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专业领域过窄、知识结构单一、科研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不利于研究生独立性、创新性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阻碍了研究生创新科研成果的产生。因此,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实行导师组和双导师制,以科研课题为纽带,产、学、研合作,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双导师制;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157-02
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专业硕士教育与学术性硕士教育有所不同,其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领域坚实基础理论和宽广专业知识,具有复合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信息的获取能力,具有创新精神以及创新素质与能力,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我国专业硕士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距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在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工科类专业硕士教育应该如何加快发展,如何在数量增长的同时,保证并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质量,使工科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当前工科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各院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一直在探索建立以提高全面素质为目标的培养模式,在提高其创新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做了大量的改进,但在新的科技发展的形势下、在市场经济的要求下,工科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领域过窄,知识结构单一,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是当前工科专业发展的显著特点。知识时代的学科交叉性要求专业硕士研究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课程学习是研究跟踪新理论、学习新知识、培养新技能、训练新方法的知识储备和智力开发过程。课程学习的知识将直接影响到课题工作的开展,是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源泉,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质量。因此,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既要有一定的基础性和专业性,又要有一定的前沿性、综合性和交叉性。但是一直以来,研究生课程在专业硕士培养中的作用并未真正发挥出来,一是教学内容陈旧,专业基础课达不到“厚”、“实”的要求,专业课、选修课达不到“精”、“深”、“宽”的要求,体现不出前沿性,不能反映学科前沿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二是课程体系不尽合理,课程教育的规范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尚达不到要求;三是教学方式以及考试方法等都难以摆脱本科教育的痕迹,使之在实际上成为了本科教育的延续,忽略了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四是还未形成鼓励研究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机制,不利于研究生独立性、创新性的培养,严重阻碍了研究生创新科研成果的产生。
2.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弱,科研素质不高。专业学位是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其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論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以及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还应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使他们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锻炼,在理论水平、实践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上一个台阶,这样才能使他们毕业进入社会后能尽快地适应环境。然而,目前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教育的现状却并不令人乐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目前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大都在培养体系中对理论教学和论文研究这两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要求,而对实践能力培养的环节却没有明确的规定,使得实践性环节的目标无法实现。另一方面,由于研究生连年扩招,造成实验室、设备相对缺乏,硬件设施难以满足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校企联合培养无疑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但现实是当前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企业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追求的是生产利益的最大化。在当前社会诚信缺失、员工跳槽频繁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许多管理者重视的是直接的、看得见的利益,缺乏人才培养意念和责任以及长效的战略思考,一般不愿意承担人才培养这项社会责任,不愿意投入人力、财力和精力进行产学合作。研究生到企业实践,虽然可以作为廉价的劳动力,但这种劳动力综合素质还不高,这大大削弱了企业对他们的认同感,因此,在当前市场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企业对产学合作抱冷淡的态度。基于此,必须造就一个新型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使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后获得相应回报,把企业参与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转化为系于企业切身利益的主动行为和自主行为,才能切实有效地增强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科研素质。
3.师资队伍不尽合理,难以满足高水平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近年来,虽然各高校都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但师资队伍建设远远赶不上研究生的发展速度,尤其是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实际上还普遍采用单一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单一导师的知识面、思维方式受到单一学科的限制,难以培养出综合、交叉学科方向的人才。尤其是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这种培养模式更难以造就大批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因此,目前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要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就必须在师资建设和培养模式上下功夫,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水平。
二、工科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
针对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按照“产学研用”的原则,在课程设置、导师配置和科研实践等方面做了改革探索实践。
