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情万种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utao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到蜂类,我们不由自主地就会想到蜜蜂或马蜂,想到它们尾部那可怕的蜇刺。其实,除了蜜蜂和马蜂,蜂类世界中还有许多其他的种类,无论在野外还是在城市的绿化地带,我们都能够见到它们的身影……
  
  在日常生活中,蜂类可能是最让我们感到恐怖的昆虫之一。无论何时,当这些长着可怕蜇刺的昆虫出现在你周围时,你都不得不提高警惕,小心避开,以免一不留神惹恼了它们。其实,蜂的刺并不只针对我们,那是它们狩猎和繁衍所必需的最基本的工具。大多数人可能还认为蜂类都是过群体生活的社会性昆虫,其实不然,大多数种类的蜂都是独居的,只有我们熟悉的蜜蜂等少数蜂类才会修建巨大的蜂巢并成千上万地生活在一起。
  蜂类属于昆虫纲膜翅目昆虫。全世界已发现的膜翅目大约有100个科,超过11万种,是昆虫纲中仅次于鳞翅目和鞘翅目而位居第三的庞大家族。蜂类之所以在地球上生活得如此成功,应该与它们独特的繁殖方式有关——几乎所有种类的成年蜂,都要在某种程度上对在生活上完全不能自立的幼蜂负起抚育的责任,即使不能经常喂养幼蜂,也会替它们预备食物。有的蜂类甚至把其他昆虫作为自己后代吃住的场所,这就是所谓的“寄生蜂”。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寄生蜂的绝技。
  
  [“寄生虫”:茧蜂与卵蜂]
  
  与我们熟悉的蜜蜂不同,多数蜂类都是食肉的昆虫,它们狩猎其他昆虫,作为自己和幼虫的食物,有的蜂类则直接利用其他昆虫的躯体作为自己的后代吃住的场所,这就是所谓的“寄生蜂”。有些寄生蜂甚至不肯筑巢,它们强占其他昆虫的巢穴,捕杀或麻醉巢穴原来的主人,并把自己的卵产在其体内,将原来主人的家园变成坟墓。
  我常常在野外见到一些身背许多小茧的天蛾幼虫,这是它们自己的后代吗?显然不是,因为天蛾幼虫还处于幼年期,不可能繁殖后代。那么,这些小茧是谁的宝贝呢?我把身背小茧的天蛾幼虫带回去饲养、观察,结果发现,破茧而出的竟然是一些茧蜂。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继续饲养天蛾幼虫,终于解开了谜团——仅仅羽化后几小时,茧蜂们就急匆匆地开始交配。然后,雌蜂飞到天蛾幼虫的身上,来来回回地爬行,仿佛在寻找什么。终于,它停在了天蛾幼虫肥嘟嘟的身体上凹陷的皱折处,然后小心翼翼地伸出产卵管刺入天蛾幼虫的皮下。被蛰的天蛾幼虫猛地颤抖了一下,雌蜂被吓得马上飞开。不过,它并没有飞远,在见到天蛾幼虫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后,就又开始故伎重演。
  被注入了蜂卵的天蛾幼虫一如既往地生活,但却日渐消瘦,胃口也越来越差。终于,在十多天后,我看见蛆形的小虫像科幻电影里的“异形”般从天蛾幼虫的背上钻出来,而且还在天蛾幼虫的身上吐丝作茧。而此时,天蛾幼虫已经奄奄一息……
  会攻击其他昆虫,并成功地让后代寄生在昆虫身上的蜂类并非茧蜂一种,卵蜂也在其列。卵蜂是一类很小的蜂,身长不到1毫米,小到用肉眼几乎看不见,其典型代表是赤眼蜂。
  赤眼蜂长着一双红色的眼睛,其特点是将卵产在其他昆虫的卵里面。赤眼蜂能通过昆虫在产卵时释放的信息素很快找到虫卵,之后便在虫卵的表面爬行,并不停地敲击卵壳。就像我们通过敲击西瓜判断其是否成熟一样,赤眼蜂根据虫卵内部反馈的震荡,快速准确地找出最新鲜的虫卵,然后刺破卵壳,将自己的卵产入其中。赤眼蜂的整个生命周期(由卵到幼虫、由幼虫变成蛹、由蛹羽化成赤眼蜂),甚至包括交配,都是在卵壳里完成的。一旦成熟,它们就破壳而出,继续寻觅新的虫卵繁衍后代,完成新的生活周期。
  人类正是利用这个特点,采用人工繁殖赤眼蜂来控制农作物害虫的数量,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最近,有科学家进一步利用赤眼蜂的这一习性,开发出了一种“生物导弹”——利用病毒作为杀死害虫的“弹头”,以赤眼蜂作为精确的“导弹制导系统”。他们将适宜赤眼蜂携带的病毒剂喷洒在虫卵表面,当赤眼蜂咬破壳从虫卵里爬出来时,身上便黏上了病毒,而当赤眼蜂到处敲击虫卵壳时,病毒也就广泛传播开来。用这种方法防治害虫可以在昆虫内部建立良好的动态平衡,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防止虫灾发生。
  
