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针对朝鲜族中学汉语学科阅读教学中的一些问题,结合平时的上课实例发表了一些感悟。并对当前阅读教学的反思,以及怎样克服阅读教学面临的问题,以后教师的教学方向阐述了一些观点。新课程理念下怎样组织好阅读教学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 初中汉语 阅读教学 教学构想
在初中汉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中之重,它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的个性都有重要作用。同时,阅读教学的成败往往影响汉语教学效率的高低。如何进行阅读教学改革,如何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如何凸显阅读教学的个性美,一系列问题亟待我们进行深入探索。
一、当前阅读教学面临的问题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在民族初中教学中一直处于较尴尬的位置。因现在普及电视、网络等的因素,学生接触汉语言的机会较多。学生之间平时说话时也用汉语交流,但这些只能停留在简单的对话水准。真正有内涵地理解文章内容就困难一些。
阅读理解对每一个学生,尤其是一名少数民族学校的学生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这关系到他在大学时能否和其他民族的师生,尤其是汉族师生良好沟通和学习的问题。汉语课程标准对初中汉语阅读和扩展阅读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和要求。这就要求汉语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然而,反思当前的阅读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不少问题:
1.学生读书,感悟少,教师提问,分析多。
大部分教师把本应该是个性化、情感化、创造性的阅读演绎单纯的内容分析,重理性轻感性,重认知轻情感,重学得轻习得。
2.学生自主探究少,教师牵引灌输多。
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在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细想一下,不难发现这种表面的热闹下却有不少弊端;真正能够参与课堂活动的只是少数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真正动起来,教师并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与理解,往往是通过预先设计好的一连串追问代替学生的思考。这其实是一种填鸭式的机械被动的学习。
3.学生缺乏兴趣,教师忽略培养。
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没有主动阅读的兴趣,也没有正确的阅读态度和方法,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读书的方法。
二、对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的构想
1.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只有具备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会积极主动地阅读,才会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不断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仔细观察了学生对每篇文章的反应。春夏秋冬,风花雪月,大自然展现的是姿态各异的缤纷世界。有些女生喜欢读矛盾的《白杨礼赞》中优美的诗句,教师便为学生配乐朗读,增添情境。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聆听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学会从大自然中发现美。领悟到黄土高原一睹那朴质、坚强、力争上游的白杨树。有的男生欣赏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教师便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历史上,血与火的战争爆发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及聆听300个孩子临死前的渴望和呐喊是什么?将透过一位法国妇女超凡的勇气和一位南斯拉夫母亲的两支结婚花烛,看到人类的公理、正义、人道的无所不在,从而领略人性的魅力,获得有益的启示。注意把握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对文中感人至深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要有自己的感悟和评价,还要努力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不断提高阅读水平。
2.加强朗读教学。
在阅读过程和阅读方法上,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阅读必须朗读,这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要“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个要求,是不能相互分割的,是不能分开来要求的,而是以一贯全面落实。朗读是运用有声语言进行的一种创造性阅读活动。只听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述,不闻学生朗朗书声的阅读课,不是好的汉语文课。
通过举办各种朗读活动,激发阅读兴趣。我校每学期进行朗读比赛,班级每个学生都参与阅读朗诵比赛,选拔后参加全校的诗歌朗诵比赛。学生参与热情很高,在比赛中领会到了朗读的别样魅力,点燃了朗诵激情。
3.注重略读和浏览。
阅读方法是朗读、默读、精读、略读和浏览方法的整合。“略读”和“浏览”都是粗略地大致地读。略读是侧重于主要内容的了解和把握,是粗知文本大意,瀏览是侧重从阅读材料中查找所需要的内容或关键信息。
学习开始阶段,让学生放声朗读课文,教师提出一定的思考问题,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在深入学习时,教师提出文本的质疑。阅读课文,找出教师所列的思考题答案,同时提出文本的质疑。在进行学习总结时,讲解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实现教学目标。
三、有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课外阅读
汉语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教材中的几篇文章,学生必须利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日积月累,才能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文化素养。教师应组织学生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我们必须选择最有价值的、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二是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一至两篇文章,阅读时间大致为40分钟。我们学校规定每天中午时间是阅读时间,汉语课代表的主持下完成阅读活动。读完文章,学生以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气氛很活跃。
总之,汉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只有做到“心通中外千年史,胸藏古今万卷书”,积淀丰富的文化底蕴,才能全面提高汉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国朝鲜族教育.延边教育出版社,2015(9).
