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zhi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研究并分析优质护理对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到2013年7月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除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外,还对患者进行全程性的优质护理,对照组采取为常规护理法,针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与生活自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能够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各界的关怀,从而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该种护理模式也能够予以患者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力、耐力与抗病能力,因此,该种护理模式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
  【关键词】 优质护理;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不能逆转的疾病,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气喘和咳嗽,是老年群体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该种疾病常常反复发作,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我院对于收治的COPD患者采取了优质护理模式来开展护理工作,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方式与成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到2013年7月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COPD学组制定得出COPD诊治指南,其中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龄为45-81岁,平均年龄为(62.3±1.2)岁,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来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于对照组50例患者,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保证患者处于舒适体位,叮嘱患者注意饮食,多食用一些维生素与纤维素含量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少食用容易胀气的食物,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若发生呼吸困难的情况,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同时,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调节好心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并鼓励家属予以患者必备的心理支持[1]。
  1.2.2 观察组护理方式 对于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将优质护理模式融入其中,具体护理方式如下:
  1.2.2.1 健康教育 在患者入院之后,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收集患者的个人资料,并进行系统性的评估,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理解能力、健康需求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教育内容包括疾病知识、治疗措施、护理模式、用药注意事项等等,帮助患者全面的掌握COPD相关的知识,教会患者掌握自我保健的方法,提升其生活质量与自理能力。
  1.2.2.2 心理护理 此类患者有着发病反复的特征,多伴随焦虑、紧张等一系列的负性心理,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调节好患者的情绪,鼓励患者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
  1.2.2.3 康复训练 患者在入院后,保持绝对性的卧床修养,其日常活动由护理人员完成,待患者病情稳定后予以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训练内容包括有氧体操、有效咳嗽排痰、呼吸体操与腹式呼吸等,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训练计划、训练时间与训练强度,若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发生不适,则立即停止。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经t检验,期间比较以x2检验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与生活自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3 讨论
  目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老龄化社会,COPD患者数量也呈现逐逐年上升的趋势,就现阶段来看,对于此类疾病尚无根治方法,有关研究显示,综合性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院对于收治的高龄COPD患者采取了优质护理模式,对患者采取了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帮助患者掌握了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并采取了科学的方式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与睡眠质量,此外,还针对患者与家属的实际情况采取了综合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有效缓解了患者的负性心理,这对于患者的恢复有着十分积极的效用。优质护理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该种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注重人性化护理,在该种模式下,护理工作涵盖了各个层面,也是未来阶段下护理工作发展的必然方向[2]。本组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上融入了优质护理,护理结束后,患者睡眠质量与生活自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总而言之,对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能够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各界的关怀,从而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该种护理模式也能够予以患者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力、耐力与抗病能力,因此,该种护理模式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3]。
  参考文献
  [1] 韦海燕,唐兰蔓.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3例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21(02):224-225.
  [2] 张伟清,叶樟兰,兰月英.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再住院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12(13):176-177.
  [3] 刘学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综合护理干预316例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08(19):543-544.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妊高征合并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高海拔地区医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诊治的68例妊高征合并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其精心的护理,观察护理后康复情况。结果 护理后,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出血全部得到有效控制,无子宫切除和死亡病例,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护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提高助产技术,重视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系统的护理
期刊
【摘要】 通过探讨急诊科出诊护士由于职业暴露而产生的血源性感染,以及如何加强急诊科护士在出诊过程中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并采取各种有效的防护措施,尽可能的减少或杜绝出诊护士的职业暴露,从而使护士身心更健康。  【关键词】 急诊科出诊护士;职业暴露;血源性感染;防护措施  由于我院急诊科包括随救护车出诊接诊病人,因为是急诊出诊,所以接诊的病人普遍具有突发、病情急的性质,更有一些情况不明的病人需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提高结核病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 对比我所2012年度与2013年实施优质护理前后的护理工作质量及满意度评分结果。结果 各项指标总分:2012年度(91.31±4.32)分,2013年度(96.42±2.18)分;患者满意度总分:2012年度(87.89±4.51)分,2013年度(98.55±0.86)分。结论 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使结核病护理质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医护管理和人性化护理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意义。方法 取于我区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采取医护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措施的传染病患者68例,编入实验组;取没采取上述措施的传染病患者74例,编入对照组。比较患者调查报告上满意度(100分制)和康复所用时间的变化。结果 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康复所用时间明显减少,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在传染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呼吸科夜班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减轻呼吸科夜班护士的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关键词】 呼吸科;夜班护士;心理压力;对策  随着优质护理的全面倡导和实施,护理工作面临的压力也随之提升[1-3]。护士需要具备多重角色,如护理者、管理者、教育者、协作者等,呼吸科护理工作量大,作为夜班护士不仅需要独自完成科室内所有病人夜间的护理工作,还需要单独处理各种突发
期刊
【摘要】 采用便利抽样法,分别抽取了吉林、湖北以及山东等地的350名临床护士以及16个省市的200名来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社区护士,使用自行编制的问卷进行调查,并使用数据处理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社区护士以及临床护士对优质护理认知程度存在统计学差异,护士学历、年龄、职称等均会影响优质护理认知程度。  【关键词】 社区护士;临床护士;优质护理认知比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护理的方法。方法 对6例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工作和病情演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结果 1例因颅脑损伤严重死亡外,5例安全渡过急性期,5例患者采取我们的护理措施后,除生活自理需人帮助外,安全渡过急性期,恢复了意识,经积极治疗后,最终拔除气管套管,痊愈出院。结论 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需要护理人员精心护理,重要的是防止消化
期刊
【摘要】 为了提高护理管理人员和广大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及安全管理的认识,对护理安全和安全管理的概念,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进行讨论和分析,提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建议。通过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使护理安全工作达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能避免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护理安全管理;防范策略  安全是患者的基本需要之一。促进护理安全,即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
期刊
【摘要】 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改革,能提高护理操作技能水平,有助于培养护生多方面的能力。作为护理教师应不断研究护生的特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勤于探索,调动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  【关键词】 护理技术;操作;实验教学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且与患者的舒适、安全息息相关,因而在护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在校护生和临床护
期刊
【摘要】 目的 直肠癌患者采用乙状结肠造口可提高患者生存机率,但也对患者心理造成严重影响,探讨有效护理模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方法 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多角度连续护理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连续护理模式术后2年血清CEA为14.5±5.4ng/ml明显优于对照组23.2±6.9ng/ml。结论 对直肠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进行连续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关键词】 护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