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方大口鲶鱼属鲤形目,外形与鲶鱼相似,在长江流域因其生长速度快、个体大、肉质鲜美,深受饲养者与消费者的欢迎。2004年,锦州市海洋与渔业科学研究所首次进行南方大口鲶鱼与本地土鲶鱼杂交试验,并繁殖成功,获得了锦州市科技攻关一等奖。为了推广南方大口鲶的养殖技术,攻克北方地区因气候原因而造成的饲养周期短的难题,我们于2005年至2007年进行了东北地区南方大口鲶当年养成食用鱼技术的研究。当年鱼苗经过125天的饲养,平均亩产375kg,商品鱼的个体平均体重为1.73kg。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早繁育,延长饲养期
南方大口鲶的适宜繁殖水温为20℃,孵化水温在23℃以上,这在东北地区需到6月中旬时水温条件才能达到。为了获得早期鱼苗,我们于2005年采用对亲鱼前期培育水进行提温的方法来促进亲鱼提早成熟,并采用提温方法于5月上旬提前催产,提前进行苗种培育。2007年利用温泉同样获得了早苗,采用上述两种措施使鱼苗生产比正常气候条件下提前一个月。
2多级饲养,强化苗种培育
为了加快苗种生长速度,我们除了千方百计地根据苗种阶段营养需要加强饲养外,还采用了多级饲养的方法,即及时分筛、适时分池,减少池鱼养殖密度和承载量,水花鱼苗每立方水体放5000尾,2~3cm的鱼苗每立方水体放2000尾,3~5cm的鱼苗每立方水体放1000尾,5~7cm的鱼苗每立方水体放600尾,7cm以上的鱼苗每立方水体放500尾。在强化培育时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2.1投喂足够的适口饵料,刚开食的大口鲶水花鱼苗,投喂60目筛绢捞取的浮游动物,投喂量为20mg/L以上,3天后投喂通过40目的浮游动物,投喂量为30mg/L以上,7天后投喂团头鲂、鲤、鲫水花鱼苗,其密度为大口鲶鱼苗的2倍以上。
2.2及时分筛分塘饲养,每隔5天过筛一次,将不同规格的苗种及时分开,以免发生大鱼吃小鱼的自残现象。
2.3加强清污,防止鱼病发生,每次分鱼时必须清除池底污染物,并用渔药消毒一次,同时对投饵的渔具及鱼饵也要进行消毒,这样经过15天左右的饲养,鱼苗可长至3~4cm,30天可达7~8cm。
3早分池,提高鱼苗生长速度
当鱼种长至8cm时,其生理及食物结构已基本与成鱼相同,这时应及时分池以扩大鱼类的生存环境,促进幼鱼的快速生长。为了给幼鱼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2007年我们共利用池塘两口,面积均为1334m2,水深2m,首先在分池前10天要施基肥,每亩施鸡粪300~400kg;其次要在分池的前一天投放饵料鱼,一般每亩投放鲤、鲫等夏花鱼苗2~3万尾,以满足鱼苗下塘后有足够的饵料,大口鲶鱼放苗时切记要把相同规格鱼种放在同一口池塘内,切勿混规格放养,以防自残影响回捕率,放养密度要适宜,一般每667m2投放8cm以上的鱼种800尾,混养鲢鱼夏花3000尾,鳙鱼夏花2000尾。
4加强饲养管理
4.1饲料及投喂
为了满足鱼种的营养需要,在投足饵料鱼的基础上,随着鱼体的增大要适当增投配合饲料,开始时每口池塘先设6个饵料台,每个台面积4m2左右,固定在离池底10~20cm处诱导鱼种上台摄食,经驯化一段时间后,再逐渐减少饵料台数。饲料的配制方法是:将低质小鱼、贝类等水产品下脚料绞碎后掺和部分豆粕、麦麸、次面粉,揉成团状饲料。初期的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0%,以后逐渐下降到5%~6%,每天投喂2~3次,饲料主要营养成分比例为粗蛋白40%~43%,脂肪8%~10%,碳水化合物18%~23%,纤维素3%~5%。
4.2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是一项细致、全面的经常性工作,每天除在投喂时保证做到四定,既“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外,还要做到每天清理鱼食场一次,每半月对鱼食场进行药物消毒一次,每日清晨巡塘时,要观察好水色、鱼的活动情况、有无残饵及鱼类是否得病等,并做好日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出池情况
鱼种6月10日入池,到10月12日干池捕出南方大口鲶1500kg,平均亩产375kg,平均体重1.73kg,最大个体2.2kg。成活率为78%。收获鲢、鳙鱼种600kg,鲤、鲫鱼种320kg。获产值36800元,利润24200元。
6小结
通过3年的试验和研究证明:
1)南方大口鲶鱼在东北地区当年养成鱼既减少了越冬成本,又缩短了养殖周期,是一项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好措施;
2)提早繁育、多级饲养、适时分池是延长当年饲养期的好方法;
3)南方大口鲶鱼养成鱼分池时鱼种规格需在8cm以上,规格太小会因幼鱼食性及生理因素导致互残等现象,影响回捕率。
1早繁育,延长饲养期
南方大口鲶的适宜繁殖水温为20℃,孵化水温在23℃以上,这在东北地区需到6月中旬时水温条件才能达到。为了获得早期鱼苗,我们于2005年采用对亲鱼前期培育水进行提温的方法来促进亲鱼提早成熟,并采用提温方法于5月上旬提前催产,提前进行苗种培育。2007年利用温泉同样获得了早苗,采用上述两种措施使鱼苗生产比正常气候条件下提前一个月。
2多级饲养,强化苗种培育
为了加快苗种生长速度,我们除了千方百计地根据苗种阶段营养需要加强饲养外,还采用了多级饲养的方法,即及时分筛、适时分池,减少池鱼养殖密度和承载量,水花鱼苗每立方水体放5000尾,2~3cm的鱼苗每立方水体放2000尾,3~5cm的鱼苗每立方水体放1000尾,5~7cm的鱼苗每立方水体放600尾,7cm以上的鱼苗每立方水体放500尾。在强化培育时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2.1投喂足够的适口饵料,刚开食的大口鲶水花鱼苗,投喂60目筛绢捞取的浮游动物,投喂量为20mg/L以上,3天后投喂通过40目的浮游动物,投喂量为30mg/L以上,7天后投喂团头鲂、鲤、鲫水花鱼苗,其密度为大口鲶鱼苗的2倍以上。
2.2及时分筛分塘饲养,每隔5天过筛一次,将不同规格的苗种及时分开,以免发生大鱼吃小鱼的自残现象。
2.3加强清污,防止鱼病发生,每次分鱼时必须清除池底污染物,并用渔药消毒一次,同时对投饵的渔具及鱼饵也要进行消毒,这样经过15天左右的饲养,鱼苗可长至3~4cm,30天可达7~8cm。
3早分池,提高鱼苗生长速度
当鱼种长至8cm时,其生理及食物结构已基本与成鱼相同,这时应及时分池以扩大鱼类的生存环境,促进幼鱼的快速生长。为了给幼鱼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2007年我们共利用池塘两口,面积均为1334m2,水深2m,首先在分池前10天要施基肥,每亩施鸡粪300~400kg;其次要在分池的前一天投放饵料鱼,一般每亩投放鲤、鲫等夏花鱼苗2~3万尾,以满足鱼苗下塘后有足够的饵料,大口鲶鱼放苗时切记要把相同规格鱼种放在同一口池塘内,切勿混规格放养,以防自残影响回捕率,放养密度要适宜,一般每667m2投放8cm以上的鱼种800尾,混养鲢鱼夏花3000尾,鳙鱼夏花2000尾。
4加强饲养管理
4.1饲料及投喂
为了满足鱼种的营养需要,在投足饵料鱼的基础上,随着鱼体的增大要适当增投配合饲料,开始时每口池塘先设6个饵料台,每个台面积4m2左右,固定在离池底10~20cm处诱导鱼种上台摄食,经驯化一段时间后,再逐渐减少饵料台数。饲料的配制方法是:将低质小鱼、贝类等水产品下脚料绞碎后掺和部分豆粕、麦麸、次面粉,揉成团状饲料。初期的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0%,以后逐渐下降到5%~6%,每天投喂2~3次,饲料主要营养成分比例为粗蛋白40%~43%,脂肪8%~10%,碳水化合物18%~23%,纤维素3%~5%。
4.2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是一项细致、全面的经常性工作,每天除在投喂时保证做到四定,既“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外,还要做到每天清理鱼食场一次,每半月对鱼食场进行药物消毒一次,每日清晨巡塘时,要观察好水色、鱼的活动情况、有无残饵及鱼类是否得病等,并做好日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出池情况
鱼种6月10日入池,到10月12日干池捕出南方大口鲶1500kg,平均亩产375kg,平均体重1.73kg,最大个体2.2kg。成活率为78%。收获鲢、鳙鱼种600kg,鲤、鲫鱼种320kg。获产值36800元,利润24200元。
6小结
通过3年的试验和研究证明:
1)南方大口鲶鱼在东北地区当年养成鱼既减少了越冬成本,又缩短了养殖周期,是一项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好措施;
2)提早繁育、多级饲养、适时分池是延长当年饲养期的好方法;
3)南方大口鲶鱼养成鱼分池时鱼种规格需在8cm以上,规格太小会因幼鱼食性及生理因素导致互残等现象,影响回捕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