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思为“青色的城市”,是一座建于明朝隆庆六年(1572年)的草原之城,已有400多年历史,是我国北方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辖区内遍布各种历史古迹和宗教寺庙,呼和浩特主要的召庙遗址有昭君墓、大召、席力图召、五塔寺等。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呼和浩特是北方草原文化和中原传统黄河文化的交融之处,是一座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各种北方民族风情汇集于此,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以下简称“昭君文化节”)是由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主办的,从1999年到2006年,共举办了7届(2003年因“非典”停办一年)。其规模及影响不断扩大,已成为呼和浩特市城市形象的名片,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平台,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载体,加强民族团结、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力。2005年,昭君文化节被国际节庆协会(IFEA)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2006年,“昭君文化节”被评选为“2006年度中国十大节庆品牌”, 呼和浩特市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十大节庆城市”。
一位古人 名动千古
呼和浩特之南,大黑河畔,一片平畴,封土堆立。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昭君墓。土墓高达33米,占地1.3公顷,巍峨高耸,姿态雄伟。当地传说,昭君墓一日三变,“晨如峰,午如钟,酉如纵”。凉秋9月,塞外草衰,昭君墓上,草色青青,因此,历代相传称为“青冢”。 明代莫止的《昭君曲》云:“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千秋青冢在,犹是汉宫春。”
王昭君,名嫱,西汉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汉元帝时,入宫为宫女。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远嫁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这就是流传千古的“昭君出塞”故事。自昭君出塞后的40多年内,汉匈相安无事,长城内外,出现了“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的祥和景象。两千多年来,墨客骚人咏赞昭君的诗词歌赋多有流传。如“万里迢迢大漠天,真情播洒动心弦。千年女子香魂断,留下佳话做奇传”,又如“惊恐风烟苦恨长,企盼祥和蓬莱乡。动人琴声伴和睦,千古传诵南北疆”;“昭君出塞,胡汉和亲”的历史事件带来的民族团结,百姓安定也为世人称道。1961年,董必武同志赋诗盛赞昭君和亲之举:“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王昭君,一个两千年前的汉朝女子,以一己之身成就了胡汉和亲,民族团结的盛景,世代为老百姓景仰。
一种文化 与时俱进
“ 昭君出塞” 不仅促成了汉匈之间较长时期的和平相处,而且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它是体现民族友好的重大历史事件,也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千百年来,围绕昭君出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
因之成立的内蒙古昭君文化研究会,主要研究王昭君以及相关的史学、文学、艺术、民俗学、民族学、政治、经济等问题。“昭君文化”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而因此受到内蒙古自治区党政军主要领导、国家和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同志的肯定认可,并受到各级新闻媒体的关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好评。现在,“昭君文化”品牌经国家工商局、商标局正式批准注册,成为独立自主的文化品牌得到产权保护,并向国内外公开发布。昭君文化品牌现已成为呼和浩特市与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的宣传主题。
昭君文化现象所揭示的华夏一统、胡汉一家,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深层原因之一。今天,对昭君文化所代表的民族团结文化的研究,正是与时俱进,揭示和弘扬昭君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历史意义,充分发挥这一文化现象所蕴含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功能,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增强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个节庆 带动一方
由于昭君的故事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呼和浩特市于1998年开始在民间昭君庙会的基础上,提出举办“昭君文化节”的创意。1999年,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举办了以“弘扬昭君文化,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 时至今日,“昭君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昭君文化节”的举办,对内而言是为呼和浩特市本地区企业和社会团体构建了一个展示形象的广阔平台;从对外开放的角度看,则为呼和浩特市创造了一个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盆地。
每年的“昭君文化节”都在水草肥美的七八月间举行,历时半个月左右,内容包括文艺、旅游、经贸、理论研究等几十项活动。自举办“昭君文化节”以来,每一届的规模和影响力都在不断扩大,不断为呼和浩特市的经济注入生机和活力。前不久,对第七届“昭君文化节”民情民意调查结果显示:93.8%的被调查者、特别是有97%的外地人认为,第七届“昭君文化节”文化气息浓厚,文化特色明显;96.8%的被访者认为,举办“昭君文化节”对进一步提升呼和浩特乃至内蒙古的知名程度,提高外界对呼和浩特的了解程度将产生强大的影响力;96.7%的人认为“昭君文化节”对呼市的经济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据统计,第七届“昭君文化节”期间,呼和浩特市签订了23个经济合作项目,协议(合同)引资额达到85.5亿元,迎来了43万宾客,旅游收入达3.3亿元,7月份全市旅游业、住宿和餐饮业、零售业、市内公共交通业的营业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1.42%,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有效链接。
“昭君文化节”作为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城市形象、对外宣传的重点,日渐成为一个成熟的节庆品牌。它不仅体现了呼和浩特市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文化底蕴,更成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构建民族和谐的一个范本。用呼和浩特市市委宣传部长云丽珠的话说:“现在的‘昭君文化节’,可以说是呼和浩特市展示文化底蕴、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的盛会,也是呼和浩特市建设现代化都市,走出草原、走向世界的平台和通道。”
