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缮,见字知意即以黄金为衣,以修缮为行善。
金缮不仅将残缺的器物修复完整,并通过二次创作让器物获得重生,甚至超脱器物本身的使用价值,进而升华为融观赏价值、收藏价值、艺术价值等为一体,使金缮这门传统技艺更具有非凡魅力。
但对于修缮之人而言,他们以最贵重的物质——黄金来弥补残缺,背后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态度。在金缮最兴盛的日本,他们所想的并非把残缺隐藏,而是要凸显出来,让世人换一种姿态来重新认识它,正视它。
正如金缮师所认可的那样:“对于金缮,不仅要有一颗对残缺的包容之心,还要有一颗对完美追求的惜物之心。”
金缮字面上的意思是“用金修缮”,但其实并不是用融化的黄金来修缮破碎的物件,金缮的工艺属性是漆艺,用天然大漆黏合碎片,最后用漆艺中的上金工艺贴金装饰。
在当代,大家对漆艺比较陌生,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漆大多都被现代化学漆所取代,但其实至少在30年前漆艺跟日常生活还是密切相关的,例如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木桶、木盆、木质家具、建筑等,基本上都会用到天然漆,因为漆不仅可以防腐,也可以用作装饰。
最新的考古发现表明:中国在8 000年以前就开始使用天然树漆了,是世界上较早使用漆的国家。但明确用漆修复破碎瓷器的金缮工艺还是15世纪的事。当时,中国的漆艺在东亚地区广为流传,受此影响,日本后来也成为了漆艺大国。
中国不仅是较早做漆的国家,瓷器也在这里孕育出灿烂的文化。在古代,日本人称中国的贵重瓷器为“唐物”,在日本是没办法生产的,但破损后怎么办呢?他们舍不得扔掉,所以日本的工匠希望通过一种更适合的方式修复它。这点和中国不同,中国对瓷器修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碎片用动物胶黏合,然后用宽的银皮包住裂缝,这种方法主要出现在宋代;另一种是大家熟悉的锔瓷技艺。但这两种方法的主要目的都是恢复器物的使用功能,其受众主要是普通大众,而金缮在日本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上层社会。据日本江户时代伊藤东涯所著的《蚂蝗绊茶瓯记》记载,室町时代的幕府将军足利义政得到了一只南宋龙泉窑碗,但摔坏后在中国却找不到相同的代替。后来,中国的工匠用锔瓷工艺修复,但足利将军觉得这样的修复方式不美观,而此时日本漆艺正逢蓬勃发展期,所以日本的漆匠就此琢磨出一种用漆黏合碎片,然后在破碎处贴金装饰的工艺,金缮艺术就这样出现了。
由此可见,金缮工艺的诞生不仅仅是为了将破损的瓷器修复完整,复原其使用功能,更是将修复本身的艺术价值作为首要的追求目标。在这点上,和以往的修复方式有根本性的变化,从某种意义而言,金缮艺术是基于残缺的二次艺术创作,不仅仅有工艺上的要求,也有艺术表现的成分。
当然,金缮起源并兴盛在日本,这是跟日本独特的文化背景有关联的。金缮的重要特点是用黄金来装饰修复的部位,其本意在于面对不完美的事物用一种近乎完美的手段来对待。用世上最贵重的物质来弥补缺陷,虽然用金不是太多,但这代表一种姿态,一种态度。
金缮是一项善举
猿山修
日本东京麻布十番“猿山”店主产品设计师、平面设计师
對于喜欢古董和器物的人来说,位于东京麻布十番的“猿山”是一个特别的店铺。在这里,新生代作者的作品也好,经过修缮的古董旧物也罢,各式各样富有个性的作品异彩纷呈、相映成趣。
虽说在东京街头,这样既卖古董又卖器物的商店多似繁星,但如果不只是为了买东西,而是到哪家店里能享受在那个空间里驻足的时间,这样的存在还真是不多。而“猿山”则会让人觉得,就算不是为了买东西,也会想要去拜访一下,哪怕只是沉浸在这个由猿山修打造出来的世界中一会儿也好。换言之,其实是猿山先生的个人魅力和不一般的审美吸引了人们的光顾。猿山先生的心中,对完美的爱、残缺美的爱均衡共存,他不拘泥于片面地追求唯美,反而能给人轻盈自由的感觉。“猿山”的魅力或许正在于这种平衡感,不给造访者施加任何压力,给人提供了自由的空间。
