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5年前,15岁的男生王永成为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首届学生。在头顶“神童”光环的35年后,他的儿子也从中科大少年班毕业,于今年9月远赴全球顶尖学府加州理工学院深造。在这个近乎奇迹的教育背后,父亲却坦承地说:自己真的没有什么独树一帜的“育儿经”,若要说心得,那就是放手不管,尽早让孩子学会自立!
e从不检查作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是中国高校中的第一个少年班,一直被看作培养天才少年的“神童班”。1978年10月,15岁的王永作为1978年首届少年班的成员,和宁铂、张亚勤等人一起步入中科大学习。王永毕业后在母校执教,几年后成了家。1991年,儿子王嘉骝呱呱坠地。
儿时的小嘉骝便表现出惊人的学习天赋:郑渊洁的童话书,在幼儿园小班时就能当众流利地朗诵出来;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幼儿园大班时就可轻松阅读。
在王永看来,孩子自立是人生迈向成功最关键一步,而自立理念植入最佳时期便是在跨入校门那一天。
王嘉骝的小学是在老家南京上的。由于父母工作太忙,几乎没有认真辅导过孩子作业。一天,老师检查作业发现里面好多错误,忍无可忍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哗啦”撕碎了作业本!那一刻王嘉骝吓得大气不敢出,把头深埋在课桌下,羞红了的小脸火燎般燥热难奈,好不容易熬到放学。
那天,王永正好在南京,看到孩子不对劲,一再追问下,垂头丧气的王嘉骝才道出原委,委屈地哭喊道:“所有同学的作业都由爸爸妈妈负责检查签字,都没有错误。就我错误太多惹老师生气,丢死人了!”王永紧紧搂住儿子告诉他,“爸爸妈妈虽然有责任为你检查,但我们实在没时间。孩子你要以此为教训,从此养成自立自觉自查的好习惯,因为自己的事自己做主,天天让别人帮助、监督着去做某件事效果肯定不好。”
王嘉骝似懂非懂地望着爸爸微笑的眼神,回味着爸爸宽心的寥寥数语。自立,自此铭刻在王嘉骝稚嫩的心灵。
e神管形不管
从此,王嘉骝养成了每天自查作业的习惯,独立思考能力也因此得到了锻炼。当时,南京市白下区所有小学的语文、数学、外语期中和期末均实行统一命题考试。一直到小学二年级上学期,王嘉骝都是全区唯一每次统考全科满分的考生。父母都是高智商,王嘉骝是基因好还是另有“独门秘诀”?学校邀请王永到全校家长大会上发言,介绍家教经验。
王永一上台便脱口而出:“真的没啥独到方法,我的体会经验就两个字:不管!”话音未落,台下一片轰然大笑。王永进而解释道:“不管是形不管,而非神不管。我采用的放养式家庭教育,是在放任中时刻用默默鼓励的眼光和父子连心的牵挂默契,去引导孩子的成长。我要扮演的只是一个引导角色,绝不是代替孩子生存的角色,所以家长一定要界定清晰自己的责任。如果一个人没有自立能力,总想着依靠别人,那么在漫漫人生路上,也许一个小问题就会把孩子打倒!”最后,王永语气铿锵地对家长们提出建议:“我是当年从中科大少年班走出的第一届毕业生,当时很多人会觉得少年班的孩子没有生活能力,其实不然。少年班首届毕业生张亚勤当年12岁独自离家从山西太原来到安徽合肥上学,我们那一辈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家长们不妨把不送孩子上学,当作培养他们生活能力的第一步。”王永的肺腑之言和独到见解,博得现场几百位家长雷鸣般的掌声……
小学毕业后,王嘉骝回到合肥父母身边上初中。从小学到初中,王嘉骝从未上过补习班,晚上也很少“开夜车”,一直保证8小时的充足睡眠。
王嘉骝有着很广泛的兴趣爱好,NBA球赛、姚明几乎能让他发狂,很幸运的是,这个乐趣也被父母充分地尊重,成为他调剂学习压力最好的“兴奋剂”。王嘉骝还非常爱打羽毛球、唱歌、看科幻小说……而王永夫妇从来不限制孩子的爱好,更从没给孩子划定一个可以看的书籍范围。家里提倡开卷有益,订了10多份政经、文摘类杂志。就这样,在成长道路中,王嘉骝与父亲的关系亦父、亦师、亦友轮流交替上演。
