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麦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稳定生产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业结构的调整,加大资金和技术支持,小麦种植取得重大发展,但是依然受到病虫害的损害。本文对小麦的种植技术进行分析,给防治小麦种植的病虫害提供建议。
关键词:小麦;种植技术;病虫害
小麦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居于主要地位,小麦的产量对于我国的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对小麦种植技术的研究运用对于小麦稳产有重大帮助,小麦病虫害的防治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为小麦的优质优量提供支持。
一、小麦种植需要的条件
1.选择高肥水地块
优质的小麦对于土壤的营养成分要求较高。土壤的养分要全面、充足才能够实现高产栽培。选择地力高,灌溉条件好的地块,能够为小麦种植提供优良的耕种条件,提供充足的养料。要增施有机肥,确保小麦种植[1]。
2.防止倒伏
小麦的播种要适期晚播,根据小麦的品种确定适宜时节的基本苗,并且在播种过程中,要避免盲目大量播种的现象,以免影响后期的管理。培育优质小麦,要避免小麦倒伏,对于群体种植的麦田而言,在返青或者是拔节前要进行化控处理,并且要控制下落穗的形成,保障穗大粒多。
3.注意防病虫害
对于小麦来说,容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尤其是优质小麦,例如小麦纹枯病、白粉病等。在小麦种植过程中,要加强对小麦的看护管理,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避免病虫害的传播,影响整体的小麦种植。在种植中,要注意浇灌浆水,预防干热风;浇灌麦黄水,防止早衰,要适时喷洒叶面肥,促进增产。
二、小麦种植技术分析
1.选择优质的小麦品种
小麦品种的选择要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以及土壤状况进行选择,不能盲目跟随其他地区的种植选择。选定小麦品种后,要对小麦进行更加细致的处理,对小麦进行晒种并且精选种子,对于一些有病菌的种子要扔掉或者是进行种子包衣处理,并且要进行试种,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实现增产[2]。
2.进行施肥和土壤的处理
对土壤进行处理是种植小麦必要的前期准备,利用农用机械对土地进行深耕,保证能够实现蓄水保肥,土壤表层要保持平整、结实,不能出现凹凸不平或者是有较大空隙的现象。要对土地进行施肥处理,做到科学合理,适当进行有机肥的添加,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大部分小麦种植者还会将小麦和玉米秸秆放在田里,进行环保施肥。
3.对播种期进行科学选择,选择适当的播种深度
小麦的播种期对于小麦的优质优量有重要影响,不能偏早也不能偏晚。播种较早,小麦吸收土地的养分时间较长容易出现老弱苗现象,容易加重病虫害的侵袭,影响小麦的健康成长。因此,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特征,选择恰当的小麦播种日期。小麦对于播种深度同样有严格要求,一般情况下是3~5cm,不能相差太远。在小麦播种中如果深度较浅,就会影响小麦吸收水分,出现干燥情况,不能正常成长,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变弱;播种深度过深,就会造成吊根。因此,种植者要根据具体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播种深度选择。
三、防治小麦病虫害的措施
1.物理防治
对小麦的病虫害进行物理防治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划锄、割草处理。麦田周边的杂草生长速度和蔓延速度较快,如不进行及时处理就容易造成杂草侵袭麦田现象的产生,影响小麦的生长环境,导致小麦出现病虫害。物理防治是小麦管理的重要举措,能够消除麦田周围的杂草,保证通气蓄水,提供小麦良好的生长环境,防治小麦病虫害[3]。
2.生物防治
自然界中有固定的生物链,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相互敌对的现象,小麦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就是利用这种生物链,对小麦进行保护。小麦的病虫害主要是蚜虫。在自然界里,蚜虫的天敌比较多,例如草蛉、蚜茧蜂等,运用科学的方法,利用蚜虫的天敌对蚜虫进行消灭,保障小麦的健康生长。
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主要是利用农药对小麦进行病虫害防治。播种前将麦种拨开,喷洒农药并且进行翻拌,堆闷2~3h后进行播种能够有效预防蛴螬。在每667m2麦田里用粉锈宁25%可湿性粉剂50g,稀释后向麦田喷洒能够有效预防锈病、白粉病等。在每667m2麦田里用40%乐果乳油100g兑水稀释后进行喷洒,能够有效防治小麦蚜虫。
4.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主要是针对小麦播种的时间以及对小麦的管理。不同地区要根据不同的气候特征科学合理地进行小麦播种时间的选择,能够减轻小麦锈病和纹枯病的发生。要加强麦田管理,铲除田间的自生麦苗,减少病虫害的传染源。
小麦的种植技术和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是小麦种植的重要研究课题,不仅关乎粮食生产,对于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现小麦的优质高产是小麦种植的首要目标。只有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选种和种植,加强对其的管理,才能够有效地防治小麦病虫害,保证小麦优良的生长环境,为其健康生长提供肥沃的土壤条件,降低病虫害的侵袭。
参考文献
[1]栗如峰.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河南科技,2013,12
(18):39-40
