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外账龄越短,追回款的可能性越大,
且追收的成本越低,企业需有及时追款的意识
我们处在现金为王的时代,资金链关系企业的生存。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及时回收海外货款至关重要。不过,政治动荡、市场波动、买方信用缺失等因素,都可能给外贸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企业因为一笔海外欠款收不回来而倒闭的例子并非空穴来风。
外贸企业面临哪些海外风险?什么情况下海外买方可能不付款?如何避免买方不付款及如何有效追收欠款?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华仕嘉尚资产管理公司海外事业部总监邢波。
货款难收很无奈
“外贸企业面临的风险很复杂。从2008年金融危机、欧债危机、迪拜主权债务危机,到阿拉伯之春,以及一个人口仅有100万的岛国塞浦路斯,近期出台的财政拯救计划都引起了全球股市震荡。这些都直接影响海外买方的付款能力及支付意愿。外贸出口企业近几年可谓是一路荆棘,如履薄冰。”邢波说,“除了社会经济动荡、市场价格波动这些客观环境使海外买方支付能力的下降,海外买方人员的更替、管理层继续经营意愿下降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出口商货款无处寻。”
此外,国际贸易的交易流程本身就涉及诸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意味着风险、权利和义务的转移。流程具体来说可以分为物流、现金流和单据流,分别对应物流风险、支付风险和单据风险。
“就单据流来说,信用证支付方式下,单据流独立于物流,即银行见单据付款,不管货物有没有问题,因而导致信用证欺诈的发生。即使经验丰富的老外贸,交易中也会十分谨慎。”邢波告诉记者。
贸易风险具有复杂性,而在这些风险之下呈现出的买方拒付情况也是五花八门。
记者了解到,国际风云变幻情况下,不管是出口企业还是投资项目,对于国外局势的关注都是排在第一位的。比如美国和欧盟进一步加大对伊朗银行和石油出口的制裁,导致伊朗货币里亚尔兑美元的汇率跌至历史低点,不仅伊朗买方因货币贬值无法支付以美元计价的货款,伊朗的个别银行也因为制裁或外汇短缺无法履行付款义务。国内的出口企业虽然用信用证结算,也面临无法收到货款的风险。
邢波还举了一个例子,利比亚内战期间,当地一些买方以公司经营受影响、店铺受损为由拖欠国内出口商货款。“但经过我们介入调查,发现买方资金情况良好,仓库货物没有受损,通过交涉,迫使利比亚买方在内战结束前支付了货款。”
“以质量问题为借口的买家不付款,也应引起中国企业的注意。”邢波说。目前中国产品质量还不稳定,市场好时,产品畅销,买方不太在意少量残品的存在,而一旦市场变差导致库存积压,或者买方找到更好的供货商时,便开始挑剔产品质量问题,拖着不付款。
还有更让人气愤的例子,埃及一位汽配买家借口说自己出车祸住院,3个月后付款。但3个月后,该买家杳无音信。最后经过调查,发现这位买家并没有出车祸,而是利用这段时间转移了资产,关闭店铺,跑路了。中国企业把最宝贵的追收时间留给了买方,善意被利用。这样的例子层出不穷。
“出口企业经常将国内人情事理错用在国际业务往来中,殊不知,在金融危机期间,即使很多国外买方有付款能力,也会以经济环境为借口,拖欠货款,或与国内企业达成分期付款协议。” 邢波称,因为出口企业没有了解买方的真实情况,而不得不接受运营资源被利用的现实。
及时处理减损失
事前对买方情况的了解能帮助中国企业知己知彼。邢波说,“需要防范的是,谈生意的和最后与你签合同的并不是同一家公司。比如中国一家企业跟土耳其一家有一定规模的公司签订合同,但在签合同时,土耳其这家公司将名字换成了另外一个,当时中国企业并没有在意。出现风险后,发现合同上的是一家离岸公司,没有资产,依靠法律手段都没办法挽回损失。因此,查阅资信报告是掌握海外买方基本情况的一种方式,包括工商登记注册的名称、老板是谁等。”
虽然现在出口企业都开始重视事前的风险识别,但出现风险后如何应对,这不仅是对企业管理水平和意识的考验,而且决定着损失减少的程度。