  
  [飘然欲仙的杀手:姬蜂]
  
  姬蜂是一类看上去很温柔的蜂类,几乎所有种类的姬蜂都色彩明艳,体形清瘦,头上有对细长的触角,雌性尾后还拖着宛如彩带般的长丝,再加上两对油亮透明的翅膀,飞起来摇摇曳曳,给人一种飘然欲仙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它们从不攻击人类。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些缘故,它们才有了“姬蜂”这样一个优雅的女性化的名字。
  然而,姬蜂绝非“柔弱驯良”之辈。姬蜂家族成员的幼虫无一不是寄生在其他昆虫的身体中成长的。对于许多种类的昆虫来说,姬蜂是致命的杀手,即使是躲藏在厚厚树皮下的各种幼虫,也难逃它们的“长剑”——一条长度甚至可能超过它们自身体长的产卵器。
  要把卵产在躲藏于树干里的幼虫身上,自然要花费一番工夫。各种姬蜂为了让自己的后代能顺利生存,可谓各显奇才。多数姬蜂的嗅觉非常灵敏,远远地就能闻到蛀木的昆虫排泄到树皮外的粪便气味。它们在“顺藤摸瓜”地找到深藏在树干中的肥胖幼虫后,就将长达四五厘米(几乎超过姬蜂自身体长)、其末端有锉子般纹路的产卵器对准树干里的目标,然后不断地扭动柔软的腹部来回转动产卵器,使之像钻杆一样穿过树皮、木质,最后到达拟作为寄主的幼虫体内。整个过程一般需要十多分种。
  为了确保自己的幼虫一孵化出来就有食物,姬蜂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卵牢牢地固定在倒霉的寄主幼虫身上。一些姬蜂的卵上甚至有各式各样的柄,柄的基部能深深地插入幼虫的体内,起固定卵的作用。这样,即使寄主幼虫蜕皮,也无法摆脱姬蜂的卵。
  更有甚者,有的姬蜂还会“投机取巧”。它们懒得自己费力“钻探”,便专门寻找树蜂或其他种类姬蜂已经钻好洞产完卵后留在树干上的现成的孔道,再把自己同样长,但要细一号的产卵器顺着洞插入树干,把卵产到已被寄生过的幼虫身上。后来者的幼虫往往比先到者的幼虫更早孵化,而且一孵化出来就立即用自己强大的腭把先到者的卵破坏。即使后来者的幼虫晚出世一步,但当两种姬蜂的幼虫相遇时,那个后来者的幼虫也一定会把先到者的幼虫咬死。姬蜂的这种行为与鸟类中的杜鹃倒有几分相似。
  不过,多数姬蜂还是颇有绅士风度的。它们的嗅觉极其灵敏,能嗅出先到者的存在,并判断这条虫子是否已被产过卵。如果发现已经被别人产过卵,它们就会放弃这条虫子,去寻找新的目标。在人们进行生物防治时,这种具有敏锐判别能力的姬蜂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它们拥有更强大的消灭害虫的功能。
  姬蜂作为寄生者,为了适应寄生生活,除身体一定要比寄主小以外,完成发育的时间也要比寄主早,而且要能适应寄主的发育过程。因此,姬蜂幼虫的发育一般会受寄主发育的影响:当寄主进入滞育时,其体内产生的滞育分泌物会透过姬蜂幼虫薄薄的皮肤进入姬蜂幼虫体内,引起步 调一致的滞育,否则姬蜂幼虫会因发育太快致使寄主过早死亡,而自己则同归于尽。
  为了充分适应寄主的体型大小,姬蜂还能产两种卵:一种是受过精的,一种是没有受过精的。受精卵大多产在个体较大的寄主身上,将来发育成雌蜂;而没有受精的卵则产在个体较小的寄主身上,将来发育成雄蜂。所以,在人工养殖姬蜂时,我们可以提供大小不同的幼虫给它们作为食物,以避免培养出一批同样性别的姬蜂。
  
  [储藏猎物的高手:蛛蜂、蜾赢与泥蜂]
  
