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湘剧历史悠久,素有湖南“省剧”之称。湘剧发源于明代,兴盛于晚清、民国年间。数百年来,这朵文化沃土上盛开的艺术之花走过了一段段栉风沐雨的峥嵘岁月,丰富了民族文化的艺术宝库。经过几代湘剧人的努力,湘剧艺术日渐声名远扬,成为湖南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历史悠久:散发浓郁的湖湘特色
2019年7月11日,历经10多个小时的颠簸,一支超过160人的演出队伍来到湘西自治州凤凰县麻冲乡竹山村,开启了湖南省2019年“送戏曲进万村,送书画进万家”首场演出。十里八村的村民们或扶老携幼,或三五成群结伴赶来,甚至还有人提前一天到来,在村里亲戚家住了一宿,就为“看看热闹”。
朝霞漫过山野,燃烧在高高低低的屋檐上;铿锵的锣鼓、婉转的唱腔随着鼓点在高空飞扬,悠扬的旋律飘荡在层峦的大山深处。短短两个小时,戏台上生旦净丑迭次登场,演员们时而唱做,时而念白;戏台下数百热情的观众时而齐声喝彩,时而掌声雷动。
这是全省大型文艺惠民活动,也是近年来数千场湘剧“送戏下乡”的一个缩影。“我已经记不清参加过多少次‘送戏下乡’了,估计也有几百场了吧。我从小就晕车,山路颠簸更是难受。但演出后,总有老百姓握着我们的手说‘你们唱得太棒了,湘剧还得靠你们!’那一刻就觉得一切都值了。”湖南省湘剧团年轻演员曹威治说道。
明代洪武年间,长沙王朱梓依照金陵律制,在吉王府内蓄养家班,带来了弋阳腔,这便是湘剧四大声腔之高腔的缘起。之后,随着昆腔、徽调、汉调相继流传到长沙,湘剧逐渐成型。湘剧主要分布在长沙、株洲、湘潭、益阳等城市以及湘、资两水流域之湘中、湘东地域和江西西部地区。
和中国大多数戏曲一样,湘剧分为生、旦、净、丑四行。但作为湖南的地方大戏,湘剧的表演自成体系,其脸谱、服饰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可谓“靠把惊人、花脸吓人、旦角媚人、小生爱人、小花脸笑死人”。
作为湘剧传承的载体——湘剧团是将湘剧发扬光大的重要力量。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候,湖南有大大小小的湘剧团72个。从清康熙三年长沙老郎庙的戏班子到1949年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二兵团政治部洞庭湘剧团,历经300年传承,湘剧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价值。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老戏恢复,湘剧迎来了新的春天。工厂的车间、矿山的巷道、湘江岸边的茶楼,都可以听到丝弦和锣鼓点子,大家在咿咿呀呀中洗去劳动的疲惫,感受湖湘文化的粗犷和浪漫。
“那个时候老百姓对戏曲的渴求,是现在的人们没有办法理解的。我们在宁乡、桃江演出时,买票要凭户口本,一个户口本只能买3张票。”今年74岁高龄的著名湘剧表演艺术家王永光谈起湘剧当年的发展盛况仍难掩兴奋之情。
初心不改:从梅花奖到文华奖
1986年电视剧《西游记》火遍大江南北。剧中观音菩萨这个角色,经湘剧演员左大玢的精心饰演,成为观众心中经典的形象。
左大玢作为一名优秀的湘剧演员,是湖南第一个梅花奖得主。左大玢的母亲郑福秋是湘剧四大名旦之一,受家庭的熏陶,左大玢也就从小钟情于戏剧。1954年,年仅11岁的左大玢进入湖南省艺术学校湘剧训练班,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后,湖南的第一批戏曲演员。
1956年,田汉带着湖南省湘剧训练班的一群小演员去北京向毛主席作汇报演出。“那是我第一次见毛主席,虽然没有表演节目,但仍兴奋得几夜没有睡着。”左大玢回忆道,“主席对家乡的湘剧非常热爱,每次回湖南视察工作,省里都要组织湘剧专场演出。”
说起湘剧和毛主席的故事,多年之后,年过古稀的左大玢眼里还是闪着泪光。1988年,左大玢凭借在新编古装戏《凤箫怨》中的精湛表演获得第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20世纪90年代,和其他传统戏曲艺术一样,湘剧受到外来文化和娱乐多元化的冲击,主创团队和演员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困境。但是,执着的湘剧人依然坚守在传统艺术这块阵地,辛勤耕耘。
90年代末期,新编历史剧《马陵道》让湘剧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该剧由著名编剧陈健秋创作,著名湘剧表演艺术家唐伯华、王永光、王阳娟主演,通过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和庞涓的故事,用新的视角解读历史事件和人物,充分发挥湘剧表演技巧,让观众感觉到了历史的厚重感。
在湘剧表演艺术家唐伯华的记忆中,排练《马陵道》是件“苦差事”。为了更好地理解剧本,剧组所有成员到古战场实地考察,寻找表达灵感;为了呈现最好的状态,剧中的台词、服装、动作都经过反复打磨;为了让新剧尽快与观众见面,演员们一天只有5个小时睡眠时间……在剧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马陵道》获得空前成功,并于1999年进京参加新中国成立50周年献礼演出。2000年,该剧获得第九届文华大奖,这是原文化部设立的专业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湖南戏曲界由此实现了文华大奖“零的突破”。
