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国史学一般被称为中国的当代史学,这期间,中国史学取得了令人可喜的发展。科研机构不断增多,科研人员人数众多,形成了老中青的合理梯队;体制不断健全;成果极大丰富。但是也面临许多问题,特别是急需对那些久久困扰中国史学发展的问题,给予理性的解释,以便进一步认清形势,将中国史学推向世界,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兼容并包的新型史学。
马克思唯物主义史学
改革开放打破了僵化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体系,各项事业重新迸发出新的生命力。马克思唯物主义史学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新时期,仍然要坚持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指导,进一步深入研究、全面理解和合理运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相联系,摆脱历史公式的限制,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30年的发展,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其中的不足我们也不必讳言。今天的中国学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影响力正在一步步减弱,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容争辩。在今天的广大青年有谁还出口即讲马克思主义呢,那不老土吗?这与我们长期以来,将马克思主义以一种强迫性的政治政策予以灌输是有直接的关系的。此外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内部也有重大关系。比如借改革的春风,受西方史学理论的吹拂,在中国社会史领域,对其研究的重点,即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的讨论,掀起了一个发展的高峰。学界也趋于理性,基本上否定了“五种社会心态”的错误理论学说,大多数史家在史学研究和写作中自觉的避开这种单线性的、历史哲学式的思考,重新考量社会史领域中的那些重要概念。但这种努力视乎还不够,那种以坚持和捍卫唯物史观,实则根本违背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的文章仍时时出现,而且这些文章是出自史学界一些重要领导人之手就更值得我们警惕。一些学者曾给予了有力的回击,指出这些文章有几个共同的特点,“第一,从文风来说,都是“文革”式的大批判文章……第二,从论说的方法来看,都是不摆事实,不讲道理,不允许讨论,开宗明义便明确指出“否定即反动”,定性为意识形态问题甚至政治问题,然后运用权势将对方一棍子打死,第三,从内容来说,都是自命为诠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当然权威,拥有判定别人学术观点生死的权力,都不针对对方的观点做具体的探讨。”批评可谓一针见血,他引用顾颉刚先生批评汉代经史“大儒”功媚取荣的话说,“他们哪里是在做学问?他们是在求取功名利禄!”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衰落不仅出于外部,而且还出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阵营内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能否在未来的史学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看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能否沉下心来,做一些扎实有效的基础工作。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
上世纪80年代我们将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作为一个历史学二级学科的,从中也能体会的二者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了。长期以来,史学史的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史学理论的研究上却相对滞后,反过来制约了史学史的研究和发展。“中国史学史研究要继续前进,基础理论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中国史学史是一门理论思维较强的学科,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没有良好的理论修养,它的进展终究要受到很大的局限。某种意义上说,对科学理论的掌握和运用,既是我们史学史研究取得新的突破的关键,又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其实,这又何止仅仅是对史学史是这样呢,就是其他的学科,对理论同样也是有相当要求的。
瞿林东先生主编的《中华大典?历史典?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分典》将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分成三部分,及历史理论,史学理论和史学史。这实际上是采用了陈启能等人的理论,将历史学理论分为史学理论和历史理论两部分,据说这已经被国内大多数的史家所承认。其中历史理论分为天人、古今、地理、时势、华夷、兴亡、分封、正统、借鉴、风俗、人物等12个方面;史学理论分为史学功用、史家修养、史学方法、史学批评等四个方面,共26个子目。长期的研究中,我们更多的是侧重于对历史理论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史学理论的研究,也就是对史学自身发展理论的研究。随着西方史学的传入,特别是西方的科学史学及其理论的译介,我们逐渐建起来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历史学学科体系。但是直到今天,我们的理论还不能和西方比肩。当然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对史学理论的研究不够重视。许多前沿的理论成果都是盲从于西方的,靠引进西方的史学理论成果来过日子。既没有对以往史学理论范式给予足够的批评性认识,又没有开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史学理论成果。比如对“欧洲中心论”的认识。19世纪时,历史学在欧洲被确定为一种求真的知识,并且以自然科学为蓝本,被构建为一门科学。在历史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过程中,它被深深的打上了“欧洲烙印”,这种烙印的核心材质就是欧洲的现代性以及由此所衍生的现代化理论。此时“欧洲中心论”成为欧洲史学中流行的一种公式,它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用语,而且是一个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用语。正因如此,它亦被称为“西方中心主义”或“西方中心论”。一般而言,“欧洲中心论”涵盖了所有认为欧洲人在过去和现在都比非欧洲人进步的优越的观点。
正如马克思所言,“把历史公式化的做法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因为极为相似的事情,在不同的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极为不同的结果”,“使用这种一般历史哲学理论的最大长处就在于他是超历史的”。 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依然任重而道远。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不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学科、理论方法以及在知识贡献上的世界学术格局严重失横’,‘欧洲中心论’在意识形态上对非西方世界的学术研究的影响难以彻底根除’。” 搭建平等的对话和竞争机制,建立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形成“多元主义”视角的价值评价体制已当务之急。
伴随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也面临着思想信仰的严重缺失,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严重失衡的现实。在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不同文化竞相角逐的的时代,如何认识我们古代悠久的文化成就,如何构建我国的现代史学理论体系,是摆在现代史家面前一项紧迫二艰巨的任务。
