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干眼症;误诊;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6-0157-01
干眼症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近年来眼表泪液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已成为眼科最常见疾病之一。在眼科门诊患者中,许多干眼症患者被误诊为眼疲劳,慢性结膜炎、点状角膜炎及角膜溃疡等疾病,长期盲目使用抗生素滴眼液,症状非但不能改善,药物的毒性还会加重病情。现报告干眼症误诊14例,并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同行对该病的重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4例,男6例,女8例;年龄32~75岁,平均46.3岁。
1.2 临床表现:本组主诉为眼部痒,干涩,异物感,畏光,眼发热,眼疼痛,易疲劳,瞬目频繁,下午病情加重等;眼部体征:结膜充血3例,角膜上皮点状脱落4例,眼部裂隙灯,眼压等检查未发现异常6例,睑缘充血(+),挤压眼睑险板腺口有大量分泌物溢出1例;泪膜破裂时间(BUT):最短0 s一无完整泪膜,最长11 s,平均(5.89±2.59)s;泪液分泌I试验(Sit):0~13 mm,平均(3.27±3.08)mm;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5例。
1.3 误诊疾病及诊治经过 本组误诊为结膜炎4例,视疲劳6例、点状角膜炎2例,老视1例,高度近视1例。以上病例经检查确诊为干眼症后,经人工泪液治疗,症状均改善。
2 讨论
2.1 诊断标准对有干眼症状(视疲劳,异物感,干涩,流泪,痒,畏光,眼红视物模糊,瞪眼沉重感,分泌物,疼痛,不适)的患者,如合并BUT和Sit两项阳性(BUT≤10 s并且Sit≤10 mm);或BUT与Sit有1项强阳性(BUT≤5 s或Sit≤5 I/lm),可确诊为干眼症,角膜荧光素染色≥1可增强诊[1]。
2.2 误诊原因:①医生对该病重视不够,或是对该病认识不足,缺乏荧光索及SIt等测试手段,对诊断标准把握不准;②干眼症与其他眼表疾病的主诉、体征相似,常被医生忽视,导致误、漏诊;③患者合并有结膜充血、近视及老视等其他疾病时,干眼症的存在被忽视了;④因泪膜不稳定及泪液缺乏导致角膜上皮点状脱落,被误诊为点状角膜炎,给予抗病毒治疗;⑤患者视力,裂隙灯,眼底,眼压检查无明显异常,误诊为眼疲劳;⑥蒸发过强型干眼症,由睑板腺功能障碍、睑缘炎等导致泪液脂质层异常,患者甚至会出现溢泪症状,更易误诊。
2.3 预防干眼症对策:目前屈光性角膜手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日益推广普及,Shepard在美国眼科学会年会讨论中根据其临床实践,建议为避免术后并发症,应在白内障和角膜屈光性手术前注意患者的干眼情况,否则手术后这些患者的伤口修复难以估计,还可能出现典型的不规则散光[2]。Yu等[3]发现LASIK术前15.6%的患者有干眼症,术后1天、1周及1个月有干眼症状的患者分别为94.%,85.4%,59.4%。刘祖国等[4]随机抽取行自内障超声乳化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8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2、7、14、30及180天行BUT、Si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等检查,结果显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可影响泪膜稳定性,使部分患者术后发生干眼症,术前BUT≤10 s、角膜荧光索染色评分及干眼仪检查等级≥Ⅲ级的术眼术后易出现泪膜异常,建议对轻、中度干眼患者可在术前使用人工泪液,并做好解释工作。
因此,对以眼痒、干涩及疲劳等不适而就诊的患者,医生需要结合泪河宽度、Slt及BUT等客观检查,明确是否为干眼症,而不应一概考虑为结膜炎、角膜炎或视觉疲劳,给予抗细菌或抗病毒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梅,刘祖国.干眼[A].见:刘祖国,主编.眼表疾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6—308.
[2] 宋颖,周绍荣,张琳.干眼的诊治及其在眼科手术中的影响[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4,28(3):157—161.
[3] Yu EY,Leung A,Rao S,et a1.Effect of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on tear stability[J].Ophthalmology,2000,107:213l一2135.
[4] 刘祖国,罗丽辉,张振平,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泪膜的变化[J].中华眼科杂志,2002,38(5):274—277.
