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腐蹄病又称趾间腐烂、趾间蜂窝织炎,是由坏死梭杆菌或其他致病菌共同对受损蹄部进行感染,导致羊趾间的皮肤以及深层软组织发生坏死,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疾病,主要的症状是动物的蹄部组织出现化脓坏死、腐败恶臭和角质受到破坏,主要发生于成年绵羊,是引起羊跛行的主要原因。
1 病因
1.1 本病由坏死梭杆菌单独感染或和节瘤拟杆菌等致病菌协同作用而引起。在腐蹄病的发展过程中,节瘤拟杆菌分泌一种蛋白酶,这种酶对羊蹄的角质层可以进行消化,破坏了蹄部的表层以及基层的完整,方便了坏死梭杆菌侵入蹄部并进行感染。一旦坏死梭杆菌感染,就会引起蹄部组织的化脓、坏死以及全身的病理变化,同时也可继发其他病原菌感染,加重病情。
1.2 普通吃的草料中缺乏钙、磷、锌、铜等矿物质元素,致使绵羊在蹄部角化的过程中遇到阻碍而没有角化完整,主要表现为蹄部不完整或蹄壳变薄、松软、开裂,这就破坏了蹄部皮肤这一重要屏障而引发腐蹄病。此外,矿物质营养还和机体免疫有关系,缺乏某些矿物质,就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因而不敌坏死梭杆菌的浸染导致本病。
1.3 坚硬物质刺伤蹄部,使蹄部皮肤受损,但没有正确及时的治疗,是腐蹄病发生的诱因。舍内卫生条件不好,泥泞潮湿,营养不良,钙、磷缺乏,维生素不足,长途运输等也是腐蹄病发病的诱因。
2 流行特点
在炎热、多雨、潮湿的季节,腐蹄病发生的频率会增多,比如夏季与秋季。因为高温潮湿的季节,会使羊舍内的卫生条件变差,且易于病菌存活,这就提高了腐蹄病的发病几率。据调查,这种病在牧区,主要是发生在低洼的潮湿地带进行放牧的羊群,然后开始流行和散发。这种病在绵羊中比较常见,山羊中却不常见;而且它还会感染除羊以外的其它动物,如牛等。传染源主要是带病的羊群,如果是发生在夏季雨水充足的月份,羊群中患腐蹄病的就会大量的增多。
3 主要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最少数小时,多则1~2周,一般1~3天。发病后,几小时就会出现单肢跛行的症状,由于蹄间发生急性皮炎,绵羊感觉到奇痒难耐,频频用蹄刨地,加重蹄间炎症的发展。在发病初期,病羊表现出消瘦、腹下水肿,跛行,大多数是一肢患病,在蹄间隙、蹄踵和蹄冠开始红肿、热痛,而后溃烂,挤压肿烂部有发臭的脓样液体流出。随病变发展,波及腿、韧带和关节,有时蹄匣脱落。绵羊口腔及下颌肿胀,出现丘疹,可发生唇疮,在鼻、唇、眼部甚至口腔发生结节和水疱,随后成棕色痂块,继而出现溃疡、龟裂、坏死。轻症病例,能很快恢复,严重的病例会发生深部组织坏死,蹄匣脱落,健、韧带和关节发生坏死。此时病羊体温升高、呼吸困难、食欲废绝,若治疗不及时,往往转移至内脏形成多发性坏死灶或脓毒败血症而死亡。
4 剖检病变
坏死梭杆菌主要由患羊的趾间皮肤侵入,然后进行繁殖,进而引起炎症。这种病菌主要是让组织出现凝固性坏死的症状,发生病变的组织就会感染其他的病菌,如化脓性葡萄球菌、腐败梭菌等。死于腐蹄病的羊,除了体表显现出明显的病变外,大多数的内脏会散发出弥漫性或转移性的坏死灶。病死羊皮下胶样浸润,腹腔、心包腔有大量积液,少数胸壁粘连。心外膜有出血点,肺表面散在栗粒状、灰白色、圆形结节,切面干燥。肺稍肿,肾表面有少量出血点,淋巴结出血、水肿,并有小坏死灶。真胃和回肠粘膜下层水肿,有斑条状出血。
5 诊断
主要是依据发病的情况以及临床的症状来确定,比如坏死性口炎,皮肤及粘膜坏死,内脏有转移病灶,都可以对其作出初步的诊断,但确诊还需要通过病原菌的检测。
5.1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在腐蹄病羊的蹄部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交界处,或病死羊肺脏坏死病灶与健康组织的交界处,采取病料涂片,分别进行革兰氏和瑞特氏染色、镜检,发现有革兰氏阴性、呈丝状、短杆状或球状细菌,瑞特氏染色呈淡蓝色、着色不均、串珠样丝状杆菌。有的病变蹄部涂片还发现有两段膨大、无芽孢和荚膜、革兰氏阴性的大杆菌以及葡萄球菌、有荚膜的魏氏梭菌等。
