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女性——斯嘉丽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wu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的著名小说《飘》的故事背景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南北战争是实际上代表了旧的农庄文化对现代工业革命两种不同社会发展状态下的意思形态对立。女主人公斯嘉丽正是处于这个时代洪流中的一名女性,她的坚强、她的性格、她对事物的认知使她区别于同时代的绝大多数女性,而不是随着旧时代的逝去被无情的埋葬。她选择了独立,像男人那样去拼搏,最终她成功了。但是由于旧时代对于女性的禁锢,她生存得无比艰辛,她的抗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关键词:南北战争;女性;《飘》;斯嘉丽
  一、斯嘉丽的时代背景及社会生存设定
  美国南北战争即美国内战。这场美国北方联邦政府各州与南方邦联政府各州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因,源于美国南北两方之间在科学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和地理等诸多方面的差异。1860年前后,大多数美国人已经将南方看作一个贵族的农业社会而北方是一个民主的和商业的社会,两者的不同不仅体现在政治和经济上,也体现在道统伦理上。从意识形态上来看,拥抱大规模民主的工业革命和工业化浪潮及废除奴隶制度是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思想根源。1861年,共和党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引发南方的脱离。由于相当部分共和党员在奴隶制度上的强硬态度和南方在政府中势力的削弱的交替影响,终于促使南卡莱罗纳州率先宣布脱离联邦,最终导致其他南方诸州的脱离。这时,内战已经不可避免。
  小说《飘》正是在美国南北战争的宏伟背景下诞生,小说的原英文书名《Gone with the wind》有消逝与渺茫之意,正是表述了南方旧式农庄文明及其相关生活方式的消亡与飘逝,中文版翻译时正是取其意命名为《飘》。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部伟大的小说一直位居美国甚至世界畅销书的前列。截止70年代末期,小说己被译成27种文字,在全世界的销售量也逾2000万册。美国南北战争,实际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与旧式农耕文明、奴隶制度冲突的集中体现,是新旧文明更替的必然历史过程,其积极意义打破了制约美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农奴制度,解放人权,成立了一个更民主、更强大、更尊崇人权的美国,为现代美国的科技、政治、文化、经济、教育等各方面的领先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黑奴制度的废除,为后世美国因人性解放而被激发的人性自由与潜力成为世界强国具有根本意义。在小说《飘》中,作为南方种植园捍卫者的斯嘉丽身上表现出得种种对人性束缚的抗争却偏偏有了北方解放意识的标记,其实正是作者对于南北战争意义的本来理解。 “林肯认为只要他能够拯救联邦,就可以阻止奴隶制度的蔓延,这样一来奴隶制度终会消失。可是,假如联邦失败了,奴隶制度就可能延续好几百年。”[1]
  二、红土地下的南方女性
  斯嘉丽生活在美国内战前的南方种植园。佐治亚是一片新开垦的红土地,工业文明还远未深入到这片土地,棉花的种植和采摘以及随之而来的滚滚钱财是居民的全部生活。这里维持着表面的优雅华丽,残存着骑士时代的影子,而生活在这片红土地的妇女都如同娇嫩的花朵,紧紧依附于男人,成为这个男性世界的装饰品。她们承受着来自男性和女性自身的双重压制,处于附属的社会地位,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男权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女性并支配她们。妇女被禁锢在家庭里,失去了经济自主能力,她们获得社会地位和经济保障的惟一出路是结婚生子。并且男性在精神上也压制女性,他们可以迁就妇女,满足她们的各种有关家庭琐事的小要求,但一旦她们有了独立的见解,他们就会感到恐慌,竭力加以压制。由此可见,19世纪中叶的美国南方,男性对女性的爱护是像对待宠物一般的爱护,他们的宽容也是以不动摇男性中心地位为前提的。《飘》中的斯嘉丽被所有人——包括被她保护的女人认为她超越了“她应有的本分”。当斯嘉丽战胜男人们,成功地经营了锯木场,却感觉“似乎觉得他们作为男性在联合起来反对她”。[2]可悲的是,妇女在常年的潜移默化中不仅接受了男性给她们的社会定位,而且成为这种秩序的最坚定捍卫者。生活在美国南方的母亲们充当了礼教的执行者,也压制着年轻姑娘们本性的发展。
  三、斯嘉丽的抗争
