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相爱的人没有好的关系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chuan6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和儿子吵了一架,是的,远远隔着太平洋,亲情还是浓到可以口角。
  三月美国疫情大爆发,在洛杉矶的儿子看到当地很多医生在社交平台上求救,要民众提供口罩救救他们,要不然他们真的是暴露在危险之中工作。
  儿子跟我一样是菩萨心肠,看不得别人受苦,因此要老妈找口罩,因为当时中国已经缓过来,口罩开始富余了。我顺口要求他捐赠的人,写一个收据给我。
  他问我为什么要?我说我也不知道,就是想要一个证据。
  他开始不悦,指责我是为了满足我的小我才要捐赠证明,不是真正的有慈悲心。
  我告诉他,二月份武汉疫情爆发高峰时,我从世界各地调动了各种医疗资源回国,我从来不要求任何证明(甚至多次匿名捐赠),只要进到医院或给给到了医护人员就OK。但是捐到美国,可能不是那么甘愿,所以下意识的就想要一个感谢信或者证明。
  他越不想给我,我就越坚持要,最后我说,那取消订单吧。
  真正让我动怒的是他常常这样做:因为自己脸皮薄,不愿意去跟别人要个证明,就来欺负我,否定、压缩我的需求。(当然后来我们都知道,在美国捐赠口罩,一定要对方写一个“免责声明”,否则日后他戴了你的口罩万一生病,就可以控告你,要求你巨额赔偿)。
  最后他让步了,他说,还是不懂我为什么要个证明,不过既然这对我很重要,他会去做。我感觉他还是有领悟到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重点:认可对方的需求。这个认可并不是认同、或是赞赏,而只是知道、承认对方的需求。
  这很容易吗?一点都不!问问所有吵架过的伴侣都知道。

为什么相爱的人,没有好关系


  我记得以前和他爸爸吵架时,对方总是听不到我的诉求,总是在否定我的需求。
  最后,我要求他把我说的话重复一遍,让我知道他至少把我的话听进去了,他都不愿意。
  亲密关系中的沟通,有的时候真的好难。
  你说,对方为何如此顽固?明明很爱我,也很重视这个家,为什么一点都不肯让步?
  这就是一个人的积习难改。
  他要维持自己的自尊、面子,更深层的——他觉得认可老婆的需求,就会让自己丢脸、失控。有这个思维模式的人,他在亲密关系里也不会好过。
  认可对方的需求哪儿会是一件丢脸的事呢?
  不仅不会,而且还可以化解很多不必要的冲突,真的是非常需要学习的一种“关系生存技能”。
  如果抱着这种错误的信念生活,不愿意去改变、不去接受挑战,最终的结果就是自己痛苦,周围的人也痛苦。

对方的需求,你可以不满足


  在这个例子中,还有一个错误的模式:我如果对你的需求表示认可,那就意味着我有责任去满足你的需求。如果你这样想的话,那“认可对方的需求”这件事就肯定是个傻事,谁会干?问题是你完全可以认可对方的需求,但不去满足呀。
  至少,不必把“满足对方需求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我记得多年前,有一次我和前夫回到我住过四年的洛杉矶,我一路兴奋的嘟囔着说,我要去以前学生时代常去的那家麻辣火锅店大吃一顿,愈说愈开心。
  结果,前夫就开始骂我,严厉的说,到这里来吃那种东西,你有没有毛病?
  我当时被泼了一身冰水,真的不知道哪里错了。
  后来我们讨论这件事,我依稀记得他说,我那么想去吃那家火锅,他觉得责任重大,非满足我不可,但他没有把握能做到,所以先打压我再说。
  说实话,在婚姻中这种小冲突其实非常磨人。
  对方总是打压你的需求,总是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教训你,为自己开脱,让你真的觉得很无力很寒心。
  而当时的我,并没有现在的智慧去引导对方,每次吵完架也几乎没有复盘,所以感情就慢慢吵淡了,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惋惜。
  如果我当时帮他看到:当我喜欢一个东西时,你可以和我一起高兴,但不需要觉得有责任满足我。
  他不觉得有负担,就不会用那么负面的方式来回应我,让我受伤了。
  如果这样诚恳的去沟通,并且双方取得共识,这个冲突点就会缓和很多,而且双方都能有成长。