“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以下简称“昭君文化节”)是由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主办的,从1999年到2006年,共举办了7届(2003年因“非典”停办一年)。其规模及影响不断扩大,已成为呼和浩特市城市形象的名片,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平台,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载体,加强民族团结、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力。2005年,昭君文化节被国际节庆协会(IFEA)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2006年,“昭君文化节”被评选为“2006年度中国十大节庆品牌”, 呼和浩特市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十大节庆城市”。
一位古人 名动千古
呼和浩特之南,大黑河畔,一片平畴,封土堆立。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昭君墓。土墓高达33米,占地1.3公顷,巍峨高耸,姿态雄伟。当地传说,昭君墓一日三变,“晨如峰,午如钟,酉如纵”。凉秋9月,塞外草衰,昭君墓上,草色青青,因此,历代相传称为“青冢”。 明代莫止的《昭君曲》云:“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千秋青冢在,犹是汉宫春。”
王昭君,名嫱,西汉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汉元帝时,入宫为宫女。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远嫁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这就是流传千古的“昭君出塞”故事。自昭君出塞后的40多年内,汉匈相安无事,长城内外,出现了“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的祥和景象。两千多年来,墨客骚人咏赞昭君的诗词歌赋多有流传。如“万里迢迢大漠天,真情播洒动心弦。千年女子香魂断,留下佳话做奇传”,又如“惊恐风烟苦恨长,企盼祥和蓬莱乡。动人琴声伴和睦,千古传诵南北疆”;“昭君出塞,胡汉和亲”的历史事件带来的民族团结,百姓安定也为世人称道。1961年,董必武同志赋诗盛赞昭君和亲之举:“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王昭君,一个两千年前的汉朝女子,以一己之身成就了胡汉和亲,民族团结的盛景,世代为老百姓景仰。
一种文化 与时俱进
“ 昭君出塞” 不仅促成了汉匈之间较长时期的和平相处,而且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它是体现民族友好的重大历史事件,也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千百年来,围绕昭君出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
因之成立的内蒙古昭君文化研究会,主要研究王昭君以及相关的史学、文学、艺术、民俗学、民族学、政治、经济等问题。“昭君文化”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而因此受到内蒙古自治区党政军主要领导、国家和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同志的肯定认可,并受到各级新闻媒体的关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好评。现在,“昭君文化”品牌经国家工商局、商标局正式批准注册,成为独立自主的文化品牌得到产权保护,并向国内外公开发布。昭君文化品牌现已成为呼和浩特市与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的宣传主题。
昭君文化现象所揭示的华夏一统、胡汉一家,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深层原因之一。今天,对昭君文化所代表的民族团结文化的研究,正是与时俱进,揭示和弘扬昭君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历史意义,充分发挥这一文化现象所蕴含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功能,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增强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个节庆 带动一方
由于昭君的故事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呼和浩特市于1998年开始在民间昭君庙会的基础上,提出举办“昭君文化节”的创意。1999年,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举办了以“弘扬昭君文化,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 时至今日,“昭君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昭君文化节”的举办,对内而言是为呼和浩特市本地区企业和社会团体构建了一个展示形象的广阔平台;从对外开放的角度看,则为呼和浩特市创造了一个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盆地。
每年的“昭君文化节”都在水草肥美的七八月间举行,历时半个月左右,内容包括文艺、旅游、经贸、理论研究等几十项活动。自举办“昭君文化节”以来,每一届的规模和影响力都在不断扩大,不断为呼和浩特市的经济注入生机和活力。前不久,对第七届“昭君文化节”民情民意调查结果显示:93.8%的被调查者、特别是有97%的外地人认为,第七届“昭君文化节”文化气息浓厚,文化特色明显;96.8%的被访者认为,举办“昭君文化节”对进一步提升呼和浩特乃至内蒙古的知名程度,提高外界对呼和浩特的了解程度将产生强大的影响力;96.7%的人认为“昭君文化节”对呼市的经济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据统计,第七届“昭君文化节”期间,呼和浩特市签订了23个经济合作项目,协议(合同)引资额达到85.5亿元,迎来了43万宾客,旅游收入达3.3亿元,7月份全市旅游业、住宿和餐饮业、零售业、市内公共交通业的营业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1.42%,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有效链接。
“昭君文化节”作为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城市形象、对外宣传的重点,日渐成为一个成熟的节庆品牌。它不仅体现了呼和浩特市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文化底蕴,更成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构建民族和谐的一个范本。用呼和浩特市市委宣传部长云丽珠的话说:“现在的‘昭君文化节’,可以说是呼和浩特市展示文化底蕴、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的盛会,也是呼和浩特市建设现代化都市,走出草原、走向世界的平台和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