5.2 病菌分离在肺脏病变与健康组织交界处,无菌取病料接种于厌气肉肝汤中,37℃培养24小时,可见肉汤培养物一致混浊,在肝块表面形成白色絮状附着物,并有产气现象。取培养物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一致的革兰氏阴性、单在、呈细杆状、球状、棒状、无芽孢的多形性细菌,菌体比病料涂片中的稍大。
6 治疗
对蹄叉腐烂的先用20%硫酸铜、5%甲醛、0.1%高锰酸钾溶液或者3%来苏儿充分洗净消毒,清除渗出物、浓汁和坏死组织,创面处理可用3%~5%过氧化氢溶液、0.1%的高锰酸钾溶液和1:1500的福尔马林溶液。处理后患蹄涂以10%碘酒,再涂以鱼石脂,然后打上绷带。对患腐蹄病的羊要用小刀把已经腐烂的角质乡里挖,直到腐臭的浓汁流出,再用20%~30%硫酸铜清洗患蹄,创面涂10%碘酒,最后放高锰酸钾粉后打绷带。如果病情加重或发生了转移时,就必须马上进行全身的治疗。
7 防控措施
7.1 应急措施
要及时隔离消除传染源,如果发现病羊,要马上采取隔离治疗。切断传染的途径的方法,第一要对圈舍进行彻底的消毒,比如连同料槽、水槽以及羊的粪便,用5%来苏儿或3%氢氧化钠溶液通过喷洒来进行消毒。第二就是要提高羊群的抵抗力,在羔羊时期接种口疮疫苗,来预防发生羊口疮的疾病,如果发现患病,要及时采取措施,一般使用碘甘油进行涂擦来治疗,避免感染其他疾病。
7.2 防病措施
加强对羊群的饲养管理,必须做好羊舍以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工作,定时对牧场、牧道以及活动场所的清理,并保持环境的干燥。还要定期的对地面、用具等实施消毒,在消毒前要先将羊群赶到牧场或运动场上,如果数量太多,则要分批转移。有条件的情况下,要把被腐蹄病污染的草地隔离,严禁健康的羊只进入。还要每年给所有的羊群进行一次蹄浴,通常使用10%的甲醛溶液来洗,如果是病菌多发的季节,要定期对羊群采取蹄浴,这时是采用10%硫酸锌或10%~30%硫酸铜溶液,每天1~2次,连用3天。
1 病因
1.1 本病由坏死梭杆菌单独感染或和节瘤拟杆菌等致病菌协同作用而引起。在腐蹄病的发展过程中,节瘤拟杆菌分泌一种蛋白酶,这种酶对羊蹄的角质层可以进行消化,破坏了蹄部的表层以及基层的完整,方便了坏死梭杆菌侵入蹄部并进行感染。一旦坏死梭杆菌感染,就会引起蹄部组织的化脓、坏死以及全身的病理变化,同时也可继发其他病原菌感染,加重病情。
1.2 普通吃的草料中缺乏钙、磷、锌、铜等矿物质元素,致使绵羊在蹄部角化的过程中遇到阻碍而没有角化完整,主要表现为蹄部不完整或蹄壳变薄、松软、开裂,这就破坏了蹄部皮肤这一重要屏障而引发腐蹄病。此外,矿物质营养还和机体免疫有关系,缺乏某些矿物质,就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因而不敌坏死梭杆菌的浸染导致本病。
1.3 坚硬物质刺伤蹄部,使蹄部皮肤受损,但没有正确及时的治疗,是腐蹄病发生的诱因。舍内卫生条件不好,泥泞潮湿,营养不良,钙、磷缺乏,维生素不足,长途运输等也是腐蹄病发病的诱因。
2 流行特点
在炎热、多雨、潮湿的季节,腐蹄病发生的频率会增多,比如夏季与秋季。因为高温潮湿的季节,会使羊舍内的卫生条件变差,且易于病菌存活,这就提高了腐蹄病的发病几率。据调查,这种病在牧区,主要是发生在低洼的潮湿地带进行放牧的羊群,然后开始流行和散发。这种病在绵羊中比较常见,山羊中却不常见;而且它还会感染除羊以外的其它动物,如牛等。传染源主要是带病的羊群,如果是发生在夏季雨水充足的月份,羊群中患腐蹄病的就会大量的增多。