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文化表达方式
帷幕缓缓拉开,洁白的月光伴着雪花洒满舞台,远处传来悠扬的山歌:“月亮粑粑跟我走,我跟月亮提笆斗,笆斗装了三升米,一送送到大屋里。大屋的姑娘圆团团,养个伢子考状元……”2015年,一出新式湘剧《月亮粑粑》横空出世。《月亮粑粑》原是一首长沙童谣,湘剧高腔《月亮粑粑》根据真实人物创作,讲述了女教师秦雅云在一个贫困小山村30年坚守与奉献的动人故事。
该剧主演、国家一级演员王阳娟说:“乡村女教师的故事虽是老题材,但是《月亮粑粑》完全摒弃了戏曲程式化的东西,而是强调演员表演的成分。古老的戏曲要在这个追求新鲜的社会立足,必须紧跟时代,贴近生活,想办法把年轻人带进剧场。”
程式的改变、音乐的创新,使《月亮粑粑》整部戏都充满了生活气息,也让古老的湘剧变得年轻、新鲜。该剧在2015年第五届湖南艺术节上,荣获最高奖田汉大奖;2016年,王阳娟也凭借该剧荣获第十五届文华表演奖。
近年来,湘剧正以全新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2012年,《李贞回乡》进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行列,同年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3年,新版《谭嗣同》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获文化部第十四届文华优秀剧目奖;2018年,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創排了全国首部反映高铁建设的现代湘剧《玉龙飞驰》,该剧在第六届湖南艺术节上荣获田汉新创剧目奖……
据湖南省湘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杨向东介绍:“未来,湘剧将在包装、舞蹈、服饰、声腔以及舞台呈现上进行调整,不断改革创新,既保留湘剧原汁原味的厚重感,又呈现轻松愉悦的美感,借鉴话剧、歌剧、舞剧等不同剧种的优势,融合打造全新剧目,为观众带去视听盛宴。”
作为具有湖南代表性的地方剧种和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一件瑰宝,湘剧必将乘文艺发展的春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向导,创作彰显信仰之美、反映时代进步的精品力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促进戏曲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历史悠久:散发浓郁的湖湘特色
2019年7月11日,历经10多个小时的颠簸,一支超过160人的演出队伍来到湘西自治州凤凰县麻冲乡竹山村,开启了湖南省2019年“送戏曲进万村,送书画进万家”首场演出。十里八村的村民们或扶老携幼,或三五成群结伴赶来,甚至还有人提前一天到来,在村里亲戚家住了一宿,就为“看看热闹”。
朝霞漫过山野,燃烧在高高低低的屋檐上;铿锵的锣鼓、婉转的唱腔随着鼓点在高空飞扬,悠扬的旋律飘荡在层峦的大山深处。短短两个小时,戏台上生旦净丑迭次登场,演员们时而唱做,时而念白;戏台下数百热情的观众时而齐声喝彩,时而掌声雷动。
这是全省大型文艺惠民活动,也是近年来数千场湘剧“送戏下乡”的一个缩影。“我已经记不清参加过多少次‘送戏下乡’了,估计也有几百场了吧。我从小就晕车,山路颠簸更是难受。但演出后,总有老百姓握着我们的手说‘你们唱得太棒了,湘剧还得靠你们!’那一刻就觉得一切都值了。”湖南省湘剧团年轻演员曹威治说道。
明代洪武年间,长沙王朱梓依照金陵律制,在吉王府内蓄养家班,带来了弋阳腔,这便是湘剧四大声腔之高腔的缘起。之后,随着昆腔、徽调、汉调相继流传到长沙,湘剧逐渐成型。湘剧主要分布在长沙、株洲、湘潭、益阳等城市以及湘、资两水流域之湘中、湘东地域和江西西部地区。
和中国大多数戏曲一样,湘剧分为生、旦、净、丑四行。但作为湖南的地方大戏,湘剧的表演自成体系,其脸谱、服饰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可谓“靠把惊人、花脸吓人、旦角媚人、小生爱人、小花脸笑死人”。
作为湘剧传承的载体——湘剧团是将湘剧发扬光大的重要力量。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候,湖南有大大小小的湘剧团72个。从清康熙三年长沙老郎庙的戏班子到1949年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二兵团政治部洞庭湘剧团,历经300年传承,湘剧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价值。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老戏恢复,湘剧迎来了新的春天。工厂的车间、矿山的巷道、湘江岸边的茶楼,都可以听到丝弦和锣鼓点子,大家在咿咿呀呀中洗去劳动的疲惫,感受湖湘文化的粗犷和浪漫。
