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荀子有丰富的教育社会学思想,人的社会化理论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群分论构成荀子社会化思想的基石,成为士、君子、圣人是社会化的目标,人的社会化是一个社会环境和个人努力相互作用的积、渐的过程。
关键词: 荀子;社会化;积;渐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在荀子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社会学思想,本文拟对荀子关于人的社会化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一、群分论——社会化的基石
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全部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探讨人的社会化,首先应明确个体与群体(社会)之分,自然人与社会人之别。
荀子提出了“群”的范畴,发展了一套完整的关于社会组织的理论——群分论。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也。”(《荀子·王制》)人与自然物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人不仅“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因此能“群”,形成一种社会组织。在这种社会组织中,有分工、有互助,“故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而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离居不相待则穷,群而无分则争。穷者患也,争者祸也,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荀子·富国》)这就是说,人的生活和发展需要各种技能,可是一个人只能有一种技能,只能做一件事情,所以必须组织起来,使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职守,在分工互助的条件下,共同生活。群分论表明荀子认识到个体与群体的差别,在两者关系方面,他强调群体的作用,认为个体不能离开群体(“离居不相待则穷”)。
关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分工,在荀子的心目中更为明确,那就是“性伪之分”。他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荀子·性恶》)这里的“性”是指天然生就的自然本性,他还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性者,本始材朴也。”(《荀子·礼论》)因此,“性”就是一种未经加工的人的自然状态,仅仅具有这种自然状态的人可以称为“自然人”。“伪”是指人为,是与自然相对立的,可指一切通过人的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只有通过“伪”,自然人才能转变为社会人,“化性起伪”(《荀子·性恶》)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
荀子还认为, 圣人如尧、舜、禹与众人在自然本性上是相同的,“圣人之所以同于众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荀子·性恶》)。把后天的“伪”与个人的发展联系起来,显示了人的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意义。
二、“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社会化的目标
人的社会化是成为社会人的过程,成为什么样的社会人就是社会化的目标问题。在荀子看来,社会组织有一套秩序井然的等级结构,其中每个社会成员都承担着各自的社会角色。他说:“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礼论》),“少事长,贱事贵,不肖事贤,是天下之通义也。”(《荀子·仲尼》)荀子认为,只有这样,才是“至平”。他说:“斩而齐,枉而顺,不同而一,夫是之谓人伦”(《荀子·荣辱》)他的意思是说:他所主张的不平才是平,他所主张的不齐才是齐。同时,他认为在整个社会的等级结构中,每个社会成员都应按照自身社会角色的要求去行事。为人君的要“以礼分施,均砭而不偏”,为人臣的要“以礼待君,忠顺而不懈”,为人父的要“宽惠而有礼”,为人子的要“敬爱而至恭”,为人兄的要“慈爱而见友”,为人弟的要“敬诎而不苟”,为人夫的要“致和而不流,致临而有辨”,为人妻的要“夫有礼则柔从听侍,夫无礼则恐惧而自竦也”(《荀子·君道》)。社会化的目标就应适应这种社会结构的要求。荀子的可贵之处在于认为,人的社会等级不是固定不变的,个人不同的社会化的结果影响自身的等级地位。他说:“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如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王制》),“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注错习俗之所积耳。”(《荀子·荣辱》)突出了社会化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人通过自身努力获得较高的社会等级地位。因此,在荀子看来,成为卿相士大夫,实际是指具有较高社会等级地位的统治阶级,就是社会化的目标。
即使是社会统治阶层,也有不同的等级,相应的荀子提出的社会化的具体目标是:“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荀子·儒效》荀子把“士”分为“通士”、“公士”、“直士”、“悫士”等种类,“士”强调的是他的能力,要求他们能依法行事,长于治事理政。对“君子”要求又进了一步,不仅做到“言必当理,事必当务”(《荀子·儒效》)而且有更高的品德修养,“故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务积德于身而处之以遵道。如是,则贵名起如日月,天下应之如雷霆。故曰:君子隐而显,微而明,辞让而胜。”(《荀子·儒效》)至于“圣人”是社会化的最终目标,“学者,固学为圣人也。”(《荀子·礼论》)这样的人“修百王之法,若辨白黑;应当时之变,若数一二;行礼要节而安之,若近四枝;要时立功之巧,若诏四时;平正和民之善,亿万之众而抟若一人。”(《荀子·儒效》)虽然如此至高无上,荀子却认为人人都可学而至,因为“圣人”,也是人为的结果,“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荀子·儒效》)