3 主要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最少数小时,多则1~2周,一般1~3天。发病后,几小时就会出现单肢跛行的症状,由于蹄间发生急性皮炎,绵羊感觉到奇痒难耐,频频用蹄刨地,加重蹄间炎症的发展。在发病初期,病羊表现出消瘦、腹下水肿,跛行,大多数是一肢患病,在蹄间隙、蹄踵和蹄冠开始红肿、热痛,而后溃烂,挤压肿烂部有发臭的脓样液体流出。随病变发展,波及腿、韧带和关节,有时蹄匣脱落。绵羊口腔及下颌肿胀,出现丘疹,可发生唇疮,在鼻、唇、眼部甚至口腔发生结节和水疱,随后成棕色痂块,继而出现溃疡、龟裂、坏死。轻症病例,能很快恢复,严重的病例会发生深部组织坏死,蹄匣脱落,健、韧带和关节发生坏死。此时病羊体温升高、呼吸困难、食欲废绝,若治疗不及时,往往转移至内脏形成多发性坏死灶或脓毒败血症而死亡。
4 剖检病变
坏死梭杆菌主要由患羊的趾间皮肤侵入,然后进行繁殖,进而引起炎症。这种病菌主要是让组织出现凝固性坏死的症状,发生病变的组织就会感染其他的病菌,如化脓性葡萄球菌、腐败梭菌等。死于腐蹄病的羊,除了体表显现出明显的病变外,大多数的内脏会散发出弥漫性或转移性的坏死灶。病死羊皮下胶样浸润,腹腔、心包腔有大量积液,少数胸壁粘连。心外膜有出血点,肺表面散在栗粒状、灰白色、圆形结节,切面干燥。肺稍肿,肾表面有少量出血点,淋巴结出血、水肿,并有小坏死灶。真胃和回肠粘膜下层水肿,有斑条状出血。
5 诊断
主要是依据发病的情况以及临床的症状来确定,比如坏死性口炎,皮肤及粘膜坏死,内脏有转移病灶,都可以对其作出初步的诊断,但确诊还需要通过病原菌的检测。
5.1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在腐蹄病羊的蹄部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交界处,或病死羊肺脏坏死病灶与健康组织的交界处,采取病料涂片,分别进行革兰氏和瑞特氏染色、镜检,发现有革兰氏阴性、呈丝状、短杆状或球状细菌,瑞特氏染色呈淡蓝色、着色不均、串珠样丝状杆菌。有的病变蹄部涂片还发现有两段膨大、无芽孢和荚膜、革兰氏阴性的大杆菌以及葡萄球菌、有荚膜的魏氏梭菌等。
5.2 病菌分离在肺脏病变与健康组织交界处,无菌取病料接种于厌气肉肝汤中,37℃培养24小时,可见肉汤培养物一致混浊,在肝块表面形成白色絮状附着物,并有产气现象。取培养物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一致的革兰氏阴性、单在、呈细杆状、球状、棒状、无芽孢的多形性细菌,菌体比病料涂片中的稍大。
6 治疗
对蹄叉腐烂的先用20%硫酸铜、5%甲醛、0.1%高锰酸钾溶液或者3%来苏儿充分洗净消毒,清除渗出物、浓汁和坏死组织,创面处理可用3%~5%过氧化氢溶液、0.1%的高锰酸钾溶液和1:1500的福尔马林溶液。处理后患蹄涂以10%碘酒,再涂以鱼石脂,然后打上绷带。对患腐蹄病的羊要用小刀把已经腐烂的角质乡里挖,直到腐臭的浓汁流出,再用20%~30%硫酸铜清洗患蹄,创面涂10%碘酒,最后放高锰酸钾粉后打绷带。如果病情加重或发生了转移时,就必须马上进行全身的治疗。
7 防控措施
7.1 应急措施
要及时隔离消除传染源,如果发现病羊,要马上采取隔离治疗。切断传染的途径的方法,第一要对圈舍进行彻底的消毒,比如连同料槽、水槽以及羊的粪便,用5%来苏儿或3%氢氧化钠溶液通过喷洒来进行消毒。第二就是要提高羊群的抵抗力,在羔羊时期接种口疮疫苗,来预防发生羊口疮的疾病,如果发现患病,要及时采取措施,一般使用碘甘油进行涂擦来治疗,避免感染其他疾病。
7.2 防病措施
加强对羊群的饲养管理,必须做好羊舍以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工作,定时对牧场、牧道以及活动场所的清理,并保持环境的干燥。还要定期的对地面、用具等实施消毒,在消毒前要先将羊群赶到牧场或运动场上,如果数量太多,则要分批转移。有条件的情况下,要把被腐蹄病污染的草地隔离,严禁健康的羊只进入。还要每年给所有的羊群进行一次蹄浴,通常使用10%的甲醛溶液来洗,如果是病菌多发的季节,要定期对羊群采取蹄浴,这时是采用10%硫酸锌或10%~30%硫酸铜溶液,每天1~2次,连用3天。