【中图分类号】
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6-0157-01
干眼症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近年来眼表泪液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已成为眼科最常见疾病之一。在眼科门诊患者中,许多干眼症患者被误诊为眼疲劳,慢性结膜炎、点状角膜炎及角膜溃疡等疾病,长期盲目使用抗生素滴眼液,症状非但不能改善,药物的毒性还会加重病情。现报告干眼症误诊14例,并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同行对该病的重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4例,男6例,女8例;年龄32~75岁,平均46.3岁。
1.2 临床表现:本组主诉为眼部痒,干涩,异物感,畏光,眼发热,眼疼痛,易疲劳,瞬目频繁,下午病情加重等;眼部体征:结膜充血3例,角膜上皮点状脱落4例,眼部裂隙灯,眼压等检查未发现异常6例,睑缘充血(+),挤压眼睑险板腺口有大量分泌物溢出1例;泪膜破裂时间(BUT):最短0 s一无完整泪膜,最长11 s,平均(5.89±2.59)s;泪液分泌I试验(Sit):0~13 mm,平均(3.27±3.08)mm;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5例。
1.3 误诊疾病及诊治经过 本组误诊为结膜炎4例,视疲劳6例、点状角膜炎2例,老视1例,高度近视1例。以上病例经检查确诊为干眼症后,经人工泪液治疗,症状均改善。
2 讨论
2.1 诊断标准对有干眼症状(视疲劳,异物感,干涩,流泪,痒,畏光,眼红视物模糊,瞪眼沉重感,分泌物,疼痛,不适)的患者,如合并BUT和Sit两项阳性(BUT≤10 s并且Sit≤10 mm);或BUT与Sit有1项强阳性(BUT≤5 s或Sit≤5 I/lm),可确诊为干眼症,角膜荧光素染色≥1可增强诊[1]。
2.2 误诊原因:①医生对该病重视不够,或是对该病认识不足,缺乏荧光索及SIt等测试手段,对诊断标准把握不准;②干眼症与其他眼表疾病的主诉、体征相似,常被医生忽视,导致误、漏诊;③患者合并有结膜充血、近视及老视等其他疾病时,干眼症的存在被忽视了;④因泪膜不稳定及泪液缺乏导致角膜上皮点状脱落,被误诊为点状角膜炎,给予抗病毒治疗;⑤患者视力,裂隙灯,眼底,眼压检查无明显异常,误诊为眼疲劳;⑥蒸发过强型干眼症,由睑板腺功能障碍、睑缘炎等导致泪液脂质层异常,患者甚至会出现溢泪症状,更易误诊。
2.3 预防干眼症对策:目前屈光性角膜手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日益推广普及,Shepard在美国眼科学会年会讨论中根据其临床实践,建议为避免术后并发症,应在白内障和角膜屈光性手术前注意患者的干眼情况,否则手术后这些患者的伤口修复难以估计,还可能出现典型的不规则散光[2]。Yu等[3]发现LASIK术前15.6%的患者有干眼症,术后1天、1周及1个月有干眼症状的患者分别为94.%,85.4%,59.4%。刘祖国等[4]随机抽取行自内障超声乳化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8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2、7、14、30及180天行BUT、Si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等检查,结果显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可影响泪膜稳定性,使部分患者术后发生干眼症,术前BUT≤10 s、角膜荧光索染色评分及干眼仪检查等级≥Ⅲ级的术眼术后易出现泪膜异常,建议对轻、中度干眼患者可在术前使用人工泪液,并做好解释工作。
因此,对以眼痒、干涩及疲劳等不适而就诊的患者,医生需要结合泪河宽度、Slt及BUT等客观检查,明确是否为干眼症,而不应一概考虑为结膜炎、角膜炎或视觉疲劳,给予抗细菌或抗病毒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梅,刘祖国.干眼[A].见:刘祖国,主编.眼表疾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6—308.
[2] 宋颖,周绍荣,张琳.干眼的诊治及其在眼科手术中的影响[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4,28(3):157—161.
[3] Yu EY,Leung A,Rao S,et a1.Effect of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on tear stability[J].Ophthalmology,2000,107:213l一2135.
[4] 刘祖国,罗丽辉,张振平,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泪膜的变化[J].中华眼科杂志,2002,38(5):27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