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中国成立后,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起来。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国奥运史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国家认同是个政治学范畴的概念,而体育虽然属于社会文化活动,但是它与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从国家认同的角度看洛杉矶奥运会的新闻报道,能更好地理解体育在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国家凝聚力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体育 奥运会 国家认同 《体育报》
一、体育与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是个政治学范畴的概念,没有统一的定义。台湾学者江宜桦认为国家认同“是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的心理活动。”刘红霞认为“国家认同是一种国家成员间相似、平等、亲密的感觉和人们对于自己国家或他国的情感或评价等,它是一种主观意识和态度,是国家历史发展和个体社会化过程所产生的结果,作为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国家认同是维系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
体育虽然属于社会文化活动,但是它与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尤其是竞技体育与国际政治、民族政治的关系紧密。国家体育总局的前身中央体育运动委员会(简称体委)曾被称作是“第二外交部”。体育虽然不能对经济、政治等决策性事件产生影响,但它为各个不同国家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文化交流手段,体育无国界正是这种体现。
二、体育与媒体
古时候的体育活动以强身健体、自娱自乐为目的,媒介出现以后,体育成为了一种可以传播的社会文化活动。各种媒介形式的出现,为体育的传播提供了渠道和手段。《中国体育报》创刊于1958年,原名《体育报》,周二刊,文革期间曾于1966年停刊,1974年1月复刊。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则为每周一、周三、周五、周六四期,每期四版。从8月1日到15日,连续半个月改为日刊,除8月1日四版外,其余每天两版报道奥运赛事。8月16日后,又恢复为此前的每周四期。本文考察了从1984年7月2日到9月3日连续两个月的《体育报》,试从奥运会前、奥运会期间以及后奥运三个时期,分析洛杉矶奥运会的报道内容和形式以及与国家认同这个议题之间的关系。
三、洛杉矶奥运会的报道模式
1、1984年7月2日—30日:称作“前奥运时期”
这一段时间的《体育报》仍以报道各国各地体育赛事以及我国选手夺得的佳绩为重点,但其间开始穿插各种有关于奥运会的宣传与报道内容。比较固定的版块是每周一第四版的“奥运之页”,给读者介绍主要的奥运项目知识,这一版块内容从当年3月刊至7月9日,共十八期。此外,这个月的报道内容分为几大主题,首先,是各个项目运动员的备战情况,重点突出他们的刻苦练兵以及为国争光的坚定决心。7月11日第二版《英姿勃发 奋勇腾飞—体育健儿出征前苦练兵》,并配以大幅图片说明。其次,是各界对奥运军团的广泛关注,以及对在奥运会上夺金的殷切期盼。如7月7日头版《中国奥委会主席钟师统答本报记者问》,即预估了奥运会上我国体操、跳水、射击、女排、田径、举重以及击剑会有佳绩。第三,从7月16日起,中国奥运代表团陆续分批前往洛杉矶,《体育报》对国内各界人士的欢送和国外华侨的热烈欢迎又给予了大量的报道,以壮国威。
2、1984年8月1日—14日:称作“奥运会时期”
这一阶段的《体育报》每天专版报道奥运赛事,头版重点是我国每天夺得金牌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员的报道,若无金牌就报道银牌。二版则是其余未获得奖牌项目的介绍以及其他国家运动员的表现情况。这一时段的报道有以下几个特点:
(1)报道的重点是对金牌的大力渲染。由于我国参加此届奥运会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因而“金牌至上”的观念深入人心,也在报道中显露无疑。如8月1日在报道许海峰夺得本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时,报纸头版推出了社论《伟大的一天》,醒目位置刊登了这一让全国人民振奋的消息—《中国人获得本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足见这枚金牌的分量。此后的每天头版,都是当日获得金牌运动员的报道,其中最为突出的报道便是中国女排夺冠,成为继1981年世界杯赛、1982年世界锦标赛之后的三连冠。8月9日的头版,几乎整版报道了女排姑娘们的这一历史性时刻,女排精神,也激励了整整一代人。
(2)报道内容有几个相对固定的版块。奥运金牌统计、中国运动员成绩公报、外国选手金牌榜、外国选手创造的世界纪录。其中最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的便是每天的“奥林匹克短论”,文字短小精悍,它的视野常常能触及到金牌以外的东西,看到选手身上所散发出的气质和精神。8月6日的《重要的是参加》,8月10日的《虽未夺标亦英雄》,都表现出了奥运会重在参与的精神,教育人们关注成绩以外的东西。
