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邻

来源 :故事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河村有个叫赵达怀的人,有3亩多地在村南。地邻是一个叫王存喜的人,也有3亩多地,和他的地紧挨着。春天,两人都到地里去整地。
  看着新整完的平整整的地,赵达怀问王存喜:“你这地今年打算种什么?”王存喜笑眯眯地告诉他:“想种土豆。你看这种土豆,一年可收获3季,土豆地里可以穿种玉米,玉米收获完了还不耽误种大白菜。种土豆是多好的事呀,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接下来王存喜又反问:“你想好了吗?准备种什么?”赵达怀嘻嘻一笑说:“还没想好呢。”
  想不到,真正到了种植的时候,王存喜却没有种植土豆,而是种的紫薯。他雇了八九个人,也不知从哪里弄来的紫薯芽子,一连忙活了两天,才把他那几亩地全种上了紫薯。
  赵达怀想,王存喜不告诉自己实情,一定是怕自己和他种的一样,会抢占他的市场。俗话说得好,物以稀为贵,种的人多了,收获的时候,就有可能存在着竞争。
  但赵达怀却不管这些,你越不想让我和你种一样的,我偏要去种哩。但帮忙的人好找,紫薯芽子却不好买。他去问王存喜,王存喜一听他也种紫薯,先是一愣,然后便说:“我这紫薯芽子是从亲戚那里买来的,亲戚那里没有了,我想多买点,亲戚都没给呢。”
  赵达怀听后,意味深长地看他一眼,嘿嘿一笑说:“没关系,我再到别处打听打听。”
  嘿,还别说,经过一番细致的打听,他果真从他们村西南10多里地的一个村庄,找到了专门销售紫薯芽子的一个大户。
  更让他想不到的是,经过一番聊天,赵达怀竟从这户人家了解到,村里的王存喜也是从这里买的紫薯芽子。而他压根和这户人家就不是亲戚,更别说紫薯芽子不够卖了。这正好验证了赵达怀的推测,王存喜撒谎,其实是不想让他也种紫薯。赵达怀想,嘿,你不想让我种我就不种了,想得美!
  赵达怀买了紫薯芽子,回去后也找了几个帮忙的,用了两天的时间,在自己的地里全种上了紫薯。各位也许要问了,这紫薯有什么种植的优势,让他们都争着去种。不了解市场的人往往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其实,只要到超市里到市场上去看看就会知道,紫薯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更何况,种植紫薯和种植土豆比起来,不知要省事多少呢。
  转眼,秋天就到了。紫薯到了收获的季节了。如何卖,又摆在了赵达怀和地邻王存喜面前。3亩多地的紫薯,如果到集市上零卖,真不知何时能卖完。最好的方式是找到一个收购的大户,来车一下子都给收购了,那是最美的事了。
  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大户呢?赵达怀真是动了脑筋费了心思跑了腿了。嘿,还别说,经过他多方打听和奔走,还真找到了这样的一家大户。离他们这儿30多里地的地方,有一家专门储藏蔬菜的冷库,今年秋天想收购一批紫薯,春节的时候再投放到市场上,从中赚取差价。
  赵达怀和这家冷库确定了购销意向后,喜不自禁,立刻赶回村里,第二天便开始张罗起收获紫薯的事宜来。那家冷库很快就派来了车辆。看着赵达怀地里热火朝天收获紫薯的样子,王存喜也沉不住气了,专门跑到地里来问:“兄弟,你这是从哪里找来的买主呀?”赵达怀早已想好了托词,嘿嘿一笑道:“是亲戚帮忙找的哦。”
  王存喜急不可耐地问:“能不能顺便让我也卖些?”赵达怀头摇得像拨浪鼓,回一句:“不行哟,我这也是磨破嘴皮子,亲戚才答应帮忙给我拉到外地去卖的。不是我不帮你,实在是无能为力哟。”
  说到这里,他特意看看王存喜,又补充说:“我看你地里的紫薯也不少,不行就赶紧零散着到集市上去卖些,别等到最后,卖不出去了。”王存喜“啊啊”地答应了几声,转身离去了。
  其实,赵达怀之所以这么做,除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报复王存喜买紫薯芽子的事外,还有一层担心,他怕收购紫薯的冷库主人,发现王存喜的紫薯也等着卖,价格会往下调。
  不过,王存喜也不是傻人,几天后,他竟也找来了收紫薯的车辆,还找了好几个帮工,大张旗鼓地干起来。赵达怀有些纳闷,他这是从哪里找来了买主?为此,他装着去整地,也来到了地边。见到一个人,他不由得大吃一惊。原来,他发现了来给自己拉紫薯的那位货车司机。
  他结结巴巴地问道:“怎么,这户也找到了你们那、那里?”司机嘿嘿一笑道:“你们都是地邻,你卖给了我们,你地鄰能不知道?”