  古罗马博物学家老普利尼有一句名言:“大自然最完美之处存在于它最细小的作品之中。”蜂类的许多行为实在是非常巧妙,足以让人惊叹造物主的神奇。
  一次,我在拍摄一只蜘蛛时,发现照相机的液晶显示屏的画面上忽然多出了一只蛛蜂。只见它面对着蜘蛛,机敏地转了一圈。我预感到一场大战在即。为了不错过可能出现的精彩画面,我不停地按动快门。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却是那样的平静而简单,完全出乎我的意料:那只蛛蜂非常熟练地用尾针在蜘蛛的几处关节上刺了几下,蜘蛛颤抖了大约一分钟便不动了。
  之后,这只蛛蜂试探了几次蜘蛛,在确认蜘蛛已经没有丝毫反抗能力后,便试图拖走它。可惜,蜘蛛实在太大了,加上蛛蜂又走错了路,把蜘蛛拖到了一处积水的地面——对于它来说,那简直就是一片沼泽。在这片“沼泽”里,蜘蛛的8条长腿显然成为了蛛蜂最大的负担,因为它们在浅浅的积水表面形成很大的阻力。
  在经过一番徒劳的努力后,蛛蜂仿佛悟出了什么,它开始肢解起猎物来。它先把蜘蛛翻了个身,让它肚皮朝上,接着把蜘蛛的腿全部齐根咬断,然后拖着蜘蛛残余的身体费力地爬到一株小草上。奇怪的是,在把蜘蛛放在一张叶片上后,蛛蜂扬长而去。
  会不会是因为猎物太大,蛛蜂选择了放弃?或者这只蛛蜂捕捉蜘蛛只为养育下一代,而不是供自己食用?或者它认为肢解了的蜘蛛易腐败,不再适合作为养育下一代的新鲜肉食?就在我疑惑不解时,蛛蜂突然又回到了我的视野里。这一次,它毫不犹豫地拖起蜘蛛跌跌撞撞地落到地下,消失在草丛里……
  后来,在经过更多的观察和查阅资料后,我才明白,其实我当时所见的那些画面暗藏玄机——画面中的蛛蜂是天生的猎蛛专家,它在锁定那只蜘蛛作为自己的猎物后,通过刺蜘蛛的关节,将麻醉剂注入蜘蛛的神经节,使蜘蛛立刻麻醉;接着,它将失去知觉的蜘蛛拖到一处它认为安全的地点暂时存放;之后,它到附近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并用它那擅长挖掘的前足在地上挖一个洞,再回去将猎物取来,拖进洞里,腹面朝上摆着;在洞里,它在蜘蛛腹部最柔软的关节处产下一枚卵,然后用土封住洞口;最后,它拖来一些落叶或细小的石块伪装洞口,让那里看上去似乎什么也不曾发生过。
  蛛蜂科、蜾赢科以及泥蜂科的许多种类都对蜘蛛很感兴趣,我不只一次在野外遇见它们捕猎蜘蛛的场面。与胡蜂不同,这些种类的蜂并不对蜘蛛开膛破肚,而是喜欢把蜘蛛整个带走,作为它们后代的食物。如果蜘蛛太大,它们就会麻利地把蜘蛛的腿全部咬掉,以利搬运。而去掉了腿的蜘蛛并没有死亡,只是处于麻醉状态,因此蛛蜂的后代就可以像享有罐头食品一样,随时吃到新鲜的蜘蛛肉了。
  蛛蜂科擅长挖洞,而蜾赢科则喜欢用泥土建造各式各样的巢,然后将捕来的昆虫存放进去,并在虫体上产下自己的卵。古人不明白蜾赢为什么捕捉昆虫,错误地以为它们是捉回去养育。早在3000年前,《诗经·小雅·小宛》里就说,“螟蛉有子,蜾赢负之”,意思是说蜾赢抱走螟蛉的幼虫,带回去帮助养育。因此古人常以“螟蛉之子”来比喻养育义子。其实,蜾赢根本不是善良之辈,它只是把蛾子幼虫拖到自己建筑的泥巢里,封进育婴房,在上面产下自己的卵。当蜾赢卵孵化时,鲜美多汁的虫子就成了它们的大餐。而这种不需冷藏也没有加防腐剂的食物,可以在一个半月内保持新鲜的口感。
  实际上,包括茧蜂、卵蜂以及姬蜂科在内的两万多种蜂类,都是利用别的昆虫幼虫作为它们自己幼虫的食物。这些猎手寻找猎物的手段非常高明,可谓“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有的土蜂科的成虫甚至会挖开地表土壤,钻入地洞中去寻找蛴螬。它们沿蛴螬挖掘的隧道而下,到达土下数十厘米深处,用尾针将蛴螬麻痹,然后在其身上产卵。产卵后,土蜂立即封闭洞穴,不让其他捕食者再有进去的机会。大多数土蜂产卵的位置是蛴螬身体上最柔软的部分一腹部的腹面,这是为了方便幼虫孵出后将头部钻进蛴螬体内取食蛴螬体液。当蛴螬的身体被吃空后,土蜂幼虫也进入成熟阶段,在土中结茧化蛹。成虫在羽化后破茧而出,挖开洞穴,继续上一代的生活历程。
  
