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进入了新世纪的历史发展时期后,自然、社会和人文都对建筑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塑造和加强建筑学的道德性、文化性、艺术性和科学性,这样才能极大地带来建筑的文化性、艺术性、科学性和生态性,才能很好地建设我们人类美好的家园。
关键词:绿色建筑;环保;发展
一.建筑的生态性
(一)所谓建筑的生态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建筑的绿色性,绿色建筑已经成为现今人们倡导的主题之一。关于绿色建筑和建筑的绿色性的定义和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还经常会引起歧义和误导。其实说白了,建筑的绿色性就是所谓的“三少一好”,即从选址、建造、使用到报废拆除的全生命周期内,建筑要作到消耗自然资源少;消耗常规能源少;排放的污染废弃物少;营造的建筑环境好(包括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就是说,建筑的建造不要对自然资源和常规能源造成过大的负担,不要对原有的自然生态造成过大的改变和破坏,不要使建筑环境成为新的污染源和污染聚集岛。据说现在很多城市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是海南岛南山地区的几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这并不是因为上天对海南岛有额外的恩赐,而是因为我们在城市生态方面的规划做的太差。
(二)要提高建筑的生态性,就不能让建筑过分地占用城市地面和城市空间,要留出足够的城市生态的滋养资源。在建筑设备系统的配置上,要合理调整技术至上的观念,要建立充分利用自然力营造建筑环境的理念,充分利用城市的太阳能资源、风力资源、花草树木资源、河流湖泊资源、地下冷热资源、夜空资源等,并将对这些自然资源充分利用的手段功能化、部件化,使各种生态资源利用的手段在建筑设计中得到集成化和一体化,这样才能提高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良性互动,减少建筑运行对常规能源的依赖和大量消耗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大量的环境负荷的排放,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的生态性和绿色性。
二.建筑的健康性
(一)现代的建筑讲究密闭,使室内环境与室外自然环境隔绝开来。建筑的室内环境完全由建筑设备系统通过消耗一定的能源来营造。对室内环境的营造,追求一种所谓的“舒适”,这种“舒适”对人体生理健康并不总是有益的。这种做法违背了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使人体生物节律与自然节律相脱节,使人体生物节律紊乱,适应自然变化的能力减弱,造成人体生理的亚健康状态。同时,现代建筑所追求的室内舒适,完全依赖于建筑设备的运转,对建筑设备的依赖程度越高,人在没有设备运行的情况下就越无法生活,自然界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对室内环境发生作用。
(二)现代的建筑就如同是一个濒于死亡的重病人一样,通身挂满了维持和抢救生命用的输氧管、点滴管和做心电图所需的各种测头。一旦遇到某种事故或有人故意切断电源,建筑就象病人死亡一样,完全丧失其使用功能。现代的建筑设计也要反思和改变设计理念,恢复建筑的“健康”,与自然界和谐共存,充分利用自然的力量,减少常规能源的消耗,营造天然健康的室内环境。
三.中国的绿色建筑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建设规模加大,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成倍增大,生产生活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量急剧增加,致使相当多地区的生态环境居于良性循环的临界点之下。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刻不容缓。绿色建筑是中国建筑发展的必然选择。鉴于中国目前的现状和人口素质所限定的对资源平衡、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在中国推广绿色建筑须有以下先决条件:建筑环境问题立法化 推广绿色建筑单靠科技工作者的呼吁和一部分人的自发实践是不够的,更需要的是政策作引导,国家法律作保障。例如由政府和有关部门确定一系列制度,使采用节能的技术、材料和措施成为设计中必须执行的任务。而且在政策上向绿色建筑倾斜,并修正和完善具体规定。
(二)建筑师和业主观念的转变 要推广绿色建筑,建筑师在设计中必须摆脱以往追求形式或风格流派的旧观念,从关心形式到关心环境,从关心流派到关心资源消耗和具体的节能措施,树立将建筑、环境、社会利益紧密联系的观念。
(三)生态教育普及化 绿色建筑意识的成长应有丰富的土壤,需要全社会较高的环境意识来积极配合,应在全民中建立起较强的经济生态意识。其实“,绿色”在中国传统思想和传统居民中早已富有契机与创造。早在 2000 多年前,老子朴治主义思想,以朴质无文的自然方式治理人与环境,这恰与现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产生共鸣。中国古代所谓的风水对建筑基址的选择遵循负阴包阳、背山面水的基本格局,以及遍布各地风格迥异的民居,都充分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对环境的尊重。
(四)近年来,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科学技术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在环境保护以及绿色建筑研究方面发展很快,尽管国外绿色建筑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经验方法,但由于社会结构、经济状况、人口素质以及生态环境的起点差异很大,我们不应盲目照搬那些以高投入、高技术为代价的绿色经验。中国绿色建筑必须立足本土地具体条件,充分发掘传统建筑中深蕴着的绿色思想和文化,对技术的研究应侧重于对应自然环境的低技术和方法的扩展性考虑,重新开发基于基础物理中有关空气运动、光反射和材料适用性等方面最基本的特征知识的应用。新时代下,我国正面临大规模建筑现代化,同时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带有一般性的绿色建筑,是必须迈出的一步,同时这也是利用我国“后发”优势,避免走西方现代建筑弯路的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四.绿色建筑的前景展望