(3)对金牌的报道集中,忽视对其他参与者的报道。对中国的报道占了绝大部分,对国外的报道相对较少:前者是由于八十年代我国的新闻报道还是以宣传为主要目的,实现金牌“零”的突破,是我国参加第23届奥运会的首要目标。后者是由于受版面限制,每天只有两个版,除了要报道我国每天在各个项目中取得的成绩之外,很少有空间再去报道其他国家的赛事情况,只能采用综述做个大致的描述。
3、1984年8月15日—9月3日:称作“后奥运时期”
这一时段是归国后的报道,包括对我国奥运代表团在第23届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做总结,对我国体育健儿的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做弘扬,对今后体育的发展方向和工作的开展做展望。如8月18日头版《中国女排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即为邓颖超同志写信赞扬女排姑娘们。8月27日头版《回顾过去豪情满怀 展望未来信心百倍》讲述了中国体育健儿在京汇报奥运会战斗历程,并以此为激励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四、洛杉矶奥运报道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体育报》通过对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尤其是中国军团的出色表现做了大力的宣传报道,让举国上下对这种划时代的“零”的突破有了切身的感受,通过体育起到了凝聚民心,振奋民族士气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牌的历史性突破 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们取得了15金8银9铜的好成绩,在我国建国以来的传统优势项目上都有所斩获,如排球1金、射击3金、举重4金、体操5金、击剑1金、跳水1金。其中更具影响力的便是许海峰的射击首金和女排姑娘们的团体金牌。前者是由于实现了我国在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因而备受瞩目,载入史册。这枚首金对全国人民带来的振奋和激励是不言而喻的。后者是由于八十年代,无论是电视媒体还是平面媒体,报道中都十分强调集体主义,因而团体金牌的意义重大。国家也希望通过体育精神的鼓舞,给全国人民振士气,产生强烈的国家、民族认同感,万众一心,拧成一股力量,让我国尽快从十年浩劫的阴影里走出来,大踏步的迈向四化建设,走向美好的明天。
2、海峡两岸的关系是重点
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政治上存在的分歧,使得体育成为了突破两岸关系的重要渠道和手段。8月4日的报道指出,大陆举重选手陈伟强夺得冠军,台湾选手蔡温义获得铜牌,两人同台竞技又同时获得奖牌,这在奥运史上也是第一次。第二天的奥林匹克短论《凝聚力》,针对的就是大陆和台北选手同台领奖。8月10日的头版也给出了《洛城台胞为中国健儿夺冠欢欣鼓舞,他们说—祖国统一大有希望》。8月16日的头版《纽约〈北美日报〉和曼谷〈中华日报〉发表文章 海峡两岸健儿同为中华争光》指出 “民族的精神、民族的利益、民族的荣誉,把海峡两岸体育界联系起来,本届奥运会双方选手的接触和交流,于民族、于台湾当局,有百利而无一害”。中国政府和媒体也抓住了这个难得的契机,在祖国统一上做文章,将体育事件媒介化,通过同场竞技共创佳绩为由头,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台湾同胞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早日统一祖国,实现民族大团结而不懈努力。
3、重视外电对我国的报道
国家认同不仅包括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还包括世界主义,即国外对我国的评价与看法,这也会对我国人民的国家认同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而我国很重视国外媒体对我国奥运军团此次比赛的报道。正因为我国体育健儿在洛杉矶奥运会上的杰出表现,引来了国外媒体的一片盛赞,这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让人们对祖国产生更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影响重大。如8月10日头版《中国体育健儿在洛杉矶产生广泛影响—加州著名人士高度评价中国运动员的成就》,8月11日头版《美国电视转播增加中国运动员的镜头》,8月14日二版《〈国际日报〉和〈读卖新闻〉热情赞誉—中国健儿扬威奥运》。
4、奥运成绩与精神文明两块金牌都要拿
拿金牌必然能够振奋民心,但是要成绩的同时,还不能忘了精神文明建设,这个宗旨在《体育报》对此届奥运会的报道中一直都有体现。如8月8日头版《洛杉矶各界人士盛赞我健儿的成就和风格—中国运动员的“微笑体育”令人敬佩》,8月12日的奥林匹克短论《这块金牌一定要夺》讲的就是精神文明的金牌。8月29日的《观众也要争精神文明的金牌》,指出不仅是运动员要有大将风度,观众也应该表现出一个大国应该有的国民素质。
总之,体育具有兼容性,它的传播交流不受语言文字的制约,也不受意识形态的干扰。因而,它在国民心中,能够产生一种“想象的共同体”,为体育的热情与豪放所感染,为我国竞技体育的优异成绩所鼓舞,由此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强大与国家的强盛产生认同感。通过媒体传播的体育赛事起到了良好的宣传和鼓动作用,认同感产生归属感,归属感造就凝聚力。洛杉矶奥运会的成功带给了全国人民以示范和激励,共同携手,为国家的美好未来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①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②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③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④刘红霞,《媒介体育中国家认同的再现与建构》[J].《体育科学》,2006(10)