马克思唯物主义史学
改革开放打破了僵化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体系,各项事业重新迸发出新的生命力。马克思唯物主义史学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新时期,仍然要坚持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指导,进一步深入研究、全面理解和合理运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相联系,摆脱历史公式的限制,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30年的发展,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其中的不足我们也不必讳言。今天的中国学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影响力正在一步步减弱,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容争辩。在今天的广大青年有谁还出口即讲马克思主义呢,那不老土吗?这与我们长期以来,将马克思主义以一种强迫性的政治政策予以灌输是有直接的关系的。此外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内部也有重大关系。比如借改革的春风,受西方史学理论的吹拂,在中国社会史领域,对其研究的重点,即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的讨论,掀起了一个发展的高峰。学界也趋于理性,基本上否定了“五种社会心态”的错误理论学说,大多数史家在史学研究和写作中自觉的避开这种单线性的、历史哲学式的思考,重新考量社会史领域中的那些重要概念。但这种努力视乎还不够,那种以坚持和捍卫唯物史观,实则根本违背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的文章仍时时出现,而且这些文章是出自史学界一些重要领导人之手就更值得我们警惕。一些学者曾给予了有力的回击,指出这些文章有几个共同的特点,“第一,从文风来说,都是“文革”式的大批判文章……第二,从论说的方法来看,都是不摆事实,不讲道理,不允许讨论,开宗明义便明确指出“否定即反动”,定性为意识形态问题甚至政治问题,然后运用权势将对方一棍子打死,第三,从内容来说,都是自命为诠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当然权威,拥有判定别人学术观点生死的权力,都不针对对方的观点做具体的探讨。”批评可谓一针见血,他引用顾颉刚先生批评汉代经史“大儒”功媚取荣的话说,“他们哪里是在做学问?他们是在求取功名利禄!”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衰落不仅出于外部,而且还出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阵营内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能否在未来的史学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看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能否沉下心来,做一些扎实有效的基础工作。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
上世纪80年代我们将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作为一个历史学二级学科的,从中也能体会的二者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了。长期以来,史学史的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史学理论的研究上却相对滞后,反过来制约了史学史的研究和发展。“中国史学史研究要继续前进,基础理论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中国史学史是一门理论思维较强的学科,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没有良好的理论修养,它的进展终究要受到很大的局限。某种意义上说,对科学理论的掌握和运用,既是我们史学史研究取得新的突破的关键,又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其实,这又何止仅仅是对史学史是这样呢,就是其他的学科,对理论同样也是有相当要求的。
瞿林东先生主编的《中华大典?历史典?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分典》将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分成三部分,及历史理论,史学理论和史学史。这实际上是采用了陈启能等人的理论,将历史学理论分为史学理论和历史理论两部分,据说这已经被国内大多数的史家所承认。其中历史理论分为天人、古今、地理、时势、华夷、兴亡、分封、正统、借鉴、风俗、人物等12个方面;史学理论分为史学功用、史家修养、史学方法、史学批评等四个方面,共26个子目。长期的研究中,我们更多的是侧重于对历史理论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史学理论的研究,也就是对史学自身发展理论的研究。随着西方史学的传入,特别是西方的科学史学及其理论的译介,我们逐渐建起来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历史学学科体系。但是直到今天,我们的理论还不能和西方比肩。当然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对史学理论的研究不够重视。许多前沿的理论成果都是盲从于西方的,靠引进西方的史学理论成果来过日子。既没有对以往史学理论范式给予足够的批评性认识,又没有开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史学理论成果。比如对“欧洲中心论”的认识。19世纪时,历史学在欧洲被确定为一种求真的知识,并且以自然科学为蓝本,被构建为一门科学。在历史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过程中,它被深深的打上了“欧洲烙印”,这种烙印的核心材质就是欧洲的现代性以及由此所衍生的现代化理论。此时“欧洲中心论”成为欧洲史学中流行的一种公式,它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用语,而且是一个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用语。正因如此,它亦被称为“西方中心主义”或“西方中心论”。一般而言,“欧洲中心论”涵盖了所有认为欧洲人在过去和现在都比非欧洲人进步的优越的观点。
正如马克思所言,“把历史公式化的做法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因为极为相似的事情,在不同的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极为不同的结果”,“使用这种一般历史哲学理论的最大长处就在于他是超历史的”。 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依然任重而道远。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不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学科、理论方法以及在知识贡献上的世界学术格局严重失横’,‘欧洲中心论’在意识形态上对非西方世界的学术研究的影响难以彻底根除’。” 搭建平等的对话和竞争机制,建立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形成“多元主义”视角的价值评价体制已当务之急。
伴随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也面临着思想信仰的严重缺失,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严重失衡的现实。在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不同文化竞相角逐的的时代,如何认识我们古代悠久的文化成就,如何构建我国的现代史学理论体系,是摆在现代史家面前一项紧迫二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