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天听到一则新闻,说某省教育厅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内容。这一新闻引起人们的热议。
将中国传统文化贴上“精华”和“糟粕”的标签,然后一分为二的切开,这就仿佛西医手术中,将坏掉的部位切下来,只留下好的。人的器官可以这样切,但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怎可以这样切?
季羡林先生曾写过一篇短文,谈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的问题,已将这件事说得很清楚。季老说:“原来这两个表面上看上去像是对立面的东西,不但不是泾渭分明,而是界限不清;尤有甚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双方可以相互向对立面转化。”
将中国传统文化贴上“精华”和“糟粕”的标签,然后一分为二的切开,这就仿佛西医手术中,将坏掉的部位切下来,只留下好的。人的器官可以这样切,但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怎可以这样切?
由以上这件事我想到最近读的一本书——《不可思议的年代》,再由此想到,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该书作者是美国国际问题专家乔舒亚·库珀·雷默,他在书中提醒美国人,不要再以过往的方式,纯西方式、甚至美国式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因为世界已经变了,变得越来越复杂,甚至不可想象,不可预测。而西方人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认识事物的方式一定是将其拆开,分而析之,然后才能认识到全局的观念。这种方式显然已经不奏效了。
如何处理这个日益微妙,变化速度日益加快的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中国式的世界观及思维模式。在雷默的眼中,世界已经变成一个复杂体,各种国际力量此起彼伏、暗流涌动,很多细微的变化都在起作用,它们对国际格局的影响不可忽视。因此,我们的思维不再是简单的,而是复杂的;不再是固化的,而是变化的;不再是只关注重大力量与焦点事件的变局,而是要潜入水底去感知各种细微的波动。这种说法正好应了中国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夜春雨对这个世界的改变是“细无声”的,但它的力量是强大的。因此,对这种细微到近似不可体察的变化的感知力正是时代所需。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源头,讲的就是阴阳互转的变化之道,真正具备《易经》思想的人,不是局势已经很明朗时才分辨出“阳”和“阴”,而是在“阳”极盛之时就能体会到萌萌生发的“阴”。因此,《易经》锻炼的是人在变化丛生的复杂环境中对各种变化细微感知的能力,锻炼的是对各种流转运作产生共鸣,共感共知的能力。具备了这样能力的人,才能在变化中更好的去调节自身,使自己变得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
这也正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一大差异所在,这一差异非常好的体现在各自的绘画作品中。中国山水画,体现的是寄情于天地自然中的意境,画面中的人物永远都是融入广袤的山水之间,整个画面的视角不受西方油画透视法的拘束,让人纵情望尽层峦叠嶂的山峰。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山水画讲求气息流转,气韵生动,这气充盈于天地万物之间,让人切身体会到那种自然的呼吸与变化。显然,处于变革时代中的我们需要找到这种欣赏中国山水画的感觉。
如何培养自己细微的感知力?我们唯有在不断的变化中去持续地学习、调整,并持续地创新、适应。在《不可思议的年代》中,雷默谈到一个观点,他说:最有用的创新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整合思想。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开放系统”,我们不是互相隔绝,而是要互相接触,这样才能创造出新的思想。综上所述,在变革的时代,我们需要怀有一颗谦卑、开放的心,融入到世界的变迁中,用心感知时代的脉搏和呼吸,努力做出调整,提升自身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应对这些变化所需要的思维模式,正是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所擅长的,同时也是西方人所缺乏的。而现在我们还要去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一分为二的事情,实在是与时代相违。
将中国传统文化贴上“精华”和“糟粕”的标签,然后一分为二的切开,这就仿佛西医手术中,将坏掉的部位切下来,只留下好的。人的器官可以这样切,但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怎可以这样切?
季羡林先生曾写过一篇短文,谈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的问题,已将这件事说得很清楚。季老说:“原来这两个表面上看上去像是对立面的东西,不但不是泾渭分明,而是界限不清;尤有甚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双方可以相互向对立面转化。”
将中国传统文化贴上“精华”和“糟粕”的标签,然后一分为二的切开,这就仿佛西医手术中,将坏掉的部位切下来,只留下好的。人的器官可以这样切,但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怎可以这样切?
由以上这件事我想到最近读的一本书——《不可思议的年代》,再由此想到,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该书作者是美国国际问题专家乔舒亚·库珀·雷默,他在书中提醒美国人,不要再以过往的方式,纯西方式、甚至美国式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因为世界已经变了,变得越来越复杂,甚至不可想象,不可预测。而西方人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认识事物的方式一定是将其拆开,分而析之,然后才能认识到全局的观念。这种方式显然已经不奏效了。
如何处理这个日益微妙,变化速度日益加快的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中国式的世界观及思维模式。在雷默的眼中,世界已经变成一个复杂体,各种国际力量此起彼伏、暗流涌动,很多细微的变化都在起作用,它们对国际格局的影响不可忽视。因此,我们的思维不再是简单的,而是复杂的;不再是固化的,而是变化的;不再是只关注重大力量与焦点事件的变局,而是要潜入水底去感知各种细微的波动。这种说法正好应了中国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夜春雨对这个世界的改变是“细无声”的,但它的力量是强大的。因此,对这种细微到近似不可体察的变化的感知力正是时代所需。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源头,讲的就是阴阳互转的变化之道,真正具备《易经》思想的人,不是局势已经很明朗时才分辨出“阳”和“阴”,而是在“阳”极盛之时就能体会到萌萌生发的“阴”。因此,《易经》锻炼的是人在变化丛生的复杂环境中对各种变化细微感知的能力,锻炼的是对各种流转运作产生共鸣,共感共知的能力。具备了这样能力的人,才能在变化中更好的去调节自身,使自己变得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
这也正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一大差异所在,这一差异非常好的体现在各自的绘画作品中。中国山水画,体现的是寄情于天地自然中的意境,画面中的人物永远都是融入广袤的山水之间,整个画面的视角不受西方油画透视法的拘束,让人纵情望尽层峦叠嶂的山峰。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山水画讲求气息流转,气韵生动,这气充盈于天地万物之间,让人切身体会到那种自然的呼吸与变化。显然,处于变革时代中的我们需要找到这种欣赏中国山水画的感觉。
如何培养自己细微的感知力?我们唯有在不断的变化中去持续地学习、调整,并持续地创新、适应。在《不可思议的年代》中,雷默谈到一个观点,他说:最有用的创新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整合思想。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开放系统”,我们不是互相隔绝,而是要互相接触,这样才能创造出新的思想。综上所述,在变革的时代,我们需要怀有一颗谦卑、开放的心,融入到世界的变迁中,用心感知时代的脉搏和呼吸,努力做出调整,提升自身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应对这些变化所需要的思维模式,正是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所擅长的,同时也是西方人所缺乏的。而现在我们还要去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一分为二的事情,实在是与时代相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