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模式对夏茭生长发育及效益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hkie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索夏茭适宜的栽培模式。[方法] 以双季茭白龙茭2号和浙茭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棚覆盖、小拱棚覆盖和露地栽培3种模式,分别考查分析不同模式对茭白萌芽、生长发育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 [结果]利用大棚、小拱棚覆盖栽培,均可以提高早期温度,促进茭白萌芽,促进提早上市,提高市场销售价格。但小拱棚栽培保温效果相对大棚栽培较差。 [结论]夏茭栽培以大棚、小拱棚覆盖栽培模式较为适宜。
  关键词栽培模式;生长发育;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6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8-09693-03
  Effect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Modes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Benefit of Summer Water Bamboo
  ZHANG Shangfa, ZHENG Zhaisheng, ZHANG Lei et al
  (Jinhua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nhua, Zhejiang 321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optimal cultivation modes of summer water bamboo. [Method] Taking two water bamboo (Zizania latifolia Turcz.) cultivars Longjiao No.2 and Zhejiao No.6 as test materials, three cultivation modes including greenhouse coverage, small arch coverage and open field,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different modes on the germinati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the water bamboo. [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ultivated in greenhouse coverage and small arch coverage could increase early stage temperature, promote germination of water bamboo, appear on the market earlier, and improve the market price. As far as the insulation effect was concerned, the small arch coverage was inferior to the greenhouse coverage. [Conclusion] Greenhouse coverage and small arch coverage modes are more suitable for summer water bamboo.
  Key wordsCultivation mod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 benefit
  茭白根據生态型不同分为单季茭白和双季茭白,其中双季茭白对温度较敏感,适宜运用设施栽培,促进早熟,提早采收[1-3]。浙江省双季茭白生产实践证明,利用大棚、小拱棚等保护地栽培,夏茭采收期明显提早,利于抢占市场先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明确不同设施模式对茭白生长环境温度及茭白采收期的影响,笔者选取夏茭早中熟、产量和品质优势明显的龙茭2号、浙茭6号两个双季茭白品种,采用大棚栽培、小拱棚栽培和露地栽培模式,考查分析不同模式对茭白萌芽、生长发育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试验设在武义县白姆乡上宅村朱明正农户试验田,前茬茭白,壤土,土层较深,肥力中等。试验采用“品种—栽培模式”双因素区组试验,不设重复。参试品种分别是龙茭2号和浙茭6号;栽培模式设3个处理,分别为大棚栽培、小拱棚栽培、露地栽培(对照)。每个小区面积67.5 m2。
  试验设置在同一块大田,2012年7月20日种植,宽窄行栽培,宽行行距1.0 m,窄行行距0.8 m,株距0.5 m,平均栽种2.22万丛/hm2。12月20日地上部分转黄后割除地上部分茎叶,施用腐熟鸡粪1.5万kg/hm2和复合肥300 kg/hm2。3 d后覆盖大棚和小拱棚开始试验。大棚和小拱棚内温度达到25 ℃时,及时通风降温。室外白天气温连续3 d稳定在20 ℃以上时揭膜[3]。其他管理同常规。试验中,茭白萌芽标准规定为茭苗长0.5 cm。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栽培模式对茭白生长环境温度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1月25日至2月13日,大棚栽培模式最低温度平均为-0.89 ℃,分别比小拱棚栽培、露地栽培模式高1.51和2.89 ℃;大棚栽培模式日均温度为7.53 ℃,分别比小拱棚栽培、露地栽培模式高1.48和2.49 ℃,具有较好的保温增温效果。从图1、2可以较直观地看出3种栽培模式最低温度以及日平均温度的走势,其中日均温度由于晴热天气需要掀膜降温,故3种栽培模式温差缩小了。一般情况下,茭白在环境平均温度达到5 ℃左右时即进入萌动期。分析温度记录情况可知,大棚栽培模式在覆盖棚膜后,即满足上述温度要求;12月25日至1月13日,小拱棚模式平均温度约5 ℃,其后15 d温度明显低于5 ℃,萌动受到一定抑制;露地栽培模式一直到2月初才满足5 ℃要求,所以其萌动时间明显推迟。   2.2不同栽培模式对茭白生育期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栽培模式条件下,茭白种苗萌芽时间差别较大,而品种之间差异较小。龙茭2号大棚栽培模式分别比小拱棚栽培、露地栽培提早8、35 d;浙茭6号大棚栽培模式分别比小拱棚栽培、露地栽培提早7、36 d。小拱棚栽培模式虽然萌芽时间较露地栽培模式早,但是萌芽后到1月底以前生长缓慢,这可能与期间温度低于5 ℃有关,从这一角度分析,茭白萌芽以及生长需要满足日平均5 ℃以上的温度条件。与萌芽期相比,不同栽培模式之间孕茭时间差异有缩小趋势,其中龙茭2号大棚栽培模式分别比小拱棚栽培、露地栽培模式提早5、26 d,浙茭6号大棚栽培模式分别比小拱棚栽培、露地栽培模式提早6、27 d。这可能与后期温度升高、有效积温较高有关,而孕茭到开始采收时间间隔相对稳定,均约15 d。这说明,3种栽培模式对茭白生育进程的影响差异较大,大棚栽培模式在萌芽、孕茭及采收时间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优势。
  2.3不同栽培模式对茭白植物学性状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大棚栽培模式保温增温效果好,茭白植株长势旺盛,植
  2.4不同栽培模式对茭白经济性状的影响
  大棚覆膜栽培具有良好的增温保温效果,可以增强大棚内作物对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抵御能力,有利于早春植株生长发育。从表4可以看出,大棚栽培模式种植的茭白,壳茭重量明显高于小拱棚栽培和露地栽培模式,肉质茎较长且粗壮饱满。小拱棚栽培模式前期生长发育进程早于露地栽培模式,但是苗期多在3月中旬,期间气温变化无常,易受到灾害性天气的影响。该试验中,3月中旬即遭受较低温度的影响,壳茭重低于大棚栽培和露地栽培,产量优势不明显。露地栽培模式5月底开始采收,6月中下旬气温回升较快,不利于茭白孕茭,故壳茭
  重比大棚栽培模式略低,肉质茎缩短,商品性下降。
  2.5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茭白单位面积产值主要取决于市场价格和单位面积产量,其中夏季茭白产
  值主要取决于价格。采收时间早,市场供应量少,市场价格