“那个时候老百姓对戏曲的渴求,是现在的人们没有办法理解的。我们在宁乡、桃江演出时,买票要凭户口本,一个户口本只能买3张票。”今年74岁高龄的著名湘剧表演艺术家王永光谈起湘剧当年的发展盛况仍难掩兴奋之情。
初心不改:从梅花奖到文华奖
1986年电视剧《西游记》火遍大江南北。剧中观音菩萨这个角色,经湘剧演员左大玢的精心饰演,成为观众心中经典的形象。
左大玢作为一名优秀的湘剧演员,是湖南第一个梅花奖得主。左大玢的母亲郑福秋是湘剧四大名旦之一,受家庭的熏陶,左大玢也就从小钟情于戏剧。1954年,年仅11岁的左大玢进入湖南省艺术学校湘剧训练班,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后,湖南的第一批戏曲演员。
1956年,田汉带着湖南省湘剧训练班的一群小演员去北京向毛主席作汇报演出。“那是我第一次见毛主席,虽然没有表演节目,但仍兴奋得几夜没有睡着。”左大玢回忆道,“主席对家乡的湘剧非常热爱,每次回湖南视察工作,省里都要组织湘剧专场演出。”
说起湘剧和毛主席的故事,多年之后,年过古稀的左大玢眼里还是闪着泪光。1988年,左大玢凭借在新编古装戏《凤箫怨》中的精湛表演获得第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20世纪90年代,和其他传统戏曲艺术一样,湘剧受到外来文化和娱乐多元化的冲击,主创团队和演员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困境。但是,执着的湘剧人依然坚守在传统艺术这块阵地,辛勤耕耘。
90年代末期,新编历史剧《马陵道》让湘剧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该剧由著名编剧陈健秋创作,著名湘剧表演艺术家唐伯华、王永光、王阳娟主演,通过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和庞涓的故事,用新的视角解读历史事件和人物,充分发挥湘剧表演技巧,让观众感觉到了历史的厚重感。
在湘剧表演艺术家唐伯华的记忆中,排练《马陵道》是件“苦差事”。为了更好地理解剧本,剧组所有成员到古战场实地考察,寻找表达灵感;为了呈现最好的状态,剧中的台词、服装、动作都经过反复打磨;为了让新剧尽快与观众见面,演员们一天只有5个小时睡眠时间……在剧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马陵道》获得空前成功,并于1999年进京参加新中国成立50周年献礼演出。2000年,该剧获得第九届文华大奖,这是原文化部设立的专业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湖南戏曲界由此实现了文华大奖“零的突破”。
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文化表达方式
帷幕缓缓拉开,洁白的月光伴着雪花洒满舞台,远处传来悠扬的山歌:“月亮粑粑跟我走,我跟月亮提笆斗,笆斗装了三升米,一送送到大屋里。大屋的姑娘圆团团,养个伢子考状元……”2015年,一出新式湘剧《月亮粑粑》横空出世。《月亮粑粑》原是一首长沙童谣,湘剧高腔《月亮粑粑》根据真实人物创作,讲述了女教师秦雅云在一个贫困小山村30年坚守与奉献的动人故事。
该剧主演、国家一级演员王阳娟说:“乡村女教师的故事虽是老题材,但是《月亮粑粑》完全摒弃了戏曲程式化的东西,而是强调演员表演的成分。古老的戏曲要在这个追求新鲜的社会立足,必须紧跟时代,贴近生活,想办法把年轻人带进剧场。”
程式的改变、音乐的创新,使《月亮粑粑》整部戏都充满了生活气息,也让古老的湘剧变得年轻、新鲜。该剧在2015年第五届湖南艺术节上,荣获最高奖田汉大奖;2016年,王阳娟也凭借该剧荣获第十五届文华表演奖。
近年来,湘剧正以全新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2012年,《李贞回乡》进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行列,同年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3年,新版《谭嗣同》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获文化部第十四届文华优秀剧目奖;2018年,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創排了全国首部反映高铁建设的现代湘剧《玉龙飞驰》,该剧在第六届湖南艺术节上荣获田汉新创剧目奖……
据湖南省湘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杨向东介绍:“未来,湘剧将在包装、舞蹈、服饰、声腔以及舞台呈现上进行调整,不断改革创新,既保留湘剧原汁原味的厚重感,又呈现轻松愉悦的美感,借鉴话剧、歌剧、舞剧等不同剧种的优势,融合打造全新剧目,为观众带去视听盛宴。”
作为具有湖南代表性的地方剧种和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一件瑰宝,湘剧必将乘文艺发展的春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向导,创作彰显信仰之美、反映时代进步的精品力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促进戏曲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