关键词: 初中汉语 阅读教学 教学构想
在初中汉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中之重,它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的个性都有重要作用。同时,阅读教学的成败往往影响汉语教学效率的高低。如何进行阅读教学改革,如何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如何凸显阅读教学的个性美,一系列问题亟待我们进行深入探索。
一、当前阅读教学面临的问题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在民族初中教学中一直处于较尴尬的位置。因现在普及电视、网络等的因素,学生接触汉语言的机会较多。学生之间平时说话时也用汉语交流,但这些只能停留在简单的对话水准。真正有内涵地理解文章内容就困难一些。
阅读理解对每一个学生,尤其是一名少数民族学校的学生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这关系到他在大学时能否和其他民族的师生,尤其是汉族师生良好沟通和学习的问题。汉语课程标准对初中汉语阅读和扩展阅读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和要求。这就要求汉语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然而,反思当前的阅读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不少问题:
1.学生读书,感悟少,教师提问,分析多。
大部分教师把本应该是个性化、情感化、创造性的阅读演绎单纯的内容分析,重理性轻感性,重认知轻情感,重学得轻习得。
2.学生自主探究少,教师牵引灌输多。
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在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细想一下,不难发现这种表面的热闹下却有不少弊端;真正能够参与课堂活动的只是少数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真正动起来,教师并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与理解,往往是通过预先设计好的一连串追问代替学生的思考。这其实是一种填鸭式的机械被动的学习。
3.学生缺乏兴趣,教师忽略培养。
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没有主动阅读的兴趣,也没有正确的阅读态度和方法,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读书的方法。
二、对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的构想
1.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只有具备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会积极主动地阅读,才会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不断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仔细观察了学生对每篇文章的反应。春夏秋冬,风花雪月,大自然展现的是姿态各异的缤纷世界。有些女生喜欢读矛盾的《白杨礼赞》中优美的诗句,教师便为学生配乐朗读,增添情境。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聆听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学会从大自然中发现美。领悟到黄土高原一睹那朴质、坚强、力争上游的白杨树。有的男生欣赏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教师便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历史上,血与火的战争爆发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及聆听300个孩子临死前的渴望和呐喊是什么?将透过一位法国妇女超凡的勇气和一位南斯拉夫母亲的两支结婚花烛,看到人类的公理、正义、人道的无所不在,从而领略人性的魅力,获得有益的启示。注意把握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对文中感人至深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要有自己的感悟和评价,还要努力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不断提高阅读水平。
2.加强朗读教学。
在阅读过程和阅读方法上,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阅读必须朗读,这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要“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个要求,是不能相互分割的,是不能分开来要求的,而是以一贯全面落实。朗读是运用有声语言进行的一种创造性阅读活动。只听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述,不闻学生朗朗书声的阅读课,不是好的汉语文课。
通过举办各种朗读活动,激发阅读兴趣。我校每学期进行朗读比赛,班级每个学生都参与阅读朗诵比赛,选拔后参加全校的诗歌朗诵比赛。学生参与热情很高,在比赛中领会到了朗读的别样魅力,点燃了朗诵激情。
3.注重略读和浏览。
阅读方法是朗读、默读、精读、略读和浏览方法的整合。“略读”和“浏览”都是粗略地大致地读。略读是侧重于主要内容的了解和把握,是粗知文本大意,瀏览是侧重从阅读材料中查找所需要的内容或关键信息。
学习开始阶段,让学生放声朗读课文,教师提出一定的思考问题,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在深入学习时,教师提出文本的质疑。阅读课文,找出教师所列的思考题答案,同时提出文本的质疑。在进行学习总结时,讲解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实现教学目标。
三、有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课外阅读
汉语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教材中的几篇文章,学生必须利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日积月累,才能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文化素养。教师应组织学生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我们必须选择最有价值的、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二是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一至两篇文章,阅读时间大致为40分钟。我们学校规定每天中午时间是阅读时间,汉语课代表的主持下完成阅读活动。读完文章,学生以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气氛很活跃。
总之,汉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只有做到“心通中外千年史,胸藏古今万卷书”,积淀丰富的文化底蕴,才能全面提高汉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国朝鲜族教育.延边教育出版社,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