用金缮修复过的食器也好花器也罢,作为构成“猿山”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被悉心对待,它们的美态也被原原本本地呈现给大家。
“店铺刚开张的时候,相较完好无损的‘完品’而言,其实我会更积极地搜集修缮过的器物。因为店里的商品主打上百年的古董器物或是生活中实用的器物,本来就很少有完美无缺的,大多都是经过修修补补的。再加上修缮过的旧物有一种私人定制的魅力,所以店里选货一直都是以旧物为主。”猿山先生说,通过修补、修缮来体现对器物的眷恋之情,不失为一桩美事。
“金缮这种为了突显修缮痕迹而加以修饰的行为是日本特有的捕捉美的方式。器物的意外破损,大而言之也是经年累月中世事无常的一种体现。但如果不是器物的主人惋惜那一刻时间的流逝,或是对于不可逆转的破损感到无奈,对注定的结果心生敬畏,又或是因为不能再与器物如常相伴而感到悲伤……如果没有如此这般的情感纠结在一起,可能也就不会想到要去修缮这件器物。这么说来,汉字的这个‘缮’字,或许刚好体现了百感交集、欲善其物的意思。”
关于金缮,猿山先生还有一段饱含温情的回忆。“女儿小时候我准备了专用的餐具,虽然不是为了孩子使用而专门定做的,但也深得女儿喜爱。一日,女儿不小心把餐具摔坏了,立刻号啕大哭起来,边哭还连连说着‘对不起对不起’,应该是被吓到了,还伴随着失去心爱之物的悲伤,也可能她从小到大生活中一些瞬间的各种情感,都在那一瞬被击出了波澜。后来我用金缮帮她修补好了那件器物。她拿到手时,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她望着修复后的器物感动不已,那之后也一直用得很小心。我觉得这个偶然的事件让她受益良多。”
和猿山先生对话让人深受启发:人和器物结缘的故事也许并不只是一加一等于二的关系,如果能通过器物,从琐碎的日常中探察到一些生活的真谛,便已经是幸福之所在了。“缮”是“纟”加一个“善”字构成。这也寓意着无论在什么时代,修缮都是一项善举。
“破碎”的修缮
修缮包括破碎修缮、裂缝修缮、裂纹修缮、缺肉修缮、磨损修缮等修缮方式,其中破碎修缮是比较常见。
金缮不仅将残缺的器物修复完整,并通过二次创作让器物获得重生,甚至超脱器物本身的使用价值,进而升华为融观赏价值、收藏价值、艺术价值等为一体,使金缮这门传统技艺更具有非凡魅力。
但对于修缮之人而言,他们以最贵重的物质——黄金来弥补残缺,背后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态度。在金缮最兴盛的日本,他们所想的并非把残缺隐藏,而是要凸显出来,让世人换一种姿态来重新认识它,正视它。
正如金缮师所认可的那样:“对于金缮,不仅要有一颗对残缺的包容之心,还要有一颗对完美追求的惜物之心。”
金缮字面上的意思是“用金修缮”,但其实并不是用融化的黄金来修缮破碎的物件,金缮的工艺属性是漆艺,用天然大漆黏合碎片,最后用漆艺中的上金工艺贴金装饰。
在当代,大家对漆艺比较陌生,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漆大多都被现代化学漆所取代,但其实至少在30年前漆艺跟日常生活还是密切相关的,例如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木桶、木盆、木质家具、建筑等,基本上都会用到天然漆,因为漆不仅可以防腐,也可以用作装饰。
最新的考古发现表明:中国在8 000年以前就开始使用天然树漆了,是世界上较早使用漆的国家。但明确用漆修复破碎瓷器的金缮工艺还是15世纪的事。当时,中国的漆艺在东亚地区广为流传,受此影响,日本后来也成为了漆艺大国。
