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兴农 绿色发展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ne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关注焦点从如何吃饱转为如何吃好。民众所看重的质量已经从农产品本身拓展到水、土壤、肥料等产品原料的生长环境,以及后期加工程序的安全问题。山西省该如何做才能质量兴农?又该怎样寻求绿色发展之路?本期《专家与媒体面对面》与您共同关注——
  专家观点
  实施质量兴农战略 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
  山西农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邢国明:粮食以安全为先
  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更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在农业发展的进程中,中国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凸显出了粮食安全的必要性。粮食安全是很广义的,而目前粮食安全形成了较丰富的内容,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粮食数量安全、粮食质量安全和粮食来源的可持续安全。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以安为先。”粮食是重要的食品原料和战略物资,粮食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的形象,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以及极端气候的增多,粮食质量安全隐患日益凸显,人民群众对粮食质量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所以,中国在现阶段提出“质量兴农、绿色发展”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视察时指出,山西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打好特色优势牌,要立足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山西省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习总书记的讲话立意高远,内涵丰富,立足于山西省的自然禀赋,深刻揭示了山西农业发展客观规律,以高度的前瞻性指明了山西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路径和前进方向。
  另外,山西省是中国重要的杂粮基地,拥有中国最大数量的杂粮种植资源样本。山西应该利用“小杂粮王国”的优势发展功能农业,在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强调特色。
  专家简介
  邢国明:山西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设施蔬菜提质增效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蔬菜首席专家。
  山西农大三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秦俊:食品以优质为先
  三农问题不仅是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必然产物,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以前面临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现在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现如今农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近5年来,国家农业总产量连年增长,中国的肉类、禽蛋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奶类产量位居世界第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已经解决了过去人民吃不饱的问题,而今面对的问题是吃不好。如何吃得好不僅是农业生产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市场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来说,应该如何适应这种需求的变化呢?人们常说:宁吃好桃一口,不吃烂梨一筐。这是人民需要优质农产品的诉求。
  农业部将2018年确定为“农业质量年”,组织开展八大行动,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现在谈到农产品质量问题,应当有所拓展,以农产品质量提高为核心,外延到农村的环境,以及农业生活水平的整体提升。就核心而言,农产品如何提高质量?实际上应该从各个环节抓起,从源头抓起,比如农药、种子、化肥和土壤。再比如设施农业面临的土壤退化、酸雨导致土壤结构的变化问题等,应该如何提高土壤质量,这是需要去面对的问题。从农业生产过程来说,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安全问题,比如肥料使用过度,农药使用泛滥等,而农产品后续加工也存在问题,加工过程是否符合绿色生产?产品生产出来能否符合市场发展的多元性需要?比如产品的颜色、口感和营养问题。
  专家简介
  王秦俊:山西农业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山西省新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谷子)首席专家郭平毅:杂粮以品牌为先
  山西省不是农业大省,而是杂粮大省。山西的农业不讲大,而是讲特色、功能性。如何打造杂粮王国,怎么提升杂粮品质?通过乡村的振兴战略来讲,重点在于打造杂粮品牌,打好牌。
  山西人是生产和食用杂粮的行家,有文化、有底蕴、有传统、有历史,主产区在太行山和吕梁山,这两个区域是贫困人口聚集区,山西好多贫困县恰恰是杂粮大县。若是把杂粮生产和扶贫联系在一起,那么在推动杂粮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精准扶贫的表现。
  杂粮是公认的绿色食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市场需求量大,杂粮生产规模得以扩大。但在2015年,山西省经济形势不好,杂粮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导致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如果杂粮能和主粮小麦、玉米等大宗作物享有同样的收储保护政策,肯定会发展得更好。