  其实,王存喜之所以这么快就知道了买主的底细,正是他从这位司机那里打听来的。那天,司机从驾驶室里下来到附近解手,王存喜悄悄跟过去,给了那位司机一盒烟,司机就把什么都透露给了王存喜。
  再说赵达怀问完了司机,心中郁闷正想离开,没想到王存喜突然从地里赶了过来,拦住他道:“别走呀兄弟,不停下来聊聊?”赵达怀知道没什么好事,转身就想走。
  想不到王存喜提高了嗓门说:“兄弟,今后有了好事可不能只想着吃独食哟!我想告诉你一句话,千年的庄乡,万年的地邻……”
  这话一下子戳到了赵达怀的伤疤上,他嘿嘿一笑道:“别光说我呀大哥,咱俩不过彼此彼此罢了,要不要我提醒提醒你买紫薯芽子的事?”
  赵达怀这么一说,王存喜的脸一下子红了。他尴尬地笑笑:“兄弟,你说得不错,咱俩谁也别笑话谁了。作为地邻,咱弯弯心眼都太多,其实这样下去,对谁都没好处。你说呢?”
  赵达怀立刻回道:“你说这话我爱听,也完全赞同,希望今后咱俩都能做到……”
  说完,他和王存喜都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图◇kiki)
其他文献
1  “请问最近考虑买房吗?”  “首付20万,月供2000元,有兴趣了解一下吗?”  “您好,最近在看房吗?”  ……  几名房产销售员守在地铁紫荆山站的D出口,遇见行人便凑上去笑脸相迎,顺手递上楼盘的宣传单。然而从地铁站出来的人脚步匆匆,大多是摆手拒绝,更有甚者将人一把推开。被推开的男生也不生气,依然乐呵呵地递上名片:“只要您有需要,我随时为您服务。”  那人收下,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  不愧
期刊
陸夏永远记得,那个男人是在那个阳光熹微的清晨和妈妈签好离婚协议书的。那年,陆夏正好念高三。那年,让陆夏成长起来的不是高考,而是学会了“不原谅”。Chapter 1  燥热难耐的7月,透蓝的天空怀揽着整个大地,到处都是蝉儿撕心裂肺的鸣叫声。陆夏准备好行李正要出门时,她听见身后的男人说:“我开车带你过去吧,现在天气很热。”  陆夏微微侧过头,冷冷地说:“不用。以前没有,现在也不需要。”说完这句话,她转
期刊
刘镇是一座比较偏僻的小镇,只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比较繁华的街道。街不宽,但却是小镇的中心,每天清晨都有一个早市,卖菜的,卖水果的,卖早点的,应有尽有。整条街都熙熙攘攘,非常热闹。杨大光就在镇东一家木材加工厂上班,他每天上下班都要路过这条街。  这条街近来很不太平。听说有个神偷儿,经常在早7点到8点这个时间段,也就是人们的上班时间,专门用刮脸刀片割行人的衣袋和皮包,已经有很多人惨遭毒手,被偷走的钱财数以
期刊
河源县是有名的甘蔗之乡。每到甘蔗成熟时,外地便涌来成百上千的收购商,都来跟农户们谈收购价钱。一时市场繁荣,买卖两旺。  今年雨水充足,一根根甘蔗都长得又粗又壮,是一个难得的丰收之年。只要能卖上个好价钱,大家的腰包马上就会鼓起来,圆那买房买车的美梦。  但大多数农户都忐忑不安。为啥?因为本地有一个最大的甘蔗种植户,人称“价格屠夫”。只要有他在,大家的甘蔗就别想卖上好价钱。这个人名叫秦青水,甘蔗产量占
期刊
