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村位于温江区万春镇北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辖12个村民小组,910户2410人。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党员共计97人。近年来,幸福村坚持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党总支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群众探索出了一条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新路径,领导全村从落后农业村成功转型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农村。2015年,幸福村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2016年,幸福田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战斗堡垒引领发展力量得到新加强
“事情想要干好,必须要赢得党员群众的大力支持。”村党总支书记郭建平总是说,群众的声音不能弱,党员的身影更不能少。
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好怎么办?党总支坚持优化支部设置。结合区域实际,打破村组界限,调整各支部党员结构,将幸福田园项目区的党员集中在幸福田园支部,致富带头人集中在产业支部,年轻人集中在创业支部,充分激发各党支部战斗力和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强化战斗堡垒作用。同时,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及时成立幸福田园花木营销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将支部建在产业链,并发挥其优势,指派支部党员到田间实地指导农户种植花木,切实做好、做实“双带、互帮”,带动区域范围内花木标准化种植进一步发展,形成特色品牌,全力凝聚组织向心力。
群众工作不好做怎么办?党总支坚持党员示范引领。为了推动项目落地建设,自动建立起“党员干部次序动员机制”,即:在推进拆迁拆違、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的工作中,由书记、主任带头,按照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农村党员和村民代表、普通群众的顺序动员推进;凡涉及福利分配、调田选房等利益享受方面的事项,则由普通群众优先享受发展成果,党员干部最后安排。幸福村7组的一位村民因一直对拆迁协议有异议,错过了幸福田园一期的选房机会,只能选择异地安置。她向党总支书记郭建平抱怨:“书记,房子安那么远,不安逸,简直影响生活,你说咋弄嘛?”郭建平二话没说,主动让出自己在幸福田园的新安置房,举家搬迁至2005年建成的碧水馨居。由于该小区为地震前修建,余下的可选房不多,他选择的房子临近高速路、噪音大,却并无怨言。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十余名党员将幸福田园的安置房让给了更需要的群众,自己选择了异地安置,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合格党员标准。
“三自两化”推动项目攻坚取得新成绩
幸福村的生态环境十分优美,在这里,经常都能听到外来游客询问:“住在这儿好安逸哦,这里的房子卖不卖?我都想搬来住喽!”这一切,都是源于幸福田园项目的落地建设。
要建成项目并不轻松,面对困难,村党总支创新“三自两化”(自发、自愿、自主,市场化、专业化)工作模式,抓实项目建设,因地制宜探索就地城镇化模式,满足群众对改革发展的期待。在近7年的时间里,村党总支坚持上门服务解难题,下移重心办实事。项目搞不搞?村“两委”一户户询问规划建设区域群众的意见,几乎“跑烂鞋子磨破嘴”;新村建啥样?村“两委”一次次向群众征求规划设计意见,不断根据群众需求调整设计;资金哪里来?村“两委”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坚持群策群力自主筹集;建成怎么管?村“两委”充分吸取部分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难以持续的教训,在统一群众认识后才启动项目实施。正是有了党员干部的不懈努力,才有了现在群众“工作在园区、居住在社区、生活在景区”的田园乡村生活新模式。
产村融合实现幸福新村建设更美丽
如何为全村谋发展?想让群众信服,就要拿出务实的举措。村党总支着眼于“一三产业”联动发展,在推动全村花木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市场化营销的同时,千方百计争取全国生态文明论坛等重大项目落户幸福村。打造完成了“水立方”公园、紫薇博览园、江安河绿道等景观,为全村建设“生态旅游度假村落”筑牢了“路基”。
花木销售渠道少了?村党总支坚持探索创新,当好网络“开拓者”。充分利用花木营销合作社平台和幸福田园远程教育站点功能,在全镇范围内率先强化智慧党建助推区域产业发展功能,整合幸福村花木交易网资源,在村活动中心完善花木网络营销数字信息中心建设,并建立苗帮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互联网+”手段实现花木电子商务交易有机互动,顺应市场化需求实现花农在线买卖,最大程度给群众带来实惠。2016年,花木通过网上销售,收入达到510万元。
花木产业支撑单一?村党总支坚持统筹发展,当好产业“带头人”。积极探索“资本下乡”路径,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农户依托全村花木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自己建立家庭农场,组建幸福村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自主发展。村党总支依托龙头企业+“研发、交易、信息”平台,建立专业旅游公司,同时坚持专业化招商,联动社会企业着力建立乡村酒店、幸福驿站,大力发展湿地公园、乡村体验旅游项目、绿道健康运动项目、生态旅游配套商业项目,发展健康骑游、婚纱摄影等休闲度假产业,帮助群众实现旅游增收。