1.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以机电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主要对象,构建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按照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对原来陈旧、单调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合并、压缩、更新、优化,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题,形成贯穿于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的新的教学内容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在强调打好坚实基础的前提下,突出研究方向,做到基础性、系统性和应用性的有机结合。增加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相应减少一些偏冷的课程或内容,以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研究生结合课题和自身特点跨学科选修课程。
开设一门综合实践课程,由科研和企业生产经验丰富的老师组成教学小组承担,结合实际案例,传授科研以及产品研发的经验。同时邀请一些有经验的相关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授课——很多科研和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也乐于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很多直接来源于工程实践第一线的经验知识,有利于将来很快适应工作,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整体上,压缩了理论教学课时,以前需要一个学年上完理论课,现在一个学期基本上完,这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深入企业调研、更早投入到课题研究中。
2.实行导师组培养模式。由具有不同学术背景、不同知识结构和不同专业研究方向的教师共同指导研究生,改变过去单一导师指导所带来的知识面不宽、专业领域过窄等缺陷,使研究生接触到本学科较广的知识领域,保证研究生的培养立足于该学科的整体水平,而不是仅仅立足于某一位导师的研究领域和水平。同时,导师组制有利于研究生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导师组指导一个学科或专业的研究生,不仅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生的惰性,增大其竞争性和学习压力,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
3.采用双导师制。学校与相关企业建立全面的合作伙伴关系,实行研究生与学校导师组、企业导师组之间的三方交流机制,加强指导老师与企业的直接联系,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識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
4.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以现有的校企合作的省部级项目和横向课题为纽带,深入生产现场,研究当前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中的管理和技术现状,以及存在的技术难题,研究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掌握课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完成科研任务。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了解产品研发和生产的全过程,掌握研发和生产需要具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提高了理论和科研水平。
三、结束语
产、学、研结合的校企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和新产品开发,提高其市场竞争力,而学校通过科研与教学的方式,老师既得到了助手,又锻炼和培养了学生,形成双赢的有利局面。这是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方面进行的深层次探索,为优化工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理论教学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我们还将对本项研究持续进行下去,在新形势下,不断完善和更新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文科.地方本科院校加快发展专业硕士教育的必要性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
[2]徐志文,詹伟达,唐雁峰.工程创新实践教学平台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3).
[3]郝秀清,郭宗和.机械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5).
[4]杨克,李云飞.产学合作中基于利益契合点的企业参与激励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2,(5).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双导师制;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157-02
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专业硕士教育与学术性硕士教育有所不同,其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领域坚实基础理论和宽广专业知识,具有复合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信息的获取能力,具有创新精神以及创新素质与能力,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我国专业硕士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距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在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工科类专业硕士教育应该如何加快发展,如何在数量增长的同时,保证并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质量,使工科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当前工科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各院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一直在探索建立以提高全面素质为目标的培养模式,在提高其创新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做了大量的改进,但在新的科技发展的形势下、在市场经济的要求下,工科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领域过窄,知识结构单一,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是当前工科专业发展的显著特点。知识时代的学科交叉性要求专业硕士研究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课程学习是研究跟踪新理论、学习新知识、培养新技能、训练新方法的知识储备和智力开发过程。课程学习的知识将直接影响到课题工作的开展,是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源泉,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质量。因此,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既要有一定的基础性和专业性,又要有一定的前沿性、综合性和交叉性。但是一直以来,研究生课程在专业硕士培养中的作用并未真正发挥出来,一是教学内容陈旧,专业基础课达不到“厚”、“实”的要求,专业课、选修课达不到“精”、“深”、“宽”的要求,体现不出前沿性,不能反映学科前沿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二是课程体系不尽合理,课程教育的规范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尚达不到要求;三是教学方式以及考试方法等都难以摆脱本科教育的痕迹,使之在实际上成为了本科教育的延续,忽略了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四是还未形成鼓励研究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机制,不利于研究生独立性、创新性的培养,严重阻碍了研究生创新科研成果的产生。