三、“积”与“渐”——社会化的条件和过程
人的社会化能否顺利完成,社会化的目标是否得以实现,受到个体内外部条件的制约,内部条件指个体的主观状态,外部条件是外部的环境和教育。在荀子那里,前者称之为“积”,后者称之为“渐”,它们共同影响着人的社会化进程和结果。
“积”,指的是通过个体的努力,不断地积累知识和道德。对“积”的重视,对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强调,是荀子社会化理论中最有特色的内容,也是荀子“天人之分”、“性伪之分”理论观点的合理推演。荀子通过“明天人之分”,正确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对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予以充分认识。区分“性伪之分”之后,自然就主张“化性而起伪”,用人力改变自然本性,使之“长迁于善”,就能“长迁而不返其初”(《荀子·不苟》)所以,荀子特别重学,《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第一篇,即是《劝学》。他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鼓励人们“积善成德”、“锲而不舍”、“真积力久”以成圣人。荀子劝人积善的言论很多,都是强调人自身的积极主动作用。他说:“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县(悬)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与天地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荀子·性恶》) “渐”指环境的熏染,也就是荀子所说的“注错习俗”,他认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习性。南方和北方一些民族的儿童,生下来哭声都是一样的。而长成以后却有不同的社会化内容,原因就在于此。荀子的深刻之处在于他更强调社会环境的作用 ,提出“隆礼重法”、乐教和“尊师亲友”。
荀子重“礼”,“礼”是治国安民之本,他说:“隆礼贵义者,其国治。”(《荀子·议兵》)主张用“礼”来调节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礼者,人道之极也。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分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荀子·礼论》)“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修身》)“礼”构成社会环境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在强调礼教的同时,荀子主张必须辅以法教。法和刑在《荀子》一书中共出现了285次,仅次于礼,可见其重视的程度。在社会化过程中,法度也有其重要的作用。他说:“夫征暴诛悍,治之盛也。”(《荀子·正论》)“政令行,风俗美”。(《荀子·王霸》)法度同样是治国教民的重要手段。
除礼法以外,荀子还注意到社会环境的另一项内容——音乐,并主张用健康的音乐引导社会成员积极向上,促成人的社会化。他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以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荀子·乐论》)荀子认为人的愉乐情感是天生的,但它必须加以礼义的引导,而作为艺术形态的乐之所以必要,就在于它以礼义为内容,具有立己治人,规范人的社会行为的作用。所谓“乐行而态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荀子·乐论》)可见乐是从人的内心情感方面来加以调和感化,使其向善,礼是从人的行为举止上加以节制,使人符合社会等级制度的要求。礼乐相互配合,就可使人从内心到外表都符合统治阶层的要求,并能起到移风易俗,使天下太平的效果。正是由于此,荀子认为“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四海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师,是王者之始也。”(《荀子·乐论》)乐教是与礼教互补的社会控制手段,也是一种有效而深入的社会化影响因素。
荀子提倡尊师重教,认为教师是“礼”的化身,要达到较高的社会化水平,“师法”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环境影响。他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荀子·修身》)所以“学莫便乎近其人”。师之教,是学生学习“礼法”的捷径,为学必须接近贤师,仰承师训。从学近其人出发,荀子也重视“择友”。因为“友”对一个人的社会化影响甚大,其特点是潜移默化,他说:“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而“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反之,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诈伪,所见者污漫、淫邪、贪利之行”,且至“加于刑戮而不自知”(《荀子·性恶》)。荀子主张,不仅卿相士大夫及其子弟要“择友”,就是庶人及其子弟,也要注意“择友”。他说:“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慎重地取友,是为相互帮助。古语曰:“友者,师之半。”所以尊师与亲友,都是为了促进人的社会化,从而获得较高的社会等级地位。
参考文献