正是因为幸福村党总支的核心引领和踏实肯干,村里群众的居住、就业方式和全村产业结构得到了根本转变,全村呈现出“林水相依、产居一体、富有特色”的田园旅游乡村新风貌,群众也有了“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多元持续增收机制。2016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002元,满意度持续攀升,真正走上了一条幸福路。
战斗堡垒引领发展力量得到新加强
“事情想要干好,必须要赢得党员群众的大力支持。”村党总支书记郭建平总是说,群众的声音不能弱,党员的身影更不能少。
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好怎么办?党总支坚持优化支部设置。结合区域实际,打破村组界限,调整各支部党员结构,将幸福田园项目区的党员集中在幸福田园支部,致富带头人集中在产业支部,年轻人集中在创业支部,充分激发各党支部战斗力和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强化战斗堡垒作用。同时,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及时成立幸福田园花木营销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将支部建在产业链,并发挥其优势,指派支部党员到田间实地指导农户种植花木,切实做好、做实“双带、互帮”,带动区域范围内花木标准化种植进一步发展,形成特色品牌,全力凝聚组织向心力。
群众工作不好做怎么办?党总支坚持党员示范引领。为了推动项目落地建设,自动建立起“党员干部次序动员机制”,即:在推进拆迁拆違、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的工作中,由书记、主任带头,按照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农村党员和村民代表、普通群众的顺序动员推进;凡涉及福利分配、调田选房等利益享受方面的事项,则由普通群众优先享受发展成果,党员干部最后安排。幸福村7组的一位村民因一直对拆迁协议有异议,错过了幸福田园一期的选房机会,只能选择异地安置。她向党总支书记郭建平抱怨:“书记,房子安那么远,不安逸,简直影响生活,你说咋弄嘛?”郭建平二话没说,主动让出自己在幸福田园的新安置房,举家搬迁至2005年建成的碧水馨居。由于该小区为地震前修建,余下的可选房不多,他选择的房子临近高速路、噪音大,却并无怨言。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十余名党员将幸福田园的安置房让给了更需要的群众,自己选择了异地安置,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合格党员标准。
“三自两化”推动项目攻坚取得新成绩
幸福村的生态环境十分优美,在这里,经常都能听到外来游客询问:“住在这儿好安逸哦,这里的房子卖不卖?我都想搬来住喽!”这一切,都是源于幸福田园项目的落地建设。
要建成项目并不轻松,面对困难,村党总支创新“三自两化”(自发、自愿、自主,市场化、专业化)工作模式,抓实项目建设,因地制宜探索就地城镇化模式,满足群众对改革发展的期待。在近7年的时间里,村党总支坚持上门服务解难题,下移重心办实事。项目搞不搞?村“两委”一户户询问规划建设区域群众的意见,几乎“跑烂鞋子磨破嘴”;新村建啥样?村“两委”一次次向群众征求规划设计意见,不断根据群众需求调整设计;资金哪里来?村“两委”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坚持群策群力自主筹集;建成怎么管?村“两委”充分吸取部分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难以持续的教训,在统一群众认识后才启动项目实施。正是有了党员干部的不懈努力,才有了现在群众“工作在园区、居住在社区、生活在景区”的田园乡村生活新模式。
产村融合实现幸福新村建设更美丽
如何为全村谋发展?想让群众信服,就要拿出务实的举措。村党总支着眼于“一三产业”联动发展,在推动全村花木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市场化营销的同时,千方百计争取全国生态文明论坛等重大项目落户幸福村。打造完成了“水立方”公园、紫薇博览园、江安河绿道等景观,为全村建设“生态旅游度假村落”筑牢了“路基”。
花木销售渠道少了?村党总支坚持探索创新,当好网络“开拓者”。充分利用花木营销合作社平台和幸福田园远程教育站点功能,在全镇范围内率先强化智慧党建助推区域产业发展功能,整合幸福村花木交易网资源,在村活动中心完善花木网络营销数字信息中心建设,并建立苗帮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互联网+”手段实现花木电子商务交易有机互动,顺应市场化需求实现花农在线买卖,最大程度给群众带来实惠。2016年,花木通过网上销售,收入达到510万元。
花木产业支撑单一?村党总支坚持统筹发展,当好产业“带头人”。积极探索“资本下乡”路径,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农户依托全村花木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自己建立家庭农场,组建幸福村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自主发展。村党总支依托龙头企业+“研发、交易、信息”平台,建立专业旅游公司,同时坚持专业化招商,联动社会企业着力建立乡村酒店、幸福驿站,大力发展湿地公园、乡村体验旅游项目、绿道健康运动项目、生态旅游配套商业项目,发展健康骑游、婚纱摄影等休闲度假产业,帮助群众实现旅游增收。
正是因为幸福村党总支的核心引领和踏实肯干,村里群众的居住、就业方式和全村产业结构得到了根本转变,全村呈现出“林水相依、产居一体、富有特色”的田园旅游乡村新风貌,群众也有了“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多元持续增收机制。2016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002元,满意度持续攀升,真正走上了一条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