⑤庞慧敏,《体育新闻报道与国家认同》[J].《青年记者》,2008(11)
(作者: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体育 奥运会 国家认同 《体育报》
一、体育与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是个政治学范畴的概念,没有统一的定义。台湾学者江宜桦认为国家认同“是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的心理活动。”刘红霞认为“国家认同是一种国家成员间相似、平等、亲密的感觉和人们对于自己国家或他国的情感或评价等,它是一种主观意识和态度,是国家历史发展和个体社会化过程所产生的结果,作为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国家认同是维系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
体育虽然属于社会文化活动,但是它与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尤其是竞技体育与国际政治、民族政治的关系紧密。国家体育总局的前身中央体育运动委员会(简称体委)曾被称作是“第二外交部”。体育虽然不能对经济、政治等决策性事件产生影响,但它为各个不同国家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文化交流手段,体育无国界正是这种体现。
二、体育与媒体
古时候的体育活动以强身健体、自娱自乐为目的,媒介出现以后,体育成为了一种可以传播的社会文化活动。各种媒介形式的出现,为体育的传播提供了渠道和手段。《中国体育报》创刊于1958年,原名《体育报》,周二刊,文革期间曾于1966年停刊,1974年1月复刊。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则为每周一、周三、周五、周六四期,每期四版。从8月1日到15日,连续半个月改为日刊,除8月1日四版外,其余每天两版报道奥运赛事。8月16日后,又恢复为此前的每周四期。本文考察了从1984年7月2日到9月3日连续两个月的《体育报》,试从奥运会前、奥运会期间以及后奥运三个时期,分析洛杉矶奥运会的报道内容和形式以及与国家认同这个议题之间的关系。
三、洛杉矶奥运会的报道模式
1、1984年7月2日—30日:称作“前奥运时期”
这一段时间的《体育报》仍以报道各国各地体育赛事以及我国选手夺得的佳绩为重点,但其间开始穿插各种有关于奥运会的宣传与报道内容。比较固定的版块是每周一第四版的“奥运之页”,给读者介绍主要的奥运项目知识,这一版块内容从当年3月刊至7月9日,共十八期。此外,这个月的报道内容分为几大主题,首先,是各个项目运动员的备战情况,重点突出他们的刻苦练兵以及为国争光的坚定决心。7月11日第二版《英姿勃发 奋勇腾飞—体育健儿出征前苦练兵》,并配以大幅图片说明。其次,是各界对奥运军团的广泛关注,以及对在奥运会上夺金的殷切期盼。如7月7日头版《中国奥委会主席钟师统答本报记者问》,即预估了奥运会上我国体操、跳水、射击、女排、田径、举重以及击剑会有佳绩。第三,从7月16日起,中国奥运代表团陆续分批前往洛杉矶,《体育报》对国内各界人士的欢送和国外华侨的热烈欢迎又给予了大量的报道,以壮国威。
2、1984年8月1日—14日:称作“奥运会时期”
这一阶段的《体育报》每天专版报道奥运赛事,头版重点是我国每天夺得金牌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员的报道,若无金牌就报道银牌。二版则是其余未获得奖牌项目的介绍以及其他国家运动员的表现情况。这一时段的报道有以下几个特点:
(1)报道的重点是对金牌的大力渲染。由于我国参加此届奥运会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因而“金牌至上”的观念深入人心,也在报道中显露无疑。如8月1日在报道许海峰夺得本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时,报纸头版推出了社论《伟大的一天》,醒目位置刊登了这一让全国人民振奋的消息—《中国人获得本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足见这枚金牌的分量。此后的每天头版,都是当日获得金牌运动员的报道,其中最为突出的报道便是中国女排夺冠,成为继1981年世界杯赛、1982年世界锦标赛之后的三连冠。8月9日的头版,几乎整版报道了女排姑娘们的这一历史性时刻,女排精神,也激励了整整一代人。
(2)报道内容有几个相对固定的版块。奥运金牌统计、中国运动员成绩公报、外国选手金牌榜、外国选手创造的世界纪录。其中最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的便是每天的“奥林匹克短论”,文字短小精悍,它的视野常常能触及到金牌以外的东西,看到选手身上所散发出的气质和精神。8月6日的《重要的是参加》,8月10日的《虽未夺标亦英雄》,都表现出了奥运会重在参与的精神,教育人们关注成绩以外的东西。
(3)对金牌的报道集中,忽视对其他参与者的报道。对中国的报道占了绝大部分,对国外的报道相对较少:前者是由于八十年代我国的新闻报道还是以宣传为主要目的,实现金牌“零”的突破,是我国参加第23届奥运会的首要目标。后者是由于受版面限制,每天只有两个版,除了要报道我国每天在各个项目中取得的成绩之外,很少有空间再去报道其他国家的赛事情况,只能采用综述做个大致的描述。
3、1984年8月15日—9月3日:称作“后奥运时期”
