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自卑心理成因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kua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职生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中职生的自卑心理问题的解决,也是解决其厌学、行为不良问题的关键。职业学校的德育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心理教育,努力开拓心理教育的新境界,把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 中职生 自卑心理 成因
  
  中职生一般都是初中的后进生,他们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纪律约束能力差。而且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他们往往认为毕业后只能是一名普通打工者,前途与上高中考大学无法相比。所以多数中职生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其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
  现在的中职生普遍学习无兴趣,自己没信心,读书无目标,在校混日子。在家长和他人的心目中是沒出息、没希望的学生;在教师的心目中是学习差、品行不良的双差生,是屡教不改的后进生。中职生普遍表现为,学习上厌学,心理上自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自卑心理的内涵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之一。而处在群体学习、生活的青年学生则属于高发群,其中,中职生又是重灾区。根据调查,在中职生中,有近八成的学生存在着自卑心理问题。尤其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为严重,几乎达100%。
  有自卑感的学生,总是觉得自己不如他人,心情苦闷,情绪低落,其主要表现是,学习没动力,生活没意义,自暴自弃。在中职生中,有相当多的学生在自卑心理下学习、生活。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痛苦之事,无奈之举。因此,要提高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从解决中职生自卑心理着手,让他们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自信地走自己的路,愉快地在职中学习、生活。
  从心理和生理学上来看,通常自卑心理产生有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的原因。内在原因主要体现在人的性格偏差上,有以下几种性格特征的人,如:小心眼、内向、孤僻和偏见。这种人本能地看不起自己,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明明自己有很多的优点,但总是觉得自不如人,总认为别人就是瞧不起自己,天生就比他人差。在中职生中,这样的学生有一定的比例,但不是主要的部分。在中职生中,大部分出现自卑心理的学生,都是后天产生的,他们在小学或七年级都很正常,到八年级以后才出现问题,也就是初中学习阶段,是造成自卑心理的关键时期。因此,初中阶段也是进行健康心理教育,建立自信心的黄金时期。
  