2.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弱,科研素质不高。专业学位是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其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論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以及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还应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使他们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锻炼,在理论水平、实践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上一个台阶,这样才能使他们毕业进入社会后能尽快地适应环境。然而,目前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教育的现状却并不令人乐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目前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大都在培养体系中对理论教学和论文研究这两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要求,而对实践能力培养的环节却没有明确的规定,使得实践性环节的目标无法实现。另一方面,由于研究生连年扩招,造成实验室、设备相对缺乏,硬件设施难以满足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校企联合培养无疑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但现实是当前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企业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追求的是生产利益的最大化。在当前社会诚信缺失、员工跳槽频繁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许多管理者重视的是直接的、看得见的利益,缺乏人才培养意念和责任以及长效的战略思考,一般不愿意承担人才培养这项社会责任,不愿意投入人力、财力和精力进行产学合作。研究生到企业实践,虽然可以作为廉价的劳动力,但这种劳动力综合素质还不高,这大大削弱了企业对他们的认同感,因此,在当前市场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企业对产学合作抱冷淡的态度。基于此,必须造就一个新型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使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后获得相应回报,把企业参与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转化为系于企业切身利益的主动行为和自主行为,才能切实有效地增强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科研素质。
3.师资队伍不尽合理,难以满足高水平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近年来,虽然各高校都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但师资队伍建设远远赶不上研究生的发展速度,尤其是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实际上还普遍采用单一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单一导师的知识面、思维方式受到单一学科的限制,难以培养出综合、交叉学科方向的人才。尤其是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这种培养模式更难以造就大批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因此,目前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要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就必须在师资建设和培养模式上下功夫,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水平。
二、工科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
针对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按照“产学研用”的原则,在课程设置、导师配置和科研实践等方面做了改革探索实践。
1.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以机电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主要对象,构建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按照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对原来陈旧、单调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合并、压缩、更新、优化,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题,形成贯穿于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的新的教学内容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在强调打好坚实基础的前提下,突出研究方向,做到基础性、系统性和应用性的有机结合。增加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相应减少一些偏冷的课程或内容,以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研究生结合课题和自身特点跨学科选修课程。
开设一门综合实践课程,由科研和企业生产经验丰富的老师组成教学小组承担,结合实际案例,传授科研以及产品研发的经验。同时邀请一些有经验的相关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授课——很多科研和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也乐于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很多直接来源于工程实践第一线的经验知识,有利于将来很快适应工作,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整体上,压缩了理论教学课时,以前需要一个学年上完理论课,现在一个学期基本上完,这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深入企业调研、更早投入到课题研究中。
2.实行导师组培养模式。由具有不同学术背景、不同知识结构和不同专业研究方向的教师共同指导研究生,改变过去单一导师指导所带来的知识面不宽、专业领域过窄等缺陷,使研究生接触到本学科较广的知识领域,保证研究生的培养立足于该学科的整体水平,而不是仅仅立足于某一位导师的研究领域和水平。同时,导师组制有利于研究生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导师组指导一个学科或专业的研究生,不仅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生的惰性,增大其竞争性和学习压力,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
3.采用双导师制。学校与相关企业建立全面的合作伙伴关系,实行研究生与学校导师组、企业导师组之间的三方交流机制,加强指导老师与企业的直接联系,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識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
4.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以现有的校企合作的省部级项目和横向课题为纽带,深入生产现场,研究当前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中的管理和技术现状,以及存在的技术难题,研究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掌握课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完成科研任务。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了解产品研发和生产的全过程,掌握研发和生产需要具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提高了理论和科研水平。
三、结束语
产、学、研结合的校企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和新产品开发,提高其市场竞争力,而学校通过科研与教学的方式,老师既得到了助手,又锻炼和培养了学生,形成双赢的有利局面。这是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方面进行的深层次探索,为优化工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理论教学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我们还将对本项研究持续进行下去,在新形势下,不断完善和更新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文科.地方本科院校加快发展专业硕士教育的必要性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
[2]徐志文,詹伟达,唐雁峰.工程创新实践教学平台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3).
[3]郝秀清,郭宗和.机械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5).
[4]杨克,李云飞.产学合作中基于利益契合点的企业参与激励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