吵架,是关系进阶的契机


  不过有一点就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看到自己思维模式的错误,而且愿意改变。上次的文章中,我也说了,很多人看不见自己的问题,或是看到了也无力改变。特别是在关系里,意愿无比重要。
  如果伴侣的错误模式让你吃苦,但是你始终都在逃避,得过且过,并不想要真正去面对它,那你们的关系就永远改不了。
  想要改善关系,你首先得做点什么。让对方意识到,你们的关系有可以进步的空间。
  接下来就是各自放低身段,愿意像个孩子一样打开自己,去学习新的行为习惯和模式。这一点上,“像个孩子”其实特别重要。
  那些食古不化、冥顽不灵的人,都是老早丧失了童心,抓着自己的一点尊严就跟宝贝似的不肯放手,这样的人,永远在自己创造的怪圈里面打转。
  不过,很多情侣、夫妻吵架以后,总觉得情绪过去了,不需要复盘检讨,其实这也是一大错误。
  主要的原因还是前面说的:不肯面對自己的错误,不愿意看到自己需要改变的地方。但是,导致将来关系出问题,甚至出轨离婚的真正原因,往往就埋在这些小冲突下面,需要双方勇敢的去面对、挖掘。
  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探索自己、勇敢成长,愿意去面对自己内在的阴暗面,搞清楚自己的行为模式,进而改变,以获得一个更自由、更愉悦的人生。
  更多的人宁愿紧缩在花苞中,也不愿绽放。
  所以,也许你们只是因为一件小小的事吵架,但当大家情绪平和了,必须要回头看看,我们是如何起冲突的,是不是有些误会在里面。
  别看彼此关系密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往往都有很多误解在里面,误解就像是冰块,不及时解开的话,时间一久就成了冰山。
  所以,每次冲突之后的复盘,真的特别重要。
  这一次和儿子的冲突,我立刻复盘。
  ● 首先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生气了,因此对他说话大声强硬。
  ● 然后称赞儿子在这件事情上处理的妥当,并且认可他的理智和让步。
  ● 但我也告诫他,不能一有冲突就开始攻击对方(说我不慈悲,为了虚荣要一个证明),因为这是我们吵架常常有的一个惯性,也是关系中的致命伤,儿子都欣然接受了。
  复盘的基本态度就是“自我负责”,我为我的态度、行为和语言负责,非常谦卑而归于中心的告诉你我真实的感受,不是要对,也不是要赢,就是想更了解你,也希望你更多的了解我。
  每一次的吵架,其实都是弥足珍贵的经验,让你们离对方更近,甚至有机会可以疗愈到彼此童年的阴影和创伤。
  记得,认可别人的需求,并且为自己负责。期待每一次的冲突、吵架都让我们的关系更靠近一步,更亲密一点。
  来源|张德芬空间(用户数量众多、颇具影响力的心理成长新媒体平台,涵盖心理健康、自我成长、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等种类丰富的原创文章、在线课程等)
其他文献
近日,在一档综艺中,杨烁带着七岁儿子杨雨辰上节目,因为种种过于严苛的教育方式而登上热搜,被称为“令人窒息型”老爸。有网友表示,看了节目,感觉杨烁有点凶,简直就是个“刀子嘴”。但是“刀子嘴”要建立在不伤害孩子心灵的基础上,有时候感觉真的没必要,对孩子严格的同时还要表达爱,尽量多给孩子一份“豆腐心”,这样,才会培养出能让孩子健康成长的亲子感情。  一次与朋友聊天时,朋友说他自己状态不好,最近工作压力大
期刊
一位13岁的初一女学生来找我做咨询,下面是我们的部分谈话内容摘录:  学生:老师,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老师:当然可以。  学生:就是怎样才能与班里的同学处理好关系呢?  老师:你遇到了困难,是吗?  学生:我们学习小组的同学,有的学习好,有的不好。学习不好的同学不想让其他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如果回答就不理她了。因为他们成绩不好,老师不愿意让他们起来回答问题,叫起来他们也不会,还会耽误时间。但老师
期刊
伴随着2020年的新春钟声响彻华夏大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像一条巨蟒,没有一点点防备,就这样闯入了我们的世界……  在这种突如其来的、看不见的、病毒与人类不宣而战的情况下,所有的人都面临着正常生活轨迹的改变,甚至病痛、生死。人们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惊扰,每个人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表现。近日来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关注社会的主体支柱群体,关注了太多成年人世界里疫情相关的心理问题。但是我们似乎忽视了儿童