1  世事无常,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悲痛的事,竟会发生在周小琪家里。爸爸出事在一个毫无征兆的早上,平时身体没有大毛病,心脏却骤停了。  爸爸生前经营一间丧葬用品店,除了纸钱、香火等寻常的物品,还出售他亲手扎制的纸人,惟妙惟肖。如今他无故忽然离世,有人为他叹息,说是因为他常年做死人的生意,太晦气。  周小琪不喜欢爸爸做丧葬生意,每次别人问她爸爸是做什么的,她都难以启齿。如今爸爸没了,店恐怕开不下去,她
期刊
林振华是位年轻的医生,这天接诊了一位腹部剧烈疼痛的病人,那人50多岁的样子,酱油色皮肤,寒酸的衣服,一看就知道是农村来的。  病人姓唐,病情倒不算重,是阑尾炎,动个简单的小手术就行了。可是在预交手术费时出现了意外,病人老婆身上钱不够。一时间他们急得团团转。  瞧着老唐疼得满头大汗,他老婆急得满头大汗的样子,林振华心中不忍,问道:“差多少?”  老唐老婆哭丧着脸说:“差500,有500就行了,可我在
期刊
1  莫奈奈收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快递,里面装着两瓶泡沫状的沐浴露,一瓶粉色的,一瓶蓝色的。她盯着快递盒看了足足有10分钟,上面的每一个字都不放过,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这肯定不是她买的东西。  事情是这样的,今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是体育课,莫奈奈跑完操后坐在大树下乘凉。嘀,手机有一条新短信,说她有一个快递在校门卫室。反正今天是周五,体育课一结束,学校就会放假,她干脆提前去拿了快递。  心急的莫奈奈一回宿
期刊
YI  池雨正式成为时空管理人的第一天,就兴致缺缺。  历经了重重考核,她当然期待过转正的风光,只是想起无论如何努力,都超不过某个家伙,就有些泄气。  这个职位不但要求强大的知识储备、体能水平和心理素质,更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力。池家每代人才辈出,成为时空管理人的人数不胜数。同辈人中,表哥柯若犹如一颗启明星,衬得原本各方面都还凑合的池雨越发黯淡无光。  “保卫时空的稳定”这句话,被刻在时空管理局
期刊
一  数学课上,班主任津津有味地在讲解昨天布置的习题。而陈菀则神游太虚,还在幻想刚才在走廊和第一学霸的美妙邂逅。  她不小心撞了抱着作业本的他,帮捡本子的时候不但近距离欣赏了美色,而且还抓了人家的手。  偶然瞥到正在傻笑的陈菀,教学认真的班主任哪能容忍这种情况发生,当下手中的粉笔头招呼了过去。  被打中的陈菀看到班主任凶神恶煞的模样,暗叫一声不好,果然她被点名讲解习题。这道题难度系数颇高,别说班级
期刊
王家营村有个叫鲁喜的小伙子,行事做人爱钻牛角尖,属于那种撞了南墙不回头的人,村里人都说他是一根筋。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鲁喜就不信农村那么肥沃的土地不养人,死活不肯走,建了个塑料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  这天夜里,鲁喜被一阵“呜呜”的风声惊醒了。他掀开窗帘往外看,只见院中的树被刮得东摇西晃,一棵香椿树的枝杈还掉下来了。好大的风啊,这得有七八级吧?他惦记着自家的大棚,赶紧穿上外衣,带着工具就往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