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每件艺术作品都凝聚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甚至艺术家不同人生阶段的作品也会呈现不同的风格,对艺术家作品的研究,从情感表现出发,更能抓住艺术家的创作思维。文章以梵高绘画作品所传达出的情感为例,对他的作品从色彩、线条、整体画面效果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体会绘画中梵高的思想情感。
关键词:梵高;绘画;情感;鉴赏;艺术风格
梵高是后印象主义流派的绘画大家,后印象主义是相对印象主义而言的绘画流派,它不仅满足于运用光影表现艺术作品,更注重在用光、用色的基础上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情感,且不十分注重题材与内容的选择。所以在品评这一流派的绘画作品时,对画面的内容的分析是次要的,因为画家所画的内容并非画家表现的重点,画家较为看重的是光影、色彩、形体的表达。因此,在观赏梵高的绘画作品时,需要从这几点出发,去感受画家带给观者的情感。在分析任何艺术作品时,都应先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家的所属流派以及该流派的风格特点进行了解,这是认识绘画作品前期准备。只有对各方面的了解足够深入,才能根据相关背景知识准确解读出绘画中所表达的情感。
一、从色彩感受情感
后印象主义流派善于运用色彩来表现转瞬即逝的光色效果,凭借主观感觉运用色彩的变化描绘事物。在鉴赏梵高的绘画作品时,应着重分析其作品的色彩变化,从对色彩的运用中感受画家的情感变化。
在梵高1881年创作的《卷心菜和木鞋》这一作品中,观者可以看到这幅作品中的色彩比较灰暗,画面整体以暗黄色为主要色调,对卷心菜、木鞋和土豆进行描绘,似乎刻画的是夜间油灯之下的景物(图1)。这里对色彩的搭配还未见梵高晚期的效果,是梵高埃顿时期的绘画作品,这一时期梵高还处于学习阶段,对绘画的认知并没有自己的认识,可以看出其绘画手法的稚嫩。这幅画面的色彩表现中规中矩,传达出的画家情感也是平静且毫无波澜的。
梵高在纽南时期创作的《食土豆者》是梵高第一次得到世人认可的作品,在这幅作品中梵高刻画了农夫、农妇围绕在餐桌前吃土豆的情景,画面中间的位置吊挂着一盏油灯,油灯的光亮向四周发散,照亮画中人物的面庞及餐桌上的食物(图2)。画面主体色调仍以黄色为主,但画面中的灯光像似一种神圣的光芒,从其照射在每个人身上的黄色光芒能够感受到画家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从这里能够体会到画家对农民生活的向往。
虽然以上选取的均是梵高早期的绘画作品,但对绘画作品中传达的画家情感的分析,同样适用于梵高其他时期的作品中。在观赏绘画作品时,对色彩的分析应与观者对画面的感受相联系,并结合画家当时的生活、学习状态,从而对画中表现的情感进行分析,这是从绘画作品的色彩感受情感的要点。
二、从线条体会情感
画面的线条也是画家情感的表达方式之一,这其实是在分析画家作画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从这种手法中能够感受到画家的情感宣泄。如果画面中的线条、笔触较为细腻,则画家的心情较为平静,如果画面中的线条、笔触波动较大,则表明画家作画时的情绪高涨,也许是受到了某种刺激,进而体现在画面之中。所以对艺术作品的线条进行观察,能够使观者更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如,梵高在安特卫普时期的作品——《穿蓝衣的女子》,这幅作品是梵高于1885年创作的,画面用带有抖动感的笔触对画中女子与画面背景进行描绘,这是梵高对鲁本斯的长笔触的运用,这一阶段他开始将其他画家的绘画风格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是对早期绘画阶段的突破(图3)。这种抖动的笔触使观者在观看时有微微的眩晕感,这正是作者的创作意图,体现自己对喜欢的绘画风格进行运用时的激动心情。
《克里希林荫道》这幅作品是梵高1887年于巴黎创作的,街道上用倾斜的线条表现,天空中的短线是与街道的斜线反向的,两种斜线在平面中就是交叉的状态,但在画面中就很恰当地表现出了天空与街道的不同,街上画面左边的楼房多用竖线表现,画面右侧的楼房多用横线表现,使观者能够清楚地感受到二者的不同(图4)。这种以相反方向的斜线构成的画面,充分表现出了早春空气的流动感,体现着画家创作这幅作品时愉悦的心情。
从作品的线条中体会画家的情感,需要对作品的线条或笔触进行了解,波动的笔触体现着画家或激动或兴奋的情绪,平静细腻的笔触则体现着画家的平静心态。线条的歪曲倾斜也是画家情绪的表达。应当注意的是,即使同一种笔触所体现的情感也会有所不同,这与画家所描绘的内容有一定的关系。
三、从画面领悟情感
