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PPP模式下,建设中出现的任何融资风险都是由两者共同分担,这些融资风险会给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PPP模式中,政府与社会、个人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并且在此过程中会利用一定的规范性文件来约束彼此的权力,明确彼此的义务,以保证最终建设成功。
关键词:高速公路;PPP建设模式;项目融资;决策研究
一、PPP模式的概述
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主要指的就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一种合作形式。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建设项目中,政府部门会与社会企业、社会个人等达成合作意向,在合作过程中会利用规范性较强的合同对彼此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规定,以此保证项目最终得以建成。一般来说,PPP模式较多应用于公共建设项目中,特别是投资金额相对较大、风险因素较多的建设项目。PPP融资模式在应用过程中,企业或个人会在项目建设的初期就与政府部门签订协议,并且会参与到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如建设项目的论证调研、具体建设、实际运营、后续维护等。此外,在PPP模式应用背景下,政府部门会给予企业或个人一定年限的项目经营权,以此保证项目的具体运营效益。
二、PPP模式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风险
2.1前期准备阶段融资风险
(1)政策风险。目前,全球范围内经济复苏较为缓慢,我国经济虽然总体运行相对平稳,但是增幅却有所回落。在此背景下,关于高速公路建设方面的宏观政策仍存在不完善之处且受上级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大,政策的变化情况会给高速公路的建设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政策风险的具体表现主要有政府税收政策的变化、价格政策的变化、土地政策的变化等。政策风险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融资风险中比较常见,会给高速公路的后续经营带来严重影响。
(2)招标、投标风险。招标、投标决策工作在高速公路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十分重要,项目公司需要对参与招标、投标的业主单位进行全面的评估分析,看其业主单位的内部资源、经营情况与高速公路建设是否相符。目前,经济形势虽趋于好转,但仍存在增长速度缓慢的现象,很多企业自身发展情况也不尽如人意。若招标、投标的风险无法得到控制,会给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带来亏损,融资风险被进一步加大。
2.2施工阶段融资风险
在高速公路的施工建设阶段,主要的融资风险就体现为融资结构方面的风险。融资结构,主要指的就是筹措资金的自身来源及其长期、短期的负债比。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常用的金融工具,如信托类投资、资产的证券化等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还未得到广泛应用。若是融资的渠道相对较为单一,融资量就无法得到有效扩大,导致融资环节的风险被高度聚集。此外,若资金长期、短期的负债比结構缺乏合理性,易出现挤兑风险。当前,高速公路的施工建设在融资方面,约有70%左右的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7%-10%资金来自于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其余20%左右的资金则来自于外资投入、债券等。由此可以看出,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银行贷款占到了建设资金的绝大部分,业主单位在内部资金不足的背景之下,会将资金风险转移到政府部门等,加大相关的融资风险。
2.3运营阶段的融资风险
(1)收费管理风险。在高速公路项目建成之后,其主要的运营收入就来自于车辆通过高速公路时所缴纳的通行费。但是,通行费的收取标准一般是由政府部门来主导制定的,而不能由业主单位或业主进行自主定价。这样,就会导致具体的通行费收取水平无法随着市场变化情况、物价变化等因素进行相应的调整,导致高速公路融资主体在具体的融资过程中,无法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来对收入进行合理控制,进而增加了债务偿还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使融资工作无法顺利完成。
(2)市场风险。这里所指的市场风险,主要是市场竞争方面的风险。高速公路在建成投入运营之后,其它交通设施或平行公路会带来相应的分流风险,与高速公路的运营展开竞争,从而影响相关运营公司的具体收入及融资工作。
三、PPP模式下融资风险的应对策略
3.1对政府部门的建议
政府是PPP项目的参与者之一,也会承担一定的风险。我国在PPP模式下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在风险的管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管理机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作为投资方应完善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PPP项目的法律法规。根据我国的PPP发展状况,多借鉴国外的PPP立法经验,采用“一级法律为基础,法规、制度为辅”。通过我国的一级法律来增强该模式的制度,强调以国家为中心,并且给企业提供保障。法规和制度是对一级法律进行补充,从基础上对相应项目进行调整,使得其不仅符合我国的一级法律,又能够适应于该项目。
(2)建立明确的政府风险管理机制。在风险管理中,应该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功能。各级政府和中央政府应该要有不同的职责。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应该对政治风险、法律及项目管理等承担一定的职责,而省级以下的部门应该参照上一级的要求,对项目的具体工作进行开展。
(3)培养专业化项目风险管理人才。PPP模式下的融资,对人才有很高的要求,不仅要符合企业特点的需要,也要符合其他部门的需要。首先,风险管理人员应该要熟悉在PPP模式下的法律及法规,熟悉该模式的工作流程,并且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其次,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和谈判能力,要有经济、法律等综合能力。因此,政府应该举办定期的培训机构,或是到国外进行学习,加强我国的人才培养。
3.2对企业的建议
做好事前的系统性准备,企业向银行进行贷款前,为了避免银行的拒绝,应该在事前做好系统性的准备,并且要让银行相信有还款的能力;在投资前要做好市场评估,预测市场走向及趋势;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于私人企业而言,风险管理和风险预测方面应该要有专业的人才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确定合理的风险承担人和风险承担比例,由于企业对大部分的风险都没有控制力,政府和企业之间应该共同承担,并且要在合同中确定适合的比例。
四、结束语
目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对于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PPP模式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在PPP模式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全过程都会存在相应的融资风险,且融资风险会一直贯穿于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给具体建设带来严重阻碍。项目业主及业主单位应针对风险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做好风险控制工作,以此保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整体建设。
参考文献:
[1]高速公路PPP融资模式研究[D].杨伟新.西南交通大学.2011.