1 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 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关键词: 荀子;社会化;积;渐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在荀子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社会学思想,本文拟对荀子关于人的社会化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一、群分论——社会化的基石
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全部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探讨人的社会化,首先应明确个体与群体(社会)之分,自然人与社会人之别。
荀子提出了“群”的范畴,发展了一套完整的关于社会组织的理论——群分论。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也。”(《荀子·王制》)人与自然物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人不仅“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因此能“群”,形成一种社会组织。在这种社会组织中,有分工、有互助,“故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而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离居不相待则穷,群而无分则争。穷者患也,争者祸也,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荀子·富国》)这就是说,人的生活和发展需要各种技能,可是一个人只能有一种技能,只能做一件事情,所以必须组织起来,使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职守,在分工互助的条件下,共同生活。群分论表明荀子认识到个体与群体的差别,在两者关系方面,他强调群体的作用,认为个体不能离开群体(“离居不相待则穷”)。
关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分工,在荀子的心目中更为明确,那就是“性伪之分”。他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荀子·性恶》)这里的“性”是指天然生就的自然本性,他还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性者,本始材朴也。”(《荀子·礼论》)因此,“性”就是一种未经加工的人的自然状态,仅仅具有这种自然状态的人可以称为“自然人”。“伪”是指人为,是与自然相对立的,可指一切通过人的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只有通过“伪”,自然人才能转变为社会人,“化性起伪”(《荀子·性恶》)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
荀子还认为, 圣人如尧、舜、禹与众人在自然本性上是相同的,“圣人之所以同于众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荀子·性恶》)。把后天的“伪”与个人的发展联系起来,显示了人的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意义。
二、“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社会化的目标
人的社会化是成为社会人的过程,成为什么样的社会人就是社会化的目标问题。在荀子看来,社会组织有一套秩序井然的等级结构,其中每个社会成员都承担着各自的社会角色。他说:“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礼论》),“少事长,贱事贵,不肖事贤,是天下之通义也。”(《荀子·仲尼》)荀子认为,只有这样,才是“至平”。他说:“斩而齐,枉而顺,不同而一,夫是之谓人伦”(《荀子·荣辱》)他的意思是说:他所主张的不平才是平,他所主张的不齐才是齐。同时,他认为在整个社会的等级结构中,每个社会成员都应按照自身社会角色的要求去行事。为人君的要“以礼分施,均砭而不偏”,为人臣的要“以礼待君,忠顺而不懈”,为人父的要“宽惠而有礼”,为人子的要“敬爱而至恭”,为人兄的要“慈爱而见友”,为人弟的要“敬诎而不苟”,为人夫的要“致和而不流,致临而有辨”,为人妻的要“夫有礼则柔从听侍,夫无礼则恐惧而自竦也”(《荀子·君道》)。社会化的目标就应适应这种社会结构的要求。荀子的可贵之处在于认为,人的社会等级不是固定不变的,个人不同的社会化的结果影响自身的等级地位。他说:“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如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王制》),“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注错习俗之所积耳。”(《荀子·荣辱》)突出了社会化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人通过自身努力获得较高的社会等级地位。因此,在荀子看来,成为卿相士大夫,实际是指具有较高社会等级地位的统治阶级,就是社会化的目标。
即使是社会统治阶层,也有不同的等级,相应的荀子提出的社会化的具体目标是:“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荀子·儒效》荀子把“士”分为“通士”、“公士”、“直士”、“悫士”等种类,“士”强调的是他的能力,要求他们能依法行事,长于治事理政。对“君子”要求又进了一步,不仅做到“言必当理,事必当务”(《荀子·儒效》)而且有更高的品德修养,“故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务积德于身而处之以遵道。如是,则贵名起如日月,天下应之如雷霆。故曰:君子隐而显,微而明,辞让而胜。”(《荀子·儒效》)至于“圣人”是社会化的最终目标,“学者,固学为圣人也。”(《荀子·礼论》)这样的人“修百王之法,若辨白黑;应当时之变,若数一二;行礼要节而安之,若近四枝;要时立功之巧,若诏四时;平正和民之善,亿万之众而抟若一人。”(《荀子·儒效》)虽然如此至高无上,荀子却认为人人都可学而至,因为“圣人”,也是人为的结果,“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荀子·儒效》)