  过去,山西的杂粮生产条件差,生产方式落后,产量低且不稳定,这是导致贫困的原因之一。所以,在技术层面发力至关重要,政府应该加大对杂粮生产的科技投入,完善机械化生产技术,提高产量。经过多年努力,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科院的科研团队已经实现了谷子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如果在品种拓展和地区推广上下功夫,对实现精准扶贫也大有裨益。
  有一些杂粮品牌是山西省杂粮加工企业的佼佼者,如雁门清高,但这样的企业在山西省还不够多。而制约杂粮产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方面,首先是地块小,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机械化程度低。其次是品种选育落后,专用特性不符合加工和消费的需要。再次是产品开发滞后,缺乏系统性技术创新支撑。最后是营销手段落后,品牌不响亮。
  山西省杂粮具有营养丰富、保健性强和食药两用等特色,这是开发功能食品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如何运用这样的优势,打造好的品牌是现在面临的关键问题。
  专家简介
  郭平毅: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杂粮学会会长,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谷子)首席专家。   山西农大果树学博士、教授刘群龙:核桃以质量为先
  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总会吃核桃,但是有的人会觉得核桃不好吃,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核桃本身有涩味,另一方面是因为吃到了发霉的核桃。大家在买核桃时可能会发现核桃外观不好看,比如说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首先,在种植过程中,核桃种植的品种比较杂乱,品种太多。其次,质量比较差,虽然推广了很多品种的核桃,但却不能保证品种的质量,还有在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导致核桃不好看也不好吃。最后,种植核桃的收益比较低,由于核桃没有吃性、没有看性,所以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家吃核桃的积极性。
  通过调查访问,研究者询问大众是否吃核桃。大家普遍认为,核桃是具有营养价值的好东西,里面包含锌、脂肪酸等营养价值,但是很多人因为核桃味道发涩、外观不好看而很少吃。
  因为购买力弱、销售不畅,价格也会降低,从而就会影响农民的积极性。其根本问题还是出在核桃的质量上。而解决的途径就在于下大力气改变品种,统一核桃规格。到目前为止,很多地方并不能明确该种植什么品种。所以,提高普及管理栽培技术,加强研究工作是改变当前问题的关键。另外,应该成立一些新型经营主体,农民不要再通过小商小贩进行收购出售核桃,而应该通过互联网销售,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谁种谁卖。只有经济效益提升,才有能力将质量再进行提升。
  专家简介
  刘群龙:山西农业大学果树学博士,教授,山西省核桃产业发展技术指导组专家。
  山西农大教授郝燕燕:苹果以口感为先
  “质量兴农、绿色发展”这8个字一针见血地给水果产业指明了方向。苹果产业可以说是国内水果的一大产业,最近呈现出了一些特点,比如农民感觉苹果难卖。通过调查,我了解到不好销售的果品是中低果,高质量的苹果销量还是可以的。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好的不多,多的不好。好果子是优果优价巧销、不愁卖。根据这个现状,苹果产业以后的发展方向必须是走质量化的道路。那么对此应该做出哪些工作呢?这其中最关键的是种植苹果一定要根据山西的地形特点、天气状况等进行选择定位。
  为什么海拔较低的地方种植出来的苹果好呢?今年山西农大将一些着色好的苹果引入孝义。定位好品种,进行优化这步很重要。想要苹果好吃,就要提升它的质量,这和种植土壤的有机质有很大关系。土壤里的有机质含量高,苹果自然好吃,那么如何提升土壤中的有机质呢?一定要给果园除草,加大生物菌肥的使用以改变土壤,实施果、畜、沼三位一体的循环农业。不断改善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这样就使果品口感大幅提高。
  另外,种植过程中不仅要对化肥科学利用,同时还要对病虫害进行物理、生物综合防治。一定要推进一些生物技术,把握住用药的时机,使用低毒农药,维护果园小生态的平衡,保证果品的安全性。果园机械化也很重要,给果园配套机械现代化产品要配备专家进行指导,或者跟农民签署一些协议,普及用药、施肥的科学性,实现规模化种植。最后,一定要借助政府平台,通过政府打造,让规模化生产的优质苹果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专家简介
  郝燕燕:山西农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果树专家。
  科学对话
  媒体问计 专家解惑
  打造一流农业科创城
  黄河新闻网:山西农谷的整体功能是如何定位的?
  邢国明:农谷这个概念是2015年楼阳生省长在视察农化工作时提出的。从字面上说,是要建立一个农业科技创新之地。目标是要打造功能农业的“两高地一平台”,即人才培养高地、科技创新高地和综合示范平台。山西农谷建设立足山西省农业特色资源和产业发展需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途径,以发展功能食品和功能农业新产业、拓展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为目标,构建产业、经营、创新、支撑、服务、推广互为补充的六大体系,打造集“政、产、学、研、用”于一体的山西农谷。
  未来的山西农谷是全省农业的研发高地和产业洼地,在全省农业发展中担负着带头作用、示范作用、引领作用,是全省现代农业的政策集聚区、成果集聚区、人才集聚区、资本集聚区和科技产业孵化输出地,同时也将成为国内一流的农业科创城。
  人才保障是兴农关键
  山西综合广播:关于质量兴农方面,山西农业大学做了哪些工作?
  王秦俊:从高校的角度来说,有四大职能。第一是人才培养,第二是科学研究,第三是社会服务,第四是文化传承。围绕质量兴农、为山西省质量兴农方面作贡献,山西农大主要是人才培养。近两年,学校一直在这方面努力。学科建设来说,在本科、研究生阶段设立了功能农业、功能食品专业,为山西省未来在功能农业提升质量方面提供了人才保障。从人才保障的角度来说,学校设立了创业学院,培养了一批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農人。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成立了功能农业研究院、功能食品研究院。同时,各学院都围绕质量兴农方面研究了各自的课题,提高农业技术整体的水平。从三农服务的角度来说,一个是山西农谷建设的发展战略,一个是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发展战略,再有就是运城农产品出口基地平台建设战略。山西农大集中了专家团队,对这些战略发展地都给予了技术支持。
  科技助小杂粮增效
  科学导报:山西的杂粮增效有哪些措施?
