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可促进学生思维活跃,大胆猜测,勇于探索,深入研究,渴望获取知识。新编人教版这套历史教材就是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充分体现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同时培养了学生基本技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主体性和进行思想教育。本文就以此教材为例谈一谈自己怎样利用教材内容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关键词:兴趣;学习;激发
一、将教材中的历史图片贯穿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的学习对象大多诉诸直觉和想象,不能重演。而图片作为一种直观而抽象的历史现象的呈现手段,具有直观性。人教版教材为教师和学生想到了这一点,因而大量的应用了历史插图。新人教版必修一、二、三和选修教材,大量插图的使用(不仅有历史图片,纪实照片还有漫画),不仅改变了提纲式,呆板的书本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形成明确的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图片还缩短了学生认识教材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历史课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教师不仅能重点展开,进行诸种能力的训练,还能把作业也纳入课堂完成,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达到现在教育所要求的减负的效果。
二、运用教材中的历史史料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如果老师只是把高度概括的理性知识的结果简单的搬给学生,他们是很难真正的理解的,而且对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总是被动的学习,一两天之后,如果你不再次进行复习,学生就会很快的忘记。可见,理解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所以,近年来将史料引入教学与考试之中的做法,一直是我们在进行历史教育改革时颇受重视的一环,人教版教材现在也紧随时代的潮流,大量史料被穿插在教材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教材中的导言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考试,我们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因为在现阶段的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内容还是为了适应高考的需要。人教版教科书在教材编写中,也充分重视了这一问题,把紊乱的知识点进行高度概括为引言部分,学生一看一目了然,有了进一步向下探知的欲望,学生的学习难度降低,学习的探知欲望增强,学习兴趣自然被激发了。
四、运用教材中的多种课堂活动模式,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在课堂上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2、用教材后的讨论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适当的讨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人教版教材也为我们想到了这一点,在课后有了很多讨论题的出现,教师利用教材中的讨论题,组织讨论,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习效率提高。
例如:人教版教材必修三《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后有一个问题如下:一种意见认为,中国是热爱和平的国家,而原子弹、氢弹等非常可怕的杀人武器,研制核武器难道不是和我们热爱和平的初衷违背吗?何况,如果当时把研究核武器所耗费的巨大的财力、物力用于发展经济,也许我们的父辈那时候不至于那么贫困。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说明核武器的研究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如果老师只是满堂灌,学生会感到无味。但是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学生的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后进行一场5分钟的辩论赛,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既锻炼了学生雄辩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还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問题的解决。
五、利用新教材的历史人物的编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担负着教授书本知识的重任,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更富有“育人”的重任。而人教版教材中对一些历史人物的编写,激发了学生向伟人学习的欲望,自然有了积极向上的要求,从另一个侧面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例如;讲到邓稼先不顾个人安危去捡核弹头的时候,钱学森困难重重从美国返回祖国等等,在进行这些人物的教育时,我们可以讲他们的英雄事迹和言论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逐步的体会到一种悲壮、崇高的美感,从而使学生联想到,假如我处于祖国危急关头,也应该向他们那样挺身而出,救国救民,使学生的情感达到升华,同时引发学生思考,在现今社会报效祖国的最好方法是努力读书,将来用知识为祖国作出贡献,在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上可见,新人教版教材的编写从整体而言,是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能让老师实施快乐教育,能让学生教授快乐学习,做到乐在其中的教和乐在其中的学。而它也符合了我们现在的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达到素质教育的教育要求。
关键词:兴趣;学习;激发
一、将教材中的历史图片贯穿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的学习对象大多诉诸直觉和想象,不能重演。而图片作为一种直观而抽象的历史现象的呈现手段,具有直观性。人教版教材为教师和学生想到了这一点,因而大量的应用了历史插图。新人教版必修一、二、三和选修教材,大量插图的使用(不仅有历史图片,纪实照片还有漫画),不仅改变了提纲式,呆板的书本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形成明确的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图片还缩短了学生认识教材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历史课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教师不仅能重点展开,进行诸种能力的训练,还能把作业也纳入课堂完成,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达到现在教育所要求的减负的效果。
二、运用教材中的历史史料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如果老师只是把高度概括的理性知识的结果简单的搬给学生,他们是很难真正的理解的,而且对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总是被动的学习,一两天之后,如果你不再次进行复习,学生就会很快的忘记。可见,理解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所以,近年来将史料引入教学与考试之中的做法,一直是我们在进行历史教育改革时颇受重视的一环,人教版教材现在也紧随时代的潮流,大量史料被穿插在教材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教材中的导言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考试,我们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因为在现阶段的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内容还是为了适应高考的需要。人教版教科书在教材编写中,也充分重视了这一问题,把紊乱的知识点进行高度概括为引言部分,学生一看一目了然,有了进一步向下探知的欲望,学生的学习难度降低,学习的探知欲望增强,学习兴趣自然被激发了。
四、运用教材中的多种课堂活动模式,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在课堂上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2、用教材后的讨论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适当的讨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人教版教材也为我们想到了这一点,在课后有了很多讨论题的出现,教师利用教材中的讨论题,组织讨论,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习效率提高。
例如:人教版教材必修三《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后有一个问题如下:一种意见认为,中国是热爱和平的国家,而原子弹、氢弹等非常可怕的杀人武器,研制核武器难道不是和我们热爱和平的初衷违背吗?何况,如果当时把研究核武器所耗费的巨大的财力、物力用于发展经济,也许我们的父辈那时候不至于那么贫困。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说明核武器的研究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如果老师只是满堂灌,学生会感到无味。但是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学生的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后进行一场5分钟的辩论赛,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既锻炼了学生雄辩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还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問题的解决。
五、利用新教材的历史人物的编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担负着教授书本知识的重任,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更富有“育人”的重任。而人教版教材中对一些历史人物的编写,激发了学生向伟人学习的欲望,自然有了积极向上的要求,从另一个侧面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例如;讲到邓稼先不顾个人安危去捡核弹头的时候,钱学森困难重重从美国返回祖国等等,在进行这些人物的教育时,我们可以讲他们的英雄事迹和言论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逐步的体会到一种悲壮、崇高的美感,从而使学生联想到,假如我处于祖国危急关头,也应该向他们那样挺身而出,救国救民,使学生的情感达到升华,同时引发学生思考,在现今社会报效祖国的最好方法是努力读书,将来用知识为祖国作出贡献,在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上可见,新人教版教材的编写从整体而言,是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能让老师实施快乐教育,能让学生教授快乐学习,做到乐在其中的教和乐在其中的学。而它也符合了我们现在的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达到素质教育的教育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