[2]林开平.浅析防治小麦秋季病虫害的意见与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9(01):27-28
[3]周增莲.小麦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关键词:小麦;种植技术;病虫害
小麦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居于主要地位,小麦的产量对于我国的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对小麦种植技术的研究运用对于小麦稳产有重大帮助,小麦病虫害的防治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为小麦的优质优量提供支持。
一、小麦种植需要的条件
1.选择高肥水地块
优质的小麦对于土壤的营养成分要求较高。土壤的养分要全面、充足才能够实现高产栽培。选择地力高,灌溉条件好的地块,能够为小麦种植提供优良的耕种条件,提供充足的养料。要增施有机肥,确保小麦种植[1]。
2.防止倒伏
小麦的播种要适期晚播,根据小麦的品种确定适宜时节的基本苗,并且在播种过程中,要避免盲目大量播种的现象,以免影响后期的管理。培育优质小麦,要避免小麦倒伏,对于群体种植的麦田而言,在返青或者是拔节前要进行化控处理,并且要控制下落穗的形成,保障穗大粒多。
3.注意防病虫害
对于小麦来说,容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尤其是优质小麦,例如小麦纹枯病、白粉病等。在小麦种植过程中,要加强对小麦的看护管理,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避免病虫害的传播,影响整体的小麦种植。在种植中,要注意浇灌浆水,预防干热风;浇灌麦黄水,防止早衰,要适时喷洒叶面肥,促进增产。
二、小麦种植技术分析
1.选择优质的小麦品种
小麦品种的选择要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以及土壤状况进行选择,不能盲目跟随其他地区的种植选择。选定小麦品种后,要对小麦进行更加细致的处理,对小麦进行晒种并且精选种子,对于一些有病菌的种子要扔掉或者是进行种子包衣处理,并且要进行试种,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实现增产[2]。
2.进行施肥和土壤的处理
对土壤进行处理是种植小麦必要的前期准备,利用农用机械对土地进行深耕,保证能够实现蓄水保肥,土壤表层要保持平整、结实,不能出现凹凸不平或者是有较大空隙的现象。要对土地进行施肥处理,做到科学合理,适当进行有机肥的添加,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大部分小麦种植者还会将小麦和玉米秸秆放在田里,进行环保施肥。
3.对播种期进行科学选择,选择适当的播种深度
小麦的播种期对于小麦的优质优量有重要影响,不能偏早也不能偏晚。播种较早,小麦吸收土地的养分时间较长容易出现老弱苗现象,容易加重病虫害的侵袭,影响小麦的健康成长。因此,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特征,选择恰当的小麦播种日期。小麦对于播种深度同样有严格要求,一般情况下是3~5cm,不能相差太远。在小麦播种中如果深度较浅,就会影响小麦吸收水分,出现干燥情况,不能正常成长,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变弱;播种深度过深,就会造成吊根。因此,种植者要根据具体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播种深度选择。
三、防治小麦病虫害的措施
1.物理防治
对小麦的病虫害进行物理防治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划锄、割草处理。麦田周边的杂草生长速度和蔓延速度较快,如不进行及时处理就容易造成杂草侵袭麦田现象的产生,影响小麦的生长环境,导致小麦出现病虫害。物理防治是小麦管理的重要举措,能够消除麦田周围的杂草,保证通气蓄水,提供小麦良好的生长环境,防治小麦病虫害[3]。
2.生物防治
自然界中有固定的生物链,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相互敌对的现象,小麦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就是利用这种生物链,对小麦进行保护。小麦的病虫害主要是蚜虫。在自然界里,蚜虫的天敌比较多,例如草蛉、蚜茧蜂等,运用科学的方法,利用蚜虫的天敌对蚜虫进行消灭,保障小麦的健康生长。
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主要是利用农药对小麦进行病虫害防治。播种前将麦种拨开,喷洒农药并且进行翻拌,堆闷2~3h后进行播种能够有效预防蛴螬。在每667m2麦田里用粉锈宁25%可湿性粉剂50g,稀释后向麦田喷洒能够有效预防锈病、白粉病等。在每667m2麦田里用40%乐果乳油100g兑水稀释后进行喷洒,能够有效防治小麦蚜虫。
4.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主要是针对小麦播种的时间以及对小麦的管理。不同地区要根据不同的气候特征科学合理地进行小麦播种时间的选择,能够减轻小麦锈病和纹枯病的发生。要加强麦田管理,铲除田间的自生麦苗,减少病虫害的传染源。
小麦的种植技术和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是小麦种植的重要研究课题,不仅关乎粮食生产,对于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现小麦的优质高产是小麦种植的首要目标。只有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选种和种植,加强对其的管理,才能够有效地防治小麦病虫害,保证小麦优良的生长环境,为其健康生长提供肥沃的土壤条件,降低病虫害的侵袭。
参考文献
[1]栗如峰.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河南科技,2013,12
(18):39-40
[2]林开平.浅析防治小麦秋季病虫害的意见与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9(01):27-28
[3]周增莲.小麦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