轻松的家教氛围在危机中得到了考验。那年中考时,成绩一直鹤立鸡群的王嘉骝虽然考入合肥一中,但成绩并不理想。王嘉骝没有气馁,静下心来和父母一起反思,逐渐找回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节奏,成绩进入高中后保持稳定,再也没出现过反复。
e不想成为父亲的影子
2009年高考,王嘉骝不负众望取得了全校并列最高分、安徽省第16名的优异成绩,他与父母商量后填报了父亲的母校中科大。在科大少年班学院里,有一个刚设置的“零零班”,招收的学生都是各校高分精英学子,在这个“特区”,不以年龄为录取标准,但采用少年班模式教学、生活。王嘉骝当年秋天以中科大安徽籍考生第一名的身份进入“零零班”,开始了五彩纷呈的大学生活。
在中科大求学的4年里,王嘉骝常会与老师兼学长的老爸在校园里不期而遇,他总报以会心一笑。在大学期间,王嘉骝选修了父亲主讲的《现代控制理论》,每周都会有半天坐在阶梯教室里,聆听父亲的教诲。傍晚沐浴着晚霞,父子温情相伴回家享受美食……虽然王永父子是校园里一道受所有人关注的奇特风景线,王嘉骝也拥有“少年班”这个闪亮眩目标签,但他没有“子承父业”。父亲的专业是自动化,而王嘉骝选择的专业是化学。王嘉骝的解释是:“我不想成为父亲的影子,之所以选择非常感兴趣的化学,是想让最真实的自己独立自主地走下去,能走多远走多远。”
大学四年,王嘉骝成绩依然出色,并在毕业那年通过美国名校的入学申请,于今年9月赴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化学博士学位。
王嘉骝飞越大洋求学的动力,来源于他的人生理想——和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在课堂能时刻引起学生共鸣的教师。大学期间,给同学讲课也成为王嘉骝的一个爱好和“副业”。他经常在考试前应邀找一间教室,游刃有余地给班里同学补习。王嘉骝自豪地说,“我喜欢在讲台上那种面对一双双求知眼睛,播撒所学换来的成就感,让我真实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崇高内涵。”而同学们也纷纷反映,王嘉骝不仅授于大家丰富知识,更教会他们如何思考。为了夯实基础,王嘉骝把去顶尖学府加州理工学院深造的经历,看作是实现“教师梦”的必由之路。
编辑 吴忞忞 mwumin@qq.com
e从不检查作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是中国高校中的第一个少年班,一直被看作培养天才少年的“神童班”。1978年10月,15岁的王永作为1978年首届少年班的成员,和宁铂、张亚勤等人一起步入中科大学习。王永毕业后在母校执教,几年后成了家。1991年,儿子王嘉骝呱呱坠地。
儿时的小嘉骝便表现出惊人的学习天赋:郑渊洁的童话书,在幼儿园小班时就能当众流利地朗诵出来;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幼儿园大班时就可轻松阅读。
在王永看来,孩子自立是人生迈向成功最关键一步,而自立理念植入最佳时期便是在跨入校门那一天。
王嘉骝的小学是在老家南京上的。由于父母工作太忙,几乎没有认真辅导过孩子作业。一天,老师检查作业发现里面好多错误,忍无可忍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哗啦”撕碎了作业本!那一刻王嘉骝吓得大气不敢出,把头深埋在课桌下,羞红了的小脸火燎般燥热难奈,好不容易熬到放学。
那天,王永正好在南京,看到孩子不对劲,一再追问下,垂头丧气的王嘉骝才道出原委,委屈地哭喊道:“所有同学的作业都由爸爸妈妈负责检查签字,都没有错误。就我错误太多惹老师生气,丢死人了!”王永紧紧搂住儿子告诉他,“爸爸妈妈虽然有责任为你检查,但我们实在没时间。孩子你要以此为教训,从此养成自立自觉自查的好习惯,因为自己的事自己做主,天天让别人帮助、监督着去做某件事效果肯定不好。”
王嘉骝似懂非懂地望着爸爸微笑的眼神,回味着爸爸宽心的寥寥数语。自立,自此铭刻在王嘉骝稚嫩的心灵。
e神管形不管