这一时段是归国后的报道,包括对我国奥运代表团在第23届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做总结,对我国体育健儿的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做弘扬,对今后体育的发展方向和工作的开展做展望。如8月18日头版《中国女排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即为邓颖超同志写信赞扬女排姑娘们。8月27日头版《回顾过去豪情满怀 展望未来信心百倍》讲述了中国体育健儿在京汇报奥运会战斗历程,并以此为激励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四、洛杉矶奥运报道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体育报》通过对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尤其是中国军团的出色表现做了大力的宣传报道,让举国上下对这种划时代的“零”的突破有了切身的感受,通过体育起到了凝聚民心,振奋民族士气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牌的历史性突破 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们取得了15金8银9铜的好成绩,在我国建国以来的传统优势项目上都有所斩获,如排球1金、射击3金、举重4金、体操5金、击剑1金、跳水1金。其中更具影响力的便是许海峰的射击首金和女排姑娘们的团体金牌。前者是由于实现了我国在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因而备受瞩目,载入史册。这枚首金对全国人民带来的振奋和激励是不言而喻的。后者是由于八十年代,无论是电视媒体还是平面媒体,报道中都十分强调集体主义,因而团体金牌的意义重大。国家也希望通过体育精神的鼓舞,给全国人民振士气,产生强烈的国家、民族认同感,万众一心,拧成一股力量,让我国尽快从十年浩劫的阴影里走出来,大踏步的迈向四化建设,走向美好的明天。
2、海峡两岸的关系是重点
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政治上存在的分歧,使得体育成为了突破两岸关系的重要渠道和手段。8月4日的报道指出,大陆举重选手陈伟强夺得冠军,台湾选手蔡温义获得铜牌,两人同台竞技又同时获得奖牌,这在奥运史上也是第一次。第二天的奥林匹克短论《凝聚力》,针对的就是大陆和台北选手同台领奖。8月10日的头版也给出了《洛城台胞为中国健儿夺冠欢欣鼓舞,他们说—祖国统一大有希望》。8月16日的头版《纽约〈北美日报〉和曼谷〈中华日报〉发表文章 海峡两岸健儿同为中华争光》指出 “民族的精神、民族的利益、民族的荣誉,把海峡两岸体育界联系起来,本届奥运会双方选手的接触和交流,于民族、于台湾当局,有百利而无一害”。中国政府和媒体也抓住了这个难得的契机,在祖国统一上做文章,将体育事件媒介化,通过同场竞技共创佳绩为由头,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台湾同胞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早日统一祖国,实现民族大团结而不懈努力。
3、重视外电对我国的报道
国家认同不仅包括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还包括世界主义,即国外对我国的评价与看法,这也会对我国人民的国家认同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而我国很重视国外媒体对我国奥运军团此次比赛的报道。正因为我国体育健儿在洛杉矶奥运会上的杰出表现,引来了国外媒体的一片盛赞,这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让人们对祖国产生更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影响重大。如8月10日头版《中国体育健儿在洛杉矶产生广泛影响—加州著名人士高度评价中国运动员的成就》,8月11日头版《美国电视转播增加中国运动员的镜头》,8月14日二版《〈国际日报〉和〈读卖新闻〉热情赞誉—中国健儿扬威奥运》。
4、奥运成绩与精神文明两块金牌都要拿
拿金牌必然能够振奋民心,但是要成绩的同时,还不能忘了精神文明建设,这个宗旨在《体育报》对此届奥运会的报道中一直都有体现。如8月8日头版《洛杉矶各界人士盛赞我健儿的成就和风格—中国运动员的“微笑体育”令人敬佩》,8月12日的奥林匹克短论《这块金牌一定要夺》讲的就是精神文明的金牌。8月29日的《观众也要争精神文明的金牌》,指出不仅是运动员要有大将风度,观众也应该表现出一个大国应该有的国民素质。
总之,体育具有兼容性,它的传播交流不受语言文字的制约,也不受意识形态的干扰。因而,它在国民心中,能够产生一种“想象的共同体”,为体育的热情与豪放所感染,为我国竞技体育的优异成绩所鼓舞,由此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强大与国家的强盛产生认同感。通过媒体传播的体育赛事起到了良好的宣传和鼓动作用,认同感产生归属感,归属感造就凝聚力。洛杉矶奥运会的成功带给了全国人民以示范和激励,共同携手,为国家的美好未来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①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②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③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④刘红霞,《媒介体育中国家认同的再现与建构》[J].《体育科学》,2006(10)
⑤庞慧敏,《体育新闻报道与国家认同》[J].《青年记者》,2008(11)
(作者: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