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文化节:构建民族和谐的范本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z_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思为“青色的城市”,是一座建于明朝隆庆六年(1572年)的草原之城,已有400多年历史,是我国北方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辖区内遍布各种历史古迹和宗教寺庙,呼和浩特主要的召庙遗址有昭君墓、大召、席力图召、五塔寺等。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呼和浩特是北方草原文化和中原传统黄河文化的交融之处,是一座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各种北方民族风情汇集于此,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以下简称“昭君文化节”)是由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主办的,从1999年到2006年,共举办了7届(2003年因“非典”停办一年)。其规模及影响不断扩大,已成为呼和浩特市城市形象的名片,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平台,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载体,加强民族团结、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力。2005年,昭君文化节被国际节庆协会(IFEA)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2006年,“昭君文化节”被评选为“2006年度中国十大节庆品牌”, 呼和浩特市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十大节庆城市”。
  
  一位古人 名动千古
  
  呼和浩特之南,大黑河畔,一片平畴,封土堆立。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昭君墓。土墓高达33米,占地1.3公顷,巍峨高耸,姿态雄伟。当地传说,昭君墓一日三变,“晨如峰,午如钟,酉如纵”。凉秋9月,塞外草衰,昭君墓上,草色青青,因此,历代相传称为“青冢”。 明代莫止的《昭君曲》云:“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千秋青冢在,犹是汉宫春。”
  王昭君,名嫱,西汉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汉元帝时,入宫为宫女。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远嫁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这就是流传千古的“昭君出塞”故事。自昭君出塞后的40多年内,汉匈相安无事,长城内外,出现了“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的祥和景象。两千多年来,墨客骚人咏赞昭君的诗词歌赋多有流传。如“万里迢迢大漠天,真情播洒动心弦。千年女子香魂断,留下佳话做奇传”,又如“惊恐风烟苦恨长,企盼祥和蓬莱乡。动人琴声伴和睦,千古传诵南北疆”;“昭君出塞,胡汉和亲”的历史事件带来的民族团结,百姓安定也为世人称道。1961年,董必武同志赋诗盛赞昭君和亲之举:“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王昭君,一个两千年前的汉朝女子,以一己之身成就了胡汉和亲,民族团结的盛景,世代为老百姓景仰。
  
  一种文化 与时俱进
  
  “ 昭君出塞” 不仅促成了汉匈之间较长时期的和平相处,而且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它是体现民族友好的重大历史事件,也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千百年来,围绕昭君出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
  因之成立的内蒙古昭君文化研究会,主要研究王昭君以及相关的史学、文学、艺术、民俗学、民族学、政治、经济等问题。“昭君文化”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而因此受到内蒙古自治区党政军主要领导、国家和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同志的肯定认可,并受到各级新闻媒体的关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好评。现在,“昭君文化”品牌经国家工商局、商标局正式批准注册,成为独立自主的文化品牌得到产权保护,并向国内外公开发布。昭君文化品牌现已成为呼和浩特市与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的宣传主题。
  昭君文化现象所揭示的华夏一统、胡汉一家,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深层原因之一。今天,对昭君文化所代表的民族团结文化的研究,正是与时俱进,揭示和弘扬昭君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历史意义,充分发挥这一文化现象所蕴含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功能,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增强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个节庆 带动一方
  
  由于昭君的故事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呼和浩特市于1998年开始在民间昭君庙会的基础上,提出举办“昭君文化节”的创意。1999年,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举办了以“弘扬昭君文化,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 时至今日,“昭君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昭君文化节”的举办,对内而言是为呼和浩特市本地区企业和社会团体构建了一个展示形象的广阔平台;从对外开放的角度看,则为呼和浩特市创造了一个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盆地。
  