  高。3种模式之间,茭白品质差异不大,产量差异也在4%以内,3种模式产值最大相差2倍以上,关键在于市场销售价格。2013年这种差异表现得更加明显,4月份茭白销售价格达到5~6元/kg,5月上旬销售价格达到3~4元/kg,5月中旬以后下降到1~2元/kg,产值相差很大。
  3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双季茭白夏季生产中,大棚、小拱棚覆膜栽培保温增温效果突出,茭白采收期明显提早,市场销售价格显著提高。
  (1)大棚栽培萌芽早,早期生长优势明显。茭白萌芽时期一般在1月初至2月上旬,期间大棚栽培模式日平均温度基本满足萌芽要求,且有效温度均明显高于小拱棚栽培和露地栽培模式。
  (2)双季茭白采用大棚栽培、小拱棚栽培模式,夏季茭白采收期分別比露地栽培提早约20和25 d,促早效果十分突出。
  (3)小拱棚栽培抑御低温冷害的能力较弱,需要注意防范低温冷害。根据近10年的经验,浙江省3月上旬易遭受短时间低温冷害的影响,小拱棚栽培适应能力较差,一旦遇到冻害天气,要通过灌溉深水、加盖覆盖物等方式预防,减少灾害损失。
  参考文献
  [1] 柯卫东.水生蔬菜研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68.
  [2] 李良俊.水生蔬菜设施高效栽培技术及其应用[J].长江蔬菜,2008(2):20.
  [3] 张尚法,叶自新.水生蔬菜栽培新技术[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3:8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从微观层次对城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为城市居住用地的合理布局和提高居住用地集约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土地利用程度、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效率中3个层次的5个指标,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特尔斐法等进行数据处理和综合评价。[结果]福清市154个居住功能区中,有4个过度利用功能区,土地面积为29.02 hm2;8个集约利用功能区,土地面积82.83 hm2;86个中度利用功能区,土地面
期刊
摘要茶多糖是一类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具有一定活性的水溶性复合杂多糖。根据对茶多糖的紫外、红外及气相色谱的分析,茶多糖由糖类、果胶及蛋白质等物质组成。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茶多糖的研究现状并对茶多糖进一步开发和研究,主要对近年来茶多糖的提取方法、分离纯化和分子组成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其开发前景進行了展望。  关键词茶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分子组成  中图分类号S571文献标
期刊
摘要对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剖析了黑龙江省高校城乡规划教育的现状问题。以培养工程应用型城乡规划设计人才为导向,以CDIO工程教育教学平台为基础,立足于黑龙江省地域,提出城乡规划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并对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优化进行初步探索,构建了基于CDIO工程教育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框架,旨在为农林院校同类专业教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范例。  关键词城乡规划;人才培养模式;CD
期刊
摘要深入开展临港新城滨海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旨在通过建立滨海湿地修复的“生态补偿”示范区,实践湿地修复营造关键技术,为上海滨海湿地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示范工程  中图分类号S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3-07893-05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海洋科技专项项目(10DZ1211000)。  作者简介倪华明(1978-
期刊
摘要通过对课程内容的简单介绍,讨论了学习现代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目的,针对以上内容和该课程的特点讲述了该课程个人教学中的观点和方法,并提出了本门课程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教学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3-08062-02  基金项目塔里木大学教学改革项目(TDGJ13387);教育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项目(1
期刊
摘要 以咸阳市为例,结合咸阳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探讨市花紫薇花的文化内涵及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开发应用,旨在发扬紫薇文化,打造咸阳市特色城市名片。  关键词 紫薇;文化内涵;咸阳;园林绿化  中图分类号 S688;TU98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26-09006-03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期刊
摘要  在对云南省孟连县有关乡镇农户林业信息和技术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林业信息和技术的供给方式以及农户对林业信息和技术的需求特点。调查表明,林农对林业信息和技术的需求日趋强烈,并呈现多样化趋势,但是农户获取林业生产经营信息和技术手段落后,服务供给模式单一,农户的需求缺乏有效的表达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部门针对农户实际需求提供技术信息,加大个性化信息服务力度的建议。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通过对肥西县典型全产业链乡村旅游发展的“肥西老母鸡家园”的分析来诠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四产业有机结合的全产业链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得出乡村旅游全产业链的共生、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了构建乡村旅游全产业链对提升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全产业链;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S1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
期刊
摘要  為了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结合安徽安庆植物病害的特点和实地教学情况,针对植物病害的普遍性和地域性,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调整实验教学内容,提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  关键词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了解不同菠菜品种对镉处理的生理生化反应的差异和对镉积累的基因型背景差异。 [方法] 研究了镉对菠菜吸收金属元素的基因型差异及镉对菠菜生长的影响。[结果] 10 mg/L镉溶液可以显著降低菠菜生物学产量。经镉处理后,镉影响菠菜对金属元素的吸收、分配,地上部K、Cu、Zn含量降低,根部K、Mg、Mn和Zn含量增加。无论地上部还是根部,Ca、Al、Mo和Fe含量都增加。[结论] 该研究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