中国不仅是较早做漆的国家,瓷器也在这里孕育出灿烂的文化。在古代,日本人称中国的贵重瓷器为“唐物”,在日本是没办法生产的,但破损后怎么办呢?他们舍不得扔掉,所以日本的工匠希望通过一种更适合的方式修复它。这点和中国不同,中国对瓷器修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碎片用动物胶黏合,然后用宽的银皮包住裂缝,这种方法主要出现在宋代;另一种是大家熟悉的锔瓷技艺。但这两种方法的主要目的都是恢复器物的使用功能,其受众主要是普通大众,而金缮在日本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上层社会。据日本江户时代伊藤东涯所著的《蚂蝗绊茶瓯记》记载,室町时代的幕府将军足利义政得到了一只南宋龙泉窑碗,但摔坏后在中国却找不到相同的代替。后来,中国的工匠用锔瓷工艺修复,但足利将军觉得这样的修复方式不美观,而此时日本漆艺正逢蓬勃发展期,所以日本的漆匠就此琢磨出一种用漆黏合碎片,然后在破碎处贴金装饰的工艺,金缮艺术就这样出现了。
由此可见,金缮工艺的诞生不仅仅是为了将破损的瓷器修复完整,复原其使用功能,更是将修复本身的艺术价值作为首要的追求目标。在这点上,和以往的修复方式有根本性的变化,从某种意义而言,金缮艺术是基于残缺的二次艺术创作,不仅仅有工艺上的要求,也有艺术表现的成分。
当然,金缮起源并兴盛在日本,这是跟日本独特的文化背景有关联的。金缮的重要特点是用黄金来装饰修复的部位,其本意在于面对不完美的事物用一种近乎完美的手段来对待。用世上最贵重的物质来弥补缺陷,虽然用金不是太多,但这代表一种姿态,一种态度。
金缮是一项善举
猿山修
日本东京麻布十番“猿山”店主产品设计师、平面设计师
對于喜欢古董和器物的人来说,位于东京麻布十番的“猿山”是一个特别的店铺。在这里,新生代作者的作品也好,经过修缮的古董旧物也罢,各式各样富有个性的作品异彩纷呈、相映成趣。
虽说在东京街头,这样既卖古董又卖器物的商店多似繁星,但如果不只是为了买东西,而是到哪家店里能享受在那个空间里驻足的时间,这样的存在还真是不多。而“猿山”则会让人觉得,就算不是为了买东西,也会想要去拜访一下,哪怕只是沉浸在这个由猿山修打造出来的世界中一会儿也好。换言之,其实是猿山先生的个人魅力和不一般的审美吸引了人们的光顾。猿山先生的心中,对完美的爱、残缺美的爱均衡共存,他不拘泥于片面地追求唯美,反而能给人轻盈自由的感觉。“猿山”的魅力或许正在于这种平衡感,不给造访者施加任何压力,给人提供了自由的空间。
用金缮修复过的食器也好花器也罢,作为构成“猿山”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被悉心对待,它们的美态也被原原本本地呈现给大家。
“店铺刚开张的时候,相较完好无损的‘完品’而言,其实我会更积极地搜集修缮过的器物。因为店里的商品主打上百年的古董器物或是生活中实用的器物,本来就很少有完美无缺的,大多都是经过修修补补的。再加上修缮过的旧物有一种私人定制的魅力,所以店里选货一直都是以旧物为主。”猿山先生说,通过修补、修缮来体现对器物的眷恋之情,不失为一桩美事。
“金缮这种为了突显修缮痕迹而加以修饰的行为是日本特有的捕捉美的方式。器物的意外破损,大而言之也是经年累月中世事无常的一种体现。但如果不是器物的主人惋惜那一刻时间的流逝,或是对于不可逆转的破损感到无奈,对注定的结果心生敬畏,又或是因为不能再与器物如常相伴而感到悲伤……如果没有如此这般的情感纠结在一起,可能也就不会想到要去修缮这件器物。这么说来,汉字的这个‘缮’字,或许刚好体现了百感交集、欲善其物的意思。”
关于金缮,猿山先生还有一段饱含温情的回忆。“女儿小时候我准备了专用的餐具,虽然不是为了孩子使用而专门定做的,但也深得女儿喜爱。一日,女儿不小心把餐具摔坏了,立刻号啕大哭起来,边哭还连连说着‘对不起对不起’,应该是被吓到了,还伴随着失去心爱之物的悲伤,也可能她从小到大生活中一些瞬间的各种情感,都在那一瞬被击出了波澜。后来我用金缮帮她修补好了那件器物。她拿到手时,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她望着修复后的器物感动不已,那之后也一直用得很小心。我觉得这个偶然的事件让她受益良多。”
和猿山先生对话让人深受启发:人和器物结缘的故事也许并不只是一加一等于二的关系,如果能通过器物,从琐碎的日常中探察到一些生活的真谛,便已经是幸福之所在了。“缮”是“纟”加一个“善”字构成。这也寓意着无论在什么时代,修缮都是一项善举。
“破碎”的修缮
修缮包括破碎修缮、裂缝修缮、裂纹修缮、缺肉修缮、磨损修缮等修缮方式,其中破碎修缮是比较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