  每年的“昭君文化节”都在水草肥美的七八月间举行,历时半个月左右,内容包括文艺、旅游、经贸、理论研究等几十项活动。自举办“昭君文化节”以来,每一届的规模和影响力都在不断扩大,不断为呼和浩特市的经济注入生机和活力。前不久,对第七届“昭君文化节”民情民意调查结果显示:93.8%的被调查者、特别是有97%的外地人认为,第七届“昭君文化节”文化气息浓厚,文化特色明显;96.8%的被访者认为,举办“昭君文化节”对进一步提升呼和浩特乃至内蒙古的知名程度,提高外界对呼和浩特的了解程度将产生强大的影响力;96.7%的人认为“昭君文化节”对呼市的经济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据统计,第七届“昭君文化节”期间,呼和浩特市签订了23个经济合作项目,协议(合同)引资额达到85.5亿元,迎来了43万宾客,旅游收入达3.3亿元,7月份全市旅游业、住宿和餐饮业、零售业、市内公共交通业的营业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1.42%,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有效链接。
  “昭君文化节”作为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城市形象、对外宣传的重点,日渐成为一个成熟的节庆品牌。它不仅体现了呼和浩特市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文化底蕴,更成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构建民族和谐的一个范本。用呼和浩特市市委宣传部长云丽珠的话说:“现在的‘昭君文化节’,可以说是呼和浩特市展示文化底蕴、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的盛会,也是呼和浩特市建设现代化都市,走出草原、走向世界的平台和通道。”
其他文献
布尔陶亥紫河湾,有沙有水有草滩。  布尔陶亥紫河湾,人烟不多河不宽。    连根草草连枝枝树,蒙人汉人一个村村住。  蒙汉邻居对门门住,又种糜谷又放牧。    漫瀚调本是心上的音,心里头扎根心里头生。  漫瀚调本是结亲的酒,唱曲儿的亲亲们交朋友。  (布尔陶亥,蒙语地名,意思是紫色的河湾。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布尔陶亥乡是漫瀚调的家乡。)  漫瀚调产生至今约有200年左右,是流行于鄂尔多斯地区的民歌歌种
期刊
我把自己27年前偏航的故事讲给女儿听,她现在的年龄也正是我当年偏航时的年龄。我还答应女儿,一定带她去看看辽河口那片永远在我记忆里燃烧着的海……    终于盼到飞航行课目了。飞完航行,我们这个期班的飞行员就将由“初教团”转入“高教团”训练——由飞行螺旋桨的“大刀片”飞机改为尾部“冒烟”的喷气式飞机了。  我曾多次从老飞行员的言谈中,感受过飞航行课目时的惬意与神秘。他们像讲述一个个传奇故事一样,把我的
期刊
提到北京,不可能不想到胡同。可以说,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北京有名的胡同有很多,不同的胡同编织着不同的故事。作为历史上有名的“八大胡同”,因为有妓院的存在,一直为今人津津乐道。然而,这一切并不能完全代表胡同的一切,在这悠长的记忆中,还有着许多的酸甜苦乐、悲欢离合。为此,记者有幸采访了作家肖复兴,原因是他写了一部有关“八大胡同”的书。    记者:非常高兴又看到您的新书《八大胡同捌章
期刊
在古长安城的东南,走出十多里,沟壑便陡然增多,地势也高起来,两条沉瘀的水系灞河、铲河划过千年不变的土原,汉文帝的灞陵依然遥遥可望,唐代皇家狩猎的蹄尘仍依稀可辨。但在很多年里,人们几乎已经忘记了这个叫“白鹿原”或者俗称“灞上”的地方。    50年前的一个早上,就在这白鹿原的乡间小路上,一个13岁的少年,腰里系着母亲为他求福的毛线红腰带,到离家30里外的灞桥镇投考中学。路上粗砺的沙石很快就磨破了他家
期刊
我印象中的王朔,始终是个中学生式的小青年,天生一副娃娃脸,见了我拘谨又腼腆,端端正正坐在椅子上聆听我谈稿子。后来他成了“大腕儿”,仍对我十分尊敬。      我是1982年自《十月》调至《当代》杂志的,1988年离开。我在《当代》时正处于精力充沛的最佳年龄段,每年发稿都上百万字,阅稿则超过千万字。从普通编辑到编辑部副主任,后来又当了副主编,曾编发过一些有影响的作品,也结识和发现了不少作家和文学新人
期刊
我国古代雕塑艺术源远流长,从我国古代雕塑发展看,是以儒家为基础,道家为主流,以庄子精神为主体呈现于世人。我国古代雕塑美学的主体框架,如重“神韵”的本体论,讲究“虚静”的创作方法,追求“冲淡玄远”“神”“逸”“妙”的审美风格。这是因为任何雕塑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都会踏着社会的变迁而去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从而形成我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它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一、我国古代雕塑的实用性。中国远古
期刊
21世纪是城市竞争的世纪。这种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城市文化生产力的竞争,核心是文化创意的较量。本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有文化创意的城市。    文化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文化创意城市的实践正在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  进入新世纪以来,一些公认的世界城市越来越重视文化在促进发展方面的特殊作用,纷纷从城市未来发展角度提出一系列增强文化竞争力的新要求、新目标。    美国华盛顿于2001年制订了“创意城市草案”
期刊
城市的形成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飞跃,在乡村城市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人类文明进步不断地给城市概念增添现代化的崭新诠释,而现代化的发展又大大推进了乡村城市化的进步,使城市数量与日俱增。1800年,世界只有一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今天,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已366个。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民族文化的巨大差异,使城市形成了异彩纷呈的特色。什么是城市特色,城市特色与城市现代化是什么关系,把
期刊
飞来的仙鹤    艳红的夕阳中,天边飞来一群仙鹤。它们踽踽而飞,被霞光勾勒出一片剪影。这是画家丁绍光关于云南美好记忆的图腾。  丁绍光是个活着的传奇。从北京到云南,从麦积山到西双版纳,再到美国,他的每一步脚印都踏踏实实。    他来到了云南。缤纷多彩的图景,茂盛繁密的植物,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朴实淳厚的乡土风情,深深吸引了他。尤其当地人们那种喜怒爱憎的简单表达方式使他感动。   他创作版画的旋律主
期刊
襟江带海的江苏南通,吴越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在这里交融,开通、开朗的文化概念,开放、开拓的文化资源孕育出南通独特的城市建设和城市文化,每当人们为南通那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而惊叹不已时,就会想起那曾尽毕生之力创造性开展城市建设的第一人——张謇。    论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关系,张謇与南通,算得上是经典故事之一。中国最早筑城,相传在尧的时期由禹的父亲鲧开始。汉语中,“国”字作“城”或“邦”解。“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