从此,王嘉骝养成了每天自查作业的习惯,独立思考能力也因此得到了锻炼。当时,南京市白下区所有小学的语文、数学、外语期中和期末均实行统一命题考试。一直到小学二年级上学期,王嘉骝都是全区唯一每次统考全科满分的考生。父母都是高智商,王嘉骝是基因好还是另有“独门秘诀”?学校邀请王永到全校家长大会上发言,介绍家教经验。
王永一上台便脱口而出:“真的没啥独到方法,我的体会经验就两个字:不管!”话音未落,台下一片轰然大笑。王永进而解释道:“不管是形不管,而非神不管。我采用的放养式家庭教育,是在放任中时刻用默默鼓励的眼光和父子连心的牵挂默契,去引导孩子的成长。我要扮演的只是一个引导角色,绝不是代替孩子生存的角色,所以家长一定要界定清晰自己的责任。如果一个人没有自立能力,总想着依靠别人,那么在漫漫人生路上,也许一个小问题就会把孩子打倒!”最后,王永语气铿锵地对家长们提出建议:“我是当年从中科大少年班走出的第一届毕业生,当时很多人会觉得少年班的孩子没有生活能力,其实不然。少年班首届毕业生张亚勤当年12岁独自离家从山西太原来到安徽合肥上学,我们那一辈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家长们不妨把不送孩子上学,当作培养他们生活能力的第一步。”王永的肺腑之言和独到见解,博得现场几百位家长雷鸣般的掌声……
小学毕业后,王嘉骝回到合肥父母身边上初中。从小学到初中,王嘉骝从未上过补习班,晚上也很少“开夜车”,一直保证8小时的充足睡眠。
王嘉骝有着很广泛的兴趣爱好,NBA球赛、姚明几乎能让他发狂,很幸运的是,这个乐趣也被父母充分地尊重,成为他调剂学习压力最好的“兴奋剂”。王嘉骝还非常爱打羽毛球、唱歌、看科幻小说……而王永夫妇从来不限制孩子的爱好,更从没给孩子划定一个可以看的书籍范围。家里提倡开卷有益,订了10多份政经、文摘类杂志。就这样,在成长道路中,王嘉骝与父亲的关系亦父、亦师、亦友轮流交替上演。
轻松的家教氛围在危机中得到了考验。那年中考时,成绩一直鹤立鸡群的王嘉骝虽然考入合肥一中,但成绩并不理想。王嘉骝没有气馁,静下心来和父母一起反思,逐渐找回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节奏,成绩进入高中后保持稳定,再也没出现过反复。
e不想成为父亲的影子
2009年高考,王嘉骝不负众望取得了全校并列最高分、安徽省第16名的优异成绩,他与父母商量后填报了父亲的母校中科大。在科大少年班学院里,有一个刚设置的“零零班”,招收的学生都是各校高分精英学子,在这个“特区”,不以年龄为录取标准,但采用少年班模式教学、生活。王嘉骝当年秋天以中科大安徽籍考生第一名的身份进入“零零班”,开始了五彩纷呈的大学生活。
在中科大求学的4年里,王嘉骝常会与老师兼学长的老爸在校园里不期而遇,他总报以会心一笑。在大学期间,王嘉骝选修了父亲主讲的《现代控制理论》,每周都会有半天坐在阶梯教室里,聆听父亲的教诲。傍晚沐浴着晚霞,父子温情相伴回家享受美食……虽然王永父子是校园里一道受所有人关注的奇特风景线,王嘉骝也拥有“少年班”这个闪亮眩目标签,但他没有“子承父业”。父亲的专业是自动化,而王嘉骝选择的专业是化学。王嘉骝的解释是:“我不想成为父亲的影子,之所以选择非常感兴趣的化学,是想让最真实的自己独立自主地走下去,能走多远走多远。”
大学四年,王嘉骝成绩依然出色,并在毕业那年通过美国名校的入学申请,于今年9月赴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化学博士学位。
王嘉骝飞越大洋求学的动力,来源于他的人生理想——和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在课堂能时刻引起学生共鸣的教师。大学期间,给同学讲课也成为王嘉骝的一个爱好和“副业”。他经常在考试前应邀找一间教室,游刃有余地给班里同学补习。王嘉骝自豪地说,“我喜欢在讲台上那种面对一双双求知眼睛,播撒所学换来的成就感,让我真实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崇高内涵。”而同学们也纷纷反映,王嘉骝不仅授于大家丰富知识,更教会他们如何思考。为了夯实基础,王嘉骝把去顶尖学府加州理工学院深造的经历,看作是实现“教师梦”的必由之路。
编辑 吴忞忞 mwu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