(一)绿色建筑在发达国家已取得相当的发展,英国、加拿大、美国、荷兰、德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相继建立了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其中 LEED(USGBC)被称为世界上最绿色的建筑设计、施工与认证的先导体系,它提供了一个衡量标准,对“绿色”做出定义,能够推动整个建筑的整合设计過程。LEED 评估内容分为可持续建筑选址、用水效率、能源与大气、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创新与设计过程。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绿色建筑概念引入较晚,起步也较晚,同时人均资源又十分匮乏,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很难为绿色建筑的发展界定统一的评判标准。而且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对立统一的,既要强调以人为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又要“四节一环保”,把握好“度”,是实施绿色建筑的关键;绿色建筑的精髓是因地制宜,既要学习国外的经验,又不能套用他人的做法,觅寻适合当地条件的绿色指标,找准符合本土特色的绿色点。
(二)迄今为止,我国绿色施工紧紧环绕“四节一环保”而开展,研究及实施的相关措施还是表观的。其实,绿色施工的内涵是广义的,其包含的内容、范围、深度很广,有许多关键的问题在初步研究中尚未涉及。例如工业化生产问题,我国的建筑业吸纳了如此多的劳动力,在施工现场进行手工生产,受人员素质、材料品质、环境因素、不合理工期和低价中标等因素的制约,再高的管理水平,也达不到绿色施工的宗旨。根据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在我国建筑业大力推行绿色之路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提高绿色意识。② 健全法规、制度体系。③考虑操作的可行性。
五.小结
绿色建筑的出现标志着传统的建筑设计摆脱了仅仅对建筑的美学、空间利用、形式结构、色彩结构、色彩等方面的考虑,逐渐走向从生态的角度来看待建筑,这意味着建筑不仅被作为非生命元素来看待,而更被视为生态循环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绿色建筑不仅考虑到当地气候、建筑形态、使用方式、设施状况、营建过程、建筑材料、使用管理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舒适、健康的内部环境,同时考虑了投资人、用户、设计、安装、运行、维修人员的利害关系。
参考文献:
[1]克·埃布尔.生态文化·展与建筑.世界建筑.
[2]林京.杨经文及其生物气候学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世界建筑.
[3]陈晓雯.关于中国绿色建筑发展问题的思考.新建筑.
关键词:绿色建筑;环保;发展
一.建筑的生态性
(一)所谓建筑的生态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建筑的绿色性,绿色建筑已经成为现今人们倡导的主题之一。关于绿色建筑和建筑的绿色性的定义和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还经常会引起歧义和误导。其实说白了,建筑的绿色性就是所谓的“三少一好”,即从选址、建造、使用到报废拆除的全生命周期内,建筑要作到消耗自然资源少;消耗常规能源少;排放的污染废弃物少;营造的建筑环境好(包括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就是说,建筑的建造不要对自然资源和常规能源造成过大的负担,不要对原有的自然生态造成过大的改变和破坏,不要使建筑环境成为新的污染源和污染聚集岛。据说现在很多城市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是海南岛南山地区的几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这并不是因为上天对海南岛有额外的恩赐,而是因为我们在城市生态方面的规划做的太差。
(二)要提高建筑的生态性,就不能让建筑过分地占用城市地面和城市空间,要留出足够的城市生态的滋养资源。在建筑设备系统的配置上,要合理调整技术至上的观念,要建立充分利用自然力营造建筑环境的理念,充分利用城市的太阳能资源、风力资源、花草树木资源、河流湖泊资源、地下冷热资源、夜空资源等,并将对这些自然资源充分利用的手段功能化、部件化,使各种生态资源利用的手段在建筑设计中得到集成化和一体化,这样才能提高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良性互动,减少建筑运行对常规能源的依赖和大量消耗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大量的环境负荷的排放,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的生态性和绿色性。
二.建筑的健康性
(一)现代的建筑讲究密闭,使室内环境与室外自然环境隔绝开来。建筑的室内环境完全由建筑设备系统通过消耗一定的能源来营造。对室内环境的营造,追求一种所谓的“舒适”,这种“舒适”对人体生理健康并不总是有益的。这种做法违背了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使人体生物节律与自然节律相脱节,使人体生物节律紊乱,适应自然变化的能力减弱,造成人体生理的亚健康状态。同时,现代建筑所追求的室内舒适,完全依赖于建筑设备的运转,对建筑设备的依赖程度越高,人在没有设备运行的情况下就越无法生活,自然界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对室内环境发生作用。
(二)现代的建筑就如同是一个濒于死亡的重病人一样,通身挂满了维持和抢救生命用的输氧管、点滴管和做心电图所需的各种测头。一旦遇到某种事故或有人故意切断电源,建筑就象病人死亡一样,完全丧失其使用功能。现代的建筑设计也要反思和改变设计理念,恢复建筑的“健康”,与自然界和谐共存,充分利用自然的力量,减少常规能源的消耗,营造天然健康的室内环境。