  二、自卑心理的成因
  
  调查了解,中职生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更多的是外部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试成绩上不去,成为应试教育的失败者。
  有相当一部分中职生,从小学到初中成绩都不理想,厌学情绪严重,学习兴趣低,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他们都是所谓的“失败者”。这样的学生,很少有学习的快乐,有成功的体验,从而造成他们没有自尊心和自信心。再加上他们从小到大,在家缺少亲情,在校缺少师爱,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孤僻的孩子,在外还缺少朋友的关怀,而且部分教师对学生只看重分数,忽视育人,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教学上存在着轻视,教育上存在着歧视,他们是被边缘化的群体。结果学生从厌恶学习,到厌恶学校,抵触老师的教育,形成一种逆反心理。因此,这些学生在进入职中时早已沾染了种种不良行为,这正是中职生生源素质差的原因所在。
  2.学习成绩差,被人瞧不起。
  这是中职生形成自卑心理的主因。大部分中职生,中考成绩都差,不仅上不了重点高中,一般的普通中学也上不了,成绩差到六科总分才一百来分,是典型的学困生。在校学习,他们基本上都是在老师的批评中,在同学的歧视中度过,久而久之,对学习自然无兴趣,成绩越来越差,越差就越没兴趣学,越没兴趣成绩就越下降,形成恶性循环。由于成绩上不去,学生就怀疑自己的智商和能力,自然而然就自卑起来,看不到自身的优点,出现自暴自弃的心态,行为就出现偏差,品行也就发生变化。这也正是为何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行为品德也较差的原因。据我们对后进生家长的了解,其孩子小学或七八年级时都想好,就是因为一两次考试不及格开始才一步步变差的。
  3.心理发展不健全,心理教育存在缺陷。
  自卑心理是心理不健全的综合反映,现在孩子缺乏意志力的培养,心理承受力普遍较弱,遇到一点困难或挫败就走极端。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交往越来越复杂,一些学生直接或间接受社会、家庭、学校压力的影响,渐渐地形成心理障碍,性格出现偏执,听不进他人的意见,甚至于个性被扭曲等不良心态。
  面对这样的现状,学校和家庭又缺乏正确的心理引导,放任其自流结果就是这部分学生心理和行为都出现偏差,对学习、对他人的教育产生有意和无意的抵触,放任自己的行为,甚至采取过激行为。有的学生明知自己不对,但就是不求上进;明知自己学习成绩不好,就是不努力,以为努力也学不好。
  4.家庭教育失败,家长对职中的误解。
  一些中职生家长对孩子考试失败,往往只一味地指责、打骂、惩罚,说一些伤孩子自尊的话。有相当多的家长对职业教育存在误解,认为上职中是没本事的表现,孩子进了职中自己没面子,上职中低人一等。还有少数家长认为孩子进职中,只是为了混一张高中文凭,对孩子不寄任何希望。家长不正确的认识更加深了孩子的自卑心理。
  长期被自卑感笼罩的中职生,不仅心理活动会失去平衡,生理上也会发生变化,生理上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心理上的变化,更加重自卑心理。
  总之,中职生的自卑心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中职教育工作者长期面临的难题,这一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职教育的成败,也是能否解决中职学生厌学、行为不良问题的关键。中职生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小视的社会群体,是富有活力、充满朝气的青年群体,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和城乡建设的生力军。应该说,职校学习时期是中职生从心理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他们的个性人格趋于定型的时期,也是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期、关键时期。心理教育在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核心和中介。所以最关键、最为迫切的是,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德育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心理教育,科学实施,积极探索,整体推进,狠抓落实,提升水平,创建特色,努力开拓心理教育的新境界,把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该文根据可控串联补偿(TCSC)装置的时域和频域稳态特性,对可控串联补偿装置的阻抗可控范围和主电路参数选择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TCSC的阻抗灵敏度系数ISF的概念,并论证了阻抗灵敏度
在可控硅串联技术中,可控硅的均压以及对可控硅串的一致触发是两个关键性的技术。该文从串联可控硅均压电路及触发电路的设计两方面对可控硅串联技术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并在
该文对历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的可控硅全桥并联逆变固体电源以及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的IGBT半桥串联逆变固体电源的各项性能及它们的适用配套对象(电炉)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它将
北海传统蛋服别具一格,极富浓郁蛋家乡土风情,为中国服饰海洋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的文献资料,从文化特征、传承现状、旅游价值及开发等方面研究北
摘 要: 在现代社会,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和美德,是为人处世,建立社会关系的立身之本。我们应当鼓励和倡导一种诚信的道德风尚和人格修养,给大学生以劝导和指引。  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 重要性 状况 影响    1.诚信的重要性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它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走过沧海桑田,经历雪霜磨砺,最终沉淀为民族的精髓。诚信自古就被视为做人的基本准则和起
期刊
可控硅电路能以微小的电流信号控制很大的功率,但可控硅承受干扰能力较差。该文以大量的试验来分析了可控硅电路干扰的三种主要类型,提出了相应的抗干扰方法。
每年9月份,都有许多学生怀揣理想进入高中学习,刚到梦寐以求的学习环境时的喜悦是无法言表的。但一段时间后许多新生却一扫刚来的喜悦,心情郁闷,生活不如意,学习也不顺心,生理和心理均出现了种种不适,甚至有部分学生出现后悔到高中学习的现象,这种现象表明他们正处于“成长性危机”阶段。  所谓“成长性危机”,是指一个人从某一发展阶段转入下一阶段时,往往会出现原先对新学习状态的幻想转变到现实学习状态的失衡现象,
期刊
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生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并且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心头肉”,所以他们中的一些人经不起风吹雨打,遇到挫折不是自暴自弃就是怨天尤人。例如:考试失利后自暴自棄,任其发展;遇到小的困难不去面对;以自我为中心,等等。作为一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引导教育学生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现在的学生经不起挫折,需要我们给他们一点挫折。学生的教育需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努力,下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