[2]基于PPP的高速公路融资模式研究[D].李娇.云南大学2015.
(作者单位:中咨公路养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关键词:高速公路;PPP建设模式;项目融资;决策研究
一、PPP模式的概述
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主要指的就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一种合作形式。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建设项目中,政府部门会与社会企业、社会个人等达成合作意向,在合作过程中会利用规范性较强的合同对彼此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规定,以此保证项目最终得以建成。一般来说,PPP模式较多应用于公共建设项目中,特别是投资金额相对较大、风险因素较多的建设项目。PPP融资模式在应用过程中,企业或个人会在项目建设的初期就与政府部门签订协议,并且会参与到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如建设项目的论证调研、具体建设、实际运营、后续维护等。此外,在PPP模式应用背景下,政府部门会给予企业或个人一定年限的项目经营权,以此保证项目的具体运营效益。
二、PPP模式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风险
2.1前期准备阶段融资风险
(1)政策风险。目前,全球范围内经济复苏较为缓慢,我国经济虽然总体运行相对平稳,但是增幅却有所回落。在此背景下,关于高速公路建设方面的宏观政策仍存在不完善之处且受上级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大,政策的变化情况会给高速公路的建设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政策风险的具体表现主要有政府税收政策的变化、价格政策的变化、土地政策的变化等。政策风险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融资风险中比较常见,会给高速公路的后续经营带来严重影响。
(2)招标、投标风险。招标、投标决策工作在高速公路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十分重要,项目公司需要对参与招标、投标的业主单位进行全面的评估分析,看其业主单位的内部资源、经营情况与高速公路建设是否相符。目前,经济形势虽趋于好转,但仍存在增长速度缓慢的现象,很多企业自身发展情况也不尽如人意。若招标、投标的风险无法得到控制,会给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带来亏损,融资风险被进一步加大。
2.2施工阶段融资风险
在高速公路的施工建设阶段,主要的融资风险就体现为融资结构方面的风险。融资结构,主要指的就是筹措资金的自身来源及其长期、短期的负债比。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常用的金融工具,如信托类投资、资产的证券化等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还未得到广泛应用。若是融资的渠道相对较为单一,融资量就无法得到有效扩大,导致融资环节的风险被高度聚集。此外,若资金长期、短期的负债比结構缺乏合理性,易出现挤兑风险。当前,高速公路的施工建设在融资方面,约有70%左右的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7%-10%资金来自于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其余20%左右的资金则来自于外资投入、债券等。由此可以看出,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银行贷款占到了建设资金的绝大部分,业主单位在内部资金不足的背景之下,会将资金风险转移到政府部门等,加大相关的融资风险。
2.3运营阶段的融资风险
(1)收费管理风险。在高速公路项目建成之后,其主要的运营收入就来自于车辆通过高速公路时所缴纳的通行费。但是,通行费的收取标准一般是由政府部门来主导制定的,而不能由业主单位或业主进行自主定价。这样,就会导致具体的通行费收取水平无法随着市场变化情况、物价变化等因素进行相应的调整,导致高速公路融资主体在具体的融资过程中,无法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来对收入进行合理控制,进而增加了债务偿还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使融资工作无法顺利完成。
(2)市场风险。这里所指的市场风险,主要是市场竞争方面的风险。高速公路在建成投入运营之后,其它交通设施或平行公路会带来相应的分流风险,与高速公路的运营展开竞争,从而影响相关运营公司的具体收入及融资工作。
三、PPP模式下融资风险的应对策略
3.1对政府部门的建议
政府是PPP项目的参与者之一,也会承担一定的风险。我国在PPP模式下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在风险的管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管理机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作为投资方应完善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PPP项目的法律法规。根据我国的PPP发展状况,多借鉴国外的PPP立法经验,采用“一级法律为基础,法规、制度为辅”。通过我国的一级法律来增强该模式的制度,强调以国家为中心,并且给企业提供保障。法规和制度是对一级法律进行补充,从基础上对相应项目进行调整,使得其不仅符合我国的一级法律,又能够适应于该项目。
(2)建立明确的政府风险管理机制。在风险管理中,应该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功能。各级政府和中央政府应该要有不同的职责。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应该对政治风险、法律及项目管理等承担一定的职责,而省级以下的部门应该参照上一级的要求,对项目的具体工作进行开展。
(3)培养专业化项目风险管理人才。PPP模式下的融资,对人才有很高的要求,不仅要符合企业特点的需要,也要符合其他部门的需要。首先,风险管理人员应该要熟悉在PPP模式下的法律及法规,熟悉该模式的工作流程,并且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其次,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和谈判能力,要有经济、法律等综合能力。因此,政府应该举办定期的培训机构,或是到国外进行学习,加强我国的人才培养。
3.2对企业的建议
做好事前的系统性准备,企业向银行进行贷款前,为了避免银行的拒绝,应该在事前做好系统性的准备,并且要让银行相信有还款的能力;在投资前要做好市场评估,预测市场走向及趋势;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于私人企业而言,风险管理和风险预测方面应该要有专业的人才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确定合理的风险承担人和风险承担比例,由于企业对大部分的风险都没有控制力,政府和企业之间应该共同承担,并且要在合同中确定适合的比例。
四、结束语
目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对于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PPP模式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在PPP模式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全过程都会存在相应的融资风险,且融资风险会一直贯穿于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给具体建设带来严重阻碍。项目业主及业主单位应针对风险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做好风险控制工作,以此保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整体建设。
参考文献:
[1]高速公路PPP融资模式研究[D].杨伟新.西南交通大学.2011.
[2]基于PPP的高速公路融资模式研究[D].李娇.云南大学2015.
(作者单位:中咨公路养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