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春三月,陌上花开,杨柳抽芽,淡淡的绿意让老胡同平添了几分新意。
我,是这个胡同口的一棵老槐树。 的确老得可以。 依稀记得,我是在慈禧老佛爷还在世的时候被栽在这个胡同口的,一百多年来,就一直在这儿伫立着,精神得很,只是这两年,被一种叫做雾霾的东西弄得有点萎靡不振,枝叶也渐渐稀疏起来。
树一老,就容易怀念过去的日子。
记得我还是一棵小树的时候,特别喜欢秋天,尤其是当我枝叶凋零的时候。 我总觉得,那是一种大气的成熟。 因为离紫禁城近,所以我每天都能看见官员们坐在华丽的轿子里,浩浩荡荡地从我身边经过,我一直觉得,只有长在北京的树,才有幸看到这样的场面。 生而为树,亦当荣幸。
我想,北京城里的人也是这么想的。 迁徙的鸟儿告诉我,山西人起床后喜欢数钱,浙江人醒来后喜欢写诗,而这些北京人则喜欢议论政治和深宫秘闻,他们关心的是那深不可测的紫禁城中的事。 他们穿着宽松的长袍,背着手揉着核桃,拖着一条长长的辫子,心中所想的全是朝廷,据他们说,朝廷才是天下。 树叶几经枯荣后,我慢慢觉得,那些北京的胡同人有一种虽布衣而心系天下的感觉。
当然,在我领会到这一层的时候,他们已经脱去了长袍,剪掉了辫子,换上了白色的大背心,手里则提着小小的鸟笼——里面是曾经在我身上栖息的鸟儿。 那时,北京已经被占领。 人们在街上走着,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恐怖的气息随着声声枪响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但是,胡同里的人依旧在议论时局,只不过声音压低了很多,特别是有一些人,不停地说要抗战到底、不做亡国奴……这些人说话的声音往往更小。 时常有人因为说了这些话而被绑在我身上示众,甚至被枪毙。 至今我依旧记得,当他们贴在我身上时,我所感受到的他们心脏的跳动,短促而有力,震动着我的灵魂。 我一直觉得,就是这一次次的跳动,终于激起了一个时代的最强音。
这声音,一直不断。 我努力回忆着听到这声音的每一个瞬间:那是和平解放北京,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是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我身边不变的,依旧是那些北京胡同人的高谈阔论之声,刚刚的那些事件,也都是从他们的谈话中听来的。 他们交谈的声音越来越大,不再是窃窃私语,而是掷地有声;他们谈论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不再是深宫秘闻,而是北京的变化。 听说,北京建了高楼大厦,建了商业中心;听说,所有政令都是从北京发出的,从改革开放到一带一路,中国正走向富强和繁荣。 后来,我身旁多了很多金发碧眼的人,我听不懂他们的语言,但作为一棵百年老树,我完全能体会到他们眼神中的关切与希冀。
是啊,北京城百年风云变幻,我儿时对北京的记忆已经模糊不清,但依旧亲切的是胡同里的谈话声,是北京人事事关心、心怀天下的责任感。 在一棵树看来,也只有北京人堪当此任,因为北京人身上有一种身为“帝都”子民特有的霸气。 千年文化,终于薪尽火传。 北京,就这样在革故与鼎新之间,找到了一种巧妙的平衡。 这,就是北京人的智慧。
我,终于迎来了生命中的最后一个秋天。 长在北京那么多年,一直不变的是对秋的喜爱。 当最后一片叶子飘落,我才觉得,是时候对我的一生和北京的这百年风雨做一个总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责任编辑 曹 懿)
我,是这个胡同口的一棵老槐树。 的确老得可以。 依稀记得,我是在慈禧老佛爷还在世的时候被栽在这个胡同口的,一百多年来,就一直在这儿伫立着,精神得很,只是这两年,被一种叫做雾霾的东西弄得有点萎靡不振,枝叶也渐渐稀疏起来。
树一老,就容易怀念过去的日子。
记得我还是一棵小树的时候,特别喜欢秋天,尤其是当我枝叶凋零的时候。 我总觉得,那是一种大气的成熟。 因为离紫禁城近,所以我每天都能看见官员们坐在华丽的轿子里,浩浩荡荡地从我身边经过,我一直觉得,只有长在北京的树,才有幸看到这样的场面。 生而为树,亦当荣幸。
我想,北京城里的人也是这么想的。 迁徙的鸟儿告诉我,山西人起床后喜欢数钱,浙江人醒来后喜欢写诗,而这些北京人则喜欢议论政治和深宫秘闻,他们关心的是那深不可测的紫禁城中的事。 他们穿着宽松的长袍,背着手揉着核桃,拖着一条长长的辫子,心中所想的全是朝廷,据他们说,朝廷才是天下。 树叶几经枯荣后,我慢慢觉得,那些北京的胡同人有一种虽布衣而心系天下的感觉。
当然,在我领会到这一层的时候,他们已经脱去了长袍,剪掉了辫子,换上了白色的大背心,手里则提着小小的鸟笼——里面是曾经在我身上栖息的鸟儿。 那时,北京已经被占领。 人们在街上走着,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恐怖的气息随着声声枪响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但是,胡同里的人依旧在议论时局,只不过声音压低了很多,特别是有一些人,不停地说要抗战到底、不做亡国奴……这些人说话的声音往往更小。 时常有人因为说了这些话而被绑在我身上示众,甚至被枪毙。 至今我依旧记得,当他们贴在我身上时,我所感受到的他们心脏的跳动,短促而有力,震动着我的灵魂。 我一直觉得,就是这一次次的跳动,终于激起了一个时代的最强音。
这声音,一直不断。 我努力回忆着听到这声音的每一个瞬间:那是和平解放北京,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是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我身边不变的,依旧是那些北京胡同人的高谈阔论之声,刚刚的那些事件,也都是从他们的谈话中听来的。 他们交谈的声音越来越大,不再是窃窃私语,而是掷地有声;他们谈论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不再是深宫秘闻,而是北京的变化。 听说,北京建了高楼大厦,建了商业中心;听说,所有政令都是从北京发出的,从改革开放到一带一路,中国正走向富强和繁荣。 后来,我身旁多了很多金发碧眼的人,我听不懂他们的语言,但作为一棵百年老树,我完全能体会到他们眼神中的关切与希冀。
是啊,北京城百年风云变幻,我儿时对北京的记忆已经模糊不清,但依旧亲切的是胡同里的谈话声,是北京人事事关心、心怀天下的责任感。 在一棵树看来,也只有北京人堪当此任,因为北京人身上有一种身为“帝都”子民特有的霸气。 千年文化,终于薪尽火传。 北京,就这样在革故与鼎新之间,找到了一种巧妙的平衡。 这,就是北京人的智慧。
我,终于迎来了生命中的最后一个秋天。 长在北京那么多年,一直不变的是对秋的喜爱。 当最后一片叶子飘落,我才觉得,是时候对我的一生和北京的这百年风雨做一个总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责任编辑 曹 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