期刊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容易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这个时候偶尔有些低落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假如一个人大部分时间都是愁眉苦脸的,即使没有发生什么糟糕透顶的事情,也会感到闷闷不乐的话,那么这就可能预示着:在这个人的脑海中,存在着大量自我攻击的信念。  所谓自我攻击的信念,主要是指一个人会倾向性地认为:自己的快乐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的条件之上的。如果自己没有达到这些条件,就会否定自己,不允许自己开心。比方说
期刊
4岁的东东上幼儿园半年了,他无论是上课还是自由活动,总是一个人躲在小朋友们的后面。老师上课提问到他,他低着头、红着脸,不知道在说什么;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大部分都聚在一起玩,但他却一个人搬着小板凳在边上自个儿玩积木;放学在院子里看见其他孩子,要么装没看见,要么死命地拽着妈妈的衣角,往身后躲。  这样的现象在许多孩子身上都很常见。儿童由于缺乏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交经验,在离开父母,独自面对陌生人的时候,
期刊
上篇当你想提高学习效率时在学习中要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考、高考试题与课本里和平时做过的题不同,虽然年年都进行,可每次的试题都不一样。然而,却又都是平时学过的基本内容,就看考生怎样去灵活运用。考场如战场,不仅要求能正常发挥自己的实力,还得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所以,平时在学习中,一定要多训练灵活运用的能力。什么是应用能力呢?就是在遇到一个从未见过的问题时,能够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或经
期刊
与其他人格不同,偏执型人格不到万不得已,是很难寻求他人帮助的。这自然与他们对外界和他人的戒备有关,所以对于来找我做咨询的高山(化名),这个决定本身就已经意味着他所面临问题的困扰程度。  而他的问题是:无论在哪儿工作,都会被人排斥。  高山一共做过五份工作,这对于刚刚大学毕业才两年的人来说是非常特别的。因为他的专业方向是电脑软件,在如今3C行业很火爆的形势下,找份对口的工作其实一点都不难。按理说,他
期刊
▼ 助人?自助!  与“心理学”的相遇要回到十年前我刚踏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年开始,那时候的我对于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这其中带给我最大神秘感的便是“心理学”这个专业。于是,带着一种青年的稚嫩与热忱我选择了它。  但要说我真正对“心理助人工作”有所感悟,是在几年后我作为心理热线的志愿者接到的第一个电话开始。虽然我在这之前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是我仍然清楚地记得我按下通话键的那只手是颤抖的,我的声音也是犹豫
期刊
▼ 回母校教书,缘分妙不可言  二十年前,我初次迈进了母校的大门。开学第一课我就迟到了,但因为性格害羞,不敢喊报告,站在教室门口吹了一整节课的冷风,险些错过了和新班主任王老师的第一次见面。  大学毕业我想回到母校教书,收到入职邀请的时候既兴奋又紧张,和刚在母校入学时的心情全然不同,既兴奋又忐忑。兴奋在于学生时代的梦想终于实现,忐忑在于我和王老师马上就要成为同事了。  我并没有第一时间告诉王老师我入
期刊
王阿姨的爱人张叔叔,今年59岁,已经有半年的时间总是怀疑王阿姨和别人有不正当关系,而且还说得有理有据,经常去他认为的第三者家中闹事,多次闹到了派出所,在警察同志的提醒下,他們才来精神科咨询。  经过一番询问才得知,张叔叔从年轻时就开始饮酒,每天都得喝半斤左右的高度白酒,这一喝就是近40年,从来没有间断过,喝多了就会睡觉,没有怎么耍过酒疯,家人也早已习以为常。近两年来张叔叔的酒量大不如从前,可是性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