  郭平毅:长期以来,山西的农民种谷子一直是“播种靠摇耧,收割靠镰刀,掐穗靠爪镰,脱粒靠碌碡”,以人工为主的传统谷子种植生产方式费工费时,且种植效益不高,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制约了谷子产业的发展。想要改变这个现状,就要引进、筛选并改装多种农业机械,实现了谷子全程生产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业效益。近年来,随着山西省谷子简化栽培技术,播种机、联合收割机和渗水地膜覆盖种植谷子等轻简化生产技术应用的进一步扩大,山西的谷子种植效益也开始得到显著提升。
其他文献
科学导报讯 3月30日,晋中市转型项目建设年3月份集中开工暨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山西智慧科技城奠基仪式隆重举行。此次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集中开工的14个项目,均为具有代表性的大项目、好项目,总投资210.12亿元,涉及工业地产、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医药健康、大数据、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新兴产业,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契合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发展要求。  集中开工建设的14个项目,突出了3个特
期刊
科学导报讯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3月27日公布了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其中,山西省共有9所高校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  在山西省高校此次新增的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已有二级学科授权点新增为一级学科授权点12个,包括山西大学政治学、数学,中北大学机械工程,太原理工大学力学、土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林学
期刊
4月2日,记者获悉,由山西省科技廳组织、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等单位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科技部专家评审,将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近2000万元经费支持。  这个项目针对中药材采收、加工、成药生产等环节中存在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选取苦参、连翘等22种道地药材品种,采用微生物学、药理学、代谢组学等多学科技术和方法,开展有效成
期刊
“忻州一高速路口发生车祸,两名伤员急需救治,空中‘120’已經出发,请你院配合进行救治。”3月31日15时30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接到航空救援电话。接到救援电话后,院领导高度重视此次空中应急救援工作。刘春副院长第一时间组织精干力量并与其他专家迅速赶赴一号住院楼楼顶停机坪,十分钟内便做好了一切接诊准备。  16时30分,伴随着空中一阵轰鸣声,一架救援直升机稳稳地降落在山医大一院一号住院楼停机坪上
期刊
伴随着电机嗡嗡低鸣,高能激光将钛合金粉末一点一点燒熔,金属粉末按数据模型指令以微米级精度一层一层堆积,逐渐形成一个造型复杂的精密铸件。在山西增材制造研究院的实验室里,一台3D打印机正在执行打印任务。距离实验室不远处的展示厅内,造型别致的彩色运动鞋、构造复杂的仿制人体器官、形状特殊的精密铸件、精致美观的家居摆件等模型让人眼花缭乱,而它们无一例外同样都出自3D打印。  3D打印学名为增材制造,是一种以
期刊
什么才是大学生“好”的职业选择?年轻人该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近年来,随着北大毕业生卖猪肉、清华毕业生当保安、学霸回乡种田之类新闻的频频出现,与高校毕业生择业的相关话题越来越引人关注。  事实上,社会的不解、质疑以及论争,折射出的正是青年人择业观与成才观的时代变迁。  多年前,大学生毕业往往想要一份稳定踏实的工作,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是大学生的择业首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成才路径的多元,越来
期刊
借助微引力透镜效应,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发现了一颗新的巨行星,围绕位于银河系凸起处的一颗褐矮星旋转。这颗名为“OGLE-2017-BLG-1522Lb”的系外行星,可能是首颗围绕褐矮星旋转的巨行星,新发现有助进一步揭示行星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OGLE-2017-BLG-1522Lb的质量约为木星质量的75%,在距主星约0.59个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约为1.5亿公里)的轨道上旋转;主星可能是質量为
期刊
谷歌、IBM、英特尔、微软等科技巨头不断高调大秀量子计算“技术肌肉”的行为,让全球对量子计算的追逐更加白热化,这其中,中国相关企业、机构“抢滩”量子计算的身影冲在前面。  3月29日,微软研究人员宣布其量子计算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发现天使粒子——马约拉纳费米子存在的有力证据:在特殊制备的导线中,将电子分为两半。如果微软希望建造一台能工作的量子计算机,这将是至关重要的。日前,谷歌推出72个量子比特的通
期刊
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类新型抗生素,可以在小鼠模型中杀死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超级细菌MRSA对传统抗生素均具有耐药性,而这项研究有望促进开发有效且临床适用的新型抗生素。  抗生素耐药性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仅有非常少量的新抗生素被开发出来。而引起人们特别关注的超级细菌MRSA,就是一种具有潜在致命性的细菌,它非常难以治疗,这不仅因为许多MRSA菌株现在对传统抗生素具有耐
期刊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提出了多项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畅通技术工人成长成才通道等的具体措施。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技术人才是国家建设发展的生力军,让每一个技术人才既有待遇又有机遇,各得其所,尽展其长,发挥出最大效能,才能真正激活大国工匠“一池春水”。  以“高精尖缺”为导向,让高技能领军人才更有获得感。技术人才尤其是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