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将全面预算等同于局部预算,影响了全面预算作业的发挥。
(四)在制度层面上易遇到的问题。由于全面预算管理在中国的推行的时间还不够长,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同时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预算考核等各个环节也不够成熟。并且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也无法得到有效的调动。
四、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度。在企业上下营造一种高度重视企业预算管理的氛围,让每一个员工清楚地意识到企业对贯彻落实全面预算的决心之深和力度之大。同时通过鼓励引导员工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来,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从内心接受认可全面预算管理。
(二)将全面预算管理与战略管理切实结合起来。为了避免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偏离企业最终的战略目标,在财务部门编制预算之前,就应将企业战略目标、长期计划、实际执行和员工个人目标联系起来,达到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一致性的效果。
(三)在实施过程中,重视对过程的控制。上级部门或者相关责任人需要加强对预算指标是否得到有效落实进行动态监控。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对各项指标进行及时监控,如分级控制、垂直管理、横向交叉、逐级负责。
(四)在年度末,重视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考评。奖惩分明,对于执行效果好的部门或者个人,应该予以及时的鼓励和表彰,起到激励作用,营造出有利于全面预算管理推行的良好氛围。如果发现执行效果与预期出现重大偏差的情况,应该第一时间找出问题,落实到具体的责任部门和负责人,分析具体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作为第二年在实施新一轮的全面预算管理的注意事项。
(五)在制度上,建立预算预警机制。为避免在企业运行过程中遇到突发状况而打乱正常的运行秩序,企业应该建立健全预算预警机制。如预算内事项预警、预算外事项预警和反常事项预警。一旦出现任何反常的预兆,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五、结论
通过以上对全面预算管理在实施过程中易遇到的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法的整理,笔者自己对全面预算管理也有了新的认识。任何具有生命力的新事物从出现到普及都是一個需要不断调整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的新问题,但要抱着前途是光明的态度,去应对曲折道路过程中的挑战。并且,除了以上提到的解决措施之外,全面预算管理的成功推行还有赖于“天时地利人和” 这三个因素的共同实现。“天时”即拥用一个成熟适宜的大环境,使得全面预算管理成为各个企业的常态。“地利”即 企业已经具备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期准备。“人和”即管理者和公司全体员工真正接受认可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只有当这三个因素都满足时,才能真正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战略目标、增强市场竞争力,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雅惠.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1(5).
[2]王珍.试论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途径[J].当代经济, 2013(2).
[3]刘文英.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 [J].财经界(学术版),2013(4).
[4]于增彪,粱文涛.现代公司预算编制起点问题的探讨-兼论公司财务报告的改进[J].会计研究,2003(3).
关键词 全面预算管理 问题 对策
一、概述
全面预算管理是通过预算对企业内部各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的管理方法。然而在企业在实际推行全面预算过程中,却容易在某些环节出现问题。本文采用文献法,对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措施进行了梳理,结合自己的观点,以期用“问题—措施”的结构为管理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二、全面预算在企业推行的重要性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主要方法。作为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的一种的管理工具,其具体作用如下:
贯彻落实企业的战略目标。细化公司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量化公司整体经营活动一系列的计划。
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实现稀缺资源效率最大化的效益。
加强风险控制规避风险。通过寻找经营活动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的差距,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
促进企业内部的沟通协调。在预算编制过程,加强各部门的联系沟通,促进各个部门责任人了解本部门与企业总体以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
为绩效考核提供有效指标。通过将最终绩效与预期成果进行对比,找到公司本年竞争力和薄弱环节,为下一年度预算编制做参考。
有利于节约成本。根据多方信息预测当年的计划,加强对费用支出的控制,降低公司的营运成本。
三、全面预算在企业推行中容易遇到的问题
(一)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易遇到的问题。财务部门是预算编制的主要执行者,在实际中除财务部门以外其他部门的参与度偏低,易导致预算与实际出现脱节的情况。由于在前期预算管理权责利不匹配,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各部门执行预算的积极性。
(二)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易遇到的问题。在预算指标的分解到各部门和个责任人的过程中,由于分工不明确,或者相关人员给与的关注度不够,容易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如同一纸空文。
(三)在管理者层面上易遇到的问题。企业管理者是核心领导人,他们对全面预算管理给与的支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面预算管理最终能否有效地推行。但当前在中国企业中,仍有不少管理者对全面预算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将全面预算等同于局部预算,影响了全面预算作业的发挥。
(四)在制度层面上易遇到的问题。由于全面预算管理在中国的推行的时间还不够长,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同时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预算考核等各个环节也不够成熟。并且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也无法得到有效的调动。
四、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度。在企业上下营造一种高度重视企业预算管理的氛围,让每一个员工清楚地意识到企业对贯彻落实全面预算的决心之深和力度之大。同时通过鼓励引导员工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来,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从内心接受认可全面预算管理。
(二)将全面预算管理与战略管理切实结合起来。为了避免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偏离企业最终的战略目标,在财务部门编制预算之前,就应将企业战略目标、长期计划、实际执行和员工个人目标联系起来,达到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一致性的效果。
(三)在实施过程中,重视对过程的控制。上级部门或者相关责任人需要加强对预算指标是否得到有效落实进行动态监控。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对各项指标进行及时监控,如分级控制、垂直管理、横向交叉、逐级负责。
(四)在年度末,重视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考评。奖惩分明,对于执行效果好的部门或者个人,应该予以及时的鼓励和表彰,起到激励作用,营造出有利于全面预算管理推行的良好氛围。如果发现执行效果与预期出现重大偏差的情况,应该第一时间找出问题,落实到具体的责任部门和负责人,分析具体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作为第二年在实施新一轮的全面预算管理的注意事项。
(五)在制度上,建立预算预警机制。为避免在企业运行过程中遇到突发状况而打乱正常的运行秩序,企业应该建立健全预算预警机制。如预算内事项预警、预算外事项预警和反常事项预警。一旦出现任何反常的预兆,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五、结论
通过以上对全面预算管理在实施过程中易遇到的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法的整理,笔者自己对全面预算管理也有了新的认识。任何具有生命力的新事物从出现到普及都是一個需要不断调整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的新问题,但要抱着前途是光明的态度,去应对曲折道路过程中的挑战。并且,除了以上提到的解决措施之外,全面预算管理的成功推行还有赖于“天时地利人和” 这三个因素的共同实现。“天时”即拥用一个成熟适宜的大环境,使得全面预算管理成为各个企业的常态。“地利”即 企业已经具备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期准备。“人和”即管理者和公司全体员工真正接受认可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只有当这三个因素都满足时,才能真正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战略目标、增强市场竞争力,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雅惠.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1(5).
[2]王珍.试论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途径[J].当代经济, 2013(2).
[3]刘文英.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 [J].财经界(学术版),2013(4).
[4]于增彪,粱文涛.现代公司预算编制起点问题的探讨-兼论公司财务报告的改进[J].会计研究,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