  蜂类属于膜翅目昆虫。膜翅目在昆虫纲中是一个大家族,生活方式和生理结构的差异非常大,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拥有两个透明的、薄如膜的翅膀,前翅大,后翅小,后翅前缘有一列小钩可以与前翅相连接,使翅膀的运动方向相同。另外,大多数膜翅目昆虫有两个大的复眼和三个小的单眼,有一个口器,一般可以咀嚼,但也有一些是用来舔吸液体食物的,比如蜜蜂。膜翅目是全变态类昆虫中唯一有产卵管的类群,许多种类的产卵管特化为毒针。
  全世界已经发现的膜翅目大约有100个科,超过11万种。在昆虫纲中,膜翅目仅次于鳞翅目和鞘翅目而位居第三。但专家们估计,由于许多小型的种类还有待于去发现,因此这个目在将来很有可能超过鳞翅目,成为第二大目。除蚂蚁外,膜翅目昆虫都被称为“蜂”类,它们的体长从0.25到7厘米不等,最大的翅展可达10厘米,而最小的则只有1毫米,是昆虫中最小的。
  在昆虫分类学上,膜翅目被分为广腰亚目和细腰亚目两大类。
  广腰亚目的蜂类最具代表性的是叶蜂。与那些精干灵巧的肉食性蜂类不同,叶蜂体型肥胖,胸腹部之间也没有细长的腹柄,行动比较迟钝。它们的幼虫以植物为食,初看起来与蝴蝶的幼虫相似,但腹足上没有钩。叶蜂幼虫有个奇特的习惯,就是吃东西时把尾部高高举起,行动时让尾部悬空,仿佛那肥硕的腹部是它最重要的部位,需要精心保护。
  叶蜂是叶蜂科总蜂类的通称,共分5个科,全世界已知5000多种,中国已知336种。它们通常在嫩茎或叶上产卵,是典型的素食主义者。
  细腰亚目的蜂类具有特别细的腰,将它们的躯干分为胸和腹两部分。从解剖学的观点来看,腰是腹部的一部分,但腹部的第一环被紧紧地压在胸部内。细腰亚目的幼虫没有足,看起来像是蛆一般的蠕虫。许多细腰亚目的蜂不仅会饲养幼虫,而且会建筑巢穴,具有非常复杂的社会结构,比如马蜂。我们熟悉的许多蜂,包括蜜蜂科、姬蜂科、茧蜂科、胡蜂科、蛛蜂科、泥蜂科、土蜂科、熊蜂科等,都属于这个亚目。
  蜜蜂是我们最喜欢的蜂类,它们在采蜜的同时也完成了为花授粉的工作。
  我国的熊蜂不少于150种,分布极广,在新疆和东北地区种类最为丰富。各种熊蜂都是大型蜂类,它们身体粗壮多毛,颜色一般为黑色、黄色或橙色相间,也有纯黄色。
  蛛蜂科外观的最大特征就是足和触角都特别发达和修长。蛛蜂科种类不少,都出现于春、夏两季的中、低海拔山区;雌性经常在草丛或地面低飞、爬行,擅长捕捉各种蜘蛛,拖回地穴、泥巢或竹茎孔洞中,产卵后作为幼虫的食物。
  
  相关链接 蜂类家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近年我国Dieulafoy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来确诊和国内五年来文献报道病例共96例。结果:Deeulafoy病好发于男性,发病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7
期刊
目的:总结显微镜下行鞍区肿瘤切除的术后观察要点,探讨相应的护理问题及措施。方法:术后给予正确体位,加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确保呼吸道通畅,重视术后
期刊
瘢痕疙瘩是一种常见的、易复发的结缔组织增生性疾病,可能会影响局部的功能或美观。近年来国内外用放射性核素90锶治疗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在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我院核医学
目的:研究对比不同能量的钬激光(Holmium laser,HL)对输尿管上段结石(Upper ureteral calculi, UU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186例UUC患者,按照随机数
天文学家近日宣布,他们在太阳系外一颗名为“HD 189733b”的行星大气层里发现了二氧化碳。这让一些科学家感到振奋,因为这一发现或许意味着很快将找到太阳系外可居住的行星。HD
PBL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运用于中医外科教学是一种探索,通过在原有三段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基础上,整合中医外科教学实践性与思辩性强的要求,开展了以学生学习能力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