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研究并分析优质护理对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到2013年7月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除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外,还对患者进行全程性的优质护理,对照组采取为常规护理法,针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与生活自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能够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各界的关怀,从而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该种护理模式也能够予以患者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力、耐力与抗病能力,因此,该种护理模式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
【关键词】 优质护理;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不能逆转的疾病,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气喘和咳嗽,是老年群体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该种疾病常常反复发作,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我院对于收治的COPD患者采取了优质护理模式来开展护理工作,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方式与成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到2013年7月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COPD学组制定得出COPD诊治指南,其中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龄为45-81岁,平均年龄为(62.3±1.2)岁,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来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于对照组50例患者,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保证患者处于舒适体位,叮嘱患者注意饮食,多食用一些维生素与纤维素含量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少食用容易胀气的食物,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若发生呼吸困难的情况,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同时,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调节好心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并鼓励家属予以患者必备的心理支持[1]。
1.2.2 观察组护理方式 对于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将优质护理模式融入其中,具体护理方式如下:
1.2.2.1 健康教育 在患者入院之后,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收集患者的个人资料,并进行系统性的评估,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理解能力、健康需求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教育内容包括疾病知识、治疗措施、护理模式、用药注意事项等等,帮助患者全面的掌握COPD相关的知识,教会患者掌握自我保健的方法,提升其生活质量与自理能力。
1.2.2.2 心理护理 此类患者有着发病反复的特征,多伴随焦虑、紧张等一系列的负性心理,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调节好患者的情绪,鼓励患者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
1.2.2.3 康复训练 患者在入院后,保持绝对性的卧床修养,其日常活动由护理人员完成,待患者病情稳定后予以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训练内容包括有氧体操、有效咳嗽排痰、呼吸体操与腹式呼吸等,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训练计划、训练时间与训练强度,若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发生不适,则立即停止。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经t检验,期间比较以x2检验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与生活自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3 讨论
目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老龄化社会,COPD患者数量也呈现逐逐年上升的趋势,就现阶段来看,对于此类疾病尚无根治方法,有关研究显示,综合性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院对于收治的高龄COPD患者采取了优质护理模式,对患者采取了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帮助患者掌握了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并采取了科学的方式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与睡眠质量,此外,还针对患者与家属的实际情况采取了综合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有效缓解了患者的负性心理,这对于患者的恢复有着十分积极的效用。优质护理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该种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注重人性化护理,在该种模式下,护理工作涵盖了各个层面,也是未来阶段下护理工作发展的必然方向[2]。本组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上融入了优质护理,护理结束后,患者睡眠质量与生活自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总而言之,对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能够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各界的关怀,从而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该种护理模式也能够予以患者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力、耐力与抗病能力,因此,该种护理模式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3]。
参考文献
[1] 韦海燕,唐兰蔓.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3例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21(02):224-225.
[2] 张伟清,叶樟兰,兰月英.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再住院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12(13):176-177.
[3] 刘学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综合护理干预316例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08(19):543-544.
【关键词】 优质护理;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不能逆转的疾病,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气喘和咳嗽,是老年群体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该种疾病常常反复发作,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我院对于收治的COPD患者采取了优质护理模式来开展护理工作,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方式与成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到2013年7月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COPD学组制定得出COPD诊治指南,其中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龄为45-81岁,平均年龄为(62.3±1.2)岁,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来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于对照组50例患者,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保证患者处于舒适体位,叮嘱患者注意饮食,多食用一些维生素与纤维素含量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少食用容易胀气的食物,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若发生呼吸困难的情况,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同时,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调节好心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并鼓励家属予以患者必备的心理支持[1]。
1.2.2 观察组护理方式 对于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将优质护理模式融入其中,具体护理方式如下:
1.2.2.1 健康教育 在患者入院之后,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收集患者的个人资料,并进行系统性的评估,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理解能力、健康需求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教育内容包括疾病知识、治疗措施、护理模式、用药注意事项等等,帮助患者全面的掌握COPD相关的知识,教会患者掌握自我保健的方法,提升其生活质量与自理能力。
1.2.2.2 心理护理 此类患者有着发病反复的特征,多伴随焦虑、紧张等一系列的负性心理,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调节好患者的情绪,鼓励患者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
1.2.2.3 康复训练 患者在入院后,保持绝对性的卧床修养,其日常活动由护理人员完成,待患者病情稳定后予以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训练内容包括有氧体操、有效咳嗽排痰、呼吸体操与腹式呼吸等,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训练计划、训练时间与训练强度,若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发生不适,则立即停止。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经t检验,期间比较以x2检验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与生活自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3 讨论
目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老龄化社会,COPD患者数量也呈现逐逐年上升的趋势,就现阶段来看,对于此类疾病尚无根治方法,有关研究显示,综合性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院对于收治的高龄COPD患者采取了优质护理模式,对患者采取了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帮助患者掌握了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并采取了科学的方式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与睡眠质量,此外,还针对患者与家属的实际情况采取了综合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有效缓解了患者的负性心理,这对于患者的恢复有着十分积极的效用。优质护理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该种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注重人性化护理,在该种模式下,护理工作涵盖了各个层面,也是未来阶段下护理工作发展的必然方向[2]。本组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上融入了优质护理,护理结束后,患者睡眠质量与生活自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总而言之,对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能够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各界的关怀,从而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该种护理模式也能够予以患者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力、耐力与抗病能力,因此,该种护理模式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3]。
参考文献
[1] 韦海燕,唐兰蔓.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3例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21(02):224-225.
[2] 张伟清,叶樟兰,兰月英.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再住院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12(13):176-177.
[3] 刘学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综合护理干预316例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08(19):54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