对艺术作品中的情感的理解,还应从绘画作品整体呈现的效果出发,感受画面中传达的不同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再对画面中所表达的画家情感作出解读,这往往需要联系画面整体的结构布局、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画面的整体效果,从这几方面对艺术作品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如,在分析梵高的作品《傑克岛的风光》时,首先应注意到:画面的四分之三均是对景色的描绘,剩下的四分之一是对天空的表现,对湖面的处理虽然用笔触去表现,但是也映射出了湖上的倒影,桥上的人物也是静止的,四周的风景也是静止的,画面的整体效果都处于静止的状态,这幅画面是画家纯粹以观者、欣赏者的眼光进行处理的,所体现的画家情绪也是平静的(图5)。
《星月夜》是梵高晚期的绘画作品,带有鲜明的后印象主义风格,画面强调色彩的强烈对比,运用夸张的形体对天空、村庄进行描绘,这幅画的艺术价值在于梵高对星空的表现,漩涡状的天空状态呈现在画面的中间位置,使观者产生眩晕的感觉,类似火焰状的巨大的黑色柏树被放置于画面的左侧,与右上方的黄色月亮形成对比(图6)。画面的张力极强,凸显出作者对星空的理解与认识。在创作这幅作品时,梵高的精神已经出现问题,所以画面的整体效果给人带来不安的感受,似乎一切都是在運动的,这就是梵高躁动的情绪体现。
综上所述,画面中所体现的艺术家的情感,可以从色彩、线条、整体画面呈现的效果中进行分析。在观赏绘画作品时,对色彩的分析应与观者对画面的感受相联系,并结合画家当时的生活、学习状态,这是由色彩感受画家情感的要点。对作品的线条或笔触的分析,可以看到波动的笔触体现着画家或激动或兴奋的情绪,平静细腻的笔触则体现着画家的平静心态,线条的歪曲倾斜则体现着画家的情绪表达。对艺画面整体效果的分析,往往需要联系画面整体的结构布局、作品的创作背景,从而对绘画作品体现的画家情感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以上即是笔者对以画观情的几点认识。
参考文献:
[1]赵巍.梵高绘画的艺术意蕴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2]李玢.梵高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14.
[3]李云鹏.关于梵高绘画的宗教性研究[D].渤海大学,2016.
[4]付文娟、方有才.再读梵高绘画艺术[J].邯郸学院学报,2009,(06).
作者单位: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
关键词:梵高;绘画;情感;鉴赏;艺术风格
梵高是后印象主义流派的绘画大家,后印象主义是相对印象主义而言的绘画流派,它不仅满足于运用光影表现艺术作品,更注重在用光、用色的基础上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情感,且不十分注重题材与内容的选择。所以在品评这一流派的绘画作品时,对画面的内容的分析是次要的,因为画家所画的内容并非画家表现的重点,画家较为看重的是光影、色彩、形体的表达。因此,在观赏梵高的绘画作品时,需要从这几点出发,去感受画家带给观者的情感。在分析任何艺术作品时,都应先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家的所属流派以及该流派的风格特点进行了解,这是认识绘画作品前期准备。只有对各方面的了解足够深入,才能根据相关背景知识准确解读出绘画中所表达的情感。
一、从色彩感受情感
后印象主义流派善于运用色彩来表现转瞬即逝的光色效果,凭借主观感觉运用色彩的变化描绘事物。在鉴赏梵高的绘画作品时,应着重分析其作品的色彩变化,从对色彩的运用中感受画家的情感变化。
在梵高1881年创作的《卷心菜和木鞋》这一作品中,观者可以看到这幅作品中的色彩比较灰暗,画面整体以暗黄色为主要色调,对卷心菜、木鞋和土豆进行描绘,似乎刻画的是夜间油灯之下的景物(图1)。这里对色彩的搭配还未见梵高晚期的效果,是梵高埃顿时期的绘画作品,这一时期梵高还处于学习阶段,对绘画的认知并没有自己的认识,可以看出其绘画手法的稚嫩。这幅画面的色彩表现中规中矩,传达出的画家情感也是平静且毫无波澜的。
梵高在纽南时期创作的《食土豆者》是梵高第一次得到世人认可的作品,在这幅作品中梵高刻画了农夫、农妇围绕在餐桌前吃土豆的情景,画面中间的位置吊挂着一盏油灯,油灯的光亮向四周发散,照亮画中人物的面庞及餐桌上的食物(图2)。画面主体色调仍以黄色为主,但画面中的灯光像似一种神圣的光芒,从其照射在每个人身上的黄色光芒能够感受到画家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从这里能够体会到画家对农民生活的向往。