三、“积”与“渐”——社会化的条件和过程
人的社会化能否顺利完成,社会化的目标是否得以实现,受到个体内外部条件的制约,内部条件指个体的主观状态,外部条件是外部的环境和教育。在荀子那里,前者称之为“积”,后者称之为“渐”,它们共同影响着人的社会化进程和结果。
“积”,指的是通过个体的努力,不断地积累知识和道德。对“积”的重视,对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强调,是荀子社会化理论中最有特色的内容,也是荀子“天人之分”、“性伪之分”理论观点的合理推演。荀子通过“明天人之分”,正确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对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予以充分认识。区分“性伪之分”之后,自然就主张“化性而起伪”,用人力改变自然本性,使之“长迁于善”,就能“长迁而不返其初”(《荀子·不苟》)所以,荀子特别重学,《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第一篇,即是《劝学》。他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鼓励人们“积善成德”、“锲而不舍”、“真积力久”以成圣人。荀子劝人积善的言论很多,都是强调人自身的积极主动作用。他说:“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县(悬)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与天地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荀子·性恶》) “渐”指环境的熏染,也就是荀子所说的“注错习俗”,他认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习性。南方和北方一些民族的儿童,生下来哭声都是一样的。而长成以后却有不同的社会化内容,原因就在于此。荀子的深刻之处在于他更强调社会环境的作用 ,提出“隆礼重法”、乐教和“尊师亲友”。
荀子重“礼”,“礼”是治国安民之本,他说:“隆礼贵义者,其国治。”(《荀子·议兵》)主张用“礼”来调节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礼者,人道之极也。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分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荀子·礼论》)“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修身》)“礼”构成社会环境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在强调礼教的同时,荀子主张必须辅以法教。法和刑在《荀子》一书中共出现了285次,仅次于礼,可见其重视的程度。在社会化过程中,法度也有其重要的作用。他说:“夫征暴诛悍,治之盛也。”(《荀子·正论》)“政令行,风俗美”。(《荀子·王霸》)法度同样是治国教民的重要手段。
除礼法以外,荀子还注意到社会环境的另一项内容——音乐,并主张用健康的音乐引导社会成员积极向上,促成人的社会化。他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以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荀子·乐论》)荀子认为人的愉乐情感是天生的,但它必须加以礼义的引导,而作为艺术形态的乐之所以必要,就在于它以礼义为内容,具有立己治人,规范人的社会行为的作用。所谓“乐行而态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荀子·乐论》)可见乐是从人的内心情感方面来加以调和感化,使其向善,礼是从人的行为举止上加以节制,使人符合社会等级制度的要求。礼乐相互配合,就可使人从内心到外表都符合统治阶层的要求,并能起到移风易俗,使天下太平的效果。正是由于此,荀子认为“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四海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师,是王者之始也。”(《荀子·乐论》)乐教是与礼教互补的社会控制手段,也是一种有效而深入的社会化影响因素。
荀子提倡尊师重教,认为教师是“礼”的化身,要达到较高的社会化水平,“师法”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环境影响。他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荀子·修身》)所以“学莫便乎近其人”。师之教,是学生学习“礼法”的捷径,为学必须接近贤师,仰承师训。从学近其人出发,荀子也重视“择友”。因为“友”对一个人的社会化影响甚大,其特点是潜移默化,他说:“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而“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反之,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诈伪,所见者污漫、淫邪、贪利之行”,且至“加于刑戮而不自知”(《荀子·性恶》)。荀子主张,不仅卿相士大夫及其子弟要“择友”,就是庶人及其子弟,也要注意“择友”。他说:“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慎重地取友,是为相互帮助。古语曰:“友者,师之半。”所以尊师与亲友,都是为了促进人的社会化,从而获得较高的社会等级地位。
参考文献
1 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 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