  斯嘉丽是一个有着鲜明的个性,充满魅力的人物形象。她有着倔强自由顽强的个性,不顾礼法的约束,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在面对任何困难的时候,斯嘉丽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和坚强,都令人叹为观止。斯嘉丽还拥有一泄无余的热情和倔强执拗暴烈的性格。并且她聪明能干,办事果断,雷厉风行。斯嘉丽的存在,让整个亚特兰大上流社会为之侧目,让女人嫉妒,让男人自卑。最后,斯嘉丽的有责任有担当也让人钦佩。当南北战争失败后,很多曾经养尊处优的人都无法养活自己,包括阿希里,包括斯嘉丽的妹妹们,他们的生存全都依靠斯嘉丽的奋力拼搏。至此,斯嘉丽完全拥有了男性的特质,甚至远远强过弗兰克等一般男性,斯嘉丽成了完全不需要依赖男性的独立女性,甚至还能展开羽翼来庇护别人,包括男人。尽管作者也许不是狂热的女权主义者,但是斯嘉丽的存在,却是对女权主义绝好的诠释。当然,斯嘉丽也并不是一个符合女权主义者想象的完美的新女性,在拥有这些反传统的先进特质的同时,斯嘉丽的身上也存在如骄横、妒忌、贪婪、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等罪恶之源。但正是这些优点和缺点的并存,造就了斯嘉丽一生敢爱敢恨、敢于追求、敢于向传统抗争,她成功、曲折、获得、失去……活出了这样一个血肉丰满、生动现实的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杨生茂. 美国南北战争资料选辑[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
  [2]玛格丽特·米切尔. 乱世佳人(飘)[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其他文献
是光归纳到山脚rn将暮色层层垫起rn月光隔着黑色的云rn走上屋顶rn失去阳光下的包装rn万物显得宁静而简单rn远处灯火亮着rn是谁打开思绪的匣子rn彻夜未眠rn当星星垒起地平线rn
王一平是B大学古典文学组的教授.他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届研究生.之前,他在一座电子管工厂里当工人,做一些电子小零件.墙上的挎包里总是放一本“之乎者也”的古书,他旁边
摘 要:模糊语言在生活中广为使用。本文介绍模糊限制语及其分类,对其给人际交流带来的正负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模糊限制语在语用中对人际交流的影响,以便我们在日常的交流对话中能更好的措辞。  关键词:模糊限制语;人际交流  模糊语言是在扎德提出模糊集理论之后被认识的。莱考夫解释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感兴趣的模糊集,其函数不是原始的。”通过分析模集,莱考夫认为模糊性可以在正式的语义学中对其进
英语课堂教学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是"学生学到什么"和"学生怎么学"。"学生学到什么"也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即通过课堂教学,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等目标的达成度。"学生怎么学"即学生达成以上目标的过程方法,是否学得轻松、学得愉悦。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学生的课堂体验,是教学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构成一种理想课堂的和谐文化。  因此,教师在
现代湖南籍的女作家数量较多,她们的文化作品极大的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学,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作家如陈衡哲、谢冰莹、白薇、丁玲等,给现代文坛注入了
没敢走城门,那二是翻过西南角的城墙豁子出城来的.rn城墙是土城墙,四面环了护城河,四个城门:东面叫承旭门,西面叫承泽门,南称永太门,北称永平门.清朝嘉庆年间起的城墙.
目的:对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和糖类抗原724(CA724)浓度水平的变化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病情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在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
昨夜我梦见一些蝴蝶rn翩跹在一种熟悉而陌生的气息中rn翼大如被成功地阻止了rn一个夜晚的睡眠rn而梦之外rn蝴蝶与蝴蝶周旋rn在花朵与花朵之间四季为春rn灵敏的触须探向古老的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如果对外语有兴趣,他们就会发挥主动性去学习。学生的主动性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关键词】外语 学习动机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125-02  学习动机在学生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本文就探讨教师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培
摘 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直接决定着译作是否成功,所以译者的主体性是不可忽视的。受到阐释学理论的启发,作者认为译者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这两方面。本文旨在对译者的主体性进行界定,使其有选择原文和翻译标准的权力,让译者主体性得到社会的认可。  关键词:主体性;阐释学;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一、引言  近年来,对于译者的研究都集中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及其在目标语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