三.中国的绿色建筑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建设规模加大,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成倍增大,生产生活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量急剧增加,致使相当多地区的生态环境居于良性循环的临界点之下。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刻不容缓。绿色建筑是中国建筑发展的必然选择。鉴于中国目前的现状和人口素质所限定的对资源平衡、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在中国推广绿色建筑须有以下先决条件:建筑环境问题立法化 推广绿色建筑单靠科技工作者的呼吁和一部分人的自发实践是不够的,更需要的是政策作引导,国家法律作保障。例如由政府和有关部门确定一系列制度,使采用节能的技术、材料和措施成为设计中必须执行的任务。而且在政策上向绿色建筑倾斜,并修正和完善具体规定。
(二)建筑师和业主观念的转变 要推广绿色建筑,建筑师在设计中必须摆脱以往追求形式或风格流派的旧观念,从关心形式到关心环境,从关心流派到关心资源消耗和具体的节能措施,树立将建筑、环境、社会利益紧密联系的观念。
(三)生态教育普及化 绿色建筑意识的成长应有丰富的土壤,需要全社会较高的环境意识来积极配合,应在全民中建立起较强的经济生态意识。其实“,绿色”在中国传统思想和传统居民中早已富有契机与创造。早在 2000 多年前,老子朴治主义思想,以朴质无文的自然方式治理人与环境,这恰与现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产生共鸣。中国古代所谓的风水对建筑基址的选择遵循负阴包阳、背山面水的基本格局,以及遍布各地风格迥异的民居,都充分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对环境的尊重。
(四)近年来,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科学技术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在环境保护以及绿色建筑研究方面发展很快,尽管国外绿色建筑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经验方法,但由于社会结构、经济状况、人口素质以及生态环境的起点差异很大,我们不应盲目照搬那些以高投入、高技术为代价的绿色经验。中国绿色建筑必须立足本土地具体条件,充分发掘传统建筑中深蕴着的绿色思想和文化,对技术的研究应侧重于对应自然环境的低技术和方法的扩展性考虑,重新开发基于基础物理中有关空气运动、光反射和材料适用性等方面最基本的特征知识的应用。新时代下,我国正面临大规模建筑现代化,同时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带有一般性的绿色建筑,是必须迈出的一步,同时这也是利用我国“后发”优势,避免走西方现代建筑弯路的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四.绿色建筑的前景展望
(一)绿色建筑在发达国家已取得相当的发展,英国、加拿大、美国、荷兰、德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相继建立了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其中 LEED(USGBC)被称为世界上最绿色的建筑设计、施工与认证的先导体系,它提供了一个衡量标准,对“绿色”做出定义,能够推动整个建筑的整合设计過程。LEED 评估内容分为可持续建筑选址、用水效率、能源与大气、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创新与设计过程。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绿色建筑概念引入较晚,起步也较晚,同时人均资源又十分匮乏,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很难为绿色建筑的发展界定统一的评判标准。而且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对立统一的,既要强调以人为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又要“四节一环保”,把握好“度”,是实施绿色建筑的关键;绿色建筑的精髓是因地制宜,既要学习国外的经验,又不能套用他人的做法,觅寻适合当地条件的绿色指标,找准符合本土特色的绿色点。
(二)迄今为止,我国绿色施工紧紧环绕“四节一环保”而开展,研究及实施的相关措施还是表观的。其实,绿色施工的内涵是广义的,其包含的内容、范围、深度很广,有许多关键的问题在初步研究中尚未涉及。例如工业化生产问题,我国的建筑业吸纳了如此多的劳动力,在施工现场进行手工生产,受人员素质、材料品质、环境因素、不合理工期和低价中标等因素的制约,再高的管理水平,也达不到绿色施工的宗旨。根据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在我国建筑业大力推行绿色之路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提高绿色意识。② 健全法规、制度体系。③考虑操作的可行性。
五.小结
绿色建筑的出现标志着传统的建筑设计摆脱了仅仅对建筑的美学、空间利用、形式结构、色彩结构、色彩等方面的考虑,逐渐走向从生态的角度来看待建筑,这意味着建筑不仅被作为非生命元素来看待,而更被视为生态循环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绿色建筑不仅考虑到当地气候、建筑形态、使用方式、设施状况、营建过程、建筑材料、使用管理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舒适、健康的内部环境,同时考虑了投资人、用户、设计、安装、运行、维修人员的利害关系。
参考文献:
[1]克·埃布尔.生态文化·展与建筑.世界建筑.
[2]林京.杨经文及其生物气候学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世界建筑.
[3]陈晓雯.关于中国绿色建筑发展问题的思考.新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