虽然以上选取的均是梵高早期的绘画作品,但对绘画作品中传达的画家情感的分析,同样适用于梵高其他时期的作品中。在观赏绘画作品时,对色彩的分析应与观者对画面的感受相联系,并结合画家当时的生活、学习状态,从而对画中表现的情感进行分析,这是从绘画作品的色彩感受情感的要点。
二、从线条体会情感
画面的线条也是画家情感的表达方式之一,这其实是在分析画家作画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从这种手法中能够感受到画家的情感宣泄。如果画面中的线条、笔触较为细腻,则画家的心情较为平静,如果画面中的线条、笔触波动较大,则表明画家作画时的情绪高涨,也许是受到了某种刺激,进而体现在画面之中。所以对艺术作品的线条进行观察,能够使观者更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如,梵高在安特卫普时期的作品——《穿蓝衣的女子》,这幅作品是梵高于1885年创作的,画面用带有抖动感的笔触对画中女子与画面背景进行描绘,这是梵高对鲁本斯的长笔触的运用,这一阶段他开始将其他画家的绘画风格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是对早期绘画阶段的突破(图3)。这种抖动的笔触使观者在观看时有微微的眩晕感,这正是作者的创作意图,体现自己对喜欢的绘画风格进行运用时的激动心情。
《克里希林荫道》这幅作品是梵高1887年于巴黎创作的,街道上用倾斜的线条表现,天空中的短线是与街道的斜线反向的,两种斜线在平面中就是交叉的状态,但在画面中就很恰当地表现出了天空与街道的不同,街上画面左边的楼房多用竖线表现,画面右侧的楼房多用横线表现,使观者能够清楚地感受到二者的不同(图4)。这种以相反方向的斜线构成的画面,充分表现出了早春空气的流动感,体现着画家创作这幅作品时愉悦的心情。
从作品的线条中体会画家的情感,需要对作品的线条或笔触进行了解,波动的笔触体现着画家或激动或兴奋的情绪,平静细腻的笔触则体现着画家的平静心态。线条的歪曲倾斜也是画家情绪的表达。应当注意的是,即使同一种笔触所体现的情感也会有所不同,这与画家所描绘的内容有一定的关系。
三、从画面领悟情感
对艺术作品中的情感的理解,还应从绘画作品整体呈现的效果出发,感受画面中传达的不同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再对画面中所表达的画家情感作出解读,这往往需要联系画面整体的结构布局、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画面的整体效果,从这几方面对艺术作品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如,在分析梵高的作品《傑克岛的风光》时,首先应注意到:画面的四分之三均是对景色的描绘,剩下的四分之一是对天空的表现,对湖面的处理虽然用笔触去表现,但是也映射出了湖上的倒影,桥上的人物也是静止的,四周的风景也是静止的,画面的整体效果都处于静止的状态,这幅画面是画家纯粹以观者、欣赏者的眼光进行处理的,所体现的画家情绪也是平静的(图5)。
《星月夜》是梵高晚期的绘画作品,带有鲜明的后印象主义风格,画面强调色彩的强烈对比,运用夸张的形体对天空、村庄进行描绘,这幅画的艺术价值在于梵高对星空的表现,漩涡状的天空状态呈现在画面的中间位置,使观者产生眩晕的感觉,类似火焰状的巨大的黑色柏树被放置于画面的左侧,与右上方的黄色月亮形成对比(图6)。画面的张力极强,凸显出作者对星空的理解与认识。在创作这幅作品时,梵高的精神已经出现问题,所以画面的整体效果给人带来不安的感受,似乎一切都是在運动的,这就是梵高躁动的情绪体现。
综上所述,画面中所体现的艺术家的情感,可以从色彩、线条、整体画面呈现的效果中进行分析。在观赏绘画作品时,对色彩的分析应与观者对画面的感受相联系,并结合画家当时的生活、学习状态,这是由色彩感受画家情感的要点。对作品的线条或笔触的分析,可以看到波动的笔触体现着画家或激动或兴奋的情绪,平静细腻的笔触则体现着画家的平静心态,线条的歪曲倾斜则体现着画家的情绪表达。对艺画面整体效果的分析,往往需要联系画面整体的结构布局、作品的创作背景,从而对绘画作品体现的画家情感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以上即是笔者对以画观情的几点认识。
参考文献:
[1]赵巍.梵高绘画的艺术意蕴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2]李玢.梵高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14.
[3]李云鹏.关于梵高绘画的宗教性研究[D].渤海大学,2016.
[4]付文娟、方有才.再读梵高绘画艺术[J].邯郸学院学报,2009,(06).
作者单位: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