“一旦买方产生欠款,企业要及时处理,这里的处理即包括积极自追,也包括在自追无效后的及时委托第三方介入。”邢波建议,企业不妨建立一个管理体系,即账龄达到3个月,便可出具书面的催讨函,给对方一个明确的期限。该期限后如果买方还是不付款,应当考虑找专业的公司和机构及时介入。
“以我们的经验来看,账龄越短,追回款的可能性越大,而且追收的成本越低。” 邢波表示,不及时追收欠款,不仅会降低追收效果,还可能会因账龄超过了海外买方所在地的诉讼时效,导致法律手段都无能为力。比如一家中国企业产品出口到波兰,给了对方3年的还款时间,结果3年后去追讨时,发现已经过了当地2年的诉讼时效。
而现实的情况是,目前中国企业追收的比例很低,处理风险的意识不强,不像发达国家那样,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将损失控制在较小范围内。据了解,美国债权人通过第三方追收的概率达到40%左右,远高于中国企业委托案件的追收款比例。
寻求专业“外援”
中国企业跟海外买家催款,凭企业一己之力成功追回的概率不大,买方可能会有恃无恐。而通过第三方介入追收是一个选择。
“跟企业相比,第三方公司知道债务人的软肋在哪里,知道如何利用当地司法环境等合理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比如在美国,诉讼记录会出现在信用评级机构的资信评级报告中,多个诉讼记录会影响买方的信用等级,造成买方融资成本增加或者融资困难。”邢波说。
银行资金实力雄厚,商业保理公司现在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后发展速度会很快。这会不会侵蚀掉从事海外商账追收公司的市场份额?
对此,邢波表示,风险客观存在,中国的出口额已名列前茅,海外拖欠情况普遍存在。“现在政策性的信用保险机构已有很大的市场覆盖率,但是许多中小企业仍然需要类似我们这样的公司帮助他们解决海外遇到的问题。我们在全球拥有广阔的海外网络,坚持无效果不收费,能为外贸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且追收的成本越低,企业需有及时追款的意识
我们处在现金为王的时代,资金链关系企业的生存。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及时回收海外货款至关重要。不过,政治动荡、市场波动、买方信用缺失等因素,都可能给外贸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企业因为一笔海外欠款收不回来而倒闭的例子并非空穴来风。
外贸企业面临哪些海外风险?什么情况下海外买方可能不付款?如何避免买方不付款及如何有效追收欠款?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华仕嘉尚资产管理公司海外事业部总监邢波。
货款难收很无奈
“外贸企业面临的风险很复杂。从2008年金融危机、欧债危机、迪拜主权债务危机,到阿拉伯之春,以及一个人口仅有100万的岛国塞浦路斯,近期出台的财政拯救计划都引起了全球股市震荡。这些都直接影响海外买方的付款能力及支付意愿。外贸出口企业近几年可谓是一路荆棘,如履薄冰。”邢波说,“除了社会经济动荡、市场价格波动这些客观环境使海外买方支付能力的下降,海外买方人员的更替、管理层继续经营意愿下降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出口商货款无处寻。”
此外,国际贸易的交易流程本身就涉及诸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意味着风险、权利和义务的转移。流程具体来说可以分为物流、现金流和单据流,分别对应物流风险、支付风险和单据风险。
“就单据流来说,信用证支付方式下,单据流独立于物流,即银行见单据付款,不管货物有没有问题,因而导致信用证欺诈的发生。即使经验丰富的老外贸,交易中也会十分谨慎。”邢波告诉记者。
贸易风险具有复杂性,而在这些风险之下呈现出的买方拒付情况也是五花八门。
记者了解到,国际风云变幻情况下,不管是出口企业还是投资项目,对于国外局势的关注都是排在第一位的。比如美国和欧盟进一步加大对伊朗银行和石油出口的制裁,导致伊朗货币里亚尔兑美元的汇率跌至历史低点,不仅伊朗买方因货币贬值无法支付以美元计价的货款,伊朗的个别银行也因为制裁或外汇短缺无法履行付款义务。国内的出口企业虽然用信用证结算,也面临无法收到货款的风险。
邢波还举了一个例子,利比亚内战期间,当地一些买方以公司经营受影响、店铺受损为由拖欠国内出口商货款。“但经过我们介入调查,发现买方资金情况良好,仓库货物没有受损,通过交涉,迫使利比亚买方在内战结束前支付了货款。”
“以质量问题为借口的买家不付款,也应引起中国企业的注意。”邢波说。目前中国产品质量还不稳定,市场好时,产品畅销,买方不太在意少量残品的存在,而一旦市场变差导致库存积压,或者买方找到更好的供货商时,便开始挑剔产品质量问题,拖着不付款。
还有更让人气愤的例子,埃及一位汽配买家借口说自己出车祸住院,3个月后付款。但3个月后,该买家杳无音信。最后经过调查,发现这位买家并没有出车祸,而是利用这段时间转移了资产,关闭店铺,跑路了。中国企业把最宝贵的追收时间留给了买方,善意被利用。这样的例子层出不穷。
“出口企业经常将国内人情事理错用在国际业务往来中,殊不知,在金融危机期间,即使很多国外买方有付款能力,也会以经济环境为借口,拖欠货款,或与国内企业达成分期付款协议。” 邢波称,因为出口企业没有了解买方的真实情况,而不得不接受运营资源被利用的现实。
及时处理减损失
事前对买方情况的了解能帮助中国企业知己知彼。邢波说,“需要防范的是,谈生意的和最后与你签合同的并不是同一家公司。比如中国一家企业跟土耳其一家有一定规模的公司签订合同,但在签合同时,土耳其这家公司将名字换成了另外一个,当时中国企业并没有在意。出现风险后,发现合同上的是一家离岸公司,没有资产,依靠法律手段都没办法挽回损失。因此,查阅资信报告是掌握海外买方基本情况的一种方式,包括工商登记注册的名称、老板是谁等。”
虽然现在出口企业都开始重视事前的风险识别,但出现风险后如何应对,这不仅是对企业管理水平和意识的考验,而且决定着损失减少的程度。
“一旦买方产生欠款,企业要及时处理,这里的处理即包括积极自追,也包括在自追无效后的及时委托第三方介入。”邢波建议,企业不妨建立一个管理体系,即账龄达到3个月,便可出具书面的催讨函,给对方一个明确的期限。该期限后如果买方还是不付款,应当考虑找专业的公司和机构及时介入。
“以我们的经验来看,账龄越短,追回款的可能性越大,而且追收的成本越低。” 邢波表示,不及时追收欠款,不仅会降低追收效果,还可能会因账龄超过了海外买方所在地的诉讼时效,导致法律手段都无能为力。比如一家中国企业产品出口到波兰,给了对方3年的还款时间,结果3年后去追讨时,发现已经过了当地2年的诉讼时效。
而现实的情况是,目前中国企业追收的比例很低,处理风险的意识不强,不像发达国家那样,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将损失控制在较小范围内。据了解,美国债权人通过第三方追收的概率达到40%左右,远高于中国企业委托案件的追收款比例。
寻求专业“外援”
中国企业跟海外买家催款,凭企业一己之力成功追回的概率不大,买方可能会有恃无恐。而通过第三方介入追收是一个选择。
“跟企业相比,第三方公司知道债务人的软肋在哪里,知道如何利用当地司法环境等合理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比如在美国,诉讼记录会出现在信用评级机构的资信评级报告中,多个诉讼记录会影响买方的信用等级,造成买方融资成本增加或者融资困难。”邢波说。
银行资金实力雄厚,商业保理公司现在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后发展速度会很快。这会不会侵蚀掉从事海外商账追收公司的市场份额?
对此,邢波表示,风险客观存在,中国的出口额已名列前茅,海外拖欠情况普遍存在。“现在政策性的信用保险机构已有很大的市场覆盖率,但是许多中小企业仍然需要类似我们这样的公司帮助他们解决海外遇到的问题。我们在全球拥有广阔的